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技能培训法对提高急诊年轻护士应急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对31名急诊年轻护士使用微技能培训法进行专科培训,比较其培训前后应急能力考核成绩、急诊专科疾病知识得分、急诊抢救技能得分及急救护理过程的执行时间。结果培训前护士应急能力考核评分如监护理论、抢救技术、个案护理得分分别为(85.93±4.30),(86.17±3.68),(83.14±4.70)分;培训后相应得分分别为(90.74±4.72),(92.55±4.21),(90.25±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484,-2.665,-2.956;P<0.05)。培训后护士急诊专科疾病知识得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48~-2.472;P <0.05)。培训后护士急诊抢救技能总分为(88.05±4.66)分,培训前为(74.50±4.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4,P<0.05)。培训后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执行时间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470~2.662;P<0.05)。结论微技能培训法运用积少成多的策略,实行每日限时教学、反复强化记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护士急诊理论知识及专科性操作技能,提高了年轻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护理操作视频在新入职护士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常用无菌技术、口腔护理、鼻饲、心肺复苏等一系列临床护理基本操作制成视频,作为模板应用于新入职护士岗前技能培训中。选取2012年新入职护士42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老师示范后自己操作训练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反复观看护理操作视频后再进行自己操作训练的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及护士长、医生、患者对护士综合能力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无菌技术成绩为(92.5±2.5)分、口腔护理(91.0±2.0)分、鼻饲(92.7±5.2)分、静脉输液(93.0±2.6)分、导尿(90.2±3.4)分、吸痰(91.9±5.0)分、心肺复苏(94.1±2.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1,3.31,2.63,2.46,3.46,2.81,2.01;P<0.05);两组护士、患者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看自制护理操作视频,有助于提高护士岗前培训质量,优化医院的操作培训流程,使受培训人员有效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评价其在“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效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无锡市二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新招聘的202名新毕业护士为培训对象,根据培训目标制定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方案,通过设立多个培训基地,采取阶段量化培训、全程“夜自习”管理、一对一导师带教以及实境培训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年轻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敏锐的临床观察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对规培计划完成情况及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结果通过实施“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促进了202名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自我效能感培训后(2.69±0.40)分显著高于培训前(1.73±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1);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后的护士总得分(137.21±25.42)分较培训前(118.53±19.28)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P<0.01);理论与技能成绩分别从培训前的(81.18±6.12),(81.58±3.22)分上升到培训后的(89.36±4.34),(87.98±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3.37,2.86;P<0.01);护理综合满意度从2011年的院87.6%显著上升至2012年的9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1);通过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普遍提升了年轻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结论“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实施体系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实施,科学评价,能够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境横断面考核在年轻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工作年限3~10年的内科护士32名,进行规范化临床培训,每月随机抽取10名护士进行实境横断面考核。比较考核前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境横断面考核培训前32名护士工作能力得分为(80.41±10.76)分,实施实境横断面考核后6个月、12个月护士工作能力得分分别为(90.78±5.71)分和(89.25±6.36)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32,P<0.01);患者护理质量分别为(88.03±6.05)分和(88.22±5.98)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9, P<0.05)。患者满意度从90.38%提高至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52, P <0.01)。结论实境横断面考核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紧贴临床,考核出护士真正的工作状态和真实水平,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EICU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方法选取EICU护士32名为研究对象,2010年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为实验组,2009年采用传统查房模式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终期考核、科研成绩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91.00±1.89)分与技能操作成绩(93.03±3.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99±6.95)分和(89.03±4.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67,3.569;P〈0.05);实验组发表论文(9篇)高于对照组(2篇);实验组护士对查房方式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79,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30,P〈0.05)。结论与传统的护理查房模式相比,PBL查房模式更能提高护理查房的效果,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和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成共享”模式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护理培训后对社区护士糖尿病知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进行糖尿病培训,按照自愿原则分成2组,15家组成研究组参加构建“集成共享”模式,15家组成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方法。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对两组社区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水平调查,并对该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1年后研究组社区护士糖尿病知识得分从(29.29±5.91)分提高到(35.22±4.91)分,对照组从(29.39±6.33)分提高到(30.94±6.33)分,且干预后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0.896,3.226,8.650;P<0.01)。干预1年后研究组满意度(4.50±0.67)分,对照组(4.28±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P<0.01)。