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构建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融合人源化鼠抗肝癌单链抗体 (hscFv)原核表达载体 ,并对其产物作初步纯化 ,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的毒性作用 .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原理 ,将PE38基因片段亚克隆入hscFv表达载体 pGEX 4T 1中 ,重组克隆载体经酶切及DNA序列测定证实两片段连接正确 ;转化大肠杆菌JM10 9后 ,受IPTG诱导表达GST融合蛋白 ,产物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及重折叠并经GST亲合层析柱层析、凝血酶消化后 ,得到纯化的hscFv PE38融合蛋白 .采用MTT法检测hscFv PE38对SMMC772 1的杀伤作用 .结果 :实验成功构建了免疫毒素表达载体pGEX 4T 1 hscFv PE38(以下简称pGEXh PE38) ;诱导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表达量为 11% ;纯化的hscFv PE38对SMMC 772 1细胞系具有较明显的杀伤作用 ,最大杀伤率为78% ,IC50 为 0 .386mg·L-1.结论 :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与PE38重组免疫毒素的成功表达纯化及对人肝癌细胞系的试验结果 ,为进一步肝癌的导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重组免疫毒素抗c-Met/PE38KDEL免疫毒素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KDEL融合全人源抗c-Met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产物进行变性、复性和纯化,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的毒性作用.方法:以从人源天然Fab抗体库中筛选出的AM2-26克隆作为模板扩增出人源c-Met单链基因,采用基因工程原理,将扩增出的c-Met单链基因和PE38KDEL基因克隆入pBAD/GⅢA表达载体中,重组克隆载体经酶切及DNA序列测定证实两片段连接正确;转化大肠杆菌Top10F',左旋阿拉伯糖诱导表达,采用镍离子螯合层析法纯化变性的包涵体样品,并用连续梯度透析的方法对纯化后的包涵体进行复性;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复性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MTT法检测c-Met/PE38KDEL免疫毒素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免疫毒素表达载体pBAD/GⅢA/c-Met/PE38KDEL;诱导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复性后的免疫毒素c-Met/PE38KDEL具有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并且对SMMC7721细胞系具有较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全人源抗c-Met单链抗体与PE38KDEL重组免疫毒素的成功表达纯化及对人肝癌细胞系的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肝癌的导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抗肝癌单链抗体基因在肝癌细胞内表达对肝癌细胞的作用。采用脂质体转梁技术把含抗人肝癌sc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中,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RNA dot blot杂交分析scFv基因在HCC细胞中的表达。光镜及电镜技术观察转染细胞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单链免疫毒素HAb25(scFv)-PE40并探讨其导向细胞毒作用.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首先将HAb25(scFv)与绿脓杆菌外毒素基因突变子PE40,在ply5载体上构建HAb25(scFv)-PE40单链免疫毒素基因;再将其亚克隆入pBV220原核表达载体中, 转化DH5α宿主菌,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观察其表达水平并建立目的蛋白的纯化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HAb25(scFv)-PE40与肝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体外导向细胞毒实验明确其是否具有选择性靶细胞杀伤活性.结果限制性酶切图谱和序列分析证实在ply5载体上成功地构建了HAb25(scFv)-PE40单链免疫毒素基因;该单链免疫毒素基因在pBV220载体中获得高效表达,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3.3%;纯化后的HAb25(scFv)-PE40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具有与亲本抗体HAb25相同的抗原结合特性;导向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HAb25(scFv)-PE40具有明确的选择性靶细胞杀伤活性. 结论已成功构建和高效表达了单链免疫毒素HAb25(scFv)-PE40,该免疫毒素有选择性地杀伤靶肝细胞的生物活性 (P<0.001),为其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888年 Emile Roux及Alexander Yersin 从白喉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到可溶性毒素,后者注入动物体内可引起典型的白喉发病症状.Von Behring 及其同事Kitasato(北里)报告,以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其血中可产生一种中和毒素的物质,能阻止毒素引发疾病.来自实验动物的抗毒素血清用于感染的患儿,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发病的早期.于是将能中和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antitoxin),后引入抗体一词.  相似文献   

6.
