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RF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磁性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237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检测237份临床血清标本,TRFIA法的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用MEIA检测TRFIA法HBsAg阳性标本99例,其HBsAg、HBeAg的检测结果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IA具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适用于临床定量HBV血清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下简称乙肝两对半)的结果,探讨这二种方法的符合率.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和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检测98例成人血清标本乙肝两对半,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HBsAg、表面抗体(HBsAb)和e抗原(HBeAg)无显著差异(P>0.05),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ELISA 法灵敏度高,易观察,适合大规模标本的测定.MEIA法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和病毒载量之间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测定用荧光定量分析PCR法和乙肝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定量法,分别对22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和乙肝标志物检测并比对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组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组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病毒载量高于105拷贝/m l分别达91.9%和77.8%)。结论 HbeAg与HBV DNA定量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才能准确反映不同个体HBV感染状态及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4.
陈万宁  万德胜 《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46-347,38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e系统、HBV DNA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51例HBsAg阳性,61例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的前S1抗原,并和HBV DNA与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HBsAg、HBeAg和Anti-HBc阳性者151例中.HBV DNA与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96.7%和87.4%,较好地反映病毒存在或复制情况;在HBsAg、Anti-HBe和Anti—HBc阳性者70例中,HBV DNA与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64.2%和58.6%,HBsAg和Anti-HBc阳性者30例,HBV 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56.6%和3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Anti-HBe阳性或阴性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密切相关,前S1抗原检测可反映其体内HBV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郭辉  闵娟  叶健忠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3):207-208,F000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FQ-PCR) 检测血清样本中HBV 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A组(HBsAg和HBeAg阳性)、B组(大三阳)、C组(HBsAg 、HBcAb阳性)和D组(小三阳)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7%、87.6%、52.2%和38.2%,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A组中阳性样本的HBV DNA量显著高于其它组别(P<0.05); 315份HBV DNA阳性标本全部携带有HBsAg;HBsAg( )HBeAg( )和HBsAg( )HBeAg(-)中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9.1%和44.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sAg是HBV感染灵敏的血清标志物;FQ-PCR定量检测HBV DNA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肝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的差异。方法:选择26例经ELISA法检测已确定乙肝五项中HBsAg阴性而HBeAg和HBcAb阳性(其中7例HBsAb阳性)的患者血清,应用MEIA法再次检测乙肝五项。结果:MEIA法检测结果显示,21例患者血清HBsAg呈现阳性(其中6例HBsAb阳性),1例患者血清HBsAg仍呈现阴性(其HBsAb阳性),4例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均呈现阴性。结论:MEIA法可减少假阴性、假阳性的发生,优于ELISA法。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和ECL法平行测定360例疑似乙肝病人血清乙肝五项标志物,并对ELISA法检测为阴性而ECL法检测为低浓度HBsAg的标本,再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进行复测并分析。结果 ELISA法和ECL法对HBsAb、HBeAg、HBeAb三项标志物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对HBsAg的检测,ECL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P〈0.05)。ELISA检测为阴性而ECL法检测为低浓度HBsAg的标本,用MEIA法复测均为阳性。结论 ECL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的灵敏度和自动化程度均比ELISA法高,同时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各模式组与HBV -DNA含量和肝脏酶的相互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 (即“两对半”) ,FQ—PCR检测HBVDNA ,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脏酶三项 (即ALT、GGT、AKP)。