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皇岗口岸鼠类及寄生蚤螨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皇岗口岸开通前后进行了三次鼠类种群及其染蚤、螨情况的调查。结果口岸开通前半年捕获鼠类6种。以臭鼩鼱为优势种。褐家鼠次之;口岸开通后半年捕获鼠类5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鼠体外寄生蚤、螨各一种。分别为印鼠客蚤、毒厉螨。染蚤指数为0.07;口岸开通后6年捕获3种鼠类。以褐家鼠为优势种。鼠体外寄生蚤、螨亦为印鼠客蚤、毒厉螨。蚤指数为0.09。反映了生态环境的变化鼠类种群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温州口岸医学动物及蚤类进行本底调查。〔方法〕从2000年5月~2001年4月对温州口岸医学动物及蚤类进行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调查。〔结果〕共捕获医学动物393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5属8种,优势种为臭鼩鼱,其次为褐家鼠。年平均鼠密度为1.35%,10月份为鼠密度高峰期。蚤类为2科2属2种。〔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应加强高峰期鼠密度监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期达到无鼠害口岸的要求,防止鼠传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掌握太原航空口岸鼠类、蚤类密度、种群结构和季节消长规律,指导制定长期有效的鼠类防制措施,为控制口岸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4月~2003年3月采用Elton夹日法对太原航空口岸的鼠类、蚤类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共捕获鼠类115只,经鉴定啮齿动物种群构成1目3科5属6种;其中优势鼠种为大仓鼠和长尾仓鼠,分别占35.6%和20.8%。6月份鼠密度最高为9.06%,1月份最低,全年平均鼠密度为2.98%。鼠体染蚤率为27.59%。[结论]做好口岸鼠类本底调查工作,根据鼠类、蚤类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特点,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可降低口岸鼠密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凭祥至平孟各口岸、边贸点鼠类分布情况,鼠类和蚤类的种群构成,鼠密度,蚤指数等,并进行鼠疫血清学监测。用笼捕法捕鼠,取股静脉血作F1抗体检测,对捕获鼠类及寄生蚤作蚤分类鉴定。在友谊关、弄尧、浦寨、货场、火车站、卫检大院、平而、水口、龙邦、平孟等10个调查点捕获的431只鼠类经鉴定属2目4科6属15种,即:黄胸鼠、褐家鼠、社鼠、板齿鼠、小林姬鼠、大足鼠、针毛鼠、斯氏家鼠、青毛鼠、白腹巨鼠、小家鼠、野外鼷鼠、赤腹松鼠、银星竹鼠、臭鼩鼱,除货场以板齿鼠为主要鼠种外,其余各点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占总数的73.78%;收集到的122只跳蚤经分类鉴定有4科5属5种,即:印鼠客蚤、直指延指蚤、凹缘端蚤、伍氏病蚤、喜山二刺蚤,其中印鼠客蚤数量最多。占总数的93.4%。各调查点存在传播鼠疫的主要宿主黄胸鼠和重要传播媒介印鼠客蚤,具有鼠疫流行的潜在危险,必须加强鼠疫监测。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鼠疫流行呈活跃状态下 ,为防止该病在我县发生 ,于 2 0 0 0年 1~ 12月进行了调查。1 材料和方法每月下旬 2 0~ 30日在历史疫区屏都镇八一、八二、八三及下吾村 ,按砖混、土木、猪圈等结构分层抽样法布放鼠笼 ,10 0笼 /d ,连放 3d。分类鉴定鼠种 ,计算鼠密度。解剖鼠体鉴别孕鼠情况。同时将 2 0只活鼠放入密闭的玻璃缸中 ,经乙醚麻醉后检蚤 ,放入 75 %酒精小瓶中 ,分类鉴定 ,计算蚤指数。2 结果与讨论2 .1 鼠种构成及密度 调查发现家栖鼠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 3种 ,构成比分别为 5 1.74%、38.31%、9.95 %。雌雄比为 116∶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汕头港区1951~1988年鼠类及其寄生蚤调查结果:在港区捕获的3583只鼠类及食虫目小兽经鉴定属2目2科3属6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黄毛鼠、卡氏小鼠和臭鼩鼱;随着港区环境的变迁和对鼠类防制活动的结果,不同年份不同鼠种在数量构成上有明显变动。从捕获的3314只活鼠体上检集到跳蚤8249只,经分类鉴定共有6种,即:印鼠客蚤、缓慢细蚤、致痒蚤、猫栉首蚤、不等单蚤和适存病蚤;印鼠客蚤数量最多,占总数的75.3%;本港历年来蚤指数都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洱源县是云南省鼠疫历史疫区之一,多年来一直处于静息状态。在我省家鼠鼠疫相对活跃期,仍无流行发生。对鼠类和蚤类的种群组成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探讨当地的鼠疫流行态势。为此,于1997~1998年进行了该项调查。1概况洱源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东经90°32’~100°21’,北纬25°48’~26°16’之间。总面积2879km2。海拨1550~3958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9℃,年均降水770mm。1776~1907年曾发生鼠疫流行50多个年次,波及数十个村镇。1956年曾在部分地区捕…  相似文献   

8.
