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 2 9例颈椎疾病患者应用一体化颈椎前路钢板和支架系统 (Anewanteriorcervicalinstrumentalsystemcombininganintradiscalcagewithanintegratedplate ,PCB)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方法 切除椎间盘后 ,显露硬膜 ,神经根减压。选择合适型号的PCB ,置入椎间隙固定。结果  2 9例病人中 ,颈椎病 1 9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1 0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9例 ,平均年龄 42岁 (2 9~ 61岁 ) ,随访时间为 3~ 1 6个月。 2 3例病人接受了 1个节段的固定 ,6例病人 2个节段。该技术易于掌握和应用 ,无术中并发症及螺钉脱出或固定失败。 2 5例病人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4例症状轻度改善 ,系合并较严重的颈椎管狭窄所致 ,总优良率 86 2 %。结论 PCB椎间固定稳固 ,供骨和植骨部位并发症少。术后不需戴颈托  相似文献   

2.
BAK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BAK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颈椎前路减压BAK融合术治疗颈椎病、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节段性颈椎不稳共48例64个椎节,术后卧床7d,颈围保护3-3.5个月。结果:平均随访0个月,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47例,X线片示植入的BAK稳定,2例植入节段的间隙变窄,2例BAK出现倾斜,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开始出现骨融合。结论:BAK融合技术是一种较好的椎间关节固定融合技术,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四种颈椎前路钢板在颈椎融合手术中应用和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和比较4种颈椎前路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的优点和不足。方法:101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前路椎间盘减压、植骨融合同时分别采用AO、Caspar、Orion和Zephire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固定。与单纯植骨融合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症状体征缓解程度和融合情况。结果:患者症状特征术后明显改善;未发现手术并发症,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组融合率明显优于单纯植骨融合组。结论:4类钢板均能提供充分的颈椎稳定性,使用安全,Zephire钢板较其余钢板系统使用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4.
颈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1998年11月-2006年12月,采用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疾患363例,其中男268例,女95例;年龄17~79岁,中位年龄50.6岁。颈椎病22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39例,颈椎外伤87例,颈椎肿瘤9例,颈椎结核4例。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融合治疗48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132例,前路减压、钛网植入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183例。结果术后282例获随访3个月~5年,平均1年11个月。手术相关并发症23例,发生率为8.16%。喉上神经损伤3例,经禁流质饮食及补液治疗,术后3~7d症状消失;喉返神经损伤2例,行发音训练,3个月后恢复正常;脊髓损伤1例,经抗炎脱水治疗,下肢肌力6个月后恢复至术前水平;硬脊膜撕裂2例,经皮肤肌肉严密缝合,切口适度加压包扎后愈合;内固定相关并发症10例,其中1例螺钉拔出,因吞咽困难行再次手术,余行对症治疗、头颈胸石膏固定,3~18个月后固定节段融合:颈部血肿形成4例,其中1例因抢救方法不当死亡;植骨区及创口感染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以及严格规范化操作,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能够为有症状的颈椎病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颈椎融合可导致相邻节段椎间盘内部应力增加,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CDR)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颈椎前路非融合技术,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另外一种外科手段。目的:比较ACDR和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61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置换组,26例)或ACDF手术(融合组,3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及24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及影像学评估,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最终,52例患者(融合组29例,置换组23例)获得平均15.3个月(12-24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颈痛、上肢痛VAS和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置换组术后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屈伸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组融合成功率为90.5%。置换组中2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假体有〈3 mm的前移,l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融合组中1例患者发生邻椎病并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结论:单节段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ACDF均可明显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间盘置换还能减少手术邻近节段代偿活动度的增加,有望预防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动态ABC钢板促进颈椎椎体间植骨融合的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68个节段)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ABC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ADL评分,颈椎曲度、椎体间融合及融合植骨块下沉情况。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12—44(22.17±8.33)个月。ADL评分术前2~13(7.92±3.07)分,术后8—17(13.94±2.48)分,改善明显。术后无钢板、螺钉断裂或松动现象发生。39例颈椎生理性前凸获得良好改善,仅1例术后3个月融合椎体邻近节段发生反曲,患者颈部无不适症状。68个融合节段中,67个节段6个月内融合,1个节段延迟至术后12个月时方融合。