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层螺旋CT扫描患者596例,按照心率分为四组,A组:<60次/分;B组:61~70次/分;C组:71~80次/分;D组:>80次/分。再将每组病例按照心率波动范围分为四个亚组,1亚组:1~5次/分;2亚组:6~10次/分;3亚组:11~15次/分;4亚组>15次/分。另选取心率50~65次/分,无明显心率波动(<2次/分)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实验组各组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对照组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判断二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将实验组各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及心率波动范围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趋势χ2分析,如果两者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3、A4、B3、B4、C3、C4、D1、D2、D3、D4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随着心率及心率波动范围的增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会显著下降;心率波动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大于心率对其的影响。结论心率<80次/分,且心率波动<10次/分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较好;心率波动在11~15次/分时,绝大多数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可达到诊断水平;心率>80次/分或心率波动>15次/分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较差,不宜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利用原始数据分别在每个R波前300ms、400ms、500ms、600ms处进行图像重建,得出不同重建时相的横断面图像,然后在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T)等方法的重建,评价不同重建时相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图像质量等级及显示的节段数。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在各个时相均显示良好,左前降支最佳重建时相为R波前400ms及500ms处,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波前400ms处。结论:选择最佳时相进行图像重建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控制研究:最佳重组时相与心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量化评估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各分支不同重组时相图像质量,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最佳重组时相与心率关系。资料与方法102例患者均采用64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男68例,女34例,平均年龄(58.1±9.7)岁,平均心率(66.4±11.5)次/min。心率<65次/min(n=43)为Ⅰ组,65~75次/min(n=34)为Ⅱ组,>75次/min(n=25)为Ⅲ组,每例患者的4支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共分为12个节段用于图像质量分析。扫描原始数据以间隔5%在20%~80%时相分别回顾性重组冠状动脉图像,采用横断位、曲面重组、容积再现等方法对图像质量综合评分。结果Ⅰ组60%、65%和70%为最佳时相,Ⅱ组60%、65%时相为最佳时相,Ⅲ组右冠状动脉较优时相为35%、40%,左冠状动脉较优时相为60%、65%。结论心率和重组时相的选择是决定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平均心率≤75次/min,冠状动脉各分支图像质量在心脏运动的舒张中期(60%、65%)最佳;>75次/min时,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进行重组能明显提高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不同心率下冠状动脉各节段血管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对61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后原始数据分别按R-R间期30%、35%、40%、45%、50%、60%、70%、75%的相位进行后处理重组,按扫描期间平均心率分组,Ⅰ组30例,心率70次/min;Ⅱ组31例,心率≥70次/min。分析不同心率组不同R-R时相对各支冠状动脉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Ⅰ组的所有的冠状动脉节段可以在单一的75%相位上获得最佳图像质量;Ⅱ组的所有冠状动脉可以在单一的45%或40%的相位上获得最佳图像质量,多时相重建并不能显著提高图像质量。结论:随着64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的充分发展,所有冠状动脉节段能在一个重建时相得到有诊断价值的图像,多时相重建并不能显著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重组时相与心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重组时相与心率的关系.方法 对95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源CT增强扫描,检查前均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按扫描时心率分为3组:低心率组(≤70 次/min)26例,中心率组(71~90 次/min)37例,高心率组(t≥91 次/min)32例.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出10%~100% R-R时相的图像,分析不同R-R时相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情况及其与心率的关系.结果 低、中、高心率3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08±0.27)、(1.32±0.58)、(1.47±0.61)分,低心率和中心率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心率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优于高心率组(P<0.05),中心率组和高心率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1.4%(19/1386)的冠状动脉节段不可评价.74例患者(77.9%)可在单一重组时相获得冠状动脉各段最佳图像质量.低心率组23例(88.5%)最佳重组时相在舒张中晚期;高心率组27例(84.4%)的最佳重组时相前移至舒张早期和收缩末期.结论 双源CT能够在相当宽的心率范围内提供优良的图像质量;多数患者可在单一时相获得各支冠状动脉最佳质量图像,随着心率的增快最佳重组时相从舒张中晚期前移至舒张早期和收缩末期. 相似文献
