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9,(6):809-811
目的探讨动态护理绩效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心血管内科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8月起实施动态护理绩效考核。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全员参与制定考核表格,采取护士长、医生、护士、患者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每月进行考核。比较动态护理绩效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考评得分、护理病历漏项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动态护理绩效后,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护理文书漏项率,提高了病区护理质量、患者/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结论动态护理绩效在病区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善心内科护士综合绩效考核管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的综合评价绩效管理制度,比较改进前后各2年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医护人员的工作评价、创新工作情况。结果:考核管理改进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医护人员的工作评价、创新工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护士综合绩效考核管理,可以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妇产科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部对护理质量考核得分的变化。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后取得了以下效果:(1)患者对护士的服务、工作能力、沟通及病区管理及总体评价都有显著提高。(2)患者对初级护士和高级护士的评价显著提高,对中专学历及本科学历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3)产科护士在理论知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等方面显著提高。结论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急诊科信息化考核平台的构建及其在护理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急诊科信息化考核平台并应用于护理岗绩效管理中,对比实施前(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及实施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绩效考核花费时间、工作业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三方面制订详细的量化考核方案,月底统计每个护士的得分,以此作为工资、绩效,及年终评优、奖金发放的依据。结果 量化考核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 量化考核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管理》2016,(1):69-71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聘用合同制护士管理中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对聘用合同制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人性化管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愿水平。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后聘用合同制护士工作满意度较之前有显著提高(P<0.05),离职意愿低于干预前水平(P<0.05)。结论对聘用合同制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对提高其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意愿水平,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各科室选取4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文件和健康教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的前后差异具有意义(P<0.05)。②经对比,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14%,前后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对于护理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 通过制定心内科护理绩效的考核标准,把量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并对心内科的护理质量及时反馈.结果 对2009年度未实行护理绩效考核与2010年度实行绩效考核后的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与护理工作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在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不但能够有效调动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更能提高心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与心内科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转变了心内科护理服务的理念,提升了心内科护理人员整体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量化考核管理方法在基层医院普通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制定基层医院普通病区量化考核细则,实施综合量化考核.将各项考核结果按比例折合成百分,进行综合量化后按指标分值每个月进行汇总,并与绩效分配挂钩.结果:自2009年对我院普通病区应用综合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后,两年来,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论文的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实施前后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通过在基层医院普通病区实施综合量化考核管理方法,避免单纯量化操作指标的弊病,使病区整体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尤其提升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呼吸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8年3月-2011年2月呼吸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实施柔性管理,分析柔性管理对护士、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柔性管理后,护士工作和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学历和职称层次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8、9.494,P<0.05);实施前患者平均住院18 d,平均花费9 473元,实施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为10 d,平均住院费用降为5 844元,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2.98,均P<0.05);实施前护理总满意度为87.0%,实施后则达到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90,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柔性管理在呼吸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适宜在实践中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路径式管理在临床的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的40例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院实施路径式管理方法后的50例护士作为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操作等)、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投诉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经过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操作等护理质量和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94%高于对照组77.5%,投诉率2%低于对照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路径式管理在临床的护理质量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知识的掌握,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量化考核管理方法在基层医院普通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制定基层医院普通病区量化考核细则,实施综合量化考核。将各项考核结果按比例折合成百分,进行综合量化后按指标分值每个月进行汇总,并与绩效分配挂钩。结果:自2009年对我院普通病区应用综合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后,两年来,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论文的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实施前后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通过在基层医院普通病区实施综合量化考核管理方法,避免单纯量化操作指标的弊病,使病区整体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尤其提升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结合分区管理在急诊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旨在推动急诊管理质量的提升。方法: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急诊患者分区管理,评价急诊护士专科能力,包括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护士综合处置能力、团队配合、协调与应急能力、专业实践、评判性思维、人际沟通、护理质量、环境管理以及病人、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精细化管理结合分区管理前后急诊护士专科能力包括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护士综合处置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协调与应急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护理质量、环境管理以及病人、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分区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果明显,值得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探讨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三方面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方案,月底统计每个护士的得分,以此作为工资、绩效及年终评优、奖金发放的依据。实施量化考核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100名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比实施前高,并且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了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使用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绩效考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26名手术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素质考核、能力考核、任务量考核、奖惩考核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每月进行一次考评.结果:通过研究可知在使用绩效考评后工作人员在素质考评、能力考评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绩效考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工作人员在素质、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所提高,并且工作较为积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上海市某综合医院运用信息化平台对护士绩效考核进行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成效。方法:2016年1—6月,通过信息技术对上海市某综合医院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士在职培训进行评价和考核(绩效考核计算方法和指标不变)。对实施护士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前后6个月护士对绩效考核及奖金分配满意度、出院患者满意度、各临床科室月护理质量得分3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护士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后,护士的绩效考核满意度在公平性和公正性评价、激励性作用评价、付出和回报公平性感受评价、绩效工资差距合理性评价4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出院患者满意度及各临床科室月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使考核评价更客观,提高了护士的绩效考核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探索适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绩效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基于技术级别、年资、岗位、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的多维度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绩效改革前后3个月的连台手术衔接时间、护理工作质量、外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绩效改革实施后,连台手术衔接时间缩短了10.59min;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外科医生满意度由85.07%提升至96.67%;护士对绩效考核指标设置满意度由82.09%提升至95.52%,对考核指标配比满意度由85.07%提升至98.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引入手术室护理绩效中能够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外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研究绩效考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图示式的评估方法,建立起产科护理工作绩效量化综合评估体系,做到人人参与管理,并通过护理部、护士长考核,进行反馈。结果对比2009年和2010年护理工作、服务质量,实施绩效考评后患者满意度由89%上升为98%,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绩效由(89±1.2),上升为(93±2.5),护理质量出现显著性的提高。结论将绩效考评纳入产科护理管理中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有益经验。方法于2013年2月—2014年8月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前,评测护士安全认知评分与抑郁焦虑评分、医护人员与患者满意度基线评分,实施后复测、对比。结果实施后患者服务与技术、环境与指导、合计满意度评分,护士、医师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基线,实施后护士安全认知评分、抑郁与焦虑评分高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但可能增加护士职业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