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煤业集团煤工尘肺病人和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煤工尘肺病人不同工种、工龄、分期之间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差异。方法选取某煤业集团确诊的煤工尘肺病人555名。另外选取该煤业集团555名接尘的非煤工尘肺病人和20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采用统一的体检表格,由专业医师进行统一体检,并逐一填写表格。肺功能测定仪器为北京产AS.507型肺量计,进行肺通气功能指标测定。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尘肺病人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健康工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319,P<0.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人群各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尘肺病人组的FEV1.0相对值和FEV1.0%低于接尘非尘肺病人组和不接尘工人组,尘肺病人组和接尘非病人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不接尘工人组。555名尘肺病人包括不吸烟108人、戒烟427人和吸烟20人,其肺功能异常率分别是67.6%、74.5%和90.0%(χ2=4.381,P=0.036<0.05),不吸烟组和吸烟组的FVC相对值均低于戒烟组,戒烟组的FEV1.0%明显低于不吸烟组。FEV1.0相对值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工种之间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FEV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工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各期别尘肺病人FVC相对值、FEV1.0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贰期、叁期尘肺病人FEV1.0%高于壹期尘肺病人。结论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与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均有损伤,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损伤重于接尘非煤工尘肺病人,说明肺通气功能可以作为监测煤工尘肺的早期敏感动态观察指标。吸烟是影响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加剧煤工尘肺病人肺通气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陶瓷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损伤的特征。 方法 采用美能(日本) AS507型肺功能仪,测定某陶瓷厂"无尘肺"的967名接尘工人(接尘组)和197名非接尘健康工人(对照组)的肺通气功能。 结果 陶瓷粉尘总尘浓度为0.10~2.95 mg/m3,总尘浓度超标率为14.29%,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率为3.57%;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21.3%~43.0%。接尘组VC、FVC、FEV 1、FEV 1%、FEF 25%和FEF 50%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接尘组肺通气功能损伤和小气道损伤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的吸烟者VC、FEV1和FEV1%数值与非吸烟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损伤发生率为7.45%(72/967),其中轻度损伤者占98.61%(71/72),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伤占97.22%(70/72)。 结论 陶瓷粉尘可引起接尘工人肺功能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以轻度为多,损伤类型以限制型损伤为主。肺功能损伤主要与粉尘、接尘工龄、工种和吸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了解钨钼粉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以某钨钼制品企业在岗期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47名粉尘工人为接尘组,另选47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47名钨钼粉尘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为17.0%,不同接尘工龄组FVC、FEV1、FEV1/FVC 3项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尘组和对照组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P0.05);接尘组吸烟者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28.6%)高于不吸烟者(7.7%),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烟龄和吸烟量组别中,接尘组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在吸烟量为1~10支/d组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企业应加大戒烟宣传力度,保证钨钼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金属粉尘对男性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金属粉尘作业工人的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和肺通气功能状况,我们选择129名接触金属粉尘的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126名非接触粉尘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胸科协会制订的标准化呼吸系统症状询问表和用力肺活量测试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咳嗽、咯痰、气短、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接触组中吸烟者(27.13%,20.15%,17.83%,19.38%,16.93%)和非吸烟者(14.73%,10.85%,15.50,10.85%,8.13%)高于对照组中吸烟者(13.49%,9.52%,8.73%,11.11%,8.97%)和非吸烟者(7.93%,7.14%,8.73%,4.76%,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接触组中吸烟者发生率最高。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FEV1.0%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接触组中吸烟者(83.23±18.03,84.42±21.36,89.50±13.31)和非吸烟者(86.83±15.61,85.59±17.16,90.67±18.13)低于对照组中吸烟者(93.44±12.49,88.75±12.56,93.97±17.13)和非吸烟者(94.86±11.19,90.63±12.27,94.73±1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中吸烟者和非吸烟者FVC,FEV1.0,FEV1.0%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而呈递减趋势,尤其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接尘工龄≤5 a组分别与接尘工龄≥11 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金属粉尘与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功能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吸烟是金属粉尘作业工人发生呼吸系统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且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康立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999-1000,1003
