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王松涛  曾云贵  赵晋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48-285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自主神经发病机理,以及有氧运动防治高血压病的自主神经机制。[方法]25名61~65岁健康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50名61~65岁高血压病妇女,随机分为高血压运动组和高血压对照组,高血压运动组进行健步走锻炼12周(每周3次,每次1 h,运动强度46%~60?)。实验开始前后,测试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结果]实验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E、E增高,HRV参数LF、LF/HF上升,HF下降。健步走锻炼3个月后,血浆NE、HRV参数LF和LF/HF下降且低于高血压对照组,HF上升且高于高血压对照组,并且各指标趋于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HRV测试过程中,各组在安静状态下没有显示的差异,可在运动状态和深呼吸状态下得以显现。[结论]自主神经失衡与高血压病发病机理存在一定的联系,健步走锻炼可通过纠正高血压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失衡,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在动态负荷状态下测试HRV可实现对自主神经功能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甲亢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了解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从而更好的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方法 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32例甲亢患者和35例健康人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分析. 结果甲亢患者HRV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对甲亢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定期观察HRV改变情况,积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对防治甲亢患者心脏的损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心率变异性评价高空缺氧耐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HRV)指窦性心率的波动性变化程度,因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心脏节律直接受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的双重调节、相互制约,因此可用HRV评价与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性、均衡性有关的生理、病理状态。针对高空缺氧环境会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产生影响,综述了在急性高空缺氧条件下HRV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及不同因素对缺氧时HRV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心率变异性是评估人体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指标。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已证实反映心脏植物神经调节功能指标的心率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有明显的相关性[1],降压治疗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HRV,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步长脑心通胶囊国内的报道多集中在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未见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前后HRV的变化,了解步长脑心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扬  李招兵  陈泳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66-286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评估PCI对ACS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1月经PCI术治疗的ACS患者110例,观察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患者平均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心率变异性的低频(LF)、高频(HF)及低高比值(LF/HF)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PCI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平均心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与术前相比,HRV参数LF和HF显著升高,LF/HF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可以改善AC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能与PCI改善患者的心肌氧供氧耗平衡及纠正神经体液因子对心肌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可以无创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作用 [1 ] ,星状神经节阻滞 (stellate ganglionblock,SGB)可抑制阻滞区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的传导 [2 ] ,从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本文利用HRV分析观察 SGB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对自主神经系统张力和均衡性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ASA ~ 级在全麻插管下手术的成年病人 30例 ,随机分为 SGB组和对照组各 1 5例。SGB组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1 8~ 58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7.
正心率震荡(HRT)是心脏自主神经对弱的内源性刺激的反应,反映了自主神经功能状况。HRT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来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度,与传统的预测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HRV)、QT间期离散度(QTd)等相比,有较高的预测值和特异性。1999年德国学者Schmidt等[1]首次在《柳叶刀》杂志上提出,HRT可以作为心肌梗死后患者的高危预测指标。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改变,探讨冠心病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无冠心病者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了时域和频域指标,分析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参数,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冠心病组24 h HRV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服用贝前列素钠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及其QT离散度(QT-d)的变化,评价其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贝前列素钠40μg,每日3次,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总疗程24 w。运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及QT-d,治疗前后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QT-d明显改善,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贝前列素钠可以提高HRV,改善QT-d,缓解自主神经症状,改善糖尿病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6min步行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训练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坚持每天2次行6min步行训练,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HRV)及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结果训练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HRV各项指标及D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训练组HRV各项指标及D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min步行训练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心率变异性分析主要是研究逐次心跳周期间的差异变化,包括神经液体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能够有效判断心血管疾病病情。心率变异性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以及平衡性,从而判断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和预后。