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1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BNA评分及CT值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高压氧疗法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常规高压氧疗法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HIE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儿NBN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具有确切疗效,可大幅改善患儿行为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HIE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首先对患儿进行基础治疗,包括控制惊厥的发生,降低患儿颅内压,改善患儿通气状况等。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生理盐水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CT值变化情况、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情况、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指标。结果2组患儿经治疗后,NBNA评分及CT值均高于治疗前实验组[(40.01±2.57) vs (27.69±1.83)]、[(19.31±2.02) vs (14.19±1.48)];对照组[(35.99±2.94) vs (27.71±1.94)]、[(18.57±1.00) vs (14.3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及CT值均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40.01±2.57) vs (35.99±2.94)]、[(19.31±2.02) vs (18.5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HIE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给予胞二磷酸胆碱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头颅CT变化、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脑CT恢复正常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BNA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洁 《中国医学创新》2007,4(5X):100-100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d,7~10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显效快、治愈率高,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是治疗HIE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杨明珠  刘彩娥 《吉林医学》2012,33(4):683-685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4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患儿意识、呼吸、瞳孔、肌张力、原始反射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122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症状体征改善及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HIE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注GM1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M1治疗HIE可有效提高患儿神经行为能力,纠正缺氧状态,强化脑组织功能,改善其神经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20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NBN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治疗新生儿HIE的近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亚低温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 H 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早期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CT表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恢复好于后者(P<0.05);治疗后NBNA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脑CT正常增多,异常减少。结论:早期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HIE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项支持疗法和三项对症处理”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性给予氧疗至呼吸平稳,及时纠酸、利尿,降低颅内压。伴有惊厥的患儿首选鲁米那。如惊厥不止加用安定静脉注射或水合氯醛灌肠;有脑干症状者给予纳络酮静脉滴注,维持4~6 h,至症状改善止。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适量加用国产脑活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高压氧等治疗。疗程轻度5~7 d,中度10~14 d,重度>14 d。结果90例患儿临床痊愈出院67例,好转20例,死亡3例。结论根据患儿的病情,在缺氧缺血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化联合治疗,可以提高HIE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玉清  易生 《河北医学》2009,15(3):357-35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56例男性新生儿及96例女性新生儿住院期间的观察,阐述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措施。结果:252例患儿中痊愈218例,好转22例,自动出院10例,死亡2例。结论:积极合理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做好早期治疗和护理,减少脑损伤,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生儿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状态下肾脏的病理及功能损害,采用新生猪制作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结果发现新生猪经2小时缺氧缺血后,在脑组织出现类似新生儿HIE病理损害的同时,肾脏出现肿胀,包膜下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变窄,少数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基膜完整,血清尿素氮及肌酐明显升高(P<0.025及P<0.05),表明在HIE状态下新生猪已出现肾脏的病理及功能损害,但损害程度较轻,解除缺氧72小时后,上述损害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王丽  高琳  钟艳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2-13,74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行高压氧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轻度HIE间疗效不显著(P〉0.05),但中重度HIE间疗效有差异(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徐敏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4,35(10):100-102
目的评价早期高压氧和婴儿抚触综合辅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常规治疗,实验组早期(72h)高压氧和婴儿抚触综合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疗效、症状的缓解时间,治疗后7 d、15d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评分(NBNA)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意识状态、原始反射、肌张力、CT脑水肿消退时间较少(P〈0.01),7 d NBNA评分(P〈0.05)、15 d NBNA评分(P〈0.01)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高压氧和婴儿抚触综合辅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5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敏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186-118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分析2000-2008年我院收治的54例患儿。54例HIE患儿中足月产35例(64.8%),早产10例(18.5%),过期产9例(16.7%)。其中轻度:16例,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以24 h内最明显,持续2-3 d即消失;中度:29例,以抑制症状为主,嗜睡、迟钝、哭声弱、肌张力低、原始反射减弱、部分患儿有颅内高压和惊厥;重度:9例。3项支持疗法和2项对症处理是HIE综合治疗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结果:54例HIE患儿,治愈36例,好转9例,死亡9例。出院1年对存活的45例患儿进行随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痊愈,3例脑实质出血患儿仍不能站立。结论:HIE患儿急需早预防、早诊断、早干预,对提高抢救患儿生命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为HIE患儿搭起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亚果糖即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血气的影响。方法将中重度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亚果糖250mg/(kg·d),7~10d为1疗程。观察患儿的神经症状,包括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血气分析、阴离子间隙(AG)的改变情况。结果2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未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结论新亚果糖治疗新生儿HIE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头颅CT改变。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入院后已确诊为HIE,病情稳定,生后7d以上的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头颅CT正常为21例,无效2例。结论:高压氧治疗HIE疗效显著,CT改善明显,有待进一步随诊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吴永忠  付永健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402-402,401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是否有心肌受损以及相对应的治疗处理。方法 按照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将227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27例,入院后均进行血生化检查、观察心肌酶活性改变,治疗7.9d后复查心肌酶活性,观察各组患儿的心肌酶活性与缺氧缺血的关系。结果 发现对照组心肌酶活性基本正常,治疗观察组心肌酶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心肌酶的活性升高与缺氧缺血的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心肌酶活性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