结果 :检测 5 19例乙肝血清标本 ,有 12种血清标志物模式组 ,对主要阳性模式组分析 ,“HBsAg ,HBeAg ,抗 -HBc”和“HBsAg ,HBeAg”模式组的HBV -DNA阳性率高 ,分别为 97.6 2 % (16 4/ 16 8)和 10 0 % (2 0 / 2 0 ) ,HBV -DNA定量值高 (copy/ml,对数值 ) ,分别为 χ7.92± 1.37和 χ8.73± 0 .5 8。在“抗 -HBs”和“全阴性”模式组亦检出HBV -DNA ,阳性率分别为 5 .2 6 % (1/ 19)和 5 .88% (1/ 17)。“HBsAg ,HBeAg ,抗 -HBc”与“HBsAg ,抗 -HBe ,抗 -HBc”和“HBsAg ,抗 -HBc”模式中HBV -DNA阳性率统计对比P <0 .0 1,有非常显著差异。HBV-DNA定量值和肝脏酶 (ALT、GGT、AKP)结果直线相关性检验 ,“HBsAg ,HBeAg ,抗 -HBc”模式的AKP ,“HBsAg ,抗 -HBe ,抗 -HBc”模式的ALT、GGT、AKP ,均呈正相关。结论 :乙肝血清标志物 ,HBV -DNA定量和肝脏酶学检测是全面了解乙肝患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和病毒载量之间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测定用荧光定量分析PCR法和乙肝标志物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定量法,分别对22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和乙肝标志物检测并比对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组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组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病毒载量高于105拷贝/m l分别达91.9%和77.8%)。结论 HbeAg与HBV DNA定量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才能准确反映不同个体HBV感染状态及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低水平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表面抗原 (HBsAg)、e抗原 (HBeAg)在乙肝患者中的分布和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 :应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 (MEIA)对 790 0例门诊和住院病人血清标本进行乙肝病毒 5项标志物的检测 ,根据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值来确定质量浓度在 5 μg·L-1或 1μg·L-1以下HBsAg阳性数 ,以及浓度在 2nCu·ml-1以下HBeAg阳性数 ,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 )的模式。结果 :共检出HBsAg阳性 6162例 ,其中质量浓度在 5 μg·L-1以下者占13 .5 3 % ,1μg·L-1以下者 8.4% ;HBeAg阳性者 44 0 1例 ,其中浓度在 2nCu·ml-1以下者为 2 1.9%。 5项血清标志物检测发现不少特殊模式 ,HBsAg与抗 HBs同时阳性者主要出现在HBsAg质量浓度低于 1μg·L-1的标本中 ;血清HBeAg浓度在 2nCu·ml-1以下者 ,HBeAg和抗 HBe同时阳性的占 5 2 .4%。结论 :提高HBsAg、HBeAg检测的灵敏度有助于乙肝的诊断、治疗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MEIA法可对一些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患者作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乙肝病毒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DNA与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型乙肝病人HBVDNA检出率。方法血清HBVDNA采用PCR法,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采用ELISA法。结果HBsAHg、HBsAHg、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80.3%;HBsAg、抗HBc、抗HBe阳性者HBVDNA阳性率31.6%;抗HBs、抗HBc、抗HBe阳性者HBVDNA阳性率20%。慢性乙肝HBVDNA检出率明显高于急性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结论HBVDNA较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更准确,更灵敏的反映血中HBV复制情况。肝脏病变越重,HBVDNA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67例HBsAg阳性的血清作前S1抗原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HBc(+)等5种模式中,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60.5%(245/405)、59.8%(52/87)、14.3%(72/504)和7.0%(5/71)。HBeAg阳性者与HBeAg阴性者前S1抗原检出率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同时亦能反映HBeAg阴性患者体内是否有病毒复制.与传统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状态下HIV/AIDS患者合并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的流行状况以及相关血清生化和病毒学特征.方法 对122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标本,使用酶免法(ME-I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肝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运用RT-PCR法对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标本以及表面抗原和/或核心抗体阳性标本分别进行HCV-RNA以及HBV-DNA测定.以43名单纯HC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122名 HIV/AIDS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全阴性97例(78.86%),表面抗原阳性3例(2.46%),表面抗体阳性者总计19例(15.57%),单纯核心抗体阳性者3例(2.46%).HCV 抗体阳性84例(68.85%),8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RNA 阳性58例(69.05%),HIV/HCV/HBV合并感染者为0.HIV/HCV合并感染组 HCV-RNA 水平与感染者性别,CD4 +细胞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CV感染组 HCV-RNA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IV感染者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与单纯HCV感染者血清生化及病毒学改变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我科室门诊2010年1月~2011年3月接受孕期检查的HBV携带的132例孕妇,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孕妇于孕24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治疗,携带者孕妇于孕28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结果:孕24周与分娩前的乙肝标志物与HBV-DNA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疗效,总有效率为75.71%。