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近年来新生儿主要疾病及死因构成.方法 统计1985~1994年儿科全部住院新生儿,比较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患病病种、死亡原因及主要疾病病死率.结果 1704例新生儿中,43.2%日龄≤7天,病种以感染性疾病为主.死亡149例,病死率8.7%,73%日龄≤7天.早产儿病死率是足月儿的4倍.主要疾病病死率以围生期缺氧(29.1%)和硬肿症(22.2%)最高.结论 感染性疾病仍是新生儿时期主要疾病,围生期缺氧、硬肿症及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加强围生期疾病防治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近5年右江市新生儿主要疾病及死因构成。方法:统计附属医院近5年新生儿科全部住院病人,对发病情况及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跃居所有疾病分类的首位,占37.3%,感染性疾病、早产儿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包括窒息)仍是新生儿的主要疾病,排前4位病种,各为28.2%、10.5%及10.3%(其中HIE占66.6%)。死亡13例,病死率2.8%,其中早产儿死亡8例,占61.5%。日龄越小,体重越低,则发病率越高,病死率越高。结论: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关键是加强围生期疾病防治,同时做好围生儿的保键工作,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加强产、儿科紧密合作,提高复苏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ARD的发生以及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对196例新生儿ARF从原发病、胎龄及日龄与ARF的发生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窒息、严重的吸入综合征及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引起ARF的发生率较高,分别占ARF患儿的11.73%和17.35%;早产儿及发病日龄〈7天的ARF患儿病死率为23.28%和19.20%,高于足月儿及发病日龄≥7天的患儿。结论降低窒息的发生率与加强早产儿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陆翔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6):102-104
目的了解近5年右江市新生儿主要疾病及死因构成.方法统计附属医院近5年新生儿科全部住院病人,对发病情况及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跃居所有疾病分类的首位,占37.3%,感染性疾病、早产儿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包括窒息)仍是新生儿的主要疾病,排前4位病种,各为28.2%、10.5%及10.3%(其中HIE占66.6%).死亡13例,病死率2.8%,其中早产儿死亡8例,占61.5%.日龄越小,体重越低,则发病率越高,病死率越高.结论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关键是加强围生期疾病防治,同时做好围生儿的保键工作,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加强产、儿科紧密合作,提高复苏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青岛市市区3所综合性医院近四年间13471例小儿住院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小儿住院病人占同期住院人数的13.7%,而病种占23.0%。在疾病构成中新生儿组的早产儿所占比例最高;婴幼儿肺炎在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列居首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居第二位,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新生儿死亡占全部死亡病儿的46.8%,居各年龄组之首。白血病系死亡率最高的病种,达21.6%。本调查提示应把降低早产儿、婴幼儿肺炎和先天异常的发病率作为近期青岛市综合性医院儿科临床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危重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对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近8年来死亡患儿作死因分析。结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0死因构成比增高,窒息、败血症、先天畸形仍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以非感染性疾病为主;死亡患儿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者比例比55.7%。应预防早产,对危重病儿重视原发病的治疗,防治MSOF。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2015年死亡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分析住院病死率、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演变,并筛查与死亡疾病种类相关的围生期危险因素,为提高新生儿保健水平、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供指导。方法 2010-2015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所有住院死亡病例均纳入分析,调查所有病例的病历资料,记录死亡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分析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主要死亡原因和与死亡疾病种类相关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比较不同年份新生儿病死率、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结果 6年间共收住新生儿22 548例,死亡296例,死亡率为1.31%,其中1 d内死亡占32.77%,早期新生儿死亡占68.58%;前5位主要死亡原因是早产儿及合并症、感染性疾病、窒息及相关并发症、出生缺陷、遗传及代谢性疾病,早产儿及合并症、遗传及代谢性疾病有升高趋势,而新生儿窒息及合并症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感染性疾病及出生缺陷导致的死亡无明显变化;早产儿合并症中排在前3位的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结论住院新生儿病死率有所下降,早期新生儿死亡占绝大多数,早产儿及合并症始终位于新生儿死亡第1位,总体死因顺位为早产儿及合并症、窒息及相关并发症、感染性疾病、出生缺陷、遗传及代谢性疾病,每年死因顺位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死亡率地区早产儿死亡的死亡路径及就医情况。