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乃君  许小凤 《吉林中医药》2013,(11):1100-1103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的病理基础,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应以减轻体重,调整月经周期和治疗高胰岛素血症为近期目标,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为远期目标.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因人而异.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疗法等在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代谢紊乱,减少远期并发症方面均获得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发病率高,且易造成月经紊乱及不孕。有学者运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方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西医主要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功能异常等方面阐述其病理机制,治疗上多采用激素干预、手术等方式;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多与肾、肝、脾功能失调及痰湿、血瘀相关,治疗方面以除湿等为主,治疗效果较好。中医、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各有其优势,二者结合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主要的中心环节,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内分泌紊乱的重要病理因素。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具有独特优势,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肾虚痰湿,因此临床治疗以补肾化痰为主,兼顾活血、健脾、调肝等。现总结近年来补肾化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文献,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以卵巢多囊性变化、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以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但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月经异常、不孕、肥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针刺联合鳖甲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医案二则,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全世界4%~18%的育龄期女性,严重影响"女性一生"的生殖健康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近年来成为了困扰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内分泌失调、卵泡发育受阻、长期受单一雌激素作用而无孕激素拮抗、血清雄激素异常升高、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高雄和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两大内分泌特征。子宫内膜长期处于这种内分泌状态会发生很多病变。现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病变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二者不仅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转归,还会诱发其远期的一些高危因素,如糖尿病、肥胖、心脏疾病、子宫内膜癌等。本研究结合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探讨针刺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临床寻找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对目前中西医学临床及学术资料研究,从青春期发育亢进学说、促卵泡成熟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胰岛素抵抗、雄激素水平异常增高、肥胖及中医学认识6方面探讨性早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结果显示,性早熟实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易患因素之一。早期有效治疗女童性早熟,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易患因素消灭于萌芽阶段,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思路与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近3年文献,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发病特点,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西医病因、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总结目前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此病的中西医特色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结果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各有所长,中医方法灵活多样且疗效较好,体现治未病的原则。结论中医治疗本病的副作用小且方式多,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肥胖的相关性,并从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瘦素及月经异常等方面概述了肥胖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同时对肥胖型PCOS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分型以及中医药、针灸治疗的进展概况作了简要介绍和探讨,认为该类患者多为痰湿体质,肾(脾)亏虚是其基本病机,中医治疗宜以补肾健脾、化痰祛湿为基本治则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娟  王聪 《光明中医》2016,(3):381-38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伴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穴位埋线治疗伴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餐后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的餐后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餐后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样多系统的慢性内分泌疾病,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亦与脂联素、瘦素等密切相关。肾虚、脾虚、血瘀、痰湿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治疗当补肾健脾、祛痰化湿,补肾,祛痰化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婷  赵志梅  周瑶  胡祖贤  夏天  闫平 《天津中医药》2017,34(12):860-864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是存在于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是后天获得并影响人体自身平衡的重要"器官",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调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联系。目前研究认为小檗碱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以治疗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性疾病,小檗碱可以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干预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文章就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及小檗碱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方三贝地甲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为1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月经情况、妊娠情况、卵巢及卵泡、生殖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等进行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前后观察比较,初步认为应用三贝地甲煎从"实"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对改善月经情况、促进卵泡发育及妊娠等都有一定疗效。结论:中医从"实"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失调伴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种以高雄激素,排卵功能障碍和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多毛、肥胖、不孕等。本文参考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分析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并从中药治疗方法、针刺治疗、针药结合、中西药配合、预防调摄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寻求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多起因、临床表现具有多态性的女性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以不孕和月经失调就诊,以月经稀发或无排卵、多毛、痤疮、肥胖、B超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临床特征。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超重或肥胖,同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根据中医理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胰岛素抵抗减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致早期妊娠丢失的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寻求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整理、分析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早期妊娠丢失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减低致早期胚胎丢失的发生;现代医学尚未形成统一治疗原则,多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减少早期妊娠的丢失,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治疗重视补肾活血、健脾化痰,疗效卓著。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内膜容受性降低、早期妊娠丢失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较西医治疗,中医药具有多靶整合,整体网络的调节优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浊通瘀方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给予西药治疗,B组给予化浊通瘀方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BG、FINS、HbA1c水平明显下降,且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化浊通瘀方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早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方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552-1555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以稀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变及代谢异常如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目前西医多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对此病进行治疗,但其最适宜的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探讨,且存在着恶心、呕吐、胃肠胀气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中医要治疗方法多样,文章就近10年中医辨证及经典方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进行总结,文献显示中医药在此病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9.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部分患者伴有糖脂代谢的异常。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肥胖、多毛、痤疮、溢脂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非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针刺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筛选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可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清雄激素水平、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研究发现单纯针刺、电针、针药结合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