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养生长寿重在补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学认为,衰老是人体机能衰退的表现,属虚劳范畴,而肾虚尤其明显。历代方书关于延年益寿的记载,均以补肾为主要手段,笔者认为,肾气与长寿和衰老的关系最为密切,养生长寿重在补肾。1肾气与长寿和衰老的关系1·1古文献对肾气与长寿的认识人的生命过程,是人体内气血阴阳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3.
胡玉芬 《气功》2011,(3):232-233
我年过九旬,至今还能坚持学习,笔耕不辍。许多人向我询问养生长寿之道,我只是和普通人一样,工作学习,早起晚歇,没有什么特殊养生。  相似文献   

4.
现年97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前不久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无论是“北钱(钟书)南饶”也好,还是“北季(羡林)南饶”也罢,饶宗颐稳镇南国,蜚声海外,演绎出一个将近百年的文化传奇.当今世界,能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扬名海内外,堪称“大师中的大师”者,唯有饶宗颐.除了学问,其长寿养生秘诀,也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这是陆游《小饮梅花下作》一诗的开头两句,陆游自注“予自年十七八学作诗,至今六十年。得万篇”,那一年他77岁。  相似文献   

6.
唐振宇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785-1786
在壮医学"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的基本理论指导下,阐述了壮医养生保健方法典型代表的广西巴马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从环境养生法、调神养生法、饮食养生法、劳动养生法、房事养生法对巴马长寿老人养生进行解读,对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丰富壮医养生保健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黄建东 《养生月刊》2008,29(12):1132-1132
很久以来,人们就发现,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以琴曲抒情怀,寄幽思,从而使人们暂时忘却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琐事,习之既久,自然也就达到了一种养生的奇妙境界。西  相似文献   

9.
舒乙,北京人,满族,1935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现代文学馆副馆长、馆长,现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0.
乌龙长寿药茶养生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龙长寿药茶养生作用的临床研究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铁路医院胡穗长(200072)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承伯钢,夏韵上海铁路中医技术中心周晓燕上海铁道医学院中医教研室胡泉林,李昊关键词:药茶,乌龙长寿茶,养生为阐明乌龙长春药茶(以下简称长寿茶)的养生作用,我...  相似文献   

11.
熊长荣 《养生月刊》2008,29(12):1057-1057
长寿,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梦想,从古到今,芸芸众生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想长寿的。人到老年,追求长寿更在情理之中。其实,长寿也要顺其自然。比如,先天因素。老人曾说要"命"好,用  相似文献   

12.
“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这是陆游《小饮梅花下作》一诗的开头两句,陆游自注“予自年十七八学作诗,至今六十年。得万篇”,那一年他77岁。  相似文献   

13.
养肾与长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哺乳动物寿命的研究,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61~203岁.但由于来自社会和自然界种种有害因素对生命机体的侵袭,破坏了生命规律.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据统计接近千人。除了神怪,寿数最高的两位当数贾母和刘姥姥了。前者享年83岁,后者不知具体岁数。书中第39回,贾母问刘姥姥多大年纪,刘姥姥答道:“我今年75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贾母”寿终归地府”时,刘姥姥还健在,以后又数次进出荣国府,为平儿出谋划策,搭救巧姐儿,推测她至少活过85岁,直到最后也未见到龙钟老态。  相似文献   

16.
黄芪原为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相似文献   

17.
现将古人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良方介绍如下,只要你身体力行,便将对健康大有裨益。这些保健良方既十分简单,又很容易做到。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十要诀:  相似文献   

18.
七情,系指精神活动所呈现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属生理活动范畴,一般不会致病。但若情志过激,失去节制则可使内脏功能失常气皿逆乱而影响健康。近年,精神因素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愈来愈为国内外医家所重视。祖圈医学,视七情为内伤发病之主因,历来主张减少和避免情志所伤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可见,精神保养是抗老防衰,摄生保健之要素,在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胡玉芬 《养生月刊》2011,32(3):232-233
我年过九旬,至今还能坚持学习,笔耕不辍。许多人向我询问养生长寿之道,我只是和普通人一样,工作学习,早起晚歇,没有什么特殊养生。我生在山沟农村,清苦度日。成年后命运多舛,经历坎坷,由此磨炼了我的意志,即使遭受危难之时,也能百折不挠,泰然处之。七旬以后我才渐进顺境,好事、喜事接踵而来,但我仍是心态平静,不  相似文献   

20.
房仲甫先生对古代海运史、中美洲文化交流史颇有研究,随之也就涉足于中国文化的专研。房先生今年72岁,应本刊约请撰文述说他的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