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在重症肺炎儿童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重症肺炎患儿和46例普通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47例正常儿童血清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期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重症肺炎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要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均低于同组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细菌性肺炎组、重症病毒性肺炎组、重症支原体肺炎组、重症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组急性期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组和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组急性期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可能在儿童重症肺炎的演变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将8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综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WBC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PCT、CRP和WBC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病理反应过程,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完善其抗炎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医院诊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万U每日3次,观察乌司他丁对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5d抽血检测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8的浓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缓解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完善其抗炎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医院诊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万U每日3次,观察乌司他丁对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5d抽血检测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8的浓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缓解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95.8%(46/48),对照组有效率83.3% (40/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CD62P及血小板因子-4(PF-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脉血Plt、CD62P及PF-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静脉血Plt、CD62P及PF-4水平低于对照组[(209.8±33.6)×109/L比(284.7±40.9)×109/L,(21.9±4.3)%比(27.0±5.2)%,(19.2±3.8)%比(2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小板活化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血液与人工管道表面接触、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促发多种炎症介质的瀑布样释放,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并可引起多种器官功能的损伤[1,2]。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水解酶抑制剂,成人外科多项研究[3,4]表明乌司他丁对由于CPB介入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1966年B loom和David将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正式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 IF)。M IF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它既是一种细胞因子,又是一种源于垂体的激素,还可以作为糖皮质激素生理活动的负反馈调节[1]。随着M IFcDNA的成功克隆及其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选取重症脓毒症患者55例。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B组、C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治疗;A组患者联合血必净治疗;B组患者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C组患者联合血必净加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四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患者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的下降。结论给予重症脓毒症患者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心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UTI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UT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TI 30万单位,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1 h滴完,共7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血浆CRP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心肝肾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差异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尿酸(U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显著降低CRP、TNF-α、IL-6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陆宇翔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13+115-113,115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血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接待的61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31例患者则采用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尤其要对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治疗,第一天与第三天APACHEⅡ评分相较可知,两组患者在第一天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三天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人院时、入院后6h及入院后24h的血乳酸水平及其清除率比较显示.在入院时与入院后6h血乳酸水平与清除率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人院后24h,研究组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乳酸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若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除了可以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缓解症状外,还可以有效降低血乳酸水平,提高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84例,随机分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L-6、IL-10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0d后,两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II)评分,治疗前常规组为(25.57±8.34),研究组为(24.64±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10.25±5.76)显著低于常规组(16.75±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1.42%)显著低于常规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CD11b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及疗效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5月30日收入我院新生儿普通病房的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2.54.0 kg、怀疑败血症患儿102例,于入院当天采血测定其中性粒细胞CD64、CD11b和血超敏CRP、ESR、WBC、I/T、血小板计数、血培养,其中败血症组42例,局部感染组60例,败血症组分别于入院第5、10天复查CD64、CD11b;非感染组选择同期住我院的26例非感染新生儿,入院当天抽血查CD64、CD11b。结果败血症组CD64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均P<0.01),CD11b水平明显低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均P<0.01);败血症组初期、中期和恢复期CD64水平逐渐下降(均P<0.01)、CD11b水平逐渐上升(均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CD11b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晚期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切开腹壁后缝合,其余两组行CLP术。治疗组在建模后20 min经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其余两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CLP后24 h处以安乐死。取心脏血、股动脉血及小肠标本。分别检测小肠病理光镜、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小肠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LC3)和降解底物P62。结果 脓毒症组大鼠小肠绒毛顶端上皮脱落,固有层崩解,毛细血管出血和溃疡形成,乌司他丁治疗组显著减轻了上述病理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ZO-1水平降低(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可提升其水平(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DAO浓度升高(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可降低其浓度(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P62表达增加,LC3Ⅱ/LC3Ⅰ下降(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p62表达下降,LC3Ⅱ/LC3Ⅰ上升(...  相似文献   

14.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具有广泛的细胞靶点和功能的细胞因子,该因子在炎症及免疫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MIF在多种疾病的开始、进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管内皮受损以及之后的修复过程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各种生物特质,以及在动脉硬化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方宇  张璐  罗志毅  连亚军  李垒  刘保池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629-3630,363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脓毒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严重程度相当的重度以上烧伤住院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66)。对照组按烧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d血清CRP、PCT变化,并统计2组脓毒症发病率。[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患者CRP、PCT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脓毒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可能是通过降低严重烧伤患者血清CRP、PCT的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干预对脓毒症幼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减轻肺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48只雄性SD幼鼠(4周龄),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脓毒症幼鼠模型,治疗组于0 h、24 h、48 h分别给予乌司他丁(50 mg/kg)治疗,空白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幼鼠在48 h时间点的外周血、胸腺、脾脏中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幼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 (IL-12)及IL-10水平,各组幼鼠的肺组织干/湿重比(W/D)。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幼鼠肺组织W/D值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治疗组幼鼠肺组织W/D值低于模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48 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幼鼠外周血、胸腺及脾脏T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治疗组幼鼠外周血、胸腺及脾脏T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模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48 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幼鼠外周血、脾脏B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治疗组幼鼠外周血、脾脏B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模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48 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幼鼠血清TNF-α、IL-12、IL-10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治疗组血清TNF-α、IL-12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治疗组幼鼠血清IL-10高于模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乌司他丁干预脓毒症幼鼠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减轻炎性因子释放,对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人腹部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术后每日经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单位,共3 d.对患者术前、术后应激反应的部分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UP)、前白蛋白和皮质醇浓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术前各项指标无差异,术后血清白细胞计数、CRP和皮质醇浓度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白蛋白浓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应用乌司他丁能减轻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稳定内环境,有利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不同时间点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小鼠对病死率、生存时间及死亡时间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15min治疗组(B组)、2h治疗组(C组)、6h治疗组(D组)。4组小鼠百草枯腹腔注射染毒后,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在3个时间点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并分别在24h、48h、72h重复三次。结果观察、记录14d,B组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P〈0.05);B、C、D三组平均生存时间比A组显著延长(P〈0.01),B组生存时间比D组显著延长(P〈0.05)。B组死亡时间较A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早期静脉应用乌司他丁能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小鼠的病死率,延长生存时间,延长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浓度是否升高及其与肾组织MIF表达、肾脏病理及功能损害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反映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方法 用ELISA法测定HFRS患者血、尿MIF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观察肾组织MIF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HFRS患者肾组织MIF表达及尿MIF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尤以少尿期为明显,尿MIF浓度与肾组织MIF表达、巨噬细胞浸润、肾组织损害指数、肾小管损害显著相关,但与血MIF水平、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损害无显著相关.结论 HFRS患者尿MIF浓度明显增高,并与肾组织MIF表达及肾组织损害情况显著相关,提示其作为一种监测HFRS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乌司他丁是从人尿液中提取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可调控炎性介质的水平,减轻各种炎症介质对主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向多脏器功能障碍发展。笔者选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作为检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