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别对脾胃湿热理论的源流、辨别标准、临床意义、证候表现和本证的现代病理基础及治疗,以及该证的动物模型仿造、方剂实验等研究作了梳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脾胃湿热理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峰  毛萌  马捷 《中医杂志》2012,53(15):1265-1268
通过对中医古典医籍中有关心脾相关学说的概述,归纳出心脾二脏母子相依、气血互济、经脉相贯、阴阳相承的密切关系,并从理论概要、基础研究、临床应用3个方面,完善了心脾相关学说的理论框架,并总结古今医家应用本学说治疗疾病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旭东  卞立群 《中医杂志》2012,53(14):1171-1173,1181
脾胃“通降理论”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提出的脾胃病论治方面的核心学术思想之一.对“通降理论”的内涵、治则治法及现代研究进展等内容作了系统的介绍,以发挥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证《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四圣心源》等文献中关于中气的论述,总结中气学说的源流,探讨其与运气学说、脾胃学说、扶阳学说的关系,认为中气学说与上述各家学说密不可分,是中医整体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当前中医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爱萍 《河北中医》2007,29(4):345-346
脾胃学说与升降学说均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习、研究这2种学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内容及其形成发展过程有很多重叠和交叉之处,如果把它们汇成两条线,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而是时有交点甚至紧紧缠绕在一起,是不可分的。简而言  相似文献   

6.
刺锦端 《新中医》1992,24(3):30-31,45
本文主要介绍临床运用脾胃学说作指导,治疗一、脾胃虚弱型;二、脾胃阴虚、虚火上炎型;三、脾胃湿热型;四、脾胃积热型;五、脾胃湿热型等多种眼疾病例的治验。  相似文献   

7.
应用脾胃学说治疗月经病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妇女以血为本 ,以气为用 ,经、孕、产、育均能损耗气血。脾胃为后天之本 ,化生气血 ,与冲、任密切相关 ,正如《校注妇人良方·月经不通方论》中说 :“但滋其化源 ,其经自通……大补脾胃 ,方可保生。”兹就调理脾胃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简谈几点粗浅体会。1 调理脾胃 ,扶助气血( 1 )月经先期。量多、崩漏等病 ,当其处于出血阶段而见脾气虚弱证时 ,用补气 (脾 )摄血法。常用方有归脾汤、补气固经丸、举元煎、补中益气汤等 ,但临床以使用归脾汤为多。例如 :吴某某 ,女 ,3 4岁 ,患者素体较弱 ,月经量多 ,色淡无血块 ,腹不痛 ,经前稍感腹胀 ,纳…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系统地论述了脾胃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脾胃病的病因病理、治疗和预防等基本理论,为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当今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对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认为脾胃的后天之本,对骨伤病人,在遵循三期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贯穿调理脾胃法,可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脾胃分治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源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完善,至清代叶天士重视胃阴,倡导脾胃分治,使脾胃学说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脾胃分治理论重在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脾胃同处中焦,互为表里,以经络相连,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互相影响。脾胃者,后天之本,化生气血;中焦枢纽,调节气机。脾胃分治的思想不仅能有效指导脾胃病的治疗,在其他疾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邓铁涛教授临证中脾胃学说的应用(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中光 《新中医》2000,32(3):11-12
邓铁涛教授认为 ,关于中医的脾胃实质 ,若要提个假设的话 ,从生理、病理来看 ,中医的脾胃应包括整个消化系统 ,以及支配整个消化系统的神经及有关体液 ;从治疗脾胃的角度来看 ,调理脾胃能治疗各个系统的某些有脾胃证的相当广泛的疾病。对于肝吸虫肝硬化 ,邓老认为病因是虫 ,病位在肝 ,但由于经久不愈 ,正气已败 ,损及他脏 ,为正虚邪实之证 ,其中腹水之形成 ,与脾虚不能健运 ,水湿停留关系最大 ,故治疗以健脾为主 ,兼予养肝、驱虫。处方 1 :白丽参9g ,陈皮 1 5g,炖服以健运脾阳 ;处方 2 :太子参、白术、菟丝子、丹参、雷丸各 1 2g ,茯苓…  相似文献   

12.
李杲的脾胃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杲(1180年至1251年),字明之,世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的东垣地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后人习称李东垣。师从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张元素,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密藏》、论  相似文献   

13.
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胃同处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具有受纳饮食和运化精微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见脾胃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器官。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全赖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以供其需要,所谓“脾...  相似文献   

14.
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纲,阐述其发生病变时与肿瘤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之关系。脾喜燥而恶湿,消化道肿瘤与湿邪关系密切;脾以升为健,癌性发热治宜甘温益气除热,阿片类镇痛剂所致便秘、尿潴留治宜补中益气;脾为生痰之源,肺癌、恶性淋巴瘤发病与痰关系密切;脾为气血化生之源,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及手足综合征多由气血亏虚;顾护脾胃贯穿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全程。  相似文献   

15.
陈修园对脾胃学说深有研究,颇有独得之道。他把脾肾视做生殖的共同基础;在生理上阐发土能生水,精生于谷之理,并提出:“五脏皆受于脾,脾为五脏之本”之说;在病理上论述了“胃为后天之本,不及固病,太过亦病”的诸多病因病机;调理脾胃,方法众多,独创了温脾燥脾法治消渴,燠土胜水法治腰痛等,给后学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16.
李玉贤主任医师诊治内科疑难杂病经验丰富,将《黄帝内经》脾胃学说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收效较好,凝炼李玉贤主任医师对《黄帝内经》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挥,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脾胃病之治疗。  相似文献   

17.
脾胃学说源自《内经》,成熟于东垣。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而女子以血为用,以气为纲,故妇科疾病多与脾胃病变密切相关,历代医家的妇科专著亦多重视脾胃。从脾胃功能对女子生理的作用,脾胃病变对妇科疾病的影响,以及妇科中调理脾胃的若干治法等方面论述了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简单阐明笔者对脾胃学说的行成及主要的观点的认识。通过临床实践及个病案,说明脾胃学说有临床内伤杂病中不同角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曾小香 《新中医》2011,(7):156-157
脾胃学说是在中医学说中占主要地位的中医理论体系之一,经过两千多年医家不断地实践与完善,直至今天,在临床上仍体现其精髓和核心地位。笔者在针灸临床中亦非常推崇脾胃学说,现就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