载阿霉素葡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载阿霉素葡聚糖纳米粒(DOX/DEX-PEA),观察其药物缓释规律,探讨其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以双乳化剂蒸发法制备DOX/DEX-PLA载药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分光光度法计算载药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考察纳米粒对DOX的缓释作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动物实验观察其体内抑瘤效应.结果 DOX/DEX-PLA纳米微粒呈球形,粒径约83 nm,药物包封率约67.1%.体外释放实验提示,纳米制剂中约50%的药物持续缓慢释放,可持续达7 d;DOX纳米制剂及DOX裸药均抑制HepG2细胞生长,两者抑瘤率相当(51.3%比50.7%,P>0.05),而DEX-PLA纳米载体对HepG2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体内抑瘤实验显示,DOX纳米制剂可抑制肝癌细胞抑制瘤的生长,抑瘤率达68.56%,优于DOX裸药(4S.17%).结论 DOX/DEX-PLA纳米粒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能表达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胃癌的单链抗体基因与绿脓杆菌外毒素基因进行重组,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鉴定后的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正确,IPTG诱导后可看到明显的表达带,分子大小与预计值相符。结论 得到了能表达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的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Fc融合抗体,并分析其结合活性?方法:构建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Fc融合抗体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表达并纯化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Fc融合抗体?以纯化的灭活狂犬病病毒包板,对纯化的抗体进行结合活性分析?结果:构建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Fc-pColdⅡ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分析正确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在加入浓度为0.5 mmol/L IPTG时,scFv-Fc融合抗体的表达较高,其分子量大小为57 000?纯化后的scFv-Fc融合抗体在1∶512的条件下仍可以较好地结合狂犬病病毒?结论:构建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Fc-pColdⅡ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scFv-Fc融合抗体,为研发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性抗体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基因重组质粒进行表达,进而获得有活性的单链抗体免疫毒素,方法 应用IPTG诱导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基因重组质粒的表达。并对产生的不溶性包涵体进行纯化,经变性、复性后,观察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诱导表达了约66KD的蛋白,分子量符合预计大小,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菌体中,经包涵体纯化、变性、复性,使其折叠为正确的空间结构,经验测可与胃癌细胞MGC803特异结合,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结论 获得了可与胃癌细胞系MGC803特异结合。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的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  相似文献   

10.
抗CD3、CD7单抗-PAPs免疫毒素的构建及其联合杀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抗(抗CD3和抗CD7),分别与商陆抗病毒蛋白(PAPs)偶联构成两种免疫毒素,并探讨这两种免疫毒素在体外联合对T淋巴细胞和T淋巴母细胞(CEM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选用抗CD3和抗CD7杂交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经纯化后以SPDP为交联剂,将两种单抗分别与商陆抗病毒蛋白偶联构建成抗CD3和抗CD7单抗免疫毒素;分别以及联合后对T淋巴细胞和CEM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结果]构建的两种单抗-PAPs免疫毒素活性良好,其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和T淋巴母细胞CEM细胞的效应比单一抗CD3-PAPs和抗CD7- PAPs更强,对照组仅有轻微的杀伤效应。[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抗 CD3和抗 CD7单抗-PAPs免疫毒素,及其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抗免疫结合物,并证明联合应用抗CD3-PAPs和抗CD7-PAPs免疫毒素有相加的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抗人肝细胞癌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葳  李旭  王莹  张利平 《医学争鸣》2005,26(14):1268-1271
目的:构建抗人肝细胞癌单链抗体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用(Gly4Ser),肽段连接VH基因和VL基因,构建克隆载体,将测序完全正确的ScFv基因克隆到分泌性表达载体pCANTAB 5E中诱导表达转化的TG1和HB2151细胞.用SDS-PAGE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检测表达产物.结果:DNA测序证实ScFv基因结构正确,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游离ScFv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ku,与HC-108,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有特异性的结合反应.结论:重组制备的抗人HCD78分子单链抗体在人肝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海文  李咏梅  罗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0):1535-1536,1539
目的 使用EGF-TCS重组蛋白对裸鼠的肿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其抗肿瘤效果.方法 分别给裸鼠右腋皮下接种人肝癌BEL-7402细胞,接种后第6天,尾静脉注射100、50和25 μg/kg EGF-TCS进行治疗,设空白对照组,停药后第2天处死小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从而研究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结果 高、中和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71.3%、60.87%和45.22%,对治疗结束后各组平均瘤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F=8.712,P=0.00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TCS可以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高剂量组肿瘤组织未有可见血管,中低剂量组肿瘤组织血管明显少于模型组,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结论 EGF-TCS可以有效地抑制荷瘤小鼠实体瘤的生长,预示了该免疫毒素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免疫毒素BDI—1—PEA的构建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构建新型免疫毒素BDI-1-PEA,并进行抗入膀胱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测定。方法 应用异型双功能连接剂N-琥珀酰胺酯3-(2-吡啶基二硫)丙酸(SPDP)将抗人膀胱肿瘤单克隆抗体(BDI-1)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A)交联,制备出新型免疫毒素BDI-1-PEA。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初步检测其对人膀胱肿瘤细胞系E-J的选择性杀伤活性。