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87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87例患儿均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其中63例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查,42例做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42例无症状者作为对照组仅做^14C—UBT及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查。如检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则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 再发性腹痛患儿HP阳性45例,阳性率51.7%。对照组阳性10例,阳性率23.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结果:慢性胃炎32例,十二指肠球部渍疡8例,胃渍疡1例,正常1例。病变检出率达99%。结论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部溃疡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地区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情况。方法1130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均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并使用电子胃镜常规胃镜检查。结果1130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Hp检出率为64.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74.0%,女性检出率为56.5%,性别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98.5%,胃溃疡为90.1%,胃癌为84.9%,单纯慢性胃炎为60.9%。Hp感染与患者年龄关系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男性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Hp感染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唾液测定幽门螺杆菌抗原技术(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同时测试的方法,选取有上消化道症状来消化科门诊初诊的患者、经证实有胃Hp感染且根除治疗后4周复查的患者及无任何消化道症状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上述三组入选对象均有较高HP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57%、79.83%和76.7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P〉0.05),^14C—UBT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51.79%、34.45%、23.2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患者高于抗Hp治疗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8_32,X2=9.18,P〈0.05);在^14C—UBT阳性患者中HPS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82.76%、90.24%、90.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腔中有较高的Hp检出率,胃Hp感染患者中大多存在13腔Hp感染。Hp根除治疗对杀灭胃内Hp有一定疗效,对口腔Hp感染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p在骨性关节炎(OA)患者胃肠损害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以12例特发性消化性溃疡(PUD)患者为对照,对36例OA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患者血清抗Hp抗体水平,行^14C呼气试验(^14C—UBT),综合判定Hp感染状态。统计OA患者Hp感染与胃镜下改变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OA组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PUB组(P〈0.05),OA组中,Hp感染者发生消化道溃疡的比例明显高于无Hp感染者(分别为18.25%和7%,P〈0.05)。OA患者发生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长期不间断服用NSAIDs(〉半年)、(RR=16.02,P〈0.05)、年龄〉60岁(RR=10.42.P〈0.01)及Hp感染(RR=5.81,P〈0.05),尤其以上三种因素同时存在时,发生消化道溃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RR=34.1,P〈0.001)。结论:Hp感染参与了OA患者胃肠溃疡的发生,Hp可能与NSAIDs一道,具有协同致消化道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5.
14C-尿素呼吸试验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4C-尿素呼吸试验(UBT)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对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 以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Warthin-Starry(WS)染色作对照,用14C-尿素呼吸试验对经胃镜确诊的112例消化性溃疡和429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102例消化性溃疡和411例慢性患者在Hp治疗前后均进行Hp检测,评价该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假阳性,以及治疗前后14C -UBT的检测值。结果 以WS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阳性为标准,112例消化性溃疡中,两者同时阳性102例,同时阴性4例,WS阳性UBT阴性5例,WS阴性UBT阳性1例;敏感性为96.2%,特异性83.3%,准确度95.5%.429例慢性胃炎中,两者同时阳性411例,同时阴性8例,WS阳性UBT阴性8例,WS阴性UBT阳性2例;敏感性98%,特异性80%,准确度97.6%。Hp根除治疗后14C的检查情况见表1。结论 14C-UBT是一种快速、简便、无痛苦、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准确度高的Hp检测方法;又不需胃镜检查,有助于Hp治疗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期不规则用药对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136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住院患,根据病史分为服药组即Hp检查前一周内接受过铅剂、抑酸剂治疗的患,共四例。对照组即Hp检查前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患考,共37例。Hp检查方法包括①血清学方法;②快速尿素酶试验(RUT);③组织学方法;④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结果:服药组RUT,组织学,13C—UBT方法Hp检出率分别为9.0%,21.2%,27.3%,均显低于对照组相应Hp检出率37.8%、40.5%、48.6%(P<0.01,P<0.05,P<0.05)。两组血清学方法Hp IgG、IgM阳性率各为48.5%,51.5%和54.1%,54.1%(P>0.05)。