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治疗,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于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年分别各评定1次. 结果:两组BPRS、ITAQ、服药依从性和再次住院次数差异有显著性,均以干预组显著较好. 结论:认知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情感表达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情感表达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00例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均服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折合氯丙嗪剂量<300mg/d),其中研究组同时接受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干预;于入组时和随访时每年评定1次坎伯威家庭问卷(CFI)中文版(CFICV)、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疾病严重程度量表(SI)、疾病总体进步量表(GI),连续3年共评定4次。结果(1)入组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CFICV、BPRS、SI、GI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干预1~3年时,研究组家属的批评、敌对和情感参与等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0.05),热情性、赞扬性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1~0.05)。(3)干预1~3年时,研究组BPRS、SI、G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情感表达方式的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痊愈精神分裂症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出院后两组均给予精神药物治疗。干预组实施出院后居家护理康复指导,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宣教,每个月门诊复查和电话咨询。在出院时及第6、12个月末两组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评定,并统计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1年后,干预组的ADL总分、BPRS总分、MR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的复发率(21.67%)低于对照组(33.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施居家护理干预可巩固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治愈的2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并制定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处方,干预时间为1年.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2例和药物加认知行为护理治疗组(研究组)42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测定。结果BPRS在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NOSIE和ITAQ在治疗前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2周末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干预前和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2组入组时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研究组BPRS总分及焦虑抑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AQ评分研究组为(17.24±0.48),对照组为(9.56±0.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护理可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中医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医心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120例精神分裂症痊愈出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药物治疗和1年的中医心理教育,1年后随访,使用修改版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比较。结果 经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后,研究组的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t=2.91~9.04,P<0.01)。1年后随访,两组患者的治疗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有显著差异(x^2=6.00~20.49,P<0.25或P<0.01)。结论 中医心理教育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对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免费服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利培酮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社区定期免费给药及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社区免费给药及健康教育.两组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82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NOSIE、ITAQ评分和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可增加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个体化全病程干预对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1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9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全病程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随访,分别于入组时,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1年后进行评估比较,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作为评定工具。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3月、6月、1年后两组间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个体化全病程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再就业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康复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康复的意义。方法 对 12 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 6 0例和对照组 6 0例 ,两组均接受抗精神药物的维持治疗 ,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心理康复指导 ,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情况的介绍 ,于干预前和干预后 6个月、一年对二组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定。结果 干预后 6个月BPRS、GAF、ADL评分分别为 2 1.4± 4 .5 ,79.0± 18.4和 19.6± 4 .8,对照组分别为 2 3.5±5 .1,6 8.0± 16 .8和 2 1.7± 5 .5 ,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干预组 12个月后BPRS、GAF、ADL、SDSS评分分别为 16 .3± 3.4 ,82 .0± 113.4 ,4 .1± 2 .2和 14 .5± 5 .5 ,对照组分别为 19.7± 8.2 ,5 8.0± 14 .7,6 .7±2 .8和 18.7± 5 .5 ,两组各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 ,1年内干预组 8例 (13.3% )复发 ,对照组 2 1例 (3.5 % )复发 ,有差异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心理康复指导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 ,有利于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情回放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回放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进行药物加病情回放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人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两组BPRS、ITAQ评分、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以回放组显著较好(P均<0.05或P<0.01);并维持至出院后1年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回放组和对照组SDSS评分分别为(10.7±1.3)分和(10.3±1.2)分,出院后1年分别为(4.2±0.8)分和(7.2±0.9)分,以回放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病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均以回放组显著较低(P<0.01). 结论:病情同放性心理治疗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自知力,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有益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联合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法 ,观察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入住我院的 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 :药物加家庭干预加认知领悟治疗 ,对照组 :药物加普通心理治疗 ,出院后随访 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 (SDSS)评价疗效 ,观察依从性、复发率和病残率。结果 干预组完全依从性、不依从性、BPRS评分、SDSS评分、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56例入组,脱落6例)予以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护理模式处理;对照组(58例入组,脱落4例)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处理。运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个体与社会功能(PSP)量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2周、24周、48周时的康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2周时,两组患者相关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48周时,研究组MRSS和BPRS评分同干预2周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MRSS和BPRS评分较干预2周时增加(P0.05)。干预24周、48周时,两组GQOLI、PSP评分均较干预2周时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DSS评分较干预2周时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院社区一体化随访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后护理工作中,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社会功能等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实施医院-家庭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我院在实施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前、后分别收治的59例(对照组)和66例(实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6个月复发情况以及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焦虑抑郁状态、康复疗效、服药依从性以及社会功能残疾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爱好、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认知、运动能力、自我照料、与他人相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出院后实施医院-家庭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残疾程度,降低复发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观察2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存质量测量量表(BREF)、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改善了病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和氯丙嗪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测评价安全性。结果(1)治疗结束时,两组PANSS和BP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两组间从治疗第1周起各时点PANSS减分率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3)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76.19%,对照组72.7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4)TESS表明:研究组副反应较对照组少,以胆碱能作用、嗜睡、体重增加和一过性肝酶升高、锥体外系症状、激越较常见。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某些副反应较对照组轻而少,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合并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合并舒必利治疗,对照组用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以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及BP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文拉法辛合并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与阳性症状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81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共观察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末,研究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NOSIE的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也有显著性改善(P<0.05),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改善.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PRS和NOSIE的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BPRS和NOSIE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是快速、有效、安全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住院的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健康调查简表(SF-36)、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PRS、SSPI和SF-36评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均降低,SSPI和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量表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生命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