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浸润性乳腺癌肿块与非肿块两种强化方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布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170例患者,共170个病灶,术前有完整的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影像资料。在动态增强图像上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将病灶分为肿块强化(116例)及非肿块强化(54例)。对关注病灶测量3次ADC值,取其中最小ADC值纳入研究,比较两种强化方式ADC值的差异和频数分布特点,并比较两种强化方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有无差异。结果170个浸润性乳腺癌平均ADC值为(0.99±0.18)×10^-3mm^2/s;肿块强化病灶的ADC值低于非肿块强化病灶[(0.96±0.15)×10^-3mm^2/s比(1.08±0.22)×10^-3mm^2/s,P<0.001];ADC直方图显示肿块病灶的ADC值比非肿块病灶分布更集中。肿块病灶的TIC曲线分别为Ⅰ型1例、Ⅱ型10例、Ⅲ型105例,非肿块强化病灶的TIC曲线分别为Ⅰ型5例、Ⅱ型13例、Ⅲ型36例,两组TIC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肿块和非肿块强化浸润性乳腺癌的ADC值存在系统性差异,非肿块的ADC值分布离散可能来自于非肿块测量的部分容积效应,应用ADC作为界值时应区别对待两者的ADC值。  相似文献   

2.
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的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分析病灶的形态、信号特点、ADC值及增强时间-信号曲线(TIC)的类型。结果 27例乳腺癌中,T1WI呈低信号3例,等信号22例,高信号2例;T2WI呈高信号18例,等或稍低信号9例。DWI呈等信号4例,高信号23例。ADC值范围(0.78~1.35)×10-3mm2/s,平均(1.15±0.21)×10-3mm2/s。病灶分布呈节段性17例,局灶性1例,多区域性5例,弥漫性4例。14例见患侧乳腺有明显粗大的动脉血管显影。TIC曲线呈平台型(Ⅱ型)8例,廓清型(Ⅲ型)19例。结论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以节段性分布、较低的ADC值及Ⅲ型TIC曲线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MRI表现和特征,提高MRI对ID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C的患者31例和术前MRI误诊为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P的患者18例,采用χ^(2)及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MRI形态学参数,包括病灶边缘、强化方式、T2WI信号、TIC类型,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MRI功能学参数,包括ADC值、峰值信号强度、EER(%)、ERmax(%)、TIC斜率、峰值时间。结果两组患者MRI形态学参数中,病灶边缘、TI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状、强化方式、T_(2)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RI功能学参数中,ADC值、峰值信号强度、EER(%)、ERmax(%)、TIC斜率、峰值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规则肿块型IDP与IDC的MRI表现有重叠,病灶的边缘、TIC类型、ADC值、峰值信号强度以及TIC曲线达峰时间、斜率、早期强化率、峰值强化率对二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MRI灌注成像表现及其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GM和23例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MRI检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GM与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用Wilcoxon检验比较病灶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M的TIC为Ⅰ或Ⅱ型,非肿块型乳腺癌的TIC多为Ⅱ或Ⅲ型,少数为Ⅰ型,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M的早期强化率和最大强化率分别为1.119和2.023;非肿块型乳腺癌的早期强化率和最大强化率分别为0.901和1.614.GM和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GM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需要密切结合临床、其他影像检查及MRI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判断,MRI灌注成像对GM和乳腺癌的鉴别有一定意义,但其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参数有重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MRI影像学表现与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并分析187例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MR图像,分析病灶的强化方式、分布、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腋窝肿大淋巴结及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分子分型的关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分子分型ADC值差异;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分子分型非肿块样强化病变强化方式、分布、TIC、腋窝肿大淋巴结组间差异。结果 非肿块样强化病变不同分子分型间强化方式、分布、腋窝肿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与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分子分型ADC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94,P=0.597),按α=0.05水准不拒绝H0,尚不能认为各分子分型间ADC值存在不同。结论 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的MRI征象与分子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MRI各常用扫描序列在乳腺小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并经组织学病理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病灶132个,肿块最大径均≤2cm。