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索广西壮族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中医舌象变化特点与证素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5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舌象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舌质以绛舌(38.9%)、胖大舌(85.9%)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黯红舌(26.9%)、紫舌(17.8%)、淡红舌(10.9%)、裂纹舌(73.3%)、齿痕舌(65.9%)、点刺舌(47.4%),兼有瘀斑瘀点30例;舌苔以黄苔(89%)、薄苔(66.7%)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腻苔(37.1%)、厚苔(37.1%);以上的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发生改变。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得出绛舌与点刺舌、瘀斑瘀点、颤动舌、痿软舌、苔少、剥苔、燥苔相关;黯红舌与胖大舌、腻苔相关;红舌与瘦小舌、点刺舌、黄苔相关,紫舌与厚苔、白苔、黄苔相关;淡黯舌与润苔、白苔相关;淡红舌与齿痕舌相关。结论:广西壮族地区EH病属本虚标实,血液壅滞贯穿始终,本虚常表现为阴虚和气虚,标实常表现为火热和痰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广东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中医病机及舌象变化特点。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7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舌象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舌质以绛舌(40.8%)、胖大舌(87.6%)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黯红舌(33.3%)、紫舌(23.2%)、红舌(16.2%)、裂纹舌(71.8%)、齿痕舌(59.6%)、点刺舌(40.8%),兼有瘀斑瘀点20例;舌苔以黄苔(90.5%)、薄苔(67.6%)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为腻苔(52.5%)、厚苔(29.1%);92%以上的患者舌下络脉特征发生改变。舌体与舌苔的综合分析得出绛舌与点刺舌、瘀斑瘀点、颤动舌、痿软舌、苔少、剥苔、燥苔相关;黯红舌与胖大舌、腻苔相关;红舌与瘦小舌、点刺舌、黄苔相关,紫舌与厚苔、白苔、黄苔相关;淡黯舌与润苔、白苔相关;淡红舌与齿痕舌相关。结论:广东地区EH病属本虚标实,血液壅滞贯穿始终。本虚常表现为阴虚和气虚,标实常表现为火热和痰浊。  相似文献   

3.
张蕾  李小茜  何建成 《新中医》2023,55(16):75-80
目的:观察181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舌象特征,并探讨其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功能 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医传统望舌方法,采集181 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舌诊资料,包括舌色、舌 形、苔色、苔质。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舌质、舌苔特征。结果:①舌色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青紫 舌、绛舌、红舌、淡红舌、淡白舌。NYHA 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淡红舌,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主要为青紫 舌。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色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Ⅱ、Ⅲ级淡白舌 比率低于心功能Ⅳ级者(P<0.05);心功能Ⅲ、Ⅳ级淡红舌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青紫舌比率高 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②舌形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裂纹舌、瘦薄舌、胖大舌、正常舌。NYHA 心功 能Ⅱ级患者主要为瘦薄舌,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以裂纹舌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形分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正常舌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患者(P<0.05),裂纹舌比率 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③苔色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苔、灰黑苔、白苔。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 白苔,心功能Ⅲ级患者中黄苔、灰黑苔较常见,心功能Ⅳ级患者以灰黑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 苔色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白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 灰黑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④苔质厚薄程度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少/无苔、腻苔、厚苔、 薄苔。