结论采用“集成共享”模式能够提高社区护士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满意度,提高社区糖尿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使其尽快掌握儿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方法]将招聘入院的新护士分为两组。2011年7月—2014年7月毕业的新护士45人为观察组,实施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方法,采取儿科5个科室的岗位培训、导师一对一培训、理论授课、操作培训及统一考核。2007年7月—2010年7月新毕业儿科护士39人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为期1年的新护士培训方法,由护理部组织集中授课、操作示范、练习及考核。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新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为(87.32±3.27)分,操作成绩为(89.78±2.99)分,综合测评成绩为(34.16±1.8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升理论知识、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有利于新护士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儿科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 PCMC)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感染科轮转的低年资护士72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名。观察组采用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法结合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出科考核成绩、护士对培训方法的评价、患者对护士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为(91.6±4.2)分,操作成绩为(93.0±4.6)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56,4.479;P<0.01);观察组护士100%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97.2%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拓宽了知识面、增加工作自信并促进师生双向交流。结论 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法结合可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Calgary-Cambridge 指南为框架的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对促进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期间参加实习的5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采用Calgary-Cambridge指南为理论框架培训,对照组发放一般培训材料。培训后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Calgary-Cambridge指南观察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培训后尊重维度得分(3.65±0.45)分、一贯性维度得分(3.68±0.58)分、对知识和技术的权威性得分(3.62±0.51)分、安心感得分(3.81±0.45)分和未来的信心维度得分(3.67±0.64)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664,-2.712,-2.435,-3.429,-3.431;P<0.05);其中尊重、一贯性、安心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0,2.513,2.231;P<0.05)。培训后研究组Calgary-Cambridge沟通总分和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Calgary-Cambridge 沟通总分和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algary-Cambridge指南为框架的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沟通能力,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专业技术小组在提高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疼痛护理专业技术小组随机选取314名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需求调查,并采取分层次的疼痛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疼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疼痛的护理质量。结果64.01%的护士认为对疼痛知识培训非常有必要;98.72%的护士赞成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后护士疼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得分分别为(83.4±3.1),(85.4±2.7)分,均优于培训前的(63.8±3.8),(66.2±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821,19.200;P<0.01);培训后疼痛护理质量总分从(58.4±3.4)分提高至(87.1±2.9)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608,P<0.01)。结论疼痛护理专业技术小组广泛开展疼痛知识培训,可显著提高护士的疼痛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和疼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专业成长日志在临床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3月护理专科、本科生共18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分配科室将分到内科工作的9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分到外科工作的9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观察组在此培训基础上采用专业成长日志书写计划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得分,新护士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组护士、带教老师对两种培训方法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每次考试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与综合能力分别为(88.34±3.27),(89.72±3.47),(85.78±4.48)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2.48,8.55,5.97;P<0.01)。观察组科室发生不良事件42例,其中新护士占18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观察组护士、临床带教老师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1.11%,94.44%,95.5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业成长日记书写计划提高了临床护士专科质量,有效减少和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培训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为提高培训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质量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规范化的培训模式对参加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培训护士的理论考核、留置针操作考核及PICC操作考核分别取得了(95.40±3.406)分,(96.20±2.891)分,(94.83±3.563)分的成绩,相对于培训前的(56.30±10.034)分,(85.52±7.342)分,(56.88±8.926)分,均有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68,33.87,23.35;P〈0.05)均获得了四川省卫生厅颁发的静疗专科护士合格证书。结论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好,值得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名儿科护士分成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进行8周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职业倦怠测试得分的差异。结果儿科护士情绪衰竭得分(29.80±6.52)分,高于Malach常模(22.19±9.5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情感疏远、个人成就感得分较常模低(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情绪哀竭得分差值为(-4.21±2.37)分,与对照组差值(-0.64±1.