分析病灶MR T_1WI、T_2WI、DWI信号特点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包括病灶的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按最新版BI-RADS分类进行评估,探讨MRI在乳腺小肿块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乳腺132个病灶中83个恶性,49个良性。良恶性病变的T_1WI、T_2WI、DWI信号特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CE-MRI良、恶性病变的形状(圆形或卵圆形、不规则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61),边缘特征(清晰、不规则、毛刺)、内部强化特征(均匀、不均匀、环形、内部暗分隔)及TIC曲线类型(流入型、平台型、流出型)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MRI诊断乳腺小肿块病变的确诊率为92.42%,假阳性率为8.16%、假阴性率为7.23%。结论准确分析病变的DCE-MRI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能明显提高乳腺小肿块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及定性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非肿块型乳腺癌(NMB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良、恶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病变患者54例,分析比较两者的MRI特征。结果 54例患者共58个NMLE病灶,其中恶性病灶35个,良性病灶23个。NMBC以等信号(n=20)及稍高信号(n=12)为主;病灶多表现为叶段分布(n=14)及区域分布(n=9);内部强化方式以不均匀强化(n=15)及簇样环形强化(n=13)为主; TIC曲线类型以Ⅱ型(n=19)及Ⅲ型(n=9)多见;平均ADC值范围为(1.07±0.11)×10~(-3)mm~2/s。良性NMLE病灶以稍高信号(n=8)、等信号(n=7)及高信号(n=7)常见;病灶多表现为局灶分布(n=9)及区域分布(n=6);内部强化方式以均匀强化(n=11)及簇样环形强化(n=5)为主; TIC曲线以Ⅰ型(n=12)及Ⅱ型(n=9)多见;平均ADC值范围为(1.25±0.07)×10~(-3)mm~2/s。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在等信号和高信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局灶分布和叶段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Ⅰ型TIC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态MRI表现为脂肪抑制T_2WI等信号、叶段分布、不均匀强化及较低ADC值对NMBC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的 MRI 表现,提高对此类型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各20例MR 时间-信号曲线(TIC)呈廓清型表现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 MRI 图像,归纳、比较2组病变的形态学表现、内部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动态增强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态增强扫描 TIC 为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形态多为卵圆形或圆形(18/20),边界清楚(16/20),T2 WI 多呈高信号,内部可见无强化的低信号分隔(9/20);平均最小 ADC 值为(1.412±0.332)×10-3 mm2/s,高于乳腺癌(0.888±0.160)×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强化较均匀(16/20),平均早期强化率为(1.694±0.628)×100%,稍低于乳腺癌组(1.849±0.43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在 MRI 动态增强TIC 及早期强化率方面有着相似的表现,但清楚的边缘、更高的 T2 WI 信号、内部无强化的低信号分隔以及更高的 ADC 值有助于廓清型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腺病瘤MRI平扫、动态增强(DCE)和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特征,提高对腺病瘤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患者9个乳腺腺病瘤,依据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磁共振成像(BI-RADS-MRI)标准,回顾性分析病变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T1WI及T2WI信号、DCE表现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DWI信号及ADC值。结果 9个腺病瘤中8个表现为肿块,1个表现为非肿块。8个肿块型腺病瘤中,6个呈圆形或卵圆形,所有病变均边界清楚,6个边缘不规则;于平扫T1WI均呈等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CE-MRI扫描均于早期时相明显强化,早期强化率平均值为(173.2±52.8)%,4个腺病瘤内部呈不均匀强化;7个TIC呈流出型;于DWI上呈高或稍高信号,b值为500 s/mm2时,平均ADC值为(1.4±0.3)×10-3mm2/s,b值为1000 s/mm2时,平均ADC值为(1.2±0.3)×10-3mm2/s。1例非肿块型腺病瘤呈区域性分布,呈不均匀强化,TIC呈Ⅰ型。结论腺病瘤DEC-MRI扫描TIC类型和DWI上ADC值表现与乳腺癌相似,但其形态上多呈良性病变特点,MRI检查有助于乳腺腺病瘤的诊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模态 MRI 上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行乳腺 X 线及 MRI 检查的120例乳腺癌病例,均为单病灶,且经手术病理证实,根据乳腺 X 线摄影 BI-RADS 分类的标准,将乳腺分成致密型(68例)和非致密型(52例)2组,对照研究2种乳腺类型中乳腺癌的 MRI 形态学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b=1000 s/mm2)、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间的差异。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P 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致密型与非致密型2组乳腺中病灶边缘毛刺分别为64.7%(44/68)、30.8%(16/5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2组乳腺癌直径分别为(1.83±0.98)cm、(1.40±0.46)c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2组病灶呈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别为72.1%(49/68)、34.6%(18/5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2组病灶的ADC 值(b=1000 s/mm2)分别为(0.89±0.12)×10-3 mm2/s,(0.95±0.10)×10-3 mm2/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结论相对非致密型乳腺,致密型乳腺中的乳腺癌在多模态 MRI 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灌注成像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M)和非肿块型乳腺癌(NMB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GM 17例和NMBC 21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MRI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采用t检验比较病灶ADC值。