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在血液透析中被广泛地使用。初次透析患者以及部分内瘘闭塞后重建的患者在内瘘成熟之前都需要使用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因此中心静脉导管的管理问题成为透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安全有效的抗凝剂对导管进行封管是维持导管开放、保证透析充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方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血液透析且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391例,实施封管液肝素浓度个体化。结果:2012年血液透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流量不佳者占5.1%(7/136),堵管者占1.5%(2/136),出血者占0.8%(1/136),与前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血液透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封管,可以积极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肝素盐水封管;予以研究组定期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1次/周,余下透析后肝素盐水封管。结果 1个月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肝素封管联合定期尿激酶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谢京辰 《铁道医学》2014,(5):551-553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肝素预防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HCRI)的效果。方法:选择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法,对照组采用浓肝素溶液封管,比较两组~6、~12、~24个月3个时间段HCRI、血栓的发生率及导管使用时间。结果:~24个月观察组HCR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时间为(277.4±79.5)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21.1±67.4)d(P〈0.05);24个月的治疗过程中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耳鸣。结论:在严格遵循消毒及无菌操作原则情况下,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透患者HCRI的效果优于单纯肝素封管法,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生素肝素混合液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封管的效果。方法选择留置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85例患者,随机分为抗生素肝素组与肝素组,观察两组封管对置管感染的影响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抗生素肝素组置管感染率仅为2.2%,较肝素组15.0%明显降低,说明肝素加抗生素封管能明显降低导管内感染的发生率;抗生素肝素混合液封管,导管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局部渗血或血肿的发生率与肝素组无显著差异,表明肝素加抗生素封管不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肝素加抗生素封管是降低深静脉置管感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对血液透析双腔导管再栓塞的影响.方法将165例次导管功能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混合液组(以肝素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肝素组(以纯肝素封管),观察比较两组血流量、通畅次数、再堵次数等指标.结果混合液组再堵次数明显低于肝素组.结论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封管可以减少血液透析双腔导管再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何联义  徐瑾  赵奇胜  宁燕虹  赵志权 《广西医学》2012,34(10):1384-1385
目的 观察抗生素封管对血液透析致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治疗效果.方法 25例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继发CRI患者,均使用有效抗生素+肝素混合液封管.结果 25例患者中,治愈21例(84.0%),反复感染2例,给予拔管改为直穿并继续静脉抗感染后治愈;2例动静脉内瘘建立后改为动静脉内瘘继续透析,并给予抗感染后治愈.导管留置时间为(7.9±6.2)个月.结论 肝素加抗生素封管对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并发的CRI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和不同浓度肝素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对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枸橼酸封管组;B组:纯肝素封管组;C组:50%肝素生理盐水封管组;观察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前重新封管2小时和4小时及5小时后的凝血时间(PT、APTT),比较三组间各时间段的凝血时间差异.结果 血液透析前三组凝血时间(基础凝血时间)无明显差异,血液透析前重新封管2小时后,A组较基础凝血时间无明显差异,B组凝血时间较基础凝血时间明显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1).C组凝血时间较基础凝血时间轻度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5).血液透析前重新封管4小时后,A、C组较基础凝血时间无明显差异,B组凝血时间较基础凝血时间轻度延长,但有统计学意义(P〈0.1).血液透析前重新封管5小时后,A、B、C三组较基础凝血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纯肝素封管后凝血时间将延长,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护理,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观察我院血透室2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心静脉长期置管的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寿命及透析充分性。结果:21例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8例,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成功19例,1例因血流不畅拔管,1例重新置管,留置时间2~55个月,平均使用寿命28.5个月,其中感染3例(14.2%),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4例(19%),死亡1例(4.76%),URR 63%,KT/V 1.16%。结论:长期留置导管对于不能行自体血管内瘘手术者是最佳替代办法之一,影响导管寿命中,感染和血栓形成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可调钠透析对维持血容量的作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血钠浓度的影响以及对维持有效血容量的作用.方法:对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各进行4 h的普通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透析液Na+浓度138 mmol@L-1)和可调钠透析(sodiurn profile hemodialysis,PHD,透析液Na+浓度由148 mmol@L-1线性下降到135 mmol@L-1),匀速脱水,病人自身对照,CHD和PHD时血流速相等,脱水量相当.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液电导、血钠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容量、血压、心率变化,下次透析前记录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结果:PHD透析过程中血钠逐渐升高,2 h达高峰,随后逐渐恢复透析前水平.CHD血容量下降速度明显高于PHD.PHD能更好地维持血压.CHD和PHD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CHD相比,PHD能有效维持透析脱水过程中的血容量,并有维持收缩压的作用.PHD的这种作用不以增加病人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增重过多.  相似文献   

12.