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新生儿高死亡率地区的4个县开展调查,对死亡早产儿的看护人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266例新生儿死亡中有110例(41.4%)为早产儿,这些早产儿平均死亡年龄为2.5天。89.1%的早产儿出生在医疗机构,但是大部分死于家中(45.4%),其次是县级医疗机构(27.3%)。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工作,预防早产发生,提高县级医疗机构对早产儿的护理和抢救水平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及其危害。方法 通过测血气分析和血清电解质,计算AG值及按酸碱平衡代偿公式推算代偿预计算等方法对新生儿酸碱平衡紊乱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09例新生儿酸碱紊乱病例中病死率为30.3%。多为失代偿型,以酸中毒为多,占78.9%,pH〈7.2的严重酸中毒新生儿病死率显著高于pH〉7.2者(分别为55.3%和14.3%),AG值增高组新生儿病死率显著高于AG值正常组(分别  相似文献   

10.
对由婴儿室或其他医院转诊收入儿科的954例新生儿病例进行调查,罹患感染性疾病者341例(35.74%)其中社会感染230例(67.45%)医院感染111例(32.55%),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64%,多发生在日龄〈14d的新生儿(70.2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皮肤软组织,鹅口疮,分离病原菌表明以念珠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最为常见,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主要与相关的免疫缺陷,母亲护婴和哺乳  相似文献   

11.
阮莉莉  华春珍  方妍彤  王晓安 《健康研究》2014,(1):29-30,33,F0003
目的:探讨病理状态新生儿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 SIA)水平及其与胎龄和日龄的关系。方法将因病理状态住院的新生儿(987例)分早产儿(238例)和足月儿(743例)两组,每组又根据日龄分24 h以内、25 h~7 d和大于7 d亚组,SIA测定采用神经氨酸苷酶法。结果早产儿各亚组血清SIA水平显著低于足月儿相应亚组( P<0.05);早产儿≤24h亚组血清SIA水平显著低于25 h~7 d亚组(t=4.70,P<0.01);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中≤24 h亚组血清SIA水平均显著低于25 h~7 d亚组或>7 d亚组。结论本组新生儿血清唾液酸水平与日龄相关联,早产儿血清唾液酸水平低于足月儿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生儿死亡情况,并分析其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宁夏地区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分布情况、围生期情况及死亡评审结果。结果 2019年宁夏地区共出生新生儿90 840例,死亡新生儿207例,死亡率为2.27‰。宁夏地区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主要包括窒息(46例,33.5%),肺部非感染性疾病(32例,23.3%),先天畸形(30例,21.8%),感染性疾病(20例,14.5%),染色体病和遗传代谢病(5例,3.6%),神经系统疾病(4例,2.9%)。根据胎龄分析死亡原因,61例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肺部非感染性疾病(23例,37.7%)、窒息(16例,26.6%)及感染性疾病(11例,18.0%)。76例足月儿主要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窒息(30例,39.4%)、先天畸形(27例,21.6%)、感染(9例,11.8%)及肺部非感染性疾病(9例,11.8%)。根据死亡日龄分析死亡原因,97例早期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窒息(40例,41.2%)、肺部非感染性疾病(28例,28.8%)及先天畸形(16例,16.4%)。40例晚期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进行了分析,36例共死亡11例,病死率为305%。其中发病后3天内手术21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287%;4~8天手术10例,死亡3例,病死率30%;8天后手术5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40%,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36例闭式引流11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455%;胰外栽葱式开放引流术21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217%;胰腺规则切除2例,死亡1例,病死率50%。因此我们认为SAP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中胰外栽葱式开放引流术引流充分,且便于再扩创,对改善SAP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2~2001年儿科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科住院死亡病例十年间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以便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992~2001年本院儿科住院死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10年间,儿科住院死亡病例194例,死亡率为0.72%,引起死亡的疾病主要是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hypebiltrubinemia.HIE)、早产儿;不同年龄组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新生儿期以感染性疾病、HIE及早产儿为主,<3岁主要是感染性疾病,>3岁以非感染性疾病为主,感染性疾病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3.67,P<0.01);死亡患儿3岁以下为77.82%,其中新生儿46.39%,1岁以下67.01%。