心率变异性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事件有价值的指标。心率变异性分析能够运用到其他多种系统中,多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对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能够间接或直接对自主神经平衡失调造成影响。由于老年患者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于麻醉的耐受性较差,麻醉风险普遍高于青年人群,因此术前增加部分特殊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病理与生理状态,积极对患者原发病与并存症进行治疗,能够保证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麻醉,是提升麻醉安全性与成功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心率变异性分析已受到麻醉界的重视,手术刺激、意识丧失、麻醉药物均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也会随之改变,在麻醉中心率变异性分析能够及时观察药物作用情况以及麻醉意外的发生。本文主要综述了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老年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应激性溃疡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发病24h内人住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丘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因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以下指标进行了比较:(1)丘脑出血患者第1天,第2天和第15天后的血清儿茶酚胺浓度;(2)丘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期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比率;(3)丘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慢性期和对照组之间的心率变异法各频域指标。结果丘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共有20%发生应激性溃疡,血清儿茶酚胺浓度明显升高,心率变异法分析显示丘脑出血急性期HF频域成分明显升高,提示迷走神经活动增强。结论在丘脑出血急性期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有所增强,而迷走神经系统活性的增强更为显著,且可能占主导地位,这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克服以往利用作业法、投射法和量表法对心理状态的定性评价模式,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研制了一种定量式心率变异性信号处理仪。方法根据最新理论研究,人的情绪状态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分支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利用该理论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是评价人的自主神经系统的一种最具信赖的方法。该信号仪由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结果经过测试,该仪器可对被测者的情绪心理状态数据成功地采集和接收,且数据经处理后,被检测者的评价数据报告即显示在终端显示器上,同时心率变异性的大小也反馈到头带的指示灯上,以反应心理状态的好、中、差。结论利用人的心率变异性差异的定量分析,实时反映个体心理状态情绪,较之以往以人为主的评价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14.
王国祥  刘殿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53-3255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率的变化特征,探讨有氧运动对心率变异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男性儿童30名作为实验组,年龄(10.40±0.30)岁,身高(155.20±3.80)cm。配对选择体重正常健康儿童30名作为对照组,年龄(10.50±0.51)岁,身高(154.40±3.50)cm。实验组儿童进行12周有氧运动,采用12导联Superscan TM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记录运动前后安静状态心电图,并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①频域指标:实验组LF、HF和LF/HF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实验组运动后LF和HF与运动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②时域指标:实验组SDNN和LPNN50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运动后SDNN和LPNN50与运动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存在心率变异,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有氧运动能够改善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自主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5.
手臂振动对心率变异性及外周循环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心率变异性与外周循环功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金矿凿岩工人进行了心率变异性的评价指标SDANN、LF/HF分析,并测试了冷水试验前后作业工人的皮肤温度以及试验后5min、10min的复温度。结论手臂振动造成的外周循环功能障碍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心血管系统是由自主神经调控的复杂动态系统,通过使用人体传感网络技术进行有情景动态监测,以此实现心血管病的早期预警。方法:通过人体传感网络技术10个健康人进行有情景动态监测。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电图自动分类;分析被测者的活动情景信息,并进行运动分类;并对动态心率变异性使用运动信息分割心率时间序列;检测运动中的心脏动态变化评估和sT段特征度量。结果:建立了心电图自动分类数据模型和通过人体传感网络技术提取活动特征做出运动分类的数据模型;健康人不同运动下下的心率变异性表现为运动强度大,心率变异性小的规律;ST方差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经心率修正后仍然如此,而运动对健康人的sT段偏移影响不大。结论:通过有情景动态监测和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有情景数据融合方法来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璐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87-1788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疗程为24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后2组在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心率、血压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LVEF、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血压、心率明显降低,病死率下降。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增加LVEF、改善心脏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改善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AIM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n peripheral and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s of Sri Lankan illicitly distilled alcohol consumption versus legal spirit consumption. METHODS: Peripheral nerve conduction and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s were assessed in 40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and two groups of chronic heavy drinkers: 41 illicit spirit drinkers and 17 legal spirit drinkers. RESULTS: Lower-limb motor 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parameters were affected in both groups of alcoholics.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s, in illicit spirit drinkers the mean heart rate indexes of all parasympathetic tests were lower while in legal spirit drinkers the heart rate response to standing was affected.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of the above tests when the two groups of heavy drinkers were compared. CONCLUSIONS: Though chronic alcoholism results in peripheral and autonomic nerve damage, the damage caused by consumption of illicitly distilled spirit is not worse than the damage caused by consumption of legal spir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