王大云  向闻明 《四川医学》2012,33(3):496-498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高浓度枸橼酸钠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用30%枸橼酸钠,对照组22例应用肝素抗凝,观察两组透析充分性、透析前后Ca2+、Na+、HCO3-、pH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行常规血透患者血液透析时间均达到4~5h,无出血,均透析完全。对照组治疗过程出现5次(5/90)出血。两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减少率(URR),超滤量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a2+、Na+、HCO3-、pH水平均显著变化,P<0.05,P<0.01。而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Na+、pH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3.3%出现低钙表现,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50ml后症状均消失。未出现高钠和碱血症。结论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用于持续性血液透析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可广泛用于高危出血倾向的维持性透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抗生素封管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探讨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113例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菅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单纯肝素封管(肝素组);实验组60例采用肝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抗生素组)。随访两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并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同时将肝素组和本血透中心既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感染共7例次,总体感染发病率为6.19%,其中肝素组3例次,感染发病率为5.66%,抗生素组4例次,感染发病率为6.67%,两组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肝素组和既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17.94%)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用头孢唑啉封管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无明显预防作用;严格无菌操作和加强护理是降低感染、减少抗生素使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死亡自愿捐赠器官的供者多器官联合切取时用于人类胰岛细胞移植的胰腺获取方法及高渗枸橼酸盐漂呤溶液原位灌注后胰岛细胞的活性和冷缺血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渗枸橼酸盐漂呤溶液1500-2000ml经主动脉原位灌注后,进行肾-胰腺-十二肠-脾的联合切除,切取后分离肾与胰腺-十二肠-脾,采用胶原酶P消化胰腺,分离并纯化胰岛细胞,进行胰岛细胞活性染色。结果:胰腺与肾脏经高渗枸橼酸盐漂呤溶液原位灌注满意,胰岛细胞的活性与冷缺血时间呈负相关,冷保存指数和胰岛细胞活性呈正相关。结论:在胰岛细胞移植中,经高渗枸橼酸盐漂呤溶液保存的胰腺的冷缺血时间不易超过5-6h。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枸橼酸钠与肝素抗凝在CRRT 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纳入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枸橼酸钠,低分子肝素预冲CRRT,同步抗凝,比较凝血指标、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滤器管路寿命。结果枸橼酸盐组血液透析器使用时间明显长于低分子肝素组。枸橼酸盐组在血液透析中APTT、PT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应用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后血滤管道内血液的凝血指标(APTT、PT)延长,经过滤器后凝血指标变化不大(P>0.05),体内静脉血凝血指标恢复正常范围内;低分子肝素组滤器前后管道中凝血指标变化不大(P>0.05),与枸橼酸钠组比较,低分子肝素组在体内的( APTT、PT)均延长。结论枸橼酸钠抗凝方式安全有效,适于推广。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依据动脉血气,电解质结果调整枸橼酸钠剂量,使每次血液滤过治疗顺利有效地进行,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毛志国  叶朝阳  陈静  夏勇  梅长林 《上海医学》2003,26(11):801-804
目的 探讨高浓度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及联机预制的低钠、低碱基、含钙置换液和透析液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浓度枸橼酸钠局部抗凝技术 ,联机血滤机器预制的低钠、低碱基、含钙置换液和透析液为高出血风险的危重患者进行 2 0例次大置换量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 ,并与同时期行边缘肝素化抗凝的 18例次CVVHDF进行比较 ,观察其血液净化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肝素抗凝组发生 9例次出血或原有出血加剧 ,5例患者退出肝素抗凝组。枸橼酸钠组均顺利完成治疗单元 ,未观察到出血或原有出血加剧征象。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总超滤量、置换量和透析器寿命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枸橼酸钠组治疗结束后 ,血清钠、pH值高于对照组 (P<0 .0 5 )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其余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 ,联机预制低钠、低碱基、含钙透析用液进行大置换量CVVHDF简便、安全、有效 ,对于抢救高出血风险的危重患者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柠檬酸钠(sodiumcitrate,CT)与三氧化二砷(As:O,,AS)联合应用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方法用sodiumcitrate(终浓度为5mmol/L,CT5)和As20,(终浓度依次为5t~mol/L,AS5)处理体外传代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应用DAPI细胞核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法观察抗凋亡相关基因bcl一2表达的变化。结果sodiumcitrate与As:03联合应用相对于单用sodiumcitrate或As203可显著提高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率(P〈0.05);与空白组相比,用药后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G2/M期细胞比例上升,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明显下降。结论sodiumcitrate与As:O,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胃癌细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增强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以及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素+抗生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中心静脉置管血透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A组用肝素+抗生素混合液封管,B组用纯肝素封管,观察两组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引发的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A组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为8.0%,B组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为23.0%,A组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的渗血、出血以及堵塞等并发症均无差异.结论 肝素+抗生素混合液封管能有效预防血透中心静脉置管引发的感染,且不增加其他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景天口服液对亚硝酸钠所致缺氧性损伤的作用。方法SPF级昆明种小鼠连续30d经口给予红景天口服液,末次给样1h后,分别给予致死剂量(200mg/kgBW)和中毒剂量(100mg/kg BW)的亚硝酸钠,测定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并记录动物存活时间。结果给予致死剂量(200 mg/kg BW)亚硝酸钠后,红景天口服液各剂量组动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11,P〈0.05);给予中毒剂量(100 mg/kgBW)的亚硝酸钠后,红景天口服液各剂量组的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850 P〈0.05)。结论红景天口服液可降低亚硝酸钠所致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对亚硝酸纳所致的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odium citrate plasma (scP) on the growth and function of hepatocytes. Methods: HepG2, fetus and porcine hepatocytes were cultured. The viability,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the leakage of LDH, AFP, total protein, glutathione and the changes on morphology of hepatocytes exposured to scP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1)Cultured in 10%, 30%, 50%, 100% scP for 24 h, the viability of HepG2 cells was inhibited (F= 40. 108, P= 0. 001 ). After 48 h, nearly all cells died except 10% scP group. (2)Exposured to scP for 24 h,the percentage of S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apoptosi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control cultures. (3) The leakages of LDH were increased in the HepG2, fetus and porcine hepatocytes following exposure to scP for 5 h. (4) The synthesis of AFP in fetus and porcine hepatocytes were inhibited in medium containing 10% scP for 3 d (t values were 8. 1902, 5. 1034 separately, P〈0. 01). Exposure of HepG2 cells to scP within 24 h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total protein synthesis and a increase in the GSH content. (5)Most of HepG2, fetus and porcine hepatocytes died in all except 10% scP groups after 24 h exposed to scP. Conclusion:scP can damage hepatocytes, which results from citric acid and sodium citrate contained in the fluid of blood mainte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