【结论】应加强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控制,重视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儿及HIE的发生,有望降低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42例住院死亡的新生儿以死亡第一诊断为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主要为早产,而主要死亡疾病顺位为窒息,出血性疾病(颅内出血、肺出血),感染性疾病(感染性肺炎、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先天畸形,高胆红素血症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窒息,积极处理孕期并发症,加强对早产儿及窒息新生儿的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讨影响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的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6、1997年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确诊病例分别为745例和799例,发病率分别为1.45‰、1.51‰,病死率分别为1423%、10.64%。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7~10月发病最多,以男性为多.病例日龄以5~14天为主,且主要在家庭出生,大多数是由非医务人员接生,多数母亲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提示:经济落后、文化程度和医疗保健水平低等因素是造成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近10年某医院住院患儿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分布,为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
据。方法 整理2003-2012年某医院1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例资料,统计死亡病例数。疾病分类以《国际
疾病分类》ICD 10编码为标准,采用第一诊断进行分类统计。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
比较采用χ
2 检验,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3-2012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住院患
者20087例,其中男性患儿占60.90% (12233例),女性患儿占39.10% (7854例)。10年间住院患儿共
死亡109例,病死率为5.43‰ 。12233例男性住院患儿中,死亡61例,病死率为4.99‰,女性患儿死亡
48例,病死率为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镇患儿17804例,死亡87例,病死率4.89‰ ,农村患儿
2283例,死亡22例,病死率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4.12,犘<0.05)。109例死亡病例中,前
五位主要死因中感染性疾病居首位, 占43.12%; 年龄越小, 住院患儿病死率越高(χ
2 =26.01,犘<
0.0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和低龄儿童的预防保健,降低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
关键词:儿童;住院病例;死因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2 0152 03
犃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休克早期诊断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新生儿休克早期临床诊断进行探讨.以便早期发现及治疗新生儿休克.降低休克新生儿病死率。方法对133例新生儿休克病例的原发病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休克发生率为6.22%.原发病前三位为:新生儿窒息45例.占33.8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42例,占31.57%,肺透明膜病21例,占15.78%,早产儿69例,占51.87%。新生儿休克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应加强对高危新生儿评估分类监护。结论导致新生儿休克的原发病较多,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对高危新生儿评估分类监护可早期发现及治疗新生儿休克.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早期新生儿死亡16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好围产新生儿疾病防治工作,降低死亡率,现对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7d内死亡的169例新生儿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NICU1992年1月~1997年12月6年间收治的2740例新生儿,共死亡169例,病死率6.2%,其中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时段新生儿病死率和死亡原因的变化,以分析并提高预防及诊疗水平.方法 10年来死亡的住院新生儿379例按时间段分为两组,A组为1998年5月~2003年5月共183例,B组为2003年6月~2008年5月共196例,分析两组活产新生儿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分析死亡原因与原发病、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的关系.结果 A组与B组比较,B组病死率(4.5‰)、硬肿发生率(0.1%)、窒息发生率(2.2%)均较A组有所下降(P<0.05).但B组早产儿出生率升高;死亡日龄高峰多数≤72 h(91.5%).死亡原因主要是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4.9%)、肺出血(13.5%)、早产儿脑出血(3.9%)和感染(5.3%).结论 B组较A组的早产和先天畸形发生率增加,窒息、硬肿发生率下降.做好气道管理,正确应用氧疗,积极推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合理使用呼吸机,积极保暖,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和输液泵静脉营养的应用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