术后3个月内,单节段融合植骨块下沉平均(1.21±0.54)mm,2节段平均(2.01±0.87)mm,3节段平均(2.97±0.82)mm。3个月后各节段下沉不再明显。结论应用动态ABC钢板可以降低植骨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避免静态钢板造成的应力遮挡,从而促进颈椎椎体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获得随访,时让12~32个月。平均19.3个月。2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75级。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能使损伤节段获得稳定性,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辅以其他措施则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前瞻性分析若干临床因素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5月~2011年9月间接受由同一专业组术者完成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患者107例,术前均无颈部疼痛、僵硬等轴性症状,均于术后3个月在门诊复查。采用日本骨科协会改良17分评分法(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mJOA)改善率评价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术后新出现的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轴性症状的程度。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术后手术节段曲度、手术节段椎间撑开高度、植骨融合情况、术后项背肌功能锻练及术后围领佩戴时间等八项临床相关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临床因素对术后出现颈部轴性症状的影响。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轴性症状与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结果:本组107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51例,年龄29~80岁,平均52.2岁。手术节段:单节段49例(45.8%),双节段47例(43.9%),三节段11例(10.3%)。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时新出现的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为26.2%(28/107),VAS平均为4分(2~8分)。所研究的八项临床相关因素中,术后项背肌功能锻练(P=0.0003,OR=185.6)、手术节段术前曲度(P=0.003,OR=8.1)和植骨融合情况(P=0.016,OR=37.1)与术后发生颈部轴性症状有相关性。术后出现新发轴性症状患者术后mJOA评分改善率为58.6%±32.8%,未发生轴性症状患者术后mJOA改善率为65.5%±30.6%,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317)。结论:颈椎前路术后新发颈部轴性症状并不少见。术后项背肌功能锻炼差、术前手术节段后凸和无植骨融合迹象与术后新发轴性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评价Orion及Zephir两种锁定型钢板在颈椎外科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方法:对13例颈椎疾病与损伤患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采用Orion或Zephir内固定。结果:13例中1例颈椎骨折脱位术后第10d死于呼吸衰竭,余12例获半年以上平均8.6个月随访。除3例Frankel A组脊髓损伤患截瘫无恢复外,余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块在3个月时获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Orion及Zephir钢板操作简便,能提供固定节段的有效稳定,利于植骨块合。对颈椎外伤,退行性变及椎体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早期前方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4例,其中2例同期后路复位及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改善1.15级、1.30级和1.32级。结论前路早期手术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即刻的稳定和重建。早期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单纯颈椎间盘切除术扰乱颈椎解剖关系 ,自体骨移植常引起供区并发症。本研究采用颈前路环钻法减压、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融合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方法  2 3例颈椎间盘病变患者采用这一治疗 ,年龄 34~ 6 9岁 ,其中单节段融合 2 1例 ,双节段融合 2例。结果 对结果进行临床及颈椎X线检查评定。平均随访 16 8个月 ,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 ,取得了坚强的骨愈合并能维持颈椎解剖关系 ,无局部及全身异常反应。结论 颈前路环钻法减压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颈椎前路手术后吞咽困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02年10月~2004年10月间颈椎前路手术患者490例。其巾男306例,女184例;年龄12~76岁,平均47.2岁;诊断为颈椎病415例,颈椎骨折脱位4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22例,颈椎椎体肿瘤8例.颈椎结核2例。观察患者手术后是否存在吞咽困难;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均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及对症治疗。结果:共有96例(19.6%)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持续时间3周~24个月。男42例,女54例,年龄38~63岁,平均57.6岁。96例吞咽困难患者巾,使用钛板内同定89例.使用颈椎椎间融合器7例:颈椎融合术未加内固定者及颈椎人工间盘置换者均未出现吞咽困难病例。女性、高龄及使用钛板内植物等因素与吞咽困难之间存在相关性。96例患者平均随访14.2个月,90例(93.7%)吞咽困难的症状消失或减轻,6例(6.3%)症状无改善。结论:吞咽困难是颈椎前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应给予相应重视和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前路钢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前路钢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33例行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或骨折椎体次全切除髂骨取骨植骨Cordman或Zephir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2周~2年,内固定稳定,颈前植骨于12~16周骨性愈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固定节段稳定性维持良好。15例不全性脊髓损伤的脊髓功能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是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el分级无变化。