[目的]研究铸造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2009年9月对郑州某铁路铸造厂工人作业场所进行环境检测,调查180名作业工人的防护情况和生活习惯,测试肺通气功能。选择与接尘组条件一致的同等劳动强度、不接触粉尘的某机床厂176名男性职工为对照组。[结果]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尘组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PE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及作业环境与肺通气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且随着工龄的增加,损害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职业性接尘人员肺通气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为职业性接尘人员98例,其中接尘人员中有轻度接尘人员49例,重度接尘人员49例,另外选取正常体检人员49例。结果:轻度接尘人员的FVC、FEV1、MVV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接尘人员的FVC、FEV1、MVV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接尘人员的FVC、FEV1、MVV均低于对轻度接尘人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在15年以上的肺功能损害率明显高于小于6年、8-10年、12-14年这三组接尘人员,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龄大于15年的接尘人员的FVC、FEV1、MVV相对于小于15年接尘人员的有更低的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人员的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肺通气功能遭到损伤,且能随着接尘人员的工龄时长而严重,工龄越长,接尘环境越差,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从事耐火陶瓷纤维生产和加工的265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273名仅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为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0)、一秒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 1.0/FVC),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1.0%、FEV1.0/FVC%)表示.接触组分别按纤维计数浓度<0.1、0.1~0.5、>0.5 f/mL,按总粉尘质量浓度<1、1~5、>5 mg/m3分为低、中、高水平.低纤维低总尘亚组81人、中纤维中总尘亚组123人、中纤维高总尘亚组30人、高纤维高总尘亚组31人. [结果]接触组作业工人FVC%、FEV1.0%和FEV 1.0/FVC%的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纤维高总尘亚组作业工人FVC%和FEV1.0%的下降较其他3个亚组更为明显(P<0.05),不同接触工龄亚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限制性、阻塞性和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58.9%、4.5%和3.8%,与对照组的检出率10.9%、5.1%和4.0%比较,仅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与纤维计数浓度、接触工龄具有关联性(P<0.05),与总粉尘质量浓度、是否吸烟无关联性(P>0.05). [结论]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可导致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肺通气功能损害,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与纤维累计接触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纤维计数浓度的关联性优于总粉尘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职业暴露和吸烟对水泥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和胸部X线影像的影响。方法对某市参加职业病体检的工人进行不同层次分组作回顾性研究。结果水泥厂工人不接尘组与接尘组比较,接尘组FVC%、FEV1%、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及胸片0^+例数明显高于不接尘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工期尘肺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厂接尘工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肺通气功能与胸片的比较,吸烟组FVC%低于标准值例数明显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吸烟组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胸片0^+、Ⅰ期尘肺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泥企业的职业暴露和吸烟对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影响是明显的,对X线胸部影像改变也是肯定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比X线影像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9.
