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首发症状和误诊情况,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收集在2家医院确诊的SLE患者258例,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的方法,获得患者的首发症状和误诊情况,并从患者的首发症状及误诊时的检查等方面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58例患者中有127例(49.2%)曾被误诊,平均误诊时间是(4.2±2.2)月,其中单次误诊66例(52.0%),多次误诊61例(48.0%)。以发热、关节肌肉症状为首发症状误诊率56.3%(63/112);皮肤黏膜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45.9%(28/61);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24.2%(8/33);血液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41.4%(12/29);消化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58.3%(7/12);其他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误诊率为81.2%(9/11)。常见误诊的疾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肾炎,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多形性红斑,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结论 SLE误诊普遍存在,患者首发症状无特异性、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固定模式是构成SLE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我科50例有误诊史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分别被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日光性皮炎、结核性胸膜炎、脉管炎、伤寒、原发性癫痫、药物性肝损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疾病。结论 SLE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发症状各异,且基层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体,尽早行抗核抗体筛查对SLE的早期诊断及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首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凤芹  周毅 《广东医学》2007,28(1):122-12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首发症状及早期误诊原因,加深对SLE的认识,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148例确诊SLE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首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例患者中有31例(20.9%)患者曾被误诊.误诊的疾病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包积液、心肌炎、皮肌炎及重症型多性红斑等.结论 SLE患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首发症状无固定模式,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和思维局限,实验室设备不足,特异性免疫学检查阳性率偏低以及患者的医疗素质不高等是构成SLE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英郭 《海南医学》2008,19(6):80-81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症状及早期误诊原因,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SLE患者首发症状及早期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曾被误诊。结论SLE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首发症状无固定模式。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和思维局限是构成SLE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早期明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减少误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颁布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测方法:免疫胶体金检测抗双链DNA的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结果18例患者首次诊断均为其他疾病,其中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占比例最多,22.2%;首发症状以关节疼痛为最多,占38.9%。病程最长6年,最短6个月。结论迁延病程长是导致误诊SLE的主要原因,提示对特殊少见、症状反复发作的疾病,要及时做免疫学检查,减少漏误诊。  相似文献   

6.
王月红  杨红  栗金亮 《当代医学》2011,17(15):60-61
目的探讨通过分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8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苍(SLE)患者首发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初步误诊的相关情况,以提高对SLE的临床特点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对2005~2010年入院的由临床表现、免疫相关检查等初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疾病,最后确诊为SLE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中曾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肾小球肾炎4例,过敏性皮炎2例,各种贫血3例,肾病综合征1例,癫痫1例,不明原因发热4例。结论 SLE易误诊、漏诊,儿科医生应提高警惕性,结合免疫系统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上有肾内肾外多系统表现时诊断狼疮性肾炎(LN)不难,但有少数患者开始仅有肾损害为首发的临床表现,无肾外症状,极易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贻误了早期治疗的有效时机[1]。2007年~2009年在门诊治疗中接诊3例狼疮性肾炎误诊为肾小球肾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首发症状及早期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对39例SLE患者首发症状及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有21例(53.8%)患者曾被误诊.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首发症状无固定模式,医疗条件的限制或忽视免疫学检查,专科医生知识局限、诊断思维主观片面是构成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孙翠侠 《中外医疗》2010,29(24):92-92
回顾性分析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早期临床特点、初诊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首发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原因,以减少SLE早期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非典型性皮疹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早期表现为非典型性皮疹的32例SLE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其皮疹特点及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为过敏性紫癜1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脂溢性皮炎、荨麻疹各5例、湿疹3例。结论SLE早期皮疹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低布鲁菌病误诊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兰陵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33例布鲁菌病误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布鲁菌病被误诊为败血症8例、伤寒8例、睾丸炎7例、风湿性关节炎5例、肺炎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例、肺结核1例,确诊后经规范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布鲁菌病容易被误诊,临床医生要拓宽思路,熟练掌握有相似症状、体征的发热性疾病,综合分析,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意义,并进行组间比较。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084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抗-CCP抗体测定。结果3178例类风湿关节炎(RA)、965例干燥综合征(SS)、5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54例银屑病(sPA)和54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的抗-CCP抗体测定值分别为60.79%、5.15%、4.84%、50.65%和4.31%,抗-CCP抗体在RA组和sPA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而SS、SLE组抗-CCP抗体测定值与其他风湿性疾病对照其阳性率基本一致。结论虽然抗-CCP抗体可以作为诊断指标之一,但也可出现于其他疾病中。  相似文献   

