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炙甘草汤出自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原书该方药物剂量为“炙甘草汤方,甘草炙四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升,麻仁半升,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擘。”据现代对古方药物剂量的考证:东汉一两等于现代04455两〔1〕。将炙甘...  相似文献   

2.
古代医籍中中药的特殊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有关中药的量词形式很多,因而给我们学习古典医著,应用前人经验均带来了诸多不便。今就古医籍中部分特殊量词做以简单介绍: 铢:重量单位。《后汉书·律历志》李贤注引《说苑》:“十粟为圭,十圭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陶隐居《名医别录》认为: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即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重一斤。李杲曰: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两。李时珍认为:六铢曰一分,二钱半也,四分曰两,二十四铢也。几种解释均认为,一铢等于十六进位制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累:《汉书·律历志上》:权轻重者,不失黍累。颜师古注引应劭正曰:“十黍为累,十累为铢”。《说文》:“累十黍之重也”。段玉裁注: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李时珍认为:蚕初吐丝曰忽,十忽曰丝,十丝为厘,  相似文献   

3.
以古币换算度量衡制度有失精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朝代更迭 ,度量衡制度变化不一 ,古今制度换算在中药剂量的研究、应用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古币的重量、尺寸往往以法令规定 ,向来换算古今剂量常依古币衡量作标准。陶弘景开始用五铢钱。“凡药有云……钱五匕者 ,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字 ,亦令不落为度。”[1] 宋人陈言始用开元钱。“每两则古文六铢钱四个 ,开元钱三个。至宋广秤 ,以开元钱十个为两今 (宋 )之三两。……今以五铢钱十六个 ,正得开元钱十个重。又以六铢钱十二个 ,正得开元钱九个重。则只知开元钱每个以重八铢。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 ,径八分 ,重二铢四累。积十钱为两 ,似…  相似文献   

4.
宋元明清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考证宋朝至清朝的药物剂量特点,参阅有关文献及出土度量衡实物,说明自宋代起度量衡实施变革,由传统的铢分两进位改为钱两的十进位制,并出现了戥秤、字秤。证实宋元时期的1斤约合634~640克,1两约为39~40克,1钱约为3.9~4克。由于采用煮散法,临床用药之量是历史上用量最小时期;“字秤”的量值,1字是1钱的四分之一,约合1克;宋元时的1升约600毫升。明清时期的1斤约合578~579克,1两约36克,1钱约3.6克;明清时的1升约1000毫升。  相似文献   

5.
汉唐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考证东汉至五代的药物称量,参阅有关文献及出土度量衡实物,证实东汉时期1斤为220-250g,1两为13.75-15.625g,1升为200ml。魏晋南北朝的称量虽有增大,但药物剂量仍沿用东汉制;陶弘景称量有比例失衡及偏小之嫌。东汉末至五代的700多年中,张仲景《伤寒杂病 药物剂量,长期被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用药剂量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在1979年编的全国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书后附录古今剂量折算表中写道,汉代一两合今米制为3克。凡云若干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至80ml为宜。笔者认为此说不确切,故对秦汉度量衡作一初步考证。从秦、西汉、新莽和东汉的度量衡有关资料,认为东汉一尺约合今23cm,一斤约合今250克,一升约合今200ml。张仲景的用药剂量与此相近,量重味寡是张仲景的用药特点之一。提出  相似文献   

7.
探讨东汉张仲景经方药物剂量,认为目前对东汉衡量量值有不同认识,有的依据古代货币和嘉量核算,有的依据出土传世衡器核算,有的依据标准衡器铜权核算。由于考证对象不同,结论也不同。参照古代文献记载,依据水比重确定衡量量值,佐证东汉标准衡器量值1斤约合今250克。东汉经方药物剂量当按此量值折算。  相似文献   

8.
重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动过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临证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动过缓,证属心阴阳两虚者,往往选用炙甘草汤,但疗效常常较差。究其原因,乃剂量太小,药力不够。查阅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剂量为“炙甘草汤方,甘草炙四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斤,麻仁半斤,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擘”。据考证东汉一两等于现代0.4455两,而现代中药每两均计为30g,故仲景方炙甘草汤的现代药用剂量应为炙甘草50g,麦门冬、麻仁各70g,人参、阿胶各30g,生地黄130g,桂枝、生姜各40g,大枣30枚。笔…  相似文献   

9.
唐代以累黍之法来确定度量衡的单位标准和换算关系。度量衡制度分为大制和小制,大、小制之间有固定的比例关系,容量和衡重的比值均为3:1,即三小升为一大升,三小两为一大两。医药、天文、音律及礼仪用度量衡均为小制,而日常生活中公私皆用大制。有《旧唐书.食货志.上》为证:“凡权衡度量之制度,以北方柜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量,以柜黍中者容一千二百为龠.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  相似文献   

10.
方煦 《气功》1998,(10)
上弦兑数八,下弦良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铢[3]有三百八十四,亦应火候支象之计[4]。[1]二八应一斤:旧秤一斤为十六两,八两为半斤,二八即两个半斤。[2]不倾:要求平衡的意思。[3]铢(zhu):古代的重量单位。据《汉书·律历志》记载,M十四锋为一两,则一斤为三百八十四株。141计:数。本节是上节介绍的继续,用月象来解释药物的剂量要均衡。”‘上弦兑数八”就是前面所讲的“八日兑受了,上弦平如绳”;“下弦良亦八”就是前面所讲的“又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上弦的月象是阳伸阴屈,阳长阴消…  相似文献   

