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茂敬 《光明中医》2009,24(10):1981-1982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语出自<素问遗篇·刺法论>,祖国医学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称为"正气",凡一切致病因素足以造成发病条件的均称为"邪气"."正气"如何"存内",才能达到"邪不可干",是当今养生的目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都市人感到"累",此慢性疲劳导致的危险疾病,正悄悄地向忙忙碌碌的都市人群逼近。而近几年,猝死的中青年人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过劳死"越来越多地困扰着我国的都市人。"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过劳死"有十大危险信号:一是"将军肚"早现。30到50岁的人,就大腹便便。二是脱发、斑秃、早秃。三是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痵、女子过早闭经。四是频频去洗手间。如果年龄30到40岁之间的人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①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  相似文献   

4.
"过劳死"最早由上个世纪中期,日本学者首先提出.临床医学上目前还没有"过劳死"一诊断,一般认为"过劳死"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它是现代社会产生的一种特殊职业病.而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过度劳累是一个足以致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未病”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洪钧 《天津中医药》2008,25(4):307-308
依据中医典籍相关论述和临床实际,认为"未病"作为一种人体特殊的健康状态是指"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即疾病前期;结合实际,未病又扩展包括了疾病复发前期、康复期、"既病防变"期,称为特殊未病状态.未病的成因为内在的体质异常或/和外来的邪气伏藏体内,而均以体质异常(含体质性邪气,如素体湿盛)为内在基础.故体质检测、分类诊断、干预措施是未病诊治,疾病各级预防的必备手段.人体健康时不属于"未病"状态,但仍有必要防病,故"治未病"比人体"未病"状态所对应的范围更广,包含了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现代医学的"亚健康"属于疾病状态,不是"未病".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是中医治病和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系统学说,其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一方面要防止病变的蔓延,另一方面要防止在"纠偏"(治疗)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不平衡(病变),也就是防止误治或治疗不当.在使用中药之前,做到未雨绸缪,具体表现为积极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中药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的历史文化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岚 《四川中医》2008,26(9):124-125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养生、既病防变、瘥后调摄等方面内容.<内经>在总结前人养生防病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和预防思想,初步奠定了"治未病"学说的理论基础.<难经>则从已病防变角度阐述了"治未痛"理论.此后,历代医家对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挥,使其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预防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自然观念、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都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未病先防、既病防传作为"治未病"理论的核心内容,对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切实而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其临床的滞后亦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将"治未病"理论更广泛地运用于实践从而改变临床滞后的现状,是当今学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试论小儿“积常有”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树彬  田志伟 《中医杂志》2012,53(5):393-394
根据中医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经多年的临床观察验证,逐渐认识到,小儿在生病之前,较普遍存在着“积”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被认为是小儿机体发病的一种“病前状态”,这种状态能否及时地纠正直接关系到小儿机体是否发病.因此,充分认识小儿“积常有”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地纠正这种“积”的“病前状态”,可有效地控制小儿疾病的发生,进一步体现中医的“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医预防保健是大家熟悉的强身健体的有效方法.其理论深厚,经验丰富,简便易行,功效显著,为人们所推崇,也符合国家卫生部提出的"治未病"的精神理念.中医预防保健通过精神内守,文化修养,体育运动,饮食调节,药膳保健,导引推拿等方法,可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精神饱满、延年益寿的效果.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百病安从来"的最终愿望.此文管窥,只是沧海一粟,笔者意在抛砖引玉,为更快、更好地发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人类身体素质,尽终天年,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11.
罗秋燕 《世界中医药》2012,7(3):256-257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早在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万全的《育婴家秘》体现了预防为先,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其提出"育婴四法",即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病,实质上加强了小儿先天、后天之本。小儿先天充足,后天强盛则邪不可干,故孕育正常,生长健康,发育良好,疾病免生[1]。中医理论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纯阳"之体质,"稚阴稚阳"是说明小儿时期机体的阴阳均不完善、成熟;而"纯阳"则是表明小儿处于不完善、不成熟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这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如何治未病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脾不主时"源于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其本质是脾在五行中属土,居中央,长养万物,一年四季无明显的季节归属,所主时令孕育于四时之中,为后天之本。在一年四季中,若脾的功能旺盛,人体就不容易受到病邪侵害,即"四季脾旺不受邪"。因此中医在"治未病"过程中强调养脾为先,未病先防,若已病则实脾防变,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从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4.
试论仲景治未病思想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未病是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全书。所谓治来病,不仅体现在"无病早防",而且也体现在有病早治、治病防变、已变救急防危等方面,这些,都清楚地反映于仲景的学术思想中。而注重扶正以驱邪,又是仲景在各个环节中治未病的大法,科学地反映了中医学防治疾病的规律,具有深刻的辩证思维和实用价值。1未清先防与有病早治仲景治末病思想首先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竹经络"。此与《内经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观点一脉相承,共同强调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其次又进一步提出了病邪"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结合现代预防医学理论,对针灸"治未病"临床运用的分级、特色优势、介入时间、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针灸"治未病"有着独特的优势,需进一步实施规范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为针灸"治未病"的推广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6.
关于未病的概念,大阪大学药学部的著名学者有地滋教授认为:"未病"除了指健康无疾病以外,还应包括"脏器相关性未病"、"免疫遗传学未病"和"遗传代谢学未病".关于未病的分类.主要可以按不同医学分类和按不同层次分类.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乃中医一大特色。根据《内经》《难经》及仲圣等诸贤论述,揭示"治未病"之摄生、见微知著、治"病未及脏"、见肝之病先实脾等内涵,认为中医"治未病"工程要从学习中国传统摄生术开始,要有真师传授,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要重视临床实践,并从自身开始,在艰苦实践锻炼中逐渐登堂入室以臻"透垣"、达"上医"水平。所谓"上医治未病"并非是不治病只预防;乃是知"三因"、能"养慎"、"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并善治危急疑难之病不使"及脏"耳。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与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贺营 《光明中医》2009,24(6):1137-1138
两千多年来,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不断指导者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实践.近年来基因检测的开展为预测医学,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提供了依据.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证实了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科学性,二者从微观上及宏观上共同推动着预防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治未病"是中医治疗学和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系统学说.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中医学界有关"治未病"的文章大体可以分为3类:一是"治未病"思想内涵的探究;二是"治未病"在各病种中的具体应用,即外延的丰富;三是有关"治未病"如何在医院、社区等医疗单位实施,即管理层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拜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