13.
岳风青  彭淑英 《甘肃医药》1994,13(4):203-205
论文收集分析了金昌地区1988~1992年110例风湿病患病情况,发现女性多于男性,风心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年龄有后移现象,SLE预后差,多死于肾衰、心衰和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风心病多引起房颤,加速心功能的恶化和劳动力的丧失,风湿热预后较好。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及时防治房颤可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145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XW  Liu X  Li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5):2458-2461
目的 了解发展为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1105份住院病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51例、系统性硬化症(SSc)6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103例,干燥综合征(pSS)159例,重叠综合征29例.对发病时符合UCT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75例SLE、27例SSc、15例PM/DM、26例pSS和2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共176例是由UCTD经过平均2~5年发展而来.发展为SLE的患者在发病时以关节痛或关节炎最为常见,分别为56%(42/75)和28%(21/75),抗核抗体阳性率为58.7%(44/75);发展为SSc的患者中,85.2%(23/27)以雷诺现象为首发症状;发展为PM/DM的患者以皮疹或颜面浮肿为主要表现分别占40%(6/15)和33.3%(5/15);而发展为pSS的患者则以口干或眼干为常见的表现,占53.8%(14/26).结论 UCTD可发展为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SLE、SSc、pSS、PM/DM及重叠综合征.UCTD的转归与发病时的临床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5例急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急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常被误诊为多种疾病,其中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者多见。  相似文献   

16.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AnuA与其他自身抗体和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65例(SLE组)、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38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血清中的AnuA,同时检测并分析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结果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阳性率在SLE组中分别为58.5%、52.3%、30.7%,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5.3%、0、7.9%)和正常对照组(0、0、0)(均P<0.05).AnuA对SLE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58.5%,与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性为97.1%,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抗组蛋白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 与抗Sm抗体之间无关(P>0.05),而与抗dsDNA抗体相关(P<0.05).AnuA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诊断SLE的敏感性达83.1%.SLE组中AnuA阳性者的Hb、C3、C4水平低于AnuA阴性者(P<0.05).结论 AnuA对SLE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对SLE诊断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并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风湿性疾病1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风湿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病种众多、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较难,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本文探讨风湿性疾病所致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种,分析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9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住院患者资料,符合FUO标准确诊为风湿性疾病者192例。结果病种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8.8%)、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18.2%)、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17.2%)、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10.9%)、多肌炎/皮肌炎(PM/DM,10.9%)、白塞病(BD,8.3%)较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其他疾病较少见,共占30%左右。论风湿性疾病所致FUO病例中表现不典型的风湿性疾病是主要病种,提高对风湿性疾病的认识,合理进行检查,是诊断风湿性疾病所致FUO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非选择性地对7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测定其泌乳素(PRL)基础水平,其中32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风湿性关节炎,3例皮肌炎和3例硬皮病。另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32例SLE中有10例高泌乳素血症,且血PRL和SLE活动指数相关。同时测定PRL和抗核抗体(ANA)表明,该10例中7例ANA阳性。以上结果提示免疫调节激素PRL在SLE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与证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性与证型的关系。[方法]制定入选标准,收集SLE患者的基本信息、证素信息、疾病活动性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制定SLE中医证素调查表,在SLE轻重度分级的基础上,分别收集初诊的SLE患者的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信息。[结果]入组的135例SLE患者以女性为多,占88.1%;135例患者中,阴虚火旺证17例、阴虚证16例、阳虚46例、阴阳(气)两虚32例、实证(湿证、血瘀等)24例,各证型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RP、24h尿蛋白、关节炎表现在不同证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LE、DAI、CRP、24h尿蛋白、血小板减少、关节炎表现在不同证型的SLE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未明而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的疾病。它侵犯多器官系统,特别是出现多种参与免疫损伤组织的自身抗体,属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由于本病早期往往仅出现某一脏器损害,且部分病例无皮肤表现,故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肝炎、胸膜炎等;至晚期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为败血症、结核病、肿瘤等以致延误治疗,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