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TIC)。用Wilcoxon检验比较病灶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GM的TIC多为Ⅱ型,NMBC的TIC多为Ⅲ型,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M和NMBC的早期强化率和最大强化率分别为1.038 vs 0.902和2.085 vs 1.632,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ADC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灌注成像对GM和NMBC的鉴别有一定意义,但GM与NMBC的鉴别仍需密切结合临床、MRI特征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触诊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的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27例临床触及乳腺肿块而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的患者术前一周内行DCE-MRI的影像资料,回顾分析经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时间-信号曲线(TIC)等方法处理后的图像,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讨病变特点.结果 21例(77.8%)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19例表现为多发斑点状、结节状强化,2例表现为局限性强化;6例(22.2%)表现为肿块样强化.TIC:17例(63.0%)表现为早期缓慢流人,10例(37%)表现为早期中度流入.延迟期19例(70.4%)表现为Ⅰ型曲线(渐进型),8例(29.6%)表现为Ⅱ型曲线(平台型).结论 触诊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MRI表现多为双侧乳腺多发斑点状、结节状强化,体积均较小,强化程度低,TIC早期缓慢或中度流入,延迟期以流入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表现,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6个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形态学表现、血流动力学表现及ADC值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分析有意义的恶性征象,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对于肿块性病变,肿块边缘、内部增强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ADC值及1min增强率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不光滑、毛刺征、内部增强不均匀、廓清型曲线、ADC值<1.15×10-3mm2/s、1min增强率>105%为恶性征象。对于非肿块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ADC值及1min增强率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廓清型曲线、ADC值<1.35×10-3mm2/s、1min增强率>75%为恶性征象。肿块和非肿块性病变诊断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3%、84.6%、91.6%、74.6%、85.1%和82.0%、83.3%、91.1%、69.0%、82.4%。结论 DCE-MRI结合DW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非肿块型乳腺癌MRI表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原癌基因(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非肿块型乳腺癌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92例为健康对照组。分析非肿块型乳腺癌MRI特征与VEGF、CerbB-2、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02例非肿块乳腺癌MRI分布特征表现为弥漫、区域、多区域、局灶、导管及节段者分别有7例(6.86%)、18例(17.65%)、7例(6.86%)、6例(5.88%)、6例(5.88%)和58例(56.86%),强化方式表现为均匀、混杂、环形者分别有8例(7.84%)、54例(52.94%)和40例(39.22%),TIC分型表现为流入型、平台型和流出型者分别有8例(7.84%)、26例(25.49%)、68例(66.67%)例;研究组的VEGF、CerbB-2、HER-2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阴性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块型乳腺癌MRI表现强化方式、淋巴结转移及ADC值与VEGF、CerbB-2、HER-2的阳性及阴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块型乳腺癌MRI表现分布特征、TIC分型与VEGF、CerbB-2、HER-2的阳及阴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肿块型乳腺癌MRI表现与VEGF、CerbB-2、HER-2之间具有相关性,且可根据MRI特点预测病灶生物因子表达状况,对提高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高分辨动态增强检查对小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20例(21个病灶)小乳腺癌(最大径≤2cm)的MRI高分辨动态增强检查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小乳腺癌的特征性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分叶、边缘不规则或者毛刺、不均匀环形强化的肿块样病变以及局灶、不均匀或簇集样强化的非肿块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平台型7例(33.3%),流出型14例(66.7%)。对侧对称部位正常乳腺为逐渐轻度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均为持续型。