而HBIG阻断HBV疗效大三阳孕妇较携带者和小三阳孕妇疗效不佳,存在明显差异。新生儿接受疫苗接种和HBIG注射后12个月,HBsAb(+)率为86.43%,与新生儿出生时HBsAb(+)率75.71%相比,有较大改善。结论:对HBV感染的孕妇在孕24周后注射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明显,新生儿出生后采用HBIG和HBV疫苗联合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乙肝系列血清学标志和HBV DNA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的表现模式与HBVDNA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949例在本院就诊有诊断不同的病人血清标本 ,用ELISA法检测 949例病人血清标本的各血清免疫学标志 ,用荧光定量PCR法实时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HBeAg阳性的标本HBVDNA全部呈阳性 ,阳性率达 1 0 0 % ,并且HBVDNA载量平均值大于 1 0 7拷贝 /ml。HBsAg、抗 HBe、抗 HBc阳性的模式中HBVDNA阳性率高达 84.1 % ,平均拷贝数在 1 0 6 ~ 1 0 7/ml之间。有 61例检测不到e系统 ,但有 59例HBVDNA呈阳性 ,平均拷贝数也较高。HB sAg阴性而其他抗体阳性的HBVDNA阳性率达 9.7% ,平均拷贝数较低 ,在 1 0 4 /ml左右。ELISA法全阴的HBVDNA阳性率为 4 .2 % ,平均拷贝数为 1 0 4 /ml。抗 HBc IgM阳性者 ,HBVDNA阳性率为 98.7%。前S1 蛋白阳性者 ,HBVDNA阳性率为 93 .8%。结论 :尽管HBeAg、抗 HBc IgM、前S1 蛋白 (PreS1 )等血清学标志是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 ,但不能代替HBVDNA的定量测定 ,只有HBVDNA才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病原学依据。这种实时定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 ,它和ELISA法检测的血清学指标相结合 ,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乙肝五项测定结果与HBV 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昕  张荣波 《医学综述》2011,17(14):2212-22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结果和HBV DNA检出情况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00例乙肝血清的HBV DNA,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乙肝五项的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0例乙肝门诊的患者中乙肝五项的结果为110例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99.1%,85例HBsAg(+)、HBe-Ab(+)、HBcAb(+)(小三阳),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69.4%,39例HBsAg(+)、HBcAb(+),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53.8%,53例HBeAb(+)、HBcAb(+),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35.8%。大三阳和小三阳的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06,P<0.05)。结论乙肝五项的结果与HBV DNA的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都具备各自的临床意义,因此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正确地对乙肝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台山市19间厂矿企业(职工)人群HBV感染状况,为防制工作提供相应对策.方法 对19间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抽取2ml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进行HBV的标志物检测.结果 11062名职工HBsAg平均阳性率10.63%,男性高于女性,年龄组间无差别.抗HBs阳性率29.28%,女性高于男性,15岁和50岁年龄组高于20、30、40岁组.HBeAg平均阳性率33.37%,性别、年龄组间无差异.7种HBV标志物显示模式俗称“小三阳”和“大三阳”为主.结论 HBV感染程度与我国流行现状基本接近.厂矿企业(职工)人群以青壮年为主要劳动力,实施乙肝疫苗接种,防止HBV的感染与传播,对保护劳动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宁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34-4836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HBV其他标志物及其DNA的关系。方法:对620例血清标本进行PreS1、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DNA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抗HBc与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HBc三种阳性模式组,PreS1阳性率为84.8%、41.9%、51%。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5)。在PreS1 (+)病例组,PreS1与HBeAg及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8.87%、48.39%和51.61%,结果符合率达82.19%和87.67%。结论:血清PreS1主要存在于HBsAg携带者,且与HBeAg和HBV-DNA关系密切,是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的又一可靠血清学指标。PreS1联合HBV标志物同步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HbsAg阴性模式时HBV在体内存在情况,评价其临床意义和PCR方法检测HBV的应用价值。方法:以HbsAg阴性的HBV-M模式者为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M。用PCR方法检测HBV。结果:211例HbsAg阴性者,血液HBV阳性率为0-15.4%。结论:各种HBV-M模式时体内都可能存在HBV,此时应做检测HBV的确证试验。PCR方法可能是目前临床最实用的检测HBV的确证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