单独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组RUT,组织学方法Hp检出率4.0%,16.0%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方法Hp检出率(P<0.01,P<0.05)。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H2受体拮抗剂患中各方法Hp检出率与对照组检出率无显性差异(P>0.05)。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三组Hp感染率14.3%、15.0%、16.0%均显低于对照组Hp感染率46.0%(P<0.05)。结论:Hp检查前短期使用铋剂、抑酸剂可导致Hp检出率下降,短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显降低RUT、组织学方法Hp检出率;各方法中快速尿素酶试验检出率最低。血清学方法检测Hp抗体不受药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碳14尿素呼气检查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体检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之间确诊的156例确诊或疑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碳14尿素呼气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HP检测放射性计数在100 dpm/mmol以下患56例,100 dpm/mmol以上患者100例,慢性胃炎患者感染率为58.5%,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感染率为74.1%,胃癌患者感染率为39.4%。结论:碳14尿素呼气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且安全的非侵入性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318例患者分成老年组151例,非老年组167例,经胃镜检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老年组慢性胃炎与胃溃疡的Hp检出率分别为78.1%和87.5%,均高于非老年组的43.5%和44.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Hp感染率增高;确定Hp感染,对防治胃十二指肠疾病有重要意义;尽早根除Hp感染,利于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胃粘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关系。方法:急性病毒性肝炎(AH)1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CH)42例,肝炎肝硬变(LC)20例。健康查体者60例为对照组。胃粘膜病变检测方法: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镜检查,组织学检查。Hp检测方法:快速尿素酶法(RUT)及胃粘膜Warthin-Starry染色检测Hp。结果:AH组胃粘膜病变发生率为28.57%;CH组48.38%;比组77.78%;对照组22.22%。Hp感染率AH组14.28%,CH组45.16%,LC组50.0%,对照组14.81%。CH、LC组胃粘膜病变发病率、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AH、对照组。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慢性肝病患者Hp感染率高,胃粘膜病变发病率高。其胃粘膜病变发生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幽门螺杆菌(H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我科住院患者早晨空腹行14C—uBT测定Hp,同时经胃镜检查并夹取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测定Hp,其检测结果两组进行对比。结果14C—UBT测定Hp阳性为98例,阳性率为81.67%,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为108例,阳性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4C—UBT不需通过胃镜获取标本,具有简便,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易朝晖  詹群珊 《重庆医学》2007,36(19):1951-1952
目的 探讨检测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50例胃镜病理切片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并1个月内未曾使用可能影响HP检测结果的药物者同步完成多聚酶链反应(PCR)、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以PCR阳性为诊断HP感染的标准.评价13C-UBT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13C-UBT的敏感性100%(34/34),特异性88%(14/16),准确性96%(48/50),阳性预测值94%(34/36),阴性预测值100%(14/14).结论 13C-UBT可作为HP与胃癌相关性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检测胃癌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50例胃镜病理切片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并1个月内未曾使用可能影响HP检测结果的药物者同步完成多聚酶链反应(PER)、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3C-UBT检测和病理。以PER和病理(HE染色)阳性为诊断HP感染的标准。评价^13C-UBT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13C-UBT的敏感性100%(34/34),特异性88%(14/16),准确性96%(48/50),阳性预测值94%(34/36),阴性预测值100%(14/14)。结论 ^13C-UBT可作为HP与胃癌相关性研究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对根除胃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50例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初诊患者设为A组,选择50例胃HP感染根治术治疗4周后复查患者设为B组,选择4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口腔HP感染检测,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采取HPS检测口腔HP阳性结果为:A组38例,阳性率为76.0%;B组37例,阳性率为74.0%;对照组为40例,阳性率为80.0%。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两两对比无差异,P>0.05。采取14C-UBT检测胃HP阳性结果为:A组阳性率为54.0%;B组阳性率为34.0%,对照组阳性率为20.0%。采取14C-UBT检测时,A组患者胃HP阳性率与B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采取14C-UBT检测胃HP阳性患者中,HPS口腔检测阳性为:A组阳性率为88.9%;B组阳性率为94.1%;对照组阳性率为100.0%。三组患者14C-UBT检测胃HP阳性患者中,HPS检测阳性率状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人群中口腔HP检测水平均较高,其可能是引起胃部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COPD与HP感染的状况及致病性进行研究,为COPD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检查确诊的COPD患者147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的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血清anti-HP-IgG、肺功能检测。