NYHA 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薄苔,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以少/无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 舌苔质厚薄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薄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 者(P<0.05),少/无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心功能Ⅳ级腻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 0.05)。⑤舌苔润燥程度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干苔、润苔。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润苔,心功能Ⅲ、Ⅳ级 患者以干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苔润燥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 心功能Ⅲ、Ⅳ级干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润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结论:心功 能Ⅲ、Ⅳ级患者以青紫舌、裂纹舌、瘦薄舌,灰黑苔,少/无苔,干苔多见;心功能Ⅱ级患者常表现为淡红 舌、白苔、薄苔、润苔。舌诊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 病情轻重程度的一个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疆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 患者的舌象及其与CD4+T 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023 例新疆6 地区HIV/AIDS 患者进行舌象分析和CD4 淋巴细胞检测,探讨其相关性。结果: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舌象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舌象淡白舌、剥苔较多。结论: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以虚证偏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舌象与血糖及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治未病体检中心2014—2016年体检及门诊糖尿病前期患者共136例,从舌质(淡白舌、淡红舌、红舌、红绛舌、青紫舌)、舌体(胖大舌、芒刺舌、裂纹舌)、苔质(剥苔、薄苔、厚苔、腻苔)、苔色(白苔、黄苔、灰黑苔)四个方面观察"舌象"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归纳了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舌象规律,对疾病的诊断、血糖指标的评定和预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舌象分析显示:IFG患者以淡红舌和红舌兼有裂纹舌多见,舌苔以剥苔或淡白或淡黄色多见;IGT患者以淡红舌和红舌为主,但舌体胖大者居多,且以厚腻苔为主;IFG和IGT合并出现者以红舌居多,也多见裂纹,舌苔以黄厚苔为主。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舌象表现虽变化多端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舌象颜色与病情及病因病机的相关性,以期为本病的临床研究增加一种探索方式。方法:以目视方式采集72例寻常型银屑病住院患者的舌象颜色并参照《中医舌诊图谱》分析舌象;将所获得的舌象颜色资料与寻常型银屑病轻、中、重三级病情之间进行比较,并比较各级病情之间各类舌象颜色的构成比。结果:1对7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首次观察所获得的舌象颜色进行统计,其中绛舌6例(8.3%),红舌19例(26.4%),淡红舌41例(56.9%),淡舌4例(5.6%),青紫舌2例(2.8%)。2轻、中、重三级病情之间比较:重度病情中"绛舌"的构成比最高(44.4%),与中、轻度病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红舌、淡红舌、淡舌、青紫舌、黄苔的构成比在三级病情之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轻、中、重各级病情之间比较:轻度病情中"淡红舌"构成比高于"红、绛舌"及"淡舌与青紫舌"(P均0.017);中度病情中"淡红舌"构成比高于"淡舌与青紫舌"(P0.017),与"红、绛舌"无统计学差异(P0.017);重度病情中"红、绛舌"与"淡红舌"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见淡舌与青紫舌;在轻度与中度病情中,黄苔构成比均高于白苔(P均0.05),在重度病情中黄苔与白苔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舌质颜色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出现绛舌表示病情严重,出现淡红舌一般说明病情较轻;同时舌象颜色也能部分反映本病的病因病机,此研究表明热邪是本病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大骨节病患者早、中、晚期舌象特点进行分析,为研究不同时期证候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确诊为大骨节病的患者进行舌诊检查,记录舌象,对不同分期的舌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患者舌色以淡红、淡白、淡紫舌出现比率高,舌形以正常舌形、苍老舌出现比率高,舌苔以薄白苔、白腻苔出现比率高。中期患者舌色以淡红舌、红舌,舌形以正常舌形、裂纹舌,舌苔以燥苔、黄腻苔出现比率高。晚期患者舌色以绛紫舌、淡紫舌,舌形以裂纹舌、淡嫩舌,舌苔以燥苔、剥苔出现比率高。结论:大骨节病早、中、晚期的舌象具有不同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人群舌象特征,探讨中医药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DS01-G手持式舌象仪记录并导出舌象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层次、性别及临床分型康复人群的舌象特点。