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火针是一种特制的针具,将其烧红后点刺患处治疗疾病。《灵枢·官针》曰:"焠刺者,制燔针,则取痹也。"而在《素问·调经论篇》中又称焠针,"病在骨,焠针药熨"。《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关于燔针的解释是:"燔针,烧针而刺之,即火针也。"而焠的解释为:"焠,火灼也。"由此可见,无论是燔针还是焠针,都是火烧  相似文献   

2.
温针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之一,系古代“燔针”“烧针”基础上发展而来。我科从1986年至1987年采取温针疗法治疗观察风寒湿痹3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火针焠刺治疗关节痹痛526060广东省肇庆华佗医院黄柳和火针粹刺治痹痛,最早见载于《灵枢·官能》:"粹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其操于关键是将针烧红,趁针尖尚红之际速刺于穴位,如《针灸大成·火针》所云:"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  相似文献   

4.
燔针辩     
《素问·调经论》云:“……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粹针药熨。”《灵枢·经筋篇》论十二经筋痹病,亦有“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等语。说明古代在治疗筋骨寒痹时,具有燔针、粹针二种治法。但古今针灸医籍,对燔、粹二针的解释,互有出入,不够一致。归纳起来,不外,1)认为九针的中大针即燔斜或火针(《医宗金鑑》、《针灸大成》、《针灸摘英集》、《针灸集成》、上海中医学院  相似文献   

5.
<正>火针疗法是在针刺法和直接灸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用火烧红针体后,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将火针的现代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火针的源流及作用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火针"的记载,如《灵枢·官针》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素问·调经论》载:"病在骨,焠针药熨"。这里的"燔针""焠针"即是指火针。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称为"烧针"。真正言明"火  相似文献   

6.
火针治疗热痹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针治疗痹证 ,首见于《灵枢·官针篇》 :“刺燔针取痹也”这里明确指出火针可以治疗痹证。后世医家认为火针具纯阳之性 ,有温通经络 ,祛风散寒之功效 ,故多用以治疗风寒湿痹。如《针灸聚英》中 :“若风寒湿浊 ,在于经络不去 ,宜用火针。”《灵枢·经筋篇》提到 :“悴刺者 ,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 ,无用燔针。”指出火针只用于治疗寒痹 ,若因热邪使筋脉驰缓不收者 ,不宜用火针 ,认为火针治疗热痹 ,有悖“治热以寒 ,治寒以热”的经旨。火针沿用至今其主治范围已超出前人的论述 ,用它治疗热痹临床上也不乏其例 ,但许多医者却拘于经旨。不敢妄…  相似文献   

7.
火针疗法是指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后,快速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火针疗法源远流长,第一次明确记载火针疗法的医籍为<黄帝内经>,其中称火针为燔针、焠针,称火针疗法为埠刺.如<灵枢·官针>有云:"九日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1]唐代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用针略例第五>中正式提出了"火针"这一名称[2].火针疗法延续至今,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近年来,对于火针在皮肤科的应用研究甚多,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的火针治疗.  相似文献   

8.
火针考     
火针是用一种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后迅速刺入到人体的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病的一种方法,它仍属针灸学范畴。此法古人应用较多,而今应用较少,但古代有关火针的理论,对现代临床实践仍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并加以发扬。本文就历代对火针的论述作一浅析。一、火针的名称火针的名称,古代医籍中最先提及者,当推《内经》,如《灵枢·官针》篇说:“焠制者,制燔针,则取痹也”。这里是叫燔针,而在《素问·调经论》中又称焠针,如说:“病在骨、焠针药熨”。燔和焠有何不同?查《中国医学大辞典》解释为“燔针,烧针而刺之,即火针也”。焠,火灼也”。可见,无论燔针也好,焠针也罢,皆指用火  相似文献   

9.
淬刺、傍针刺二法,均源于“内经》,至今时历二千多年,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人临床应用治疗一些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将点滴体会简述于下。一、淬刺法淬刺,即火针治疗。亦称“燔针”。《灵枢·官针篇》云:“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临床上我多用此法治疗“寒痹”,疗效显著。火针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毫针或艾灸来替代。火针与艾灸,虽同属温热疗  相似文献   