结果 BDI-1-PEA结合物具有高效靶向杀伤膀胱肿瘤细胞的能力,优于游离PEA或BDI-1的混合物。结论 新型免疫毒素BDI-1-PEA有较高的选择性抗人膀胱肿瘤细胞的活性,有较高的研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用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观察对其增殖影响。方法:使用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ELISA法检测转染前后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VEGF蛋白表达量,检测转染前后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及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大部分阻断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VEGF蛋白表达,转染后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细胞增殖能力降低;MTT法观察细胞生长速度变慢,单个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结论: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为将VEGF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应用于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MTr比色法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TUNEL染色法记数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结果塞来昔布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2、10、20及40mmol/L塞来昔布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78%、33.37%、48.57%和64.96%(P<0.01).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质浓缩、核碎裂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示2、10、20及40mmol/L浓度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44±0.34)%、(19.59±1.73)%、(29.04±4.18)%和(42.14±2.40)%,与对照组(2.13±0.17)%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塞来昔布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亦能诱导其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塞来昔布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ucine bnzipper/EF-hand-containing transmembrane proteinl,LETMl)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通过RNAi技术靶向LETM1基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 blot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共6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中LETM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的LETM1蛋白表达情况.将LETM1 siRNA经Lipofectamine 2000TM脂质体转染SMMC-7721(实验组为si-LETM1、对照组为si-NC),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ETM1转染后肝癌SMMC-7721细胞株中LETM1 mRNA及蛋白的表达.CKK-8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ETM1低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44/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28.33%(17/60,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量(2.335±0.221)较癌旁组织(1.386±0.081)明显增高(P<0.01).②LETM1蛋白表达与肝癌肿瘤直径及门静脉侵犯有关(P<0.05),而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甲胎蛋白、HBsAg、Edmondson分级及TNM分期无关(P>0.05).③LETM1蛋白在SMMC-7721及HepG2中的表达相对量[(分别为(1.447±0.149)、(1.190 ±0.113)]均明显高于LO2[(0.918 ±0.027),P<0.05].④si-LETM1组与si-NC组和空白组比较,si-LETM1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P<0.01),尤以72 h及96 h最为显著;si-LETM1早期细胞凋亡数(14.6±2.3)%与si-NC早期细胞的凋亡数(6.3±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基因沉默LETM1后的肝癌细胞其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凋亡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WPT-ANXA2-Flag,并检测其在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 1-6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将人膜连蛋白A2(annexin A2,ANXA2)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WPT中,通过酶切、测序验证后,将重组慢病毒载体pWPT-ANXA2-Flag与包装质粒pCMV-dR8.91、pCMV-VSV-G共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株293T,包装重组慢病毒LV-ANXA2-Flag,并感染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 1-6,用RT-PCR检测ANXA2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NXA2-Flag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载体pWPT-ANXA2-Flag;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慢病毒感染Hepa 1-6细胞后,ANXA2基因能够在细胞内正确的转录、翻译并稳定表达ANXA2蛋白;经过LV-ANXA2-Flag感染后,Hepa 1-6细胞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细胞。结论:成功建立ANXA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pWPT-ANXA2-Flag,包装的慢病毒能够成功感染小鼠肝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阐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切除的50例HCC组织中,应用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PDGF-A mRNA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株L02和7株肝癌细胞株中PDGF-A蛋白质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在43例HCC石蜡组织中检测PDGF-A蛋白质水平。再利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方法检测HCC组织中间质区域炎症细胞中PDGF-A与炎症细胞标志物(CD4、CD8、CD19和CD68)共表达情况。结果    与相应癌旁肝组织相比,HCC癌组织PDGF-A mRNA水平升高,约50%(24/50例)癌组织PDGF-A mRNA水平是癌旁肝组织的2倍及以上,这种差异在BCLC 0期和C期的HCC病例中更为显著。PDGF-A蛋白质见于L02、SMMC-7721、HCCLM3和MHCC97-H细胞株,而HepG2、Hep3B、Huh7和BEL-7402细胞株未检测到该蛋白质。近60%的HCC病例中,肝癌细胞表达PDGF-A,阳性染色有两种分布方式:弥漫于胞质内及在细胞质/细胞膜局部聚集。PDGF-A也大量分布于肿瘤间质区域和紧邻癌组织间质区域的炎症细胞(CD4+、CD8+、CD19+和CD68+)中。结论    HCC癌组织PDGF-A基因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在早期和进展期(BCLC 0和C期)病例更为明显;PDGF-A蛋白表达于HCC癌细胞和间质炎症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