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可获得彻底减压、即刻稳定性、恢复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曲度,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门型钢板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ACDF治疗的4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17例。25例术中采用新型门型钢板固定(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2~67岁(58.46±6.04岁);手术节段C4/5 7例,C5/6 12例,C6/7 6例。21例术中使用Katia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5~71岁(58.31±5.79岁),手术节段C4/55例,C5/6 10例,C6/7 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定;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并在术后6个月的X线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跳跃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双钢板固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3年7月~2004年7月对21例“跳跃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7例脊髓型颈椎病再次手术患者行颈前路单间隙切除+单间隙切除(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植骨、双钢板内固定术。术后6、9、12个月随访摄片,对其症状缓解、植骨融合、内固定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6—32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根据JOA评分,患者平均改善率为88.5%;术后6个月融合率为82.1%,9个月融合率为89.3%,术后12个月融合率为93%;无患者死亡,供骨区并发症6例。此术式手术适应证:适用于病理压迫位于脊髓前方的患者,包括中央型、广基的椎间盘突出、邻近或位于椎间盘的较大桥接骨赘,尤其适用于非颈椎前凸的“跳跃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并发症:通常与解剖过程中软组织的损伤及神经受损有关,另外,亦可发生远期内固定与融合失败。[结论]“跳跃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脊髓型颈椎病再次手术患者行颈前路双钢板固定,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可以重建椎管容积以及椎间孔的高度,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对于伴有颈椎后凸畸形的颈椎病患者,既能前路减压又能重建颈椎生理前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单纯颈椎间盘切除术扰乱颈椎解剖关系,自体骨移植常引起供区并发症。本研究采用颈前路环钻法减压、珊瑚羟磷灰石植入融合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方法 23例颈椎间盘突变患者采用这一治疗,年龄34 ̄69岁,其中单节段融合21例,双节段融合2例。结果对结果进行临床及颈椎X线检查评定。平均随访16.8个月,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取得了坚强的骨愈合并维持颈椎解剖关系,无局部及全身异常反应。结论 颈前路环钻法减压  相似文献   

17.
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技术的可行性、临床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颈椎骨折脱位7例及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3~64岁,平均41.5岁。在全麻下取右颈前偏外侧横切口(长1.6cm),通过工作通道,在电视监控下切除颈椎间盘,扩大椎间隙。颈椎骨折脱位者采用颈前路钛钢板固定5例、高分子聚合材料GBK颈椎Cage固定1例,螺纹状钛合金Cage固定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者采用颈前路钛钢板固定2例,高分子聚合材料GBK颈椎Cage固定12例,螺纹状钛合金Cage固定2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2.2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椎间骨融合率100%。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或全瘫患者疗效评估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2例全瘫者术后分级无变化;3例不全瘫者术前均为C级,术后半年随访时2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分析采用Odom评估标准;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4%。结论 通过对椎间盘手术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可将其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颈椎前路手术ORION钢板内固定4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Orion钢板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颈椎疾病患者予行颈椎前路手术及Orion钢板内固定,其中颈椎骨折脱位9例,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病34例,颈椎肿瘤2例,颈椎结核1例。结果:46例中33例随访3-13个月,平均随访7个月,1例钢板下极螺钉松动,余32例钢板螺钉固定位置良好,植骨块无移动,均已达骨性愈合。结论:Orion钢板有较优的材料和力学性能,内固定于颈椎体前有维持术后近期颈椎生理前凸,稳定植骨块,利其达到骨性融合,防止颈椎间隙高度丢失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原位旋转植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原位旋转植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植骨融合的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Cloward法行颈椎前路减压+原位旋转植骨融合主治疗216例颈椎病变患者,随访1-6年,影像观察骨融合情况及颈椎曲度的变化。按40分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疗效,优112例(51.9%),良76例(35.2%),有效21例(9.7%),无效6例(2.8%),加重1例(0.4%),优良率87.1%,影像表现:术后2-3个植骨块愈合,术后1年单节段植骨颈椎保持较好前凸,24例2-3节段植骨出现前凸消失,21例颈椎反曲,结论:原位旋转植骨简便,骨融合较快,临床疗效好,在2节段以内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手术ZEPHIR钢板内固定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ZEPHIR钢板在前路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28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及ZEPHIR钢板内固定,其中颈椎骨折脱位16例,颈椎间盘突出12例。结果28例中26例随访4~15个月,1例14个月后钢板下极螺钉松动,余25例钢板螺钉固定位置良好,植骨块无移位,26例均已达骨性融合。结论ZEPHIR钢板有优良植入物设计和力学性能,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无需外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