结果显示小乳腺癌灶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3T磁共振高分辨动态增强检查能够提供清晰、丰富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对小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动态增强MRI形态及强化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行术前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71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24例和中老年组(40岁)47例。由两名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确定病变MRI影像特点,包括:病变位置、强化类型、形状、边界、边缘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signal intensity lune,TIC)。与中老年组比较,分析青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特点。结果青年乳腺癌表现为非肿块型占50%,多于中老年组,且大部分边界不清(占84.6%),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病灶形态是否分叶、边缘是否光滑及TIC类型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青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形态类型多为非肿块型,边界不清,推测与肿瘤具有更大的侵袭性及预后较差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乳腺黏液癌与T2WI高信号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且有完整MR影像资料的乳腺黏液癌69例和T2WI高信号纤维腺瘤76例,分别对病灶最大径、形态学、信号强度、DWI-ADC值、强化特点及TIC类型进行评价及测量。采用χ2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定量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乳腺黏液癌发病中位年龄高于纤维腺瘤(P<0.001)。纤维腺瘤较黏液癌双侧、多灶更多见(P=0.030)。形态上黏液癌以不规则形为主,纤维腺瘤以卵圆形为主(P=0.009)。黏液癌边缘不规则较纤维腺瘤多见(P=0.001)。黏液癌的平均ADC值高于纤维腺瘤,分别为(1.99±0.33)×10-3mm2/s和(1.60±0.27)×10-3mm2/s(P<0.001)。乳腺黏液癌增强早期易出现边缘强化,强化可逐渐向中心充填,延迟期呈不均匀或边缘强化;纤维腺瘤增强早期强化明显、多不均匀,延迟期强化趋于均匀一致。TIC类型黏液癌多为流入型,纤维腺瘤多为平台型(P<0.001)。结论:结合形态学、DWI-ADC值及MR强化特征,乳腺黏液癌与T2WI高信号纤维腺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灶的检出和评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1例乳腺癌患者,均于术前接受乳腺MRI检查,年轻组(≤40岁)患者29例,中老年组(>40岁)患者92例,其中共81例患者行MG检查.比较2组病例的MG特点、MRI形态学、信号强度、ADC值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以及淋巴结转移与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年轻女性表现为致密型乳腺23例(79.3%),浸润性导管癌24例(82.8%),病灶平均直径为3.6 cm,肿块型病灶中表现为非毛刺状边缘14例(73.7%),不均匀强化病灶21例(72.4%),病灶伴导管内成分(extensive intraductal component,EIC)16例(55.2%),18例病灶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62.1%).年轻女性与中老年女性癌灶出现钙化的几率无明显差异(P=0.159),乳腺X线摄影对年轻女性组患者病灶检出的敏感性(62.5%)低于中老年女性组(87.7%)(P=0.006).结论 MRI对于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病灶的检出及术前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采用3.0T MR扫描仪及乳腺专用线圈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比较病灶的MRI信号强度、形态学以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17例1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表现为肿块型,T_1WI呈低信号影(8/17)或等信号影(9/17),T_2WI呈高信号影(14/17)或等信号影(3/17).形态学表现:病灶不规则形及分叶状占82.4%(14/17);病灶边界不清楚(12/17)、边缘不光滑(15/17),其中毛刺征或星芒征7例.病灶增强后多表现为不均匀性显著强化(10/17)或环形强化(5/17);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图上有82.4%(14/17)的病灶周围可见血管纠集征.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所有病例早期强化率均>90%;88.2%(15/17)的病灶强化峰值<3 min;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Ⅱ、Ⅲ型为主,Ⅱ型35.3%(6/17),Ⅲ型58.8%(10/1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动态增强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的 MRI 表现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74例,术前 MRI 动态增强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 HER-2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Fisher 确切概率法及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参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 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肿瘤大小与 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41,P=0.003);ADC 值与 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17,P =0.006);峰值时间与 HER-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244,P=0.036);而病灶分布特征、内在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 HER-2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 值均>0.05)。结论肿瘤大小、峰值时间及 ADC 值与 HER-2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间接为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