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21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其家属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为期6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和自编治疗依从性问卷于健康教育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LC-90)于健康教育前后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测评.结果 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治疗依从性问卷减分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家属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减分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能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从而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团体心理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作评定疗效工具,在入组时以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护理组(实施社区护理)两组,每组28例。护理前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治疗态度与自知力问卷表(ITAQ)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护理组PANSS评分、SDSS评分、ITAQ评分、用药依从率、肇事肇祸发生率、复发率以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实施社区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服药依从率,减少复发率及肇事肇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4例符合CCMD-3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02)和对照组(n=102)。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合并健康教育,为期6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问卷表(ITAQ);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进行评定,观察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结束时,研究组BPRS、ITAQ、SQLS评分较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研究组的NOSIE总积极因子分、病情总估计分均较疗前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各项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及院外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干预及针对性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精神病症状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后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护士观察病情总分及总消极因素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士观察量表总积极因素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后的精神病症状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接受干预后的各个时间点ITA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减轻精神病症状、提高自知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治疗组给予系统的健康宣教.使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健康教育后,治疗组与健康教育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康复,有效地预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不同阶段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正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观察8周,于健康教育前及8周末采用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简明精神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自知力及精神状态。结果:健康教育8周末,两组简明精神量表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下降,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但研究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促进抑郁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更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观察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20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101例):临床选择常规性健康教育的方法;A1组(观察组101例):临床选择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获得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分别给予健康教育后,在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减分值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ITAQ(治疗态度问卷表)减分值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的减分值几方面,A1组高于A2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减分值方面,A1组患者家属高于A2组患者家属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临床对其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将患者家属的内心状态有效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健身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予以系统的健康教育。教育后,对比两组患者BPRS(简明精神症状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自知力与服药依从性。结果:患者教育前后各项指标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知力与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教育、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缓解,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78例于2014年12月份-2015年12月份在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3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都接受抗精神病的药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SD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可比性。结论:对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改善社会功能。是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之后对生活自理能力、自知力、治疗效果以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的比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于研究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训练,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2周、24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疾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治疗效果、自知力以及服药依从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有效地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自知力、治疗效果以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健康宣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4~9月份住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药物治疗 健康宣教)30例,入院即实施健康教育,乙组(对照组)药物治疗 一般性护理常规,两组均周进行住院治疗依从性,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及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评定分析。结果甲组各项评定项目在宣教4周后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乙组,且改善时间较乙组早,尤其是住院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健康宣教是提高病人住院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康复训练项目,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等护理,于入院、出院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严重程度,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社会功能的缺陷。结果出院时BPRS评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SP评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8)、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及治疗依从性减分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主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家属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的3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主要使用精神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护士观察量表(nurse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之前,两组患者各评价量表评分情况均无差异(P0.05);在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2010年6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实施健康教育.两组均于干预前和干预第2个月末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BPRS各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第2个月末两组BPRS各因子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干预第2个月末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均有促进作用,但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王凤梅 《中外医疗》2014,(36):149-1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均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比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黄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42-1442
目的:评价认知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照组20例为单纯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两组间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下降分数、自知力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在BPRS总分下降分数、自知力恢复程度、治疗依从性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治疗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07-1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知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分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各维度评分及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恢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20.
徐晔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916-29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精神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自知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