煤矿新工人早期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煤矿粉尘对新工人肺通气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矿务集团新招收的男性工人2 87人为矿工组,选择该集团技工学校在校男生132人为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家族疾病史、职业史、吸烟史、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肺通气功能随访测定。前瞻性队列调查为期3年,每半个月测定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定期测定两组人群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 矿工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平均浓度为2 3.8mg/m3 ,呼吸性粉尘平均浓度为8.9mg/m3 ,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接尘第1年,矿工组FVC(5 .19L)高于对照组(4.92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第2年和第3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接尘前矿工组FEV1[(4.4 8±0 .4 9)L]高于对照组[(4.2 8±0 .4 8)L];接尘1年时FEV1下降至4 .2 5L ;第2年和第3年FEV1(4.34L)低于对照组(4.5 6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矿工组FEV1呈下降趋势。矿工吸烟者3年中的FVC、FEV1损失量(15 4、184ml)高于不吸烟者(83、91ml)。FVC、FEV1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存在一定相关。结论 粉尘对煤矿新工人的早期肺通气功能有明显影响,FEV1下降比FVC更为明显;吸烟可加重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金属粉尘肺沉着病患者诱导痰炎症细胞和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变化,探讨患者气道炎症的变化特点。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哮喘组20例,金属粉尘肺沉着病患者25例(均为电焊工),按诱导痰方法收集痰液,进行细胞分类及计数,测定诱导痰炎症细胞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金属粉尘肺沉着病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在正常范围。金属粉尘肺沉着病组用力肺活量(FVC)为(4.1±1.2)L,与正常对照组[FVC(4.3±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粉尘肺沉着病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为[(2.9±0.9)L],FEV1.0/FVC为71.9%±5.4%,较正常对照组[FEV1.0:(3.2±0.7)L、FEV1.0/FVC:79.2%±9.9%]明显减低,明显高于哮喘组[FEV1.0:(2.5±0.8)L及FEV1.0/FVC:68.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粉尘肺沉着病组诱导痰中性细胞百分比为(43.9%±7.6%),较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41.3%±7.1%、39.8%±6.9%)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3%±0.1%、2.0±0.4%,较哮喘组(2.8%±0.3%、4.7%±0.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粉尘肺沉着病组诱导痰上清液中的IL-8浓度为(914.7±24.3)pg/ml,明显高于哮喘患者组[(747.9±16.8)pg/ml]和正常对照组[(405.4±1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及其化合物粉尘长期吸入后可引起气道炎症反应,致气道功能减退,巨噬细胞及IL-8在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焊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4月,对徐州铁路分局电焊作业现场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电焊工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浓度较高。检测238名电焊工人,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0)、FEV1.0%(FEV1.0/FVC百分比)均低于506名非接尘的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接尘组为32.77%,对照组为8.50%(P〈0.01),2组均有随着工龄的增加异常率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电焊烟尘可引起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接尘工龄与肺通气功能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某石棉制品厂73例男性工人(其中健康石棉工人37例,石棉肺患者36例)分别于1984、1989及1994年进行了三次肺通气功能追踪测定,结果表明:石棉工人肺通气功能动态变化的特点是VC、FVC和FEV,进行性降低,FEV1/FVC%显著增高;石棉工人肺通气功能改变的早期阶段在接触石棉粉尘后10~15年期间;其肺通气功能损害的基本类型是限制型,在平均接尘15年后显示出典型的限制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对200例尘肺患者、100例0^+者和80例X线胸片正常的接尘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结果0^+及Ⅰ、Ⅱ期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FEV1.0/FVC%、最大通气量(MVV)、25%-75%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Ⅱ期患者的FVC、FEV1.0、FEV1.0/FVC%、MVV、FEF25%-75%显低于Ⅰ期及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尘肺肺功能损害均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发生率分别77.6%和90.5%。与〈60岁组比较,60岁以上尘肺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无尘肺的0^+者有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井下采掘工人肺通气功能状况,掌握煤矿井下粉尘对采掘工人肺通气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井下采掘工人595名为接尘调查对象,另选341名高温、红外辐射工种工人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体检表格,由专业医师进行体检,逐一填写;采用日本产HI-198型肺量计,进行肺通气功能5项指标测量,测量结果运用£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井下采掘工人肺通气功能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而减低。接尘组与对照组FVC、FEV1.0、PEV1.0%3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mF、PE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符合肺通气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低的规律,接尘工人肺功能损伤主要为阻塞性呼吸障碍,肺通气功能与对照组比较,mmF、PE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原因可能是这2项指标较另外3项指标更为敏感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煤矿掘砌工人肺通气功能损伤情况,探讨接尘工龄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煤矿纯掘砌工(纯掘砌作业工人)221名作为接尘组,选取该矿83名非接尘工人作为对照。行统一的体检和肺功能测定。测定结果均采用相对值,运用卡方检验、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接尘组非吸烟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接尘组吸烟工人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Mantel—Haenszel妒分析显示接尘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与对照组(P〈0.05)。