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术期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萍 《广西医学》2010,32(11):1369-1371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132例双侧慢性鼻窦炎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术前给予有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并给予鼻腔冲洗、喷药等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综合治疗可有效减少鼻内镜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控制性降压法在控制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9月~2011年12月84例行择期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控制性降压处理,对照组未进行降压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野质量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野质量评分分别为(98.5±23.8)、(133.2±26.4)、(1.5±0.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降压全麻下手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且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中出血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surgrey,ESS),现已广泛应用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由于ESS术野狭小,术中出血造成解剖结构不清妨碍术者操作,影响手术质量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约2.5%~24%患者需再次行ESS。如何在理想麻醉下控制内镜鼻窦手术的术中出血,成为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我们对60例同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分为降压组和未降压组,比较控制性降压对鼻窦手术中出血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从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问世以来 ,术中出血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出血会干扰术野 ,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用药对内窥手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各家观点尚不一致。我们选择 2 0 0 0 -2 0 0 1年施行的 78例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观察 ,统计分析术前抗生素、激素治疗与对照组患者出血量的差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选 78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型 ( - 期 )。其中 期患者 14例 , 期 43例 , 期 2 1例 ;男性 47例 ,女性 3 1例 ,年龄 16-65岁。单侧鼻窦手术 3 2例 ,双侧鼻窦手术 46例。所有病例术…  相似文献   

5.
<正>鼻内镜手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要点是通过小范围手术彻底清除广泛的鼻窦病变,并保持鼻窦的生理功能,手术精细准确,较传统的鼻部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1]。我院2010年5月~2011年8月共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21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16例,男172例,女44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鼻中隔偏曲141例,鼻窦炎伴鼻息肉55例,鼻出血20例。2术前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局部注射浸润麻醉;麻醉准备;吸引器准备;常规手术器械和特殊器械的准备;术前要配备必要的抢救用药、可变换体位的多功能手术床和方便的通讯联络设备;配合鼻内镜手术麻醉时对手术护士的特殊要求;所有经熏蒸或浸泡的器械在使用前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巡回护士提前到位,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熟练掌握各条线路的连接方法,并能排除仪器的常见故障.  相似文献   

7.
黄淑红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127-1127,112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389例鼻窦炎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特点。结果389例手术,385例治愈(99.9%),4例发生粘连(0.1%),其中2例发生眶周肿胀,1例发生眶周淤血。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和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出血情况,保持鼻腔通畅,预防感染是鼻窦内镜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共行鼻内镜鼻窦手术138例,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8例中男86例、女52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3个月~20年,鼻息肉56例,鼻中隔偏曲43例,鼻甲肥厚影响通气21例,上颌窦囊肿12例,变应性鼻炎6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70年代后期鼻内镜技术日益普及和不断完善,传统的鼻中隔手术有被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取代的趋势。1985年,Kennedy正式发表文章提出了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这个名词(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因手术目的是清除有限的病变组织,建立正常的鼻腔通气引流功能,故称之为功能性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因为其仅清除鼻窦一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病变,不触动鼻窦内黏膜,故这一现代鼻科手术是鼻窦炎手术治疗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成为近年鼻科一热点。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为18岁以下患者的鼻内镜手术逐年增加。现将对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意义作以下评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轮廓化鼻内镜手术(RSS)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DT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DTR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FESS治疗,观察组采用RS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流涕、头痛、嗅觉障碍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症状VAS评分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S治疗DTRS患者的效果优于FES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内镜评分,安全性与FESS相当。  相似文献   

11.
张瑞芝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31-131,13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总结147例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47例鼻内镜手术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7.48%)。其中,鼻腔出血3例,眶周淤血及皮下气肿3例,鼻腔粘连4例,呼吸道并发症1例。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或防止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不适并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微创手术在鼻科的应用使鼻腔疾患特别是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高达80%~90%,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医疗仪器的先进性,其已成为治愈鼻腔疾患的有效手段,且手术安全彻底,痛苦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患者颜面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手术扩大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总结鼻内镜手术扩大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报告8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包括先天性后鼻孔膜性闭锁者1例,鼻腔或鼻窦良性占位性病变44例(其中鼻腔纤维血管瘤2例、鼻腔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8例、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额筛窦囊肿10例,上颌窦囊肿12例),上颌窦曲菌病者6例,因前期手术造成鼻腔粘连者5例,反复鼻出血行诊查与治疗者15例,鼻中隔偏曲9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后鼻孔闭锁后鼻孔成型术后1个月拔除硅胶扩张管,定期鼻内镜复查清理,随访3月形态良好。鼻腔或鼻窦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随访6-30个月无复发。6例上颌窦霉菌病清除术患者,随访最短已达1年以上,有2例症状反复,1例经鼻内镜检查下鼻道开窗口及中鼻道自然口,冲洗出霉菌碎渣,并给予上颌窦内抗霉菌用药后得以控制,另一例多次冲洗未完全控制,半年前施行上颌窦根治术。鼻腔粘连,鼻出血,鼻中隔偏曲病例均一次性治疗成功。结论鼻内镜手术的扩大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较传统手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加注重微创和功能性。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阻塞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鼻阻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单纯慢性鼻窦炎等鼻阻塞患者98例,对其采取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这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阻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中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经比较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术后鼻阻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与术后比较,鼻阻力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阻塞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鼻阻力,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陈奕辉  陈光媚 《海南医学》2007,18(3):68-68,21
目的 提出以筛漏斗为中心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指导思路,以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加手术安全系数.方法 根据mrsserklinger术式,将其手术程序改变,改变手术以筛房为中心的指导思路,提出以筛漏斗为中心的思路,在切开钩突,剥离暴露筛漏斗后,暂不开放筛房,以减少筛房暴露时间、减少出血量,先扩大额隐窝、或上颌自然开口,最后快速开放前组、后组筛窦.结果 本组手术28例均能一次完全达手术目的,无并发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结论 以筛漏斗为中心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鼻-鼻窦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利  张振宇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6):381-381,383
总结552例慢性鼻窦炎和/或鼻息肉患者鼻内镜鼻-鼻窦手术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后护理与手术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方法 优质和品种齐全的器械组合是成功开展鼻内镜手术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结论 鼻内镜手术需要护士将吸引器准备好,预防渗血多时会使手术野对手术产生影响,另外还可以尽量避免意外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朴光海  赵春花 《吉林医学》2007,28(6):815-816
我国鼻内镜手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建立的.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鼻科医生围绕这一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建立了我国鼻内镜外科学的系统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世界鼻内镜外科学[1].我院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间共进行鼻内镜手术8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结合临床实践,围绕手术技术及相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总结672例全麻下行鼻内镜的配合、观察及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 在全面实施手术的配合护理下,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鼻内镜手术简单安全,护士必须熟练配合医生,严密观察局麻及手术不良反应,做好各期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李秀华 《吉林医学》2010,31(6):860-861
<正>应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疾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开展的一项手术方法。鼻内镜具有术区明亮,术野清晰,视角大,分辨率高,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等特点,特别是在鼻窦炎的治疗上,较之传统的柯-陆手术有更大的优点,所以为广大患者及医务工作者所接受。我院应用鼻内镜进行了174例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