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的传统剂型有膏、丹、丸、散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中药新药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发展了胃内滞留型漂浮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以及微球、凝胶剂、巴布剂、穴位贴敷剂等一系列新剂型。  相似文献   

2.
凝胶贴膏作为新兴的透皮给药载体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2009—2019年与中药凝胶贴膏制剂工艺及临床研究相关的文献145篇,就中药凝胶贴膏药物组成、剂型变更、临床应用3方面进行综述,总结适合做成凝胶贴膏剂的中药种类,分析适宜于治疗的病症类型。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多为富含挥发油的通经走络和气味俱厚的中药,如大黄(15.8%)、延胡索(15.2%)、冰片(13.8%)、当归(13.8%)、乳香(13.1%)等,并存在有毒中药和动物药的应用;凝胶贴膏用于癌痛、关节炎、骨折外伤治疗较多,儿科用药也比较适宜。原剂型为传统中药外用制剂的,如散剂、油膏、丸剂、洗剂、酊剂等多可改进为凝胶贴膏剂。还对凝胶贴膏剂产业化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凝胶贴膏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纳米中药是纳米技术中药制剂的重要创新成果,纳米制备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中药有效成分难溶、中药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难题。现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与局限性,通过对纳米超微化技术、药物纳米载体2个纳米中药制备技术,以及纳米混悬剂、纳米共晶、混悬凝胶剂等纳米中药剂型的介绍,对目前纳米中药制剂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纳米中药制备技术和剂型的优化方向,以期为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思路,并为推动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蕾  姜林 《新疆中医药》2010,28(1):81-82
中药剂型目前大致分三类:即浸膏剂、浸膏+生药粉末剂及生药粉末制剂。中药全浸膏制剂是现代中药制剂的主要形式,此制剂既可确保汤剂中所有的有效成分,又符合中药固体制剂化的要求,故是一种常用剂型。  相似文献   

5.
新型载体经皮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对几种新型载体在经皮凝胶剂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文献整理和归纳。方法:通过查阅近20年经皮凝胶剂的相关文献,阐述几种新型载体的含义、特点及其凝胶剂经皮给药的实验性研究,比较它们与其他剂型经皮吸收的效果,归纳总结了几种新型载体凝胶经皮给药的研究近况,并提出了其在中药复方凝胶剂中的应用思路。结果:新型载体凝胶剂相对于普通凝胶剂及其他经皮给药剂型,有更强的渗透皮肤能力,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具有缓释性和靶向性。结论:目前,新型药物载体在经皮凝胶剂中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几种常用载体和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上,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拓宽到更多的新型药物载体和治疗非皮肤疾病的药物。新型载体凝胶剂给改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带来启发和思考并有望在中药复方新剂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药用凝胶剂是一种以适宜辅料为基质,与药物或与药物的提取物相混合制成的均匀的的溶液、混悬液、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凝胶剂是一种新剂型,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药物以及化妆品行业。本文对近年来中药药用凝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药用凝胶剂的特点、给药途径、基质、辅料、制备新技术进行概括,为药用凝胶剂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醇在中药新剂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聚乙烯醇 (PVA)作为药用辅料 ,具有易溶于水、成膜性好、粘接力强、热稳定性高、毒性低、无刺激性等优点 ,近年来 ,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日趋广泛。在中药现代化制剂研究中 ,PVA作为涂膜剂和膜剂的成膜材料 ,其成膜性能优良、膜的韧性好等特点 ,在涂膜剂和膜剂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PVA作为巴布膏剂和凝胶剂的高分子基质 ,既能承载药物 ,又能改善制剂的使用和工艺性能 ,是一种优良的药物载体。目前 ,PVA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主要集中在外用剂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 ,必将拓宽PVA在中药现代化剂型中的应用范围。PVA有望在渗透泵控释制剂、载药微球、溶胀控释系统等新剂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中药剂型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外,还增添了中药注射剂、片剂、气雾剂、膜剂、滴丸剂、冲服剂、口服安瓿剂等等新剂型、新品种,从而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有利疗效的发挥。但中医用药是“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制剂以原药材为  相似文献   