10.
《内经·经筋》提出经筋病的治疗方法是"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然医家对于"燔针劫刺"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火针疗法 ,古称火卒刺。最早见于《灵枢·官针》篇 :“火卒刺者 ,刺燔针则取痹也。”所谓燔刺 ,即用火将针烧至发白 ,然后以闪电般疾入疾出法刺入穴内或病所 ,从而达到通经活络、散寒止痛、扶正祛邪的一种针刺方法。笔者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 ,屡屡获效 ,兹介绍如下。肩凝案李某  相似文献   

12.
<正>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属“痹症”范畴。是由风寒湿三气直接侵袭经络所致,用火针治疗痹症早在《灵枢、官针》中就有“九曰粹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笔者近年来用火针治疗痹症30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肿痛消失,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复查检验指标正常。本文14(46.7%);显效:疼痛基本消  相似文献   

13.
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质料制成的粗细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古代又称之为燔针、口刺、白针、烧针和武针.  相似文献   

14.
火针是以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内经》中又称为“(火卒)刺”、“燔针”等。关于其适应证及禁忌证,《灵枢·官针篇》也有“(火卒)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灵枢-经筋篇》:“(火卒)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明·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总结了明代以前应用火针的成就,对火针的制作、刺法、适应症及禁忌证均作了详尽的论述。后世医家极为重视,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近年来文献报道愈来愈多。本文拟就解放以来火针疗法的应用概况,予以综述如  相似文献   

15.
火针治疗外科疮疡集验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针,即古之燔针、淬刺、烧针等。即是将特殊的针具加热,烧至通红白亮,迅速刺入并疾出腧穴或部位而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早在《黄帝内经·灵枢》中就有记载“凡刺有九……九曰淬刺,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火针”之名,最早见于晋代《小品方》,并应用于外科病症。是针灸治疗学中一支独特的治疗体系。为我们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科学的临床依据。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以治疗外科病症,疗效显著、兹作一简介,以飨读者,以求共同研究加以提高。1病症1.1乳痈刘某,女,26岁,职员,产后35天、左乳房上部有一肿块疼痛、微热、微红,但…  相似文献   

16.
胡伟  王成  陈丹 《天津中医药》2023,40(4):478-483
[目的]探讨燔针劫刺联合散寒通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疗效。[方法]选择宣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LDH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中药散寒通痹汤口服,观察组予以燔针劫刺联合散寒通痹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腰背肌群肌力;比较两组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低于对照组(P<0.01),JOA下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腰背肌群前屈、后伸、左旋转、右旋转、左侧曲、右侧屈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P、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燔针劫刺联合散寒通痹汤可有效...  相似文献   

17.
火针治疗外科疮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针,即古之燔针、淬刺、烧针等。即将特殊的针具加热,烧至通红白亮,迅速刺入并疾出腧穴或某部位而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早在《灵枢》就有记载,如“凡此有九……九日淬刺,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火针”之名,最早见于晋代《小品方》,并应用于外科病症。如“附骨疽……若失时不消成脓者,用火针,膏、散”。  相似文献   

18.
三棱针点刺治疗慢性咽喉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棱针点刺治疗慢性咽喉炎56例王贵义,祁宝宇,曹洪财慢性咽喉炎属中医"喉痹"、"喉风"范畴,是一种以局部慢性增生改变为主的喉科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三棱针局部点刺放血治疗56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6例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在2...  相似文献   

19.
筋痹为痹证之一,现多见于骨科、神经内科等多种疾病,《黄帝内经》中多处篇章涉及筋痹的论述。笔者从《黄帝内经》对筋痹的认识及治疗规律加以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医致病因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邪,与体虚年老密切联系,并且其发病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各经营卫气血失常皆能致相应经筋痹证,针灸治疗以关刺、恢刺、燔针劫刺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探索《黄帝内经》中"燔针"的有关涵义,笔者认真研究《内经》里的相关条文及历代医家的注解,认为"燔针"的本义是用火烧针,非指针具,具体意义为何,应当联系相应的篇章条文。笔者大胆揣测,"燔针劫刺",指用火烧针使其暖也而后刺,疾入疾出的一种刺法。"焠刺",指用火将针烧红后再刺,刺后需待烧红的针冷却,然后再出针的一种刺法。"燔针劫刺"与"焠刺"的区别在于烧针的程度以及刺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