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思路及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半夏泻心汤是和解剂的代表,应用广泛,涉及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等多个系统的病证,尤其是消化系统病证更为常用,效果显著,是历代医家公认的治疗脾胃病的良方。心下痞、呕吐、下利、肠鸣等是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也是应用半夏泻心汤的重要线索。半夏泻心汤所治病证,与其升降相因,寒温同用,补泻兼施,健脾助运,化湿燥湿等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关夏泻心汤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方剂,特别是对脾胃,肝胆疾病用之多,方中既以芩连苦降泄热之和阳,又以姜夏辛开消痞以和阴,更配参草枣补益脾以用助其健运。本方立法,旨在苦辛用以顺其升降,甘温相伍以调补中洲,补泻同施以扶正祛邪,共奏和胃降逆,开始除痞之功,凡肝胃不和,脾胃失常,湿热留恋等皆可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对体外人胃癌腹膜高转移潜能细胞株GC9811-P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在E-Plate 96及CIM Plate16检测板孔中接种GC9811-P细胞,并加入0、25、50、100μL/m L的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同时对GC9811-P细胞进行Diff-Quik染色,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结合Diff-Quik染色法,观察半夏泻心汤对GC9811-P增殖细胞指数(cell index,CI)及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GC9811-P细胞增殖,70 h后CI接近于0,Diff-Quik染色细胞大多死亡。细胞迁移曲线表明,25、50、100μL/m L的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GC9811-P细胞迁移能力,细胞迁移数目均较0μL/m L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可抑制体外人胃癌腹膜高转移潜能细胞株GC9811-P的增殖及侵袭转移,可能与其具有阻断胃癌腹膜转移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剂/d,水煎300mL,三餐后口服。对照组43例予以多潘立酮10mg/次,三餐前15 min口服。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总积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其中治疗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2组上腹部烧灼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半夏泻心汤为仲景名方,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且疗效卓著。对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一直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笔者拜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试对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做一初步探讨。1半夏泻心汤溯源半夏泻心汤是仲景所创"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 相似文献
7.
<正>半夏泻心汤为仲景名方,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且疗效卓著。对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一直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笔者拜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试对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做一初步探讨。1半夏泻心汤溯源半夏泻心汤是仲景所创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见于 相似文献
8.
9.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用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原文讲:“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此方《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伤寒五六日,邪传于里,实为柴胡汤证,但是医者误用下药,而出现心下满而不痛,或兼寒热错杂、呕吐、肠鸣的痞证。《伤寒明理论》“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清气在下,则生…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是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方针对寒热错杂,气机失宜的多系统病证,特别是脾胃系相关病证,临床疗效显著,与半夏泻心汤升降相宜,调和寒温,平衡阴阳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升降出入是生命运动的主要形式,保持和恢复升降出入的正常状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与脾胃相关疾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降升胃降的功能是否和顺。辛开苦降法则以辛与苦、寒与热等药味的配伍组方,能行能散,能泄能坚,相辅相成。1胃为消化器官,古今所见略同胃为原仓原之宫,水谷之海,《灵枢·营卫生会》将食物在胃的消磨下成为乳康状态以便吸收的过程概括为“中焦如沤”,“沤”《说文解字》释为“久演也”。饮食物入胃中就似以水沤物,浸渍着漫漫用熟,逐渐化生精微物质以供生命之需。现代生理学认为,消化与吸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甘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治以辛开苦降甘调法、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40例用多潘立酮,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开苦降甘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7,(7):901-902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口服,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3次/d,2片(1.0g)/次。4周后评估患者在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束后,观察组的胃镜黏膜炎症积分(3.46±1.23)明显低于对照组(5.84±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中医辛开苦降理论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的运用及"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的体会和理解。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其均有辛热之干姜和苦寒之芩连。仲景用干姜温中补脾阳,以芩连清胃热。半夏泻心汤类的寒热错杂证是脾寒和胃热两个方面的错杂。脾寒则清阳不升而腹泻下利,胃热不降则呕,脾胃升降之机痞塞于中,心下痞乃成。而见呕、利、痞之证。根据其症状的不同,三方可以变化使用。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缠绵,虚实夹杂,攻则伤正气,补则益邪,故必须用"和"剂以治之;本病或虚或实,"湿"的存在往往贯彻始终,或为寒湿,或为湿热。所以,祛湿亦为治疗大法。但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坚决反对治"湿",用"淡渗之剂治之",是因为"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故必用升阳风药即差"(调理脾胃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接受《脾胃论》的指导,也收到较好的效果;"瘀血"是病理产物,亦是使病程缠绵的致病物质。治疗上必须阻断产生"瘀血"的原因,清除"瘀血",使病情转入良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胃排空愈显率,血清胃泌素。结果:2组临床疗效、胃排空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嘈杂反酸、遇冷加重、口干口苦、大便稀溏等方面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同时可升高血清胃泌素浓度,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相似文献
16.
《内经》脾瘅与糖调节受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2)
通过研究《内经》中"脾瘅"病与糖调节受损阶段的关系,提出糖调节受损阶段的中医病名为《内经》中"脾瘅"病;病因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病机为脾气郁遏、脾虚内热;创造性地将辛开苦降法应用到调节受损阶段的治疗,论述了新开苦降治疗脾瘅的机理,并对半夏泻心汤治疗糖调节受损阶段的中医机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135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81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25例,总有效率55.6%。治疗组在疗效和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痞证的代表方剂,有辛开苦降、疏导气机之功。推而广之,结合临床中胸痹多为阳气虚衰,痰瘀互结,气机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的致病特点,应用其疏导气机之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结果:临床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