11.
由于朝代更迭 ,度量衡制度变化不一 ,古今制度换算在中药剂量的研究、应用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古币的重量、尺寸往往以法令规定 ,向来换算古今剂量常依古币衡量作标准。陶弘景开始用五铢钱。“凡药有云……钱五匕者 ,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字 ,亦令不落为度。”[1] 宋人陈言始用开元钱。“每两则古文六铢钱四个 ,开元钱三个。至宋广秤 ,以开元钱十个为两 ,今 (宋 )之三两。……今以五铢钱十六个 ,正得开元钱十个重。又以六铢钱十二个 ,正得开元钱九个重。则只知开元钱每个以重八铢。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 ,径八分 ,重二铢四累。积十钱为两 ,似难考据。”“汉方……若用汉两计 ,一百八十铢得开元钱二十二个半重”[2 ] 。近人吴承洛引《古今图书集成》“唐开元钱重二铢四累 ,今一钱之重。”又引吴大 :用所藏唐开元钱中轮廓完好者 ,平列十个作为开元钱尺。测量得开元钱十个的长合2 4 69厘米。按开元钱径八分 ,推算出唐代的尺等于 3 0 862 5厘米。又唐开元钱十枚共重湘平一两零四分 ,就是唐代一两等于 3 7 3 0 1克重[3] 。陈存仁引章太炎先生稿则五铢钱与开元通宝 (依文字次序 ,亦读作 :开通元宝 )同用 :“...  相似文献   

12.
关于炙甘草汤君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炙甘草汤是一首常用的经方,首见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由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冬半斤、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以及清酒七升组成,其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为诸多临床医家所称赞。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著作中常在方剂之后注有对方药的详实注释说明 ,而且每每在各所用药物之后亦加以注明 ,以示使用方法。这对于今天人们治疗疾病时怎样远用药物有着极大的启迪。现就其特点试探之 ,以期有所裨益。1 注明药物剂量 ,以利规范用药用药必有剂量 ,而仲景难得之处在于能结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病人特殊情况及药物形态特征而灵活标注用药剂量 ,使人易于懂、便于用。纵观仲景所用 ,有用重量标明剂量者 ,如 :桂枝三两 ,当归一两二分 ,猪肤一斤 ,干姜五铢 ,防己三钱等 ;也有用体积标明剂量的 ,如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粳米六合等 ;还有用药物的个…  相似文献   

14.
酸枣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原方为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3服。不易入睡,或整夜转侧难眠,概称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对于不寐一证的病因古人诸多论述,多由思虑忧郁,心脾两虚,肝阳偏亢或饮食积滞,痰火阻滞等引起。因此,对于不寐之证的治疗不能一味的滋补安神,而需针对病因多法立方,方能奏效。本方所治之不寐是为肝血不足,心失所养,即所谓虚劳虚烦不得眠而见寐之证最为适宜,综观古人之设立此方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5.
陈莺  陈少玫 《山西中医》2014,(12):41-43
<正>1酸枣仁汤溯源酸枣仁汤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原文17条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该方由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主治因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所致的虚烦不寐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虚烦"表现:"外热曰燥,内热曰烦,虚烦之证,内烦身不觉热,头目昏疼,口干咽燥不  相似文献   

16.
炙甘草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又名复脉汤,由“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组成。本方作为治疗“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的主方,至今已沿用近二千年,其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为诸多临床医家所称赞。但是对其主治病证的病机和方剂的配伍关系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只对本方的君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张仲景应用含苦杏仁汤文共计19方。剂量:最大剂量为半升(苓甘五味姜辛半夏加杏仁汤: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小剂量为10个,最小剂量为一分(矾石丸:矾石三分、杏仁一分)。多数经方用量为20~70个(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相似文献   

18.
竹叶石膏汤为医圣张仲景创制的一首著名方剂。《伤寒论》396条云:“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方由“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斤,麦冬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斤”组成。“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临床常用于治疗热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易招致外邪,罹患感冒发热,易耗气伤阴,竹叶石膏汤切合病机,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 14 7条 ,“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 ,胸胁满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 ,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主要论述了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症状和处方 ,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在当今临床的应用范围较广 ,笔者试从理论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1 药物解析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 (熬 ) ,甘草二两 (炙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初服微烦 ,复服 ,汗出便愈”。方解 :柴胡配黄芩 ,取小…  相似文献   

20.
浅谈《伤寒论》中姜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在《伤寒论》中仲景对其非常重视,用法极其奥妙,或为君臣,或为佐使,配方严密,各显其效。《伤寒论》113方中59方有姜,约占总方的一半之多。其中含生姜37方,干姜23方。以姜为君的方虽不多,但以姜命名的方有11首,约占总方的十分之一。关于姜的用量,生姜最多达半斤之多,最少的只有一两,一般为三两;干姜一般用二两,最少的只有六铢。《本经》载干姜“味辛温大热”主“胸满咳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