6.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心率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记录扫描期间的心率变化,根据不同的心率变化分组。A组心率变化0~4次/min,B组心率变化5~9次/min,C组心率变化10~20次/min,D组心率变化>20次/min。比较不同组间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变化在10次/min以内者占89%,RCA1、RCA3、PDA、LMA、LAD、LCX1及LCX2的图像质量A、B、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组与A、B、C组对比图像质量明显下降(P<0.05);RCA2的A、B、C、D组间对比图像质量有显著差异(P<0.05),呈下降趋势。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变化幅度小,心率变化>20次/min,才引起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明显下降,RCA2段图像质量易受心率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R-R时相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在不同心率、不同冠状动脉分支最佳重建R—R时相特点。材料和方法:根据心率将89例患者分为四组:A组,心率〈60次/min;B组,心率60—69次/min;C组,心率70—79次/min;D组,心率≥80次/min。行16层螺旋CT,0.4s/周扫描,以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10%一90%R—R时相的横断面图像,再进行冠状动脉容积重建,分析不同心率、不同R—R时相冠状动脉各支图像质量。结果:不同的心率冠状动脉各支最佳重建时相不同。A、B组最佳重建窗较宽,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大多能在70%和80%R—R时相获得最佳显像;C组LCX最佳重建时相在50%或80%。RCA最佳重建时相在40%-50%,LAD在80%;D组最佳重建窗较窄,RCA、LCX最佳重建时相均在50%,LAD在40%-90%R—R时相得分差异不明显。结论:以0.钆伺的16层螺旋CT冠脉显像,根据心率不同选择重建时相。有助于获得较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1,他引:6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对12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图像,其中60例患者有常规X线冠状动脉成像作对照。结果 以VRT重组像评价图像质量,92例(77%)为1级,22例(18%)为2级,6例(5%)为3级。MPR、MIP及VRT重组像能显示冠状动脉的所有1级、大部分2、3级以及部分4级分支。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8%。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对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心率及不同重建时相对64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组,对心动周期的R-R相位30%~90%间期,每间隔5%重建后进行血管分析及评分,获得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重建时相,并评价不同心率时的图像质量。结果: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心率70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间窗为R-R间期的70%~75%;心率70~79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R间期的60%~70%;心率80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R间期的40%~50%。左前降支在70%和75%R-R重建时相显示最佳,左回旋支在70%R-R时相显示最佳,而右冠状动脉在50%R-R时相显示最佳。结论 :选择最佳重建时相、合理控制心率能够减轻运动伪影,明显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其中准确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重建时相是保证图像质量、准确诊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或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小于70次/min且平稳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最佳,可较准确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对于搭桥血管及支架植入是否通畅及是否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无创、快速,对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桥血管及内支架术后疗效随访等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的图像质量和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35例患者64SCTCA的完整资料,并以近期实施的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SCA)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对64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主支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分级评估。结果:35例病例可用于评估的冠状动脉共计368支,成功率达95.6%。其中SCA共显示74个节段冠脉有中、重度狭窄(≥50%)。MSCTCA诊断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97.3%,阳性预测值88.9%,阴性预测值96.6%。经配对χ2检验,P>0.05,证明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方法,对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用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SCA前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冠心病患者同期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以CCA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分析745个冠状动脉节段MSCT图像质量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得出有意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率≥500%)MSCT诊断的正确性,并分析钙化对其影响。结果:587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可以满足诊断要求,158个节段因运动伪影(27个节段)或管壁严重钙化(131个节段)无法进行血管评价。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97.9%、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97.7%。钙化积分≥1000的患者,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82%、68%、96%。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96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扫描期间的心率变化,根据不同的心率变化分为3组.第一组为心率≤65次/min,第二组心率为76~90次/min,第三组为心率≥90~100次/min.第四组为心率>100次/min.