东山口岸鼠形动物及其寄生蚤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防鼠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0年5月-2001年4月对外轮开放后的东山口岸外环境和居民区室内,采用ELT10N夹夜法和笼捕法,逐月定期进行鼠形动物及寄生蚤调查。结果 全年共捕获鼠形动物275只,隶属2目2科4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鼩qing。居民区室内平均鼠密度为10.4%,繁殖指数53.8%,繁殖高峰在8月和9月,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5.9%.发现两种寄生蚤,蚤指数0.51,染蚤率16.5%.结论 东山口岸鼠患是严重的.应经常开展口岸灭鼠灭蚤,以褐家鼠为主要防制对象,在繁殖高峰前进行.  相似文献   

9.
1996年1~12月对海安口岸啮齿动物本底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140只,经鉴定为2日2科3属7种。黄胸鼠为本地优势种群。全年年均鼠密度为7.13%,第二、第三季度鼠密度较高,分别为13.15%和11.67%。提示二、三季度为灭鼠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1992年l0月~1993年9月,大铲国境口岸在进行鼠形动物及体外蚤、螨调查中,共捕获鼠形动物分为2目2科6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板齿鼠、黄毛鼠和臭鼩鼱.以食虫目臭鼩鼱占优势,占71.08%;而啮齿目仅占28.92%.鼠形动物密度4月份开始上升,以8月为高峰期,3月为低峰期。妊娠率以黄毛鼠为最高,达50%;鼠类妊娠率以7月份为最高.带蚤指数最高为褐家鼠和板齿鼠。带螨指数最高为褐家鼠。因此大铲口岸4月至8月为防制鼠形动物和病媒昆虫较好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新疆乌拉斯台口岸地区啮齿动物及体外寄生物的种群组成及分布。〔方法〕调查以口岸为中心,在不同生境采用5m夹线法,捕获啮齿动物和采集其体外寄生物。〔结果〕共捕获啮齿动物307只,经鉴定隶属4科9属9种;共采集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768只,经鉴定隶属4科14属21种。〔结论〕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和灰仓鼠为优势种,其中灰仓鼠的主要寄生蚤短须双蚤和距细蚤为该地区的优势蚤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阿拉山口口岸周边野外区鼠、蚤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为鼠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使用板夹夹夜法和弓形夹夹捕法相结合对口岸野外区鼠情进行调查,并利用微量血凝法检测F1抗体及抗原。结果经过1年的监测,在口岸野外区共捕获鼠形动物279只,经过鉴定隶属2目4科6属8种。弓形夹捕获率为10.1%.捕获优势种为大沙鼠。板夹捕获率为1.8%,捕获优势种依次为子午沙鼠、红尾沙鼠和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分离鼠体表寄生蚤1539匹,优势种为臀突客蚤。血清学检测大沙鼠血清114份,检出F1阳性血清10份,阳性感染率为8.8%。结论对口岸野外区应重点加强在鼠、蚤活动高峰期对大沙鼠密度、染蚤情况及鼠疫血清学等方面的调查。由于子午沙鼠、红尾沙鼠等宿主动物经常参与大沙鼠鼠疫流行.因此也不能放松对这类宿主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现状,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新疆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疆2011年共报告麻疹1895例,报告发病率8.69/10万。2~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15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4.01%,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3.02%和25.06%;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为6.77/10万,69.07%的县(区、市)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48h内完整调查率77.11%,觑清检测结果7d内及时报告率86.64%,血标本采集率75.62%,爆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100%,麻疹免疫球蛋白M阳性率64.41%。结论新疆2011年MSS运转质量良好,预防和控制爆发是减少麻疹发病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伊尔克什坦口岸天然环境的本底外照射水平,调查口岸仓储废旧金属货场及库房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程度,从而为口岸开展放射性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口岸区域经常储存进口废旧金属的仓储货场,每个仓储货场选择5个监测地点,用TBM-3S放射性检测仪进行监测,每个监测点重复测量10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际测量值并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天然环境外照射吸收剂量率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伊尔克什坦口岸开关十余年以来,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废旧金属进行落地放射性检测过程中,对废旧金属的核辐射放射源污染场地控制、卫生处理、污染货物的退运等方面处置是得当的、有效的,口岸放射性天然本底值未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和了解隆林县家鼠鼠疫疫源地蚤类的组成及分布特征,为鼠疫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笼捕法捕获的鼠类进行鼠体蚤的采集,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用粘蚤纸法捕获室内地面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结果共捕获蚤类3科5属6种共2839匹,其中,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7.12%,平均蚤指数为0.98,印鼠客蚤指数为0.78,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46。此外,鼠体染蚤指数和地面游离蚤指数的月际变化均呈双峰型格局;而年际变化无明显规律。