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名称标准化、中药处方规范化,是中药标准化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中药名称的使用,要首先做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逐步废弃生僻名,不用别名、商品名。而中药处方的书写,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执行,文字工整,不用错别字替代。现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以及《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结合中药处方中不规范现象,谈点粗浅认识。1中药名称我国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有5767种,除药物正名外,还…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编辑、撰写医学稿件工作中,笔者发现,在中医药期刊中,仍存在许多使用不规范医学名词的现象,尤其是常用中药,别名与正名(规范用名)混杂应用的情况仍很多见,不仅给编辑编审稿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给读者阅读文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鉴于此,  相似文献   

3.
中药名称的书写亟待规范无锡市药品检验所(214021)张世载关键词中药名称中医处方是药房调配和病员服药的指导性依据,处方内中药名称的正确书写对药房的调配和治病的疗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存在着中医处方内由于中药名称书写不规范而带来的配药难、调配难的...  相似文献   

4.
吴萍  梁晓岚  张志国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10):1480-1484
目的通过对百种易读错的中药与炮制名称读音进行考证,以便规范易读错的中药与炮制名称的读音。方法查阅《中国药典》、《中医药中的易错字》、《辞海》等权威典籍及相关文献,对易读错的中药与炮制名称的读音进行考证。结果在平常学习与运用过程中,中药与炮制名称念错时有发生,《中国药典》对某些药名注音可能存在不当或错误之处。结论中药与炮制名称读音应当规范化、标准化,以便后人对传统中医药传承学习。  相似文献   

5.
常用同名及名称近似中药辨析平度市中医院(266700)王明明关键词中药名称;同名异物;名称近似笔者就临床常用中草药同名异物或名称近似易混淆者,从临床用药角度进行辨析,以利正确遣方用药。1同名异物1.1红豆:为赤小豆与相思子之别名。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药学术论文中正确使用中药名称及术语对于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学名词术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中药名称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要依据。暂未公布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可参考团体标准ZGZYXH/T1-2015《中药学基本术语》、《中药大辞典》以及新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地方及少数民族药物可遵照地方相关标准或药物的习称。  相似文献   

7.
试论将"雌雄”引用于中药名称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雌雄”引用于中药名称中能够反映多来源中药品种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双重属性,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应用,雌雄的引用属历史范畴容易产生误解和混淆是其弊端,对多来源中药的命药,不提倡引入“雌雄”而应以科学的方法和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8.
张丽丽  孙宝惠  秦陇  马静  刘丹 《中成药》2015,37(1):225-231
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成药处方中饮片名称欠规范问题进行汇总,为用药安全有效,希望尽快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9.
26味常用中药散剂中的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超微速溶饮片因其具有节省药材、减少费用、质量可控、方便卫生等许多优点,而备受医药界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探索具体的临床使用剂量,继对宋代至清代散剂与汤剂用量进行研究之后,我们进一步对国家《药典》及部颁《药品标准》中散剂的中药剂量进行研究,从而为超微速溶饮片临床剂量的确定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鸿祥  姜磊 《光明中医》2013,28(6):1280+1297
目的探讨不规范中药名称临床应用中的扬弃问题。方法通过搜集中药名称的来源和各种处方中使用非药典中药名称的现象,证明中药名称规范过程要批判的继承。结果发现现存中药处方名承载了中医药文化大量的烙印。是中医药文化的一面镜子。结论中医药文化对中药名的影响甚大,在中药名称规范过程中应批判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蔡永敏  王洪久  孙大鹏 《中医杂志》2012,53(10):870-873
目的分析500种常用中药的收录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数据库检索、频次定量统计法。首先以《中华本草》所收录的8980种中药为检索对象进行全文初检,并选出检中篇数在10篇以上的4033种中药;然后对初检选出的中药进行题录复检,计算出每种中药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篇数,选出检中频次前500种的中药,统计这些中药的自然属性及其被《中药学》教材(教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收录情况。结果检中频次前500种中药按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425种,矿物药24种,动物药51种;与《神农本草经》载药比较,植物药增加了173种,而矿物和动物药则分别减少了22和16种;与教材比较,教材收录者450种,未收录者50种;与《药典》)比较,《药典》收录者439种,未收录者61种。结论具有循环生长特点的植物药以及功效广泛、药性和缓、无毒或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药应用日益广泛;古代常用的矿物药以及国家限制使用的动物药应用渐少。  相似文献   

12.
中药名称由于不规范,没有统一的命名,导致了中药名称多有不符,如同名异药、同药异名的现象频繁发生,处方药名的书写混乱,以至于影响到了著作的名称统一,对中药发展和传承极为不利,也严重阻碍了中医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加强中药考证,规范中药名称显得很有必要。对中药名称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措施进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药品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 ,其重视程度应胜于其它商品。药品名称问题为其首当其冲问题 ,但至今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此 ,笔者先指出主存问题 ,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规范化建议。1 与药材同名的植物却非正品此类药初步统计有 10多种 ,如续断基源为川续断 Dip-sacus asperoide C.Y.Cheng et T.M.Ai.而续断 D.japonicusMig.则为伪品 ;枸杞子基源为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L.,而枸杞 L.chinensis Miller则为混淆品。另外还有牡蛎、木通、阳起石、紫石英、自然铜等药也是如此 ,与药材同名的植(动、矿 )物反成伪品 ,建议药材或植物中…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药名称传统上使用的拉丁文翻译方法及目前采用的英语翻译和音译的方法,认为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用汉语拼音翻译中药名称将成为主要方法,翻译工作者现在应为此做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药是中国特产,看似土生土长,其实,它也不断吸收外来"营养"。汉魏时期,曾从西域引进不少药物,在中药家族中,特意为这些新成员加上"胡"字作为标识,如胡桃、湖芦巴、胡萝卜等。南北朝以后,东南海路开通,又从海上传入许多药物,这些新品种都是"海"字辈兄弟,如海零、海棠、海桐皮等。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从域  相似文献   

16.
张雷 《中医药导报》2012,18(7):123-124
分析了医院配方过程中存在的中药饮片名称不规范现象,就由此产生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问题进行探讨,呼吁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名称与处方应付,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鲁冰  朱青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303-304
中药鉴别的方法很多,而性状鉴别法是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一些十分简便直观的鉴别方法来检查药材的外观性状,它具有简单、易行及迅速的特点。本文运用性状鉴别法对部分临床常用,但容易混淆的中药品种进行鉴别,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药、毒药、本草、医药、官药、中药、国药、药材、道地药材、生药、成药、熟药、饮片、咀片、草药等中药名称的来源、含义及其变迁作了初步考释。  相似文献   

20.
党参、太子参党参甘平,一般为补脾益胃之首选,太子参微甘,功类党参,有"功似党参而力薄"之说.但太子参清中寓滋,滋而不腻,颇有健胃养胃之作用.对脾胃病气虚者,一般常用党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