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肝脏低温保存-再灌注后的变化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期间 ,肝细胞糖原含量与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制备四组肝糖原含量显著不同的兔肝脏模型 ,肝糖原含量 (mg/ g)分别为 :A组 :15 .42± 2 .6 0 ;B组 :5 1.83± 6 .6 1;C组 :6 3 .2 2± 5 .84;D组 :78.5 8± 8.46。检测各组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凋亡及组织内氧自由基相关指标 (SOD、GSH、MDA)的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肝脏低温保存 9h后 ,再灌注 6 0min时 ,组织内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 ,其凋亡细胞数量依次为A组 >B组 >C组 >D组 ,四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且此时各组肝脏组织中SOD、GSH或MDA水平差异也均有显著性。结论 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过程中 ,肝细胞内糖原能显著拮抗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发生 ;其内在机制可能在于肝细胞糖原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而达到拮抗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期间肝细胞糖原含量与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bax基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糖原含量显著不同的 4组兔肝脏模型 ,根据给食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 (禁食 2 4h ,但自由饮水 )、B组 (标准实验室饮食 )、C组 (标准实验室饮食 +每 6h静脉滴注 2 5 %葡萄糖 3 0ml)及D组 (标准实验室饮食 +每 4h静脉滴注2 5 %葡萄糖 3 0ml) ,检测各组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期间肝细胞凋亡及bax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肝脏于低温保存 9h后再灌注 60min时 ,肝组织内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 ,A、B、C、D 4组的凋亡细胞数量依次减少 ,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各组肝细胞bax基因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肝细胞糖原含量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 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过程中 ,肝细胞内糖原能明显拮抗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发生 ,其内在机理可能为肝细胞糖原通过抑制bax基因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拮抗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低温保存-再灌注肝脏糖原含量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期间肝糖原含量与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制备糖原含量分别为 (1 5 .42± 2 .60 )mg/ g(A组 )、(51 .83± 6 .61 )mg/ g(B组 )及(63 .2 2± 5 .84)mg/ g(C组 )的 3组兔肝脏模型 ,检测各组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凋亡及肝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肝脏于低温保存 9h后再灌注 60min时 ,组织内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 ;其凋亡细胞数量分别为 (× 1 0 - 2 个 / μm2 ) :A组 :1 7.58± 3 .64 ,B组 :1 2 .61± 2 .95 ,C组 :8.2 7± 2 .60 ,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并且此时 ,3组肝实质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 (nmol/L)依次为 :A组 :379.1 8± 50 .2 6 ,B组 :331 .59± 43 .56 ,C组 :2 81 .47±40 .1 2 ,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肝脏低温保存 再灌注过程中 ,肝细胞内高糖原含量能显著拮抗再灌注期间肝实质细胞凋亡的发生 ;其可能与高糖原含量的肝实质细胞内ATP充裕 ,细胞膜上Ca2 + ATP酶功能完善 ,细胞内外Ca2 + 平衡相对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肝移植过程中离体供肝低温保存-再灌注损伤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并结合电镜观察,检测低温保存时间分别为0、3、6、9小时的4组免肝脏在低温保存-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凋亡发生情况。结果 在低温保存后的再灌注期间,4组动物的肝组织内均可见明显的肝实质细胞凋亡现象,而且低温保存时间越长的肝脏,其再灌注后产生的肝实质凋亡细胞数量越多,但各组肝脏于低温保存末,其组织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窦内皮细胞凋亡及异丙酚对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n=8):A组,肝脏缺血30 min再灌注6 h,再灌注即刻从股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0ml·kg-1·h-1 60 min;B组,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异丙酚20 mg/kg,继之输入5%异丙酚50 mg·kg-1·h-1 h;C组,给予假手术处理,未予缺血,余处理同A组。再灌注6 h后取肝组织标本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同时测定血浆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的变化。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A组凋亡的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明显增加,且凋亡的细胞主要是肝窦内皮细胞,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则较少。与A组相比,再灌注6 h B组TUNEL阳性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肝组织DNA片段形成也明显减少。同时,B组肝组织坏死程度、血浆AL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低于A组(JD<0.01)。电镜显示B组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损伤也明显轻于A组。结论 细胞凋亡是再灌注早期肝脏细胞死亡的重要机制,肝窦内皮细胞凋亡是再灌注早期肝脏细胞死亡的主要特征。异丙酚可以减少再灌注后的肝脏细胞凋亡和坏死,其抗氧化作用是其减少再灌注后的肝脏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潘生丁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改良Kam ada“二袖套法”制作肝移植模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A组),同基因大鼠肝移植组(B组)和潘生丁预处理 同基因大鼠肝移植组(C组)。