结论印鼠客蚤、人蚤和不等单蚤是隆林县鼠疫控制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县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县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在1997 年10 月至1998 年10 月间,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哈密地区和巴音部郭楞蒙自治洲博湖县的617 名0~39 岁的健康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博湖县和哈密地区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9% 和89.3% ,抗体滴度≥1∶800 的比例分别为64.6% 和58.9% ,但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低于1990 年全疆平均水平。这可能与近几年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质量有下降、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下降有关。<1 岁组和1 岁组麻疹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χ2= 9.96 ,P<0 .05);而1~9 岁各年龄组间抗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人群抗体滴度≥1∶800 的比例为61.8% 。根据此次调查可以预测两地区易感人群主要为0~15 岁儿童,应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免疫对策,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时发现并保护易感人群,达到控制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伊犁)州艾滋病报告病例的传播途径进行系统的整理及校正,为艾滋病防治资源的投入与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对伊犁州2011-2014年报告的HIV感染者通过访谈开展传播途径现场核查并详细了解传播途径误报者误报原因。结果 调查对象总体误报率为10.8%,异性传播途径构成由63.8%被高估为72.0%,注射吸毒途径构成由27.5%被低估为22.2%。异性传播途径误报人数远高于其他途径,占82.6%。误报者主要经异性传播流向注射吸毒及其他,占误报总人数的79.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误报风险为女性的3.64倍;无预期检测者误报风险为有预期检测者的2.23倍;年龄越高误报风险越高,与≤16岁者比较,17~30岁、31~45岁、46~60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的误报风险依次为3.511、4.053、4.415和6.524倍。结论 新疆伊犁州艾滋病报告病例传播途径构成中,异性传播被高估,注射吸毒被低估,但总体趋势已由以往的注射吸毒传播为主转为异性传播为主。建议对男性、无预期检测者和高龄者进行首次随访时投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当地高血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喀什地区疏附县18岁以上维吾尔族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计算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人数为4 748人,有高血压的747例。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5.73%(标化患病率为13.75%);男性为16.36%(标化患病率为12.96%),女性为15.39%(标化患病率为14.34%)。全人群、男性及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低于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的全国人群水平。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59.57%、52.74%、21.2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升高,相对于18~34岁人群,55~64、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明显增高,OR值男性分别为10.53、20.96,女性为16.27、33.20,P值均<0.05;超重(男性OR=1.47,女性OR=1.82, P值均<0.05)及肥胖(男性OR=1.88,女性OR=2.66,P值均<0.05)也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高血压家族史(男性OR值为3.85,女性OR=2.34,P值均<0.0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男性高TG血症者(OR=1.62,95% CI:1.09~2.41)也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结论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对较低,男性年龄、超重或肥胖、家族史及高TG血症,女性年龄、超重或肥胖及家族史是当地维吾尔族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塔克什肯和吉木乃口岸成蚊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为防治口岸蚊类和蚊媒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5-9月采用诱蚊灯法对塔克什肯和吉木乃口岸区域成蚊进行调查,将捕获的成蚊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捕获成蚊142只,平均密度3.55只/h(142/40)。其中塔克什肯口岸捕获成蚊117只,平均密度4.88只/h(117/24),经鉴定隶属1科3属4种,7月份蚊媒密度最高,达13.33只/h;吉木乃口岸捕获成蚊25只,平均密度1.56只/h(25/16),经鉴定隶属1科3属3种,8月蚊媒密度最高,达5.00只/h。尖音库蚊为两口岸优势蚊种。结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两个口岸成蚊本底情况,对防治口岸蚊传疾病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全面掌握中越边境口岸鼠类的种类和组成,为口岸鼠类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夹夜法和笼夜法捕获鼠类.结果 东兴口岸捕获鼠类4种498只,凭祥口岸捕获14种756只,水口口岸捕获6种75只,龙邦口岸捕获8种173只,褐家鼠为各口岸的优势鼠种.结论 褐家鼠是各口岸重点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