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文集  林振坤 《新中医》2018,50(2):212-214
正吕安卿,祖籍广东鹤山,出生中医世家,曾为广东近代中医学术社团——广州医学卫生社社员,为民国时期广州妇儿科名医~([1])。岭南医史学者吴粤昌曾将杨鹤龄、郭梅峰、吕楚白、吕安卿并称近代"岭南四大家",认为此四家用药"形成了岭南医派的奠基人",持论和治绩"开创了岭南医家的新风气"~([2])。吕安卿未有医著存世,医疗学术经验主要收录于《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3])。吕氏辨治温病,主松  相似文献   

2.
岭南温病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彭胜权  李迎敏 《新中医》1997,29(10):2-4
本文阐明了岭南温病的含义,系统总结了近十余年来围绕岭南温病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文献整理及多学科相结合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归纳了岭南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用药文献的特色,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岭南温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提出,依据岭南温病多火多湿的特点,治疗上要清火化湿并举,并要注意顾护阴液以防传变.同时,仍需强调辨证,不能逢热病必清热利湿,并要注意温病夹湿与湿温的鉴别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温病学学科建设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学科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温病学科性质经历了跨世纪的变化,通过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探索实施“三式两性”教学法,取得了教改成果。新世纪要抓住临床基础学科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制定研究方向,建设具有教、医、研三位一体特色的学科体系,努力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5.
余锦秀 《光明中医》2013,28(2):353-354
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温病初起的著名方剂之一,其化湿之功尤强,多用于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的治湿良方。岭南地区土卑地薄,春夏淫雨,潮湿尤甚,其人湿热体质者尤多,而湿温病在岭南也很常见,因此藿朴夏苓汤在岭南有着广泛的运用,本人结合自身学习和临床运用,浅谈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防治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显示出中医传染病学的重要性.但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缓慢,与现代医学结合不足;学科建设不突出;没有形成具有当代中医特色的学科体系,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本文根据目前中医传染病学学科现状,从学科建设的必要性、目标及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岭南蜂疗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岭南峰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其现状.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很适合蜜蜂的生长繁衍.该地区是全国较早开展蜂疗的地区之一,涌现出王孟筠、陈恕仁、成永明等一批蜂疗专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岭南蜂疗有了自己鲜明的"岭南特色"和较高的临床疗效,并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但同时岭南蜂疗也存在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相信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逐渐重视,岭南峰疗在今后将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温病学课程建设进行阶段总结,探究其成功经验,探讨该课程的发展与研究趋势,力求为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分子基因水平浅谈岭南温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书刚 《天津中医药》2004,21(3):221-222
从分子基因水平讨论岭南温病的病因与致病机制,体质特点、舌质及岭南道地中草药的研究前景,指出分子生物基因技术的应用是岭南温病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秋卉  丁品品 《光明中医》2021,36(16):2826-2828
根据岭南地区湿热的气候地理环境与岭南人多痰湿、阴虚的体质等因素,岭南医家形成了独特的临证经验,此文就此概述了岭南温病学派的用药特色与规律,包括用药轻清,善用花、叶、汁、鲜品、虫类、当地及进口药材,重视清热解毒、祛湿护阴、调畅气机、食疗食养等.  相似文献   

11.
梁子居,广东南海人,生卒年月不详,民国时期广州名医、中医温病学教育专家。梁氏擅长内、儿、妇、温病各科,医寓康公直街居仁堂。曾任广州城西方便医院医席,也曾先后执教于广东中医专门学校、广东光汉国医专门学校、广东保元国医学校,主讲温病学[1]。任教于广东保元国医学校期间,为该校编著《广东保元国医学校温病学讲义》(以下简称《讲义》)  相似文献   

12.
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文献、临床、实验以及多学科等方面对岭南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对该地区温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证治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阐明中医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探索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论治规律。  相似文献   

13.
余玲  刘小斌 《国医论坛》2009,24(5):10-12
简锡禧(1912-1993),广东南海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原江门市中医院院长。1932年毕业于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先后在江门、新会等地行医,1942年应聘为江门明善堂住院医生,1954年到江门市新中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婉拒原广州中医学院邀请,继续为江门病患服务,1958年5月参加江门市中医院工作,1959年至南京中医学院进修针灸,历任江门市中医院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在任江门市中医院院长期间,为振兴中医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11月退居二线后,任该院名誉院长,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参加临床诊疗和带教实习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整理总结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的夹湿类温病的方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整理岭南温病的古籍资料,提取病名、症状体征、证候、治法、方名和药味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湿温常用的方剂有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龙胆泻肝汤、杏仁滑石汤、加减正气散、薏苡竹叶汤等;暑温常用的方剂有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竹叶石膏汤、连梅汤、三物香薷饮、茵陈白薇汤等;伏暑的常用方剂为加减银翘散等;常用中药包括茯苓、滑石、厚朴、连翘、杏仁等;部分医家还善用花类药如金银花、南豆花、旋覆花、金蝉花等。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温病的方药规律可为现代岭南温病的救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伏热郁干少阳伏热郁于少阳,指春温柳起热郁少阳胆腑证。温病有新感伏气两类,自《内经》倡“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至明汪石山提出新感温病前,皆主伏气。伏气说则以伏寒化温为重要内容。叶天士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这详尽地阐明了伏热形成的经过及转发少阳的机理。热郁胆腑临床表现以胆热证为主,常见身热、口苦、烦渴、脉弦数等。其治法,叶氏说:“昔贤以黄芩汤为主,苦寒直清里热。”黄芩汤苦寒泄热乃为正治,但伏热在内,阴伤显著,临床用黄芩汤加豆豉以宣发郁热加玄参以养阴清热。如胆腑热影响少阳经气见寒热往来,胸胁胀闷加柴胡以调和枢机。  相似文献   

16.
探讨岭南地域及体质与温病的关系,认为岭南地理气候环境特点有三:即医家们称之为"湿气";医家们称为"炎方";季风海洋,山峦瘴气。岭南群体体质特征以阳热体质、脾虚体质、气阴两虚体质为主。岭南温病由于高温高湿,容易诱发湿热温病。  相似文献   

17.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就伤寒和温病的关系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8.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03,20(5):16-17
学科要发展必须搞好规模建设和内涵建设,学科规模的拓展需要领导的支持和部门的配合,要懂得瞅准机会,抢抓机遇。学科内涵的建设则要靠学科自身的努力,即学科带头人的策划和学科成员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19.
岭南地区多属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终年天气炎热,四季划分不明显,常年受暖湿气流影响,天气异常潮湿多雨。岭南医家陈昭遇编撰的《太平圣惠方》就认为"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热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伤人"。可见岭南地区由于地域、气候、人文等方面都有异于我国的其他地区,疾病的特点也就有异于其他地区。清代广东名医何梦瑶在《医碥》中指出:"岭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腠理汗出,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肢体重倦,  相似文献   

20.
以“三维空间”思维方法研究岭南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志云 《国医论坛》2000,15(2):21-21
岭南,即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部和海南省。岭南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群的体质类型,使岭南温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和治疗上具有明显的温病地域性特点,现对岭南温病证治特点探讨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