结果:COPD组anti-HP-IgG检出率为65.3%,对照组仅为40.0%;COPD组血清anti-CagA及anti-VacA 1种以上亚型阳性者53.7%,而对照组仅为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HP感染COPD组FEV1%预计值明显低于未合并HP感染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重度组HP感染率为81.4%,轻重度组为50.6%,血清anti-CagA及anti-VacA抗体1种以上亚型阳性者重度组高达87.7%,轻中度组为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切病情越重,感染率越高。HP感染的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更严重。CagA和VacA高致病性毒素是引起COPD并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了解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5例不同程度胃粘膜病变活检组织中HP感染,p2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2)HP阳性组p21阳性率(49.1%)明显高于HP阴性组(14.6%)(P<0.01),且p21蛋白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3)检测p53突变体,HP阳性组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亦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且HP阳性组p53蛋白表达率(42.6%)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HP感染在癌前病变及胃癌病变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1个月内未用过抗生素或抑酸药,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学Hp阳性,^14 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阳性患者。共85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组42例,给予灭幽散,1天1剂,分3次餐前服用,同时口服奥美拉唑胶囊,1次20mg,1天2次,连续4周;西药三联组43例,给予克拉霉素片,1次0.25g,甲硝唑片,1次0.4g,奥美拉唑胶囊,1次20mg,1天2次,均口服,连续1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UBT。结果: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率,中西医结合组80.9%,西药三联组83.7%;Hp根除率,中西医结合组66.6%,西药三联组72.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因药物不良反应中断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76%,西药三联组16.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特别适用于对抗生素耐药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也可作为一种二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14C-尿素呼吸测验(14C-UBT)检测100例CIU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HP感染情况,把HP阳性的CIU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采用CIU的标准治疗模式(卡介茵多糖核酸联合地氯雷他定)加抗HP的标准三联疗法,B组单用CIU的标准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治疗后2个月荨麻疹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100例CIU患者中有76%HP阳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2个月荨麻疹有效率为86.84%,完全缓解率为34.21%,疗效高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CIU的发病无明显关系,但对合并HP感染的CIU患者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使CIU病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由于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胃黏膜的实验室检查分析、探索,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感染率,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200例胃镜检查者中,有150例Hp检查为阳性,Hp感染检出率为75.0%。中医辩证分型发现:Hp感染中主要以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为主型,其中以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的Hp感染率较高,胃阴亏虚型以及脾胃虚寒型的Hp感染率较低;部分Hp感染患者兼具食滞证、胃寒症、血瘀证。结论胃癌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Hp感染率较高;胃溃疡以及萎缩型胃炎次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状况以及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源性溃疡的关联。方法:肝硬化患者406例,采用ELISA法检测HBV—M及抗HCV,PCR法查HBV—DNA和HCV—RNA,金标法查Hp—cagA。14↑C尿素呼气试验采用HTY1001HP测试仪,如≥0.1dpm/molCo2判定为有Hp活动性感染;血氨采用比色法。胃镜下取胃窦及胃体黏膜组织2块,行HP的组织学涂片检查。选117例HP感染的肝硬化高氨血症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给予枸缘酸铋钾、克拉霉素及替硝唑进行根除治疗。对照组53例用乳果糖治疗。用PCR法对肝组织进行HpDNA扩增分析。结果:Hp在慢性肝病中的感染率(47.2%)明显高于对照组(24.7%,P〈0.01)。Hp阳性组中肝性脑病发生率为36.4%(4/11例),对照组为60.0%(6/10例),对照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Hp根除治疗后,治疗组血氨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出血率为40.2%(47/117例),阴性组出血率为13.7%(18/131例),两组出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Hp阳性率60.5%(26/43例)高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Hp阳性率53.8%(35/65例)。肝源性溃疡组Hp的感染率为60.9%(39/64例)与非肝源性溃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3例患者肝组织中扩增出Hp的16SrRNA基因。结论: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中Hp阳性率明显增高;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Hp感染有关,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存在Hp感染。慢性肝病并有Hp感染的患者根除治疗对预防和治疗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