结果 整体舌象以淡红舌,薄、白、润苔为主。病态舌象中红舌、暗红舌、裂纹舌、齿痕舌、点刺舌、黄白相兼苔、腻苔检出率较高。随年龄增大,紫暗舌、裂纹舌、瘀斑舌有增加趋势(P<0.017)。女性老舌、点刺舌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淡紫舌、嫩舌、裂纹舌、腐苔较女性多(P<0.05)。重症组厚苔多于轻症组(P=0.018)。结论 新冠康复者仍存在正虚邪恋、余邪未尽的病理特点,女性多邪实,男性多正虚,老年人则多虚多瘀,治疗上当以驱余邪、复正气为目标,并根据虚实性质多少的不同,合理选用健脾、益气、养阴、清热、化湿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研究新疆地区性传播HIV感染人群和静脉吸毒HIV感染人群的舌象特点。方法2011年5月—2012年3月新疆地区HIV感染者990例,根据感染途径分为静脉吸毒感染者498例,性传播感染者492例。运用舌象拍摄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性传播感染者和静脉吸毒感染者从舌色、舌形、苔色、苔质4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性传播HIV感染者比较,红舌、裂纹舌、黄苔、厚苔、花剥苔、少津苔在静脉吸毒HIV感染者中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静脉吸毒HIV感染者比较,淡白舌、白苔、薄苔在性传播HIV感染者中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吸毒感染者的舌象变化反映了邪毒内盛、热伤气阴的病机特点。性传播感染者与静脉吸毒感染者比较,发病隐匿,内伤病病情较轻浅,胃气未伤,舌象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HIV/AIDS 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探讨HIV/AIDS 患者的病因病机、病性及辨证分型。方法:观察498 例AIDS 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AIDS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498 例患者中症状频次统计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健忘、盗汗、失眠等;证型依次为气虚湿阻、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等;舌质颜色统计依次为淡红舌、红舌、淡白舌;脉象统计依次为弦、沉、细、滑、数。结论:静脉吸毒患者中医药治疗可从补益肝肾,益气养阴,健脾和胃着手,为静脉吸毒艾滋病患者建立一套中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风病舌诊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从舌质、舌苔方面对中风病的证候学进行定量研究。方法:利用彩色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客观观察了378例中风病患者的舌质、舌苔变化。结果: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中以暗红舌最多,共128例(33.86%),暗红舌与淡紫舌、淡白舌、淡红舌、红绛舌、紫红舌、青紫舌相比,其红色分量(R)、绿色分量(G)、蓝色分量(B)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各证型舌质的RGB值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气虚血瘀证型、风痰阻络证型者的舌质R、G、B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各种舌苔间的R/G、R/B值相比,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从舌质、舌苔方面对中风病的证候学进行定量研究,为中风病证候规范化、定量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风先兆证临床特征表现。[方法]在文献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专家调查问卷,预调查信度(Cronbachα系数):0.96和效度(累积方差贡献率)82.22%,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0.90、分半相关系数:0.87。对资料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处理,经球形检验(KMO and Bartlett’s Test),提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结果]专家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8份,失访12份,失访率2%(小于15%),总体信度0.97和效度73.11%,分半信度0.92、分半相关系数0.91。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特征表现如下:病史为冠心病和糖尿病;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年老、环境污染、微循环异常;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体质不良、气血津液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腑实壅塞、气候变化、房事不节;证候为气虚血瘀证、痰瘀证、肝风内动证、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症状有倦怠乏力、语言不利、肢体麻木、头昏/头晕/目眩、感觉异常/感觉减退、黑蒙、头胀痛、口角流涎/流涎;舌象有舌淡、舌暗/舌黯/舌暗红/舌暗淡、舌绛红/舌红绛、苔薄白、苔白腻、无苔、苔白;脉象有脉弦滑、脉涩/脉细涩、脉细/脉细弱、脉虚/弱。[结论]以上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前期文献系统评价的结果,对学会标准的修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借鉴Delphi法对中医专家舌色诊断经验的拟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医专家舌色诊断经验进行拟合研究。