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地市级医院独立开展的可行性。方法 对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DsA和心脏超声辅助下实施介入治疗。结果 45例介入封堵成功(成功率97.8%),封堵失败1例,为ASD,无严重并发症发作。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地市级医院独立开展是可行的,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心脏超声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2002-09/2004-05我科收治先天性心脏病38(男9,女29)例,年龄2~53岁,体质量9~76 kg,入院后明确诊断,有介入治疗适应证[1-4]. ①动脉导管未闭(PDA) 17例,其中3例曾行PDA结扎术系术后再通;12例合并心内瓣膜关闭不全;8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DA呈漏斗型或管型,心脏超声测内径3~18 mm,术中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PDA内径3~23 mm;年龄大于30岁9例;②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 10例,其中成人6例,心脏超声和DSA下球囊测量ASD直径9~35 mm,ASD边缘距腔静脉、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及房室瓣的距离均≥5 mm;③室间隔缺损(VSD) 11例,包括膜部缺损8例(其中2例为VSD修补术后残余漏)、嵴内缺损2例和肌部缺损1例. 术中左心室造影VSD直径3~13 mm,缺损边缘距主动脉瓣至少2 mm,距右房室瓣隔瓣至少3 mm. 术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能够配合的较大儿童和成人选用局麻,幼儿或不能配合者采用静脉氯胺酮麻醉. 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穿刺行右心导管术,PDA和VSD患者还需经股动脉穿刺行左心导管术,分别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和左心室造影,明确适应证. 操作均在DSA下,ASD和VSD患者术中常规经胸心脏超声监测和评价. 选用合适封堵器,经输送系统封堵PDA、ASD或VSD. 封堵器具有释放和回收双重保险功能,封堵不成功则回收,成功后暂不释放封堵器,观察10~30 min待无全身不良反应,心脏听诊、造影或(和)心脏超声证实封堵成功后,释放封堵器,进行永久封堵. 除PDA和ASD各1例使用美国AGA公司制造的Amplatzer封堵器(型号分别为14/16 mm,22 mm)外,均使用国产封堵器(北京华医圣杰和深圳心健). 35例介入封堵成功(成功率92%),共植入封堵器35个,其中PDA封堵器17个(型号4/6~24/26 mm),ASD封堵器10个(型号10~36 mm)和VSD封堵器11个(型号4~14 mm). ……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 ,先天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先心病 )的发病率为 7‰~ 8‰ [1 ] ,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达 15万左右 ,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需开胸 ,损伤大。因此 ,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通过非开胸途径 ,即通过特种的导管及其装置由外周血管插入至所需治疗的心血管腔内来代替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即介入性心导管术。本文对目前通常开展的一些介入性心导管术的现状与进展等作一综述。1 心房间隔造口交通术[2 ]196 9年 ,Rashkind等首先应用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姑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等重症婴… 相似文献
4.
5.
6.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85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6月 ̄2005年4月连续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85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87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104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75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PV)15例,冠状动脉瘘栓塞术4例;采用经皮穿刺股静脉和/或股动脉法,术前、术后行左、右心导管造影检查。结果技术成功率97.54%(278/285),并发症2.81%(8/285),紧急手术0.70%(2/285),死亡率0.35%(1/28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对大部分病例可替代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9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将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92名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统计经两种治疗方式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成功率、并发症、死亡率等指标上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较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势,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已被证实是一种简单、快速、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但此手术仍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出现,本文对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介性治疗技术是通过心导管,将治疗的器材(封堵伞)置入缺损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目前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又一热点。我科自2005年5月起先后为39例先心病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封堵缺损异常通道,在条件符合封堵情况下,其优点远远大于开胸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导管材料的日趋完善。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通过导管技术用Amplatzer伞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达到满意疗效,其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局部不留瘢痕,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现将2004年我科对7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通过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30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13例,房间隔缺损(ASD)14例。膜部室间隔缺损(MVSD)3例,对其疗效、安全性及随访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的继发孔型ASD、PDA、MVSD,不合并需心外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在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下经导管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和国产封堵器治疗,术中TTE和X线透视监测,术后分别于1~3d复查TTE,3个月时随访1次。结果 30例先心病中29例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率96.6%(29/30),术后1~3d,3个月随访复查TTE、心电图及体检,无残余分流及影响瓣周功能,无腔、肺静脉狭窄及血栓事件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先心病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自1964年Dotter等开创心血管介入治疗以来,随着实验、临床、介入材料的研究发展,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特别是近五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一些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达到治愈的效果.极大的扩大了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成功率,这一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小、成功率高、安全有效、无并发症等优点,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对18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房间隔缺损(ASD)、1例室间隔缺损均经导管由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中即刻造影或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封堵完全,术后1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23例均封堵成功,24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21例封堵完全,2例PDA残余分流,1周和1个月后复查分流均消失。1例PDA合并Ps者,鉴于跨肺动脉瓣膜的压力阶差aP29mmHg,仅封堵PDA;1例外科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多发室间隔缺损,术中造影证实为上下位排列的2处、直径为2mm和5mm、较为接近的分流口,选择腰部直径为6mm的偏心型Amplatzer VSD封堵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造影显示完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同时部分性阻断小的分流口,超声和造影显示另一分流口直径在1~2mm以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认为只需病例选择得当,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VSD是适用于小儿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的发病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 0 .6 %~ 0 .9% ,估计我国每年有 15万患各种类型先心病的新生儿出生 ,其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的比例分别约为 2 0 .0 %、15 .0 %、12 .0 %及 10 .0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 ,医疗技术相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63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2例并发3种畸形,余均为2种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原则:同期治疗应先行瓣膜球囊扩张术纠正瓣膜狭窄,其次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再次行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最后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特殊情况时则遵循个体化原则.结果 63例中,2例VSD并PDA患者因年龄小于3岁,体重不足10Kg,而进行分期介入治疗,其余患者均行同期介入治疗.63例患者均荻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19例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者,术后跨肺动脉瓣平均压差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4例Lutembacher综合征患者,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均明显增加.术随访后3d、1个月、6个月,所有患者房室水平及大血管水平分流均消失,扩大的心腔进行性缩小,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无移位及脱落;X线检查显示肺血均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未记录到严重心律失常.结论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虽较复杂,但只要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治疗策略合理、操作规范,同样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