以吸烟作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尘组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呼气高峰流量、用力肺活量最大值、第一秒用力呼出量最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尸〈0.05)。以吸烟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接尘组30年一工龄组呼气高峰流量和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明显低于10年~工龄组和20年~工龄组。以吸烟为分层因素,接尘组与对照组以及接尘组不同工龄间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掘砌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随接尘工龄延长而降低。肺通气功能检测可以作为监测接尘作业工人肺部损失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煤工尘肺(CWP)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选择141名CWP患者为病例组,200名非CWP的接尘矿工为接尘组,75名非从事接尘作业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对研究对象调查接尘工种、接尘工龄、肺部疾病、吸烟及职业卫生防护情况等,并测定肺通气功能,根据对照人群特征建立相应肺功能指标的预计回归方程计算预计值,以各指标的实测值和预计值之比对肺功能障碍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及接尘组FVC、FEV_(1.0)实测值及FVC、FEV_(1.0)实测值与其预测值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煤工尘肺分级增加,限制性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增高(x~2=67.46,51.19,P<0.05);佩戴口罩情况、CWP分期、吸烟程度、接尘工龄等指标均被选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影响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因素可能有CWP晋级、是否坚持佩戴口罩、吸烟、接尘工龄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市灯饰加工工业接尘工人的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某市某镇15家灯饰加工厂接尘工龄1年以上的300名男工进行肺功能测定,另选择该镇的150名非接尘男工作为对照组;并对灯饰加工厂进行粉尘测定。结果15家灯饰加工厂铝尘、矽尘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3.33%和86.67%,最高超标分别为2.2倍和16.0倍。矽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96.44%。接尘组肺通气功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0/FVC)、肺活量(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50%、75%肺活量时流量(FEF25、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随着接尘工龄的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灯饰加工工业粉尘可致接尘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广州市接触粉尘作业对劳动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肺通气功能与胸片在评估生产性粉尘对接触工人健康监护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700名接触粉尘工龄4年或以上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及胸片检查,同时抽取年龄、性别均与接触组匹配的不接尘工人7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作肺通气功能比较,并对接触组的肺通气功能及胸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接触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pa检验,接触组FVC、FEV1两项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和胸片检查结果的吻合系数分别为0.036、-0.042(P均>0.05),经McNemar检验,两种诊断方法吻合度弱,肺通气功能检测阳性率高于胸片;FVC与FEV1异常率具有一致性,吻合系数为0.623(P<0.01)。 结论 接触粉尘者肺通气功能损伤的发生概率比未接触粉尘者大;肺通气功能检查更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异常,而胸片可对肺部实质性损害提供证据,两者可综合应用于粉尘作业的健康监护评价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及接尘工人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6(IL-16)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110名矽尘接触工人、54例矽肺患者、32名无矽尘接触史的后勤人员诱导痰中IL-6、IL-16含量和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及最大用力呼气流速(PEF),并进行IL-6、IL-16与接尘工龄和以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诱导痰中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矽肺患者和接尘工人组诱导痰中IL-16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5、P<0.01), 接尘组与病例组间IL-1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矽肺患者和接尘工人诱导痰中IL-6 、IL-16水平与接尘工龄无相关性( P>0.05). IL-6与FEV1/FVC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 IL-16与FVC、FEV1、FEV1/FVC、PEF皆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诱导痰中IL-16含量可以反映矽尘所致的肺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煤矿作业工人肺功能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煤矿接尘工人的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80名煤矿接尘工人和162名非接尘人员,进行肺功能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FVC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的测定。结果接尘组的肺功能指标FVC(3.77±0.697)、FEV1(3.21±0.666)、FVC%(87.85±9.553)和FEV1%(91.34±13.031)明显低于对照组(4.39±0.654;3.87±0.540;88.97±8.776;93.68±9.782);随着工龄和年龄增长,接尘组和对照组工人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年龄大于50岁和工龄大于20年的煤矿工人,其肺功能下降最为明显。年龄、工龄、身高、体重因素被选入肺功能指标FVC和FEV1的回归模型。结论煤矿工人的肺功能下降与接触粉尘、年龄,接尘工龄相关,随着年龄和工龄增加,肺功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