方法使用标准化舌象采集环境获取临床舌象,借鉴Delphi方法,邀请中医专家对舌色分类和舌色诊断进行4轮咨询,并借助舌色红绿蓝(RGB)分量的比较从侧面进行验证。结果通过4轮的专家咨询,最后将舌色分为淡白、淡红、红、绛、淡紫、紫、青紫和紫红8类;采集的1255幅舌图像中1072幅(87.0%)获得了一致的判别结果;不同舌色的RGB分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Delphi法是一种较好的拟合中医专家舌诊经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分期UC中医证型的分布。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4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及门诊UC患者110例。统计患者症状,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将症状条目作为变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立证型名称,进行辨证分型,并对证型进行分析。结果 UC患者症状主要有64个,包括腹泻、糊状便、稀水便、腹痛、便血等。病情分期属于活动期70例,缓解期40例。UC证型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大肠湿热、脾胃气虚、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血瘀肠络、阴血亏虚,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证型以大肠湿热证[28例(25.5%)]、肝郁脾虚证[14例(12.7%)]、血瘀肠络证[10例(9%)]为主,缓解期证型以脾胃气虚证[18例(16.4%)]、脾肾阳虚证[10例(9%)]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患者典型症状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苔黄[31例(28.1%)]、里急后重[26例(23.6%)]、黏液脓血便[25例(22.7%)]、腹泻[24例(21.8%)]、肛门灼热[24例(21.8%)]、稀水便[21例(19.0%)]、腹痛[19例(17.2%)]、舌红[19例(17.2%)]、苔腻[19例(17.2%)];脾胃气虚证患者典型症状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口淡[25例(22.7%)]、脉细[25例(22.7%)]、舌淡红[22例(20.0%)]、嗳气[21例(19.1%)]、乏力懒言[21例(19.1%)]、纳食减少[20例(18.2%)]、苔白[20例(18.2%)];脾肾阳虚证患者典型症状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腹痛[17例(15.5%)]、喜温[17例(15.5%)]、腹泻[16例(14.5%)]、遇寒加重[15例(13.6%)]、苔白[15例(13.6%)]、舌淡白[14例(12.7%)];肝郁脾虚证患者典型症状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情志诱发[18例(16.4%)]、嗳气[16例(14.5%)]、苔白[16例(14.5%)]、先硬后溏[15例(13.6%)]、矢气频作[15例(13.6%)]、善太息[15例(13.6%)];血瘀肠络证患者典型症状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腹痛[12例(10.9%)]、刺痛[12例(10.9%)]、腰酸[12例(10.9%)]、舌暗瘀点[12例(10.9%)]、苔厚[12例(10.9%)],除阴血亏虚证各证型症状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活动期证型以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血瘀肠络证为主,缓解期证型以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方法通过对201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进行动态观察,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交叉列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有8个证型。邪毒侵心证多见于急性期,辨证要点是发热,咳嗽,咽痛,或腹泻,心悸,苔黄,脉数;大气下陷证多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是气短,咽中拘急,胸中坠胀,神疲乏力,苔白,脉结代;痰阻心络证常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为胸闷,恶心呕吐,舌暗红,苔厚或腻,脉滑;心脾两虚证多见于迁延期和慢性期,辨证要点是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纳少,神疲乏力,腹泻,舌淡苔白;气阴两虚证多出现在急性期和迁延期,也可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盗汗,苔少或剥,脉细数;心血瘀阻证主要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心前痛,舌紫或暗红,脉弦;阴虚火旺证多见于迁延期,辨证要点为心悸,心烦,少寐多梦,手足心热,盗汗,苔少或剥,脉细数;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慢性期,辨证要点为心动悸,气短甚,浮肿,舌紫或紫暗,脉沉迟或结代。结论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9.
最优尺度分析在缺血性中风病舌象提取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中舌象提取的方法。方法:采用最优尺度分析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要素和舌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要素与舌象之间存在的关系:风和灰苔、淡白舌有联系;火和紫舌、红舌、黄苔有联系;痰和暗舌、青舌、紫舌、舌下络脉青紫有联系;血瘀和青舌、舌生瘀斑、舌下络脉青紫有联系;气虚和淡白舌、淡舌有联系;阴虚和绛舌有联系。证候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风和气虚有联系;火和痰有联系;痰和血瘀有联系;血瘀和阴虚有联系。结论:最优尺度分析在多变量的探索性分析研究中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