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相似文献   

2.
垂体后叶素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近年来刮宫产率不断上升,而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率为阴道分娩的5倍.极大地威胁着母子生命安全。因而预防削宫产出血已成为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内容。我院采用垂体后叶素配伍催产素预防削宫产术中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一般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者,占产妇总数的比例为2%~3%,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按照发生时间的不同,有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之分,后者是指在分娩24h后到6周内产妇出现的子宫大出血,其中发生于产后6-10d者又称为继发性产后出血。一旦产妇出现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是一种临床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不仅会对母婴的健康造成威胁,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产妇死亡。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产后出血,约占全部产后出血患者的80%。因此,对产妇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S100A4基因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近年来剖官产率逐年上升,而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有文献报道高达19.8%。故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尤为重要。我院对于剖宫产术中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且有产后出血倾向(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后出血超过300mL)的产妇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预防产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故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14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分娩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大原因之一,发生率为25%。及时有效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十分关键,为抢救孕产妇生命,往往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行子宫切除术,使患者完全丧失生育功能,并造成心理创伤,也易引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2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24h后到6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要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必须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关玉兰  刘丽静  赵明霞 《河北医药》2011,33(23):3672-3673
产后出血是分娩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2%~3%,如果不能及时对产后出血进行诊断及治疗,有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也是国内妇产科医疗研究机构和妇产科专家、学者重点攻关的课题之一。一般情况下,胎儿分娩后24h产妇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即可认定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必须及时组织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诊断与治疗,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控制阴道流血量。本文将我院住院的6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秀云 《北方药学》2011,8(10):95-96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因此,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产后出血发生是产科每位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和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ml,多发生在产后2h内,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严重危急产妇的健康及生命。临床应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及孕产妇病死率。笔者回顾性总结我院妇产科2012年3—12月产后出血患者35例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现就我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的40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收集和测量失血量有一定的难度,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张克芬 《黑龙江医药》2009,22(3):F0004-F000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护理不得当,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熟练的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可减少产后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中国医药指南》2009,7(8):55-55,67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既使存活产妇由于失血也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而影响产妇以后的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文就96例产后出血进行讨论研究,96例孕妇在孕期及产后进行问卷式调查,分娩时测量产后出血量。用相关、方差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孕期保健的内容,不但应包括生理方面的检查,还要解除其心理负担,指导孕妇的日常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故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仲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36-1437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由于分娩时测量失血量有一定的难度,估计的失血量偏少,实际的产后出血量更高。若不及时有效地止血,往往引起失血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即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功能减退后遗症,给患者造成终生痛苦,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可能更高,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对本院妇产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74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