9.
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但其剂型较多,如丸散剂、胶囊剂、片剂、膏剂、注射剂、气雾剂、敷贴剂等,且不同的剂型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分析各种剂型的临床应用特点后,提出了研发中药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发展方向,一是中药制剂必须考虑剂型选择,应多选择气雾剂和注射剂;二是加强新剂型或进行剂型改革,如开发穴位敷贴剂、将平片改制成缓释片等;三是围绕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则开展新理论与新方药的探讨,以取得新的发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0.
鼻腔给药系统(NDDS)是指将药物以一定剂型置于鼻腔内,经鼻黏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中药鼻腔给药是以鼻腔为用药部位,一般以滴鼻剂、洗剂、乳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吸嗅剂、凝胶剂、膜剂等方式将中草药及其制剂纳入鼻中,通过官窍吸收,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药凝胶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胶是一类含有两组分或两组分以上的、由固液两相组成、具有半固体性质的大分子网络体系的通称。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称为凝胶剂。它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外用制剂,现已广泛用于缓释、控释系统,可以从口腔、鼻腔、眼粘膜、消化道粘膜、阴道、直肠、皮肤等多种途径给药,中药凝胶剂一般多为经皮或粘膜给药,目前常用于抗炎镇痛、抗病毒、止痛、  相似文献   

12.
剂改后保证制剂疗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烟台市中医院(264000)张俊生,刘光耀,蔡英奇关键词剂型改革,制剂,疗效剂型改革是目前中药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中药的现代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剂改工作成功与否,临床疗效是关键。下面就剂改工作中如何保证制剂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很早便有了缓控释技术的雏形。现代缓控释制剂作为第3代药物制剂,具有服药周期短、药物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疗效好等显著的优势,已成为中药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中药缓控释制剂以缓释片、缓释胶囊、微囊微球及凝胶剂等剂型研究较多,结合相关文献对现代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概况、缓控释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及其价值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原位凝胶是一类以溶液状态给药后,能在用药部位立即发生相转变,由液态转化形成非化学交联半固体凝胶的制剂。其具有溶液和凝胶的双重优势,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阴道给药剂型存在滞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将新型原位凝胶应用于阴道给药,通过延长阴道内滞留时间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中药原位凝胶有利于其药效的提升,通过参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阴道用中药原位凝胶剂的特点、分类、制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阴道用中药原位凝胶剂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6):789-790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制剂外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意义及重要性。方法:通过对骨伤科传统外用剂型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比较分析骨伤科不同外用剂型的特点,系统论述黑膏药、巴布剂、中药熨剂及中药熏洗剂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结论:为开发传统外用中药制剂在骨伤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药剂型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前人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为了应用、贮存、运输的方便,逐渐发展起多种剂型。主要有膏、丹、丸、散以及酒剂、露剂、擦剂等。其中汤剂、丸剂、散剂仍然是目前的主要剂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边缘科学的相互渗透,以及西药制剂学的发展,予中药制剂改革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和巴布剂的体外经皮渗透过程,为剂型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累积透皮率为指标,运用仿Fick's扩散装置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的经皮渗透过程,获得最佳经皮渗透模型,并分析经皮渗透过程与制剂释放过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3种制剂透皮过程特征不同,其中涂膜剂满足动力学0级过程,而凝胶剂、巴布剂均满足非溶蚀型药物体系释放动力学0级过程,且经皮渗透过程与制剂释放过程间存在良好的三次方程关系。结论:3种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模型可作为剂型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生物黏附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药生物黏附制剂是将生物黏附聚合物用于中药的现代制剂。本文就生物黏附作用机制、常用生物黏附剂、中药生物黏附制剂的优势与开发、制剂黏附性评价方式进行概述。旨在为中药不同给药途径生物黏附新剂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药为我国传统的药物,具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历史。中药制剂的发展在近50年来有一个新的飞跃,在继承和改进传统剂型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和制备工艺创新了一些新剂型、新品种,如中药静脉注射剂乳剂、控缓释胶囊片等。从而丰富了临床用药,使中药制剂生产逐渐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中药新剂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曲军  郝勇  于新蕊  罗朝莉 《中草药》1999,30(12):946-949
简述了近年来中药新剂型:滴丸、缓释控释制剂、膜剂、较胶囊、微囊、栓剂1气雾剂、靶向制剂、中药饮片颗粒剂及中药煮散的研究概况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