分别对每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不同组间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第一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7%,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8.8%,第二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1%,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7.6%,第三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3.3%,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6.8%.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变化幅度小,CTA均可显示清楚,诊断明确,可部分取代CAG.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复杂性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以及对制定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提示有至少1支冠状动脉显著狭窄(≥50%)的患者。将冠状动脉狭窄分为复杂性病变和简单病变。前者包括分叉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开口病变、弥漫长病变。后者为除复杂性病变所含类型以外的病变。分又病变根据Lefevre分型进一步分为5型。所有患者均于2周内行CAG。将CTA的结果与CAG对照。结果:CTA共检出大于50%狭窄286处,其中简单病变为157处,复杂性病变为129处。其中分叉病变57处、闭塞病变22处、开口病变9处、弥漫长病变41处。57处分叉病变,按照Lefevre分型,有Ⅰ型18处、Ⅱ型21处、Ⅲ型5处、Ⅳ型6处、Ⅳa型5处和Ⅳb型2处。与CAG相比,CTA诊断简单病变的敏感度为92.16%,特异度为98.51%,阳性预测值为89.81%,阴性预测值为98.50%。CTA诊断分又病变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12%,阳性预测值为85.96%,阴性预测值为100%。CTA诊断闭塞病变、开口病变和弥漫长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可准确诊断各类复杂性冠状动脉狭窄,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64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连续3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4.6岁)行64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64SCT原始数据均行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横断面重建。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探讨64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3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396节段冠状动脉(直径≥2mm)图像中,64SCT提供优良图像可供分析为385节段,可评估率为97.2%。与SCA对照分析,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2%、94.56%、89.44%和96.88%。对冠状动脉≥50%狭窄的检出准确率为95.90%。结论64SCT对检出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准确性,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可用于冠心病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老龄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A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DSA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不仅费用高,而且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研究表明,约66%行DSA的患者其目的仅在于冠心病的诊断,而不需要支架置入等进一步的处理。多层螺旋CT的应用,特别是64层螺旋CT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而且明显缩短了数据采集时间,使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本文以DSA为标准,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不同心率下最优相位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不同心率下最优成像相位窗.方法:对112例病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后数据分别按R-R间期10%、20%、30%、40%、50%、60%、70%、80%及90%的相位进行后处理重组,对后处理图像按5级评分,记录扫描期间心率,112例患者心率<60次/min者为Ⅰ组,60~69次/min为Ⅱ组,70~79次/min为Ⅲ组,≥80次/min为Ⅳ组,绘制不同心率组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分随时相位变化的线图,分析观察不同心率组的各时相冠状动脉评分趋势.结果:Ⅰ、Ⅱ、Ⅲ组80%相位图像质量最优,Ⅳ组RCA最优的相位窗为50%相位,LMA、LAD、LCX最优的相位窗为40%,Pearson相关分析在R-R 40%相位,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不同心率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各相位的图像质量有差别,高心率下,可用40%、50%相位的图像来用于诊断.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法显示管腔≥50%狭窄的准确性,分析改善成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在心电门控下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其中56例在2周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本组56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50%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7.5%,阳性预测值为82.3%,阴性预测值为98.9%.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具有无创和简便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对高危人群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控制的临床应用.方法 102例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男68例,女34例,心率<65次/min为Ⅰ组,65~75次/min为Ⅱ组,>75次/min为Ⅲ组,每位患者的冠状动脉分为12血管段用于图像质量分析.测量冠状动脉各分支图像无伪影显示率和各分支近段和远段对比噪声比.结果 (1)所有患者总体评估结果显示,94.0%冠状动脉血管段显示无伪影.Ⅰ组冠状动脉分支无伪影显示率98.2%,Ⅱ组冠状动脉分支无伪影显 示率95.3%,Ⅲ组冠状动脉分支无伪影显示率85.0%;(2)所有冠状动脉分支平均对比噪声比为14.7±4.1.结论 64层螺旋CT有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图像,心率影响冠状动脉图像,低心率仍是图像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