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P〈0.01),情感疏远、低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得分也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操作技能教学原理,探讨对新护士实施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新护士急救技能培训项目为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经口鼻吸痰法和给氧法等4项。以2007年新护士3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考代培的培训方法;2008年新护士33名为观察组,将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包括评估新护士的起点、选择和培训带教老师、讲授操作的流程及相关知识、采用整体学习和分项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示教练习、模拟急救情景、自我反馈和提供增强性反馈、考核等步骤)。比较两组新护士4项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和合格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经口鼻吸痰法、给氧法等4项急救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以及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新护士应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理实施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化培训和考核机制对提高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工作3年以下的年轻护士62名,观察优化培训和考核机制后,年轻护士三基理论、三基操作、专科操作考核合格率以及专项“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结果的变化。结果优化培训前三基理论、三基操作、专科操作合格率分别为61.29%,70.97%,74.19%,优化培训12个月后分别为85.48%,91.94%,90.32%,优化培训前后各项操作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93,7.687,4.476;P<0.05)。优化培训和考核机制后3个月专项“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平均成绩为(78.56±1.23)分、6个月为(82.22±2.13)分、12个月为(89.25±1.65)分,培训后6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27,P=0.000),培训后12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28,P=0.000),培训后12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28,P=0.000)。结论切实有效的临床工作能力培训与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三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72例“三无”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36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后8周用护士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QOL-P)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NOSIE、QOL-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8周后,研究组患者NOSIE评分个人卫生(19.06±3.15)分、社会兴趣(16.89±2.64)分、社会能力(20.11±2.79)分,均高于对照组(14.44±2.71),(12.28±2.71),(13.67±2.22)分,激惹(12.00±3.28)分和退缩(8.61±2.78)分,均低于对照组(17.33±2.99),(14.00±2.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656,7.314,10.086,7.218,8.602;P<0.01);研究组QOL-P总分(54.58±8.77)分,低于对照组(77.78±5.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43,P<0.01)。结论行为训练有助于提高“三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及社会能力,对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让护士尽快满足妇科微创手术方法对手术配合工作的要求并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选取手术室护士80名,按学历一致工龄相近不超过2年进行分层抽样,各层比例相当,分为传统模式带教和N-模式带教两组,干预1个月后,进行手术配合考核,分析护士的焦虑程度,评价医生满意度。结果与传统模式带教组比较,护士在N-模式带教后的手术配合考试的理论成绩[(93.4±2.6)分比(87.7±4.9)分]和操作成绩[(94.3±2.7)分比(87.7±4.4)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29,10.918;P均〈0.01]。1个月之后的状态-特质焦虑评分N-模式组明显低于传统模式组[t值分别为11.671,12.765;P均〈0,01];医生满意度评价中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模式优于传统带教模式,能让护士更快适应手术的配合并且学习过程较轻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马斯洛理论在疗养院护理服务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特勤疗养科作为试点单位,以全科护士及来院疗养员为研究总体,将其分为4个护理单元,定期进行质量考核、疗养员满意度调查及评价分析。结果规范化护理服务期间,所有护理组各阶段护理质量考核情况,各阶段护士综合素质均有提高,以第1护理组为例,2007年上半年护理质量考核为(97.85±0.90)分,2009年上半年为(99.86±0.05)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2,P〈0.01);2007年上半年护士综合素质考核为(87.21±2.42)分,2009年上半年为(93.26±1.4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01,P〈0.01)。结论马斯洛理论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在疗养院护理服务模式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新进岗护士(简称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8月进入神经外Ⅰ科的新护士6人、神经外Ⅱ科的新护士7人,共13人为实施临床路径培训前组;以2013年8月进入神经外Ⅰ科的新护士8人、神经外Ⅱ科的新护士7人,共15人为实施临床路径培训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新护士的工作能力、培训质量及新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分别为(90.72±3.47),(92.34±3.27),(88.78±4.48)分,高于实施前的(84.15±3.70),(86.93±2.61),(83.96±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24,6.240,3.530;P<0.05);实施后新护士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实施前的7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培训新护士能提高临床培训质量,调动带教老师及新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提高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还能为临床一线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新聘护士岗前培训模式,以适应中医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入职的38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2年入职的38名新护士为研究组,采用院病区二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研究组中医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评分分别为(59.68±10.23),(70.13±7.96),(55.91±7.74)分,对照组分别为(60.17±9.45),(69.85±8.48),(55.82±8.6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6,0.148,0.048;P>0.05);培训后,研究组中医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评分分别为(86.60±6.84),(87.10±7.25),(70.19±9.96)分,对照组分别为(70.56±8.69),(72.81±9.28),(69.85±8.4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940,7.480,4.401;P<0.05)。研究组新护士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7.617,35.894,8.409,7.999;P<0.05)。结论院病区二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使其迅速适应新护理岗位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