于供肝再灌注2 h后测定各组PAGT、ALT、AST、SOD、MDA含量,比较肝细胞凋亡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移植肝再灌注2 h后C组较B组肝组织损害轻,SOD、MDA、ALT、AST、PAGT变化及肝细胞凋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潘生丁可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状况,改善缺血肝脏组织的能量代谢,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和减少肝脏细胞的变性坏死程度而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应用灯盏花素对供肝进行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作为肝移植供、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鼠分为4组.A组和C组供肝未经灯盏花素预处理,B组和D组供肝经含20 mg/L灯盏花素的UW液预处理;A组和B组供肝冷缺血时间为30~40 min,C组和D组为12 h.术后检测各组受鼠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凋亡蛋白酶-3 (Caspase-3)活性及核因子-kB(NF-kB)相对表达量,观察各组移植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术后3d,C组与D组受鼠死亡率分别为40.0%(8/20)和29.4%(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组间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术后早期D组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细胞凋亡均明显改善(P<0.01),血清TM含量、Caspase-3活性及NF-kB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A组和B组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较轻,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灯盏花素对供肝进行预处理,能够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由冷保存时间较长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减轻肝脏微循环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丙泊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fos、c-jun蛋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36只健康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肝脏缺血-再灌注组(A组):肝缺血前30min经微量泵持续输注牛理盐水10ml·kg-1·h-1至再灌注后1h;肝脏缺血-再灌注加丙泊酚组(B组):肝缺血前经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30ml·kg-1·h-1至再灌注后1h;假手术组(C组):末予缺血处理,经微量泵持续输注生理盐水10ml·kg-1·h-1共1.5h.各组大鼠取肝脏右叶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c-fos、c-jun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fos、c-jun蛋白在B组的表达较A组明显减少(P<0.05).图像分析结果表明积分光密度(IOD)值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显示B组细胞凋亡不显著,明显少于A组.结论 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c-fos、c-jun蛋白密切相关,可明显减少两者的表达,并且显著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1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治疗组),于术前及再灌注后30 min、6 h、24 h抽血检测ALT、AST及LDH,同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对比每组大鼠1周累积生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C组累积生存率高于B组(P<0.05).B组及C组ALT、AST及LDH均明显高于A 组(P<0.05)且C组低于B组(P<0.05),光镜下,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坏死情况B组重于C组,B组肝细胞凋亡指数高于C组(P<0.05).结论 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SO组(假手术组):只麻醉开腹,不阻断肝脏血流;IR组:采用Pringle法大鼠肝脏缺血30m in再灌注3 h;IP组:在IR前先阻断肝门血流10 m in,然后开放血流10m in,其余步骤同IR组。各组均在术后3h后取组织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B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 cl-2、C aspase-3;生化分析仪检测A ST、A LT的活性。结果:与单纯IR相比,IP预处理明显降低了再灌注3 h所致肝组织细胞凋亡率(P0.05);同时增加肝组织抗凋亡蛋白B cl-2含量,降低凋亡蛋白C aspase-3的表达(P0.05);降低血中A ST、A LT的活性(P0.05)。结论:IP处理减少肝脏IR期间的细胞凋亡比率,其主要机制可能通过增加抗凋亡蛋白B cl-2表达,降低凋亡蛋白C aspase-3表达来实现,同时伴随血清A ST、A LT减少,从而减轻IR术后肝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不同时期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谷氨酸、Bcl-2和Bax水平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A组、B组、C组和D组均采用四血管阻断20 min的方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C组和D组均采用鼻咽腔降温的方法维持海马温度32.5~33.5℃1 h,B组降温结束时进行缺血;C组缺血的同时开始降温;D组再灌注的同时开始降温,3组降温结束后开始复温.缺血和再灌注100 min期间每隔10 min收集一次海马CA1区微透析液,测定谷氨酸浓度,反映海马CA1区谷氨酸释放水平.再灌注3 h时,取脑组织,测定海马CA1区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并计算Bcl-2和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结果 与A组比较,其他3组再灌注期间海马谷氨酸释放水平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海马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再灌注期间海马谷氨酸释放水平升高,Bax表达上调,Bcl-2/Bax降低(P<0.05).结论 降温实施越早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灯盏细辛对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肾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封闭群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药物应用:C组术前15 min,灯盏细辛注射液按1.2 ml/100 g通过尾静脉注射,A、B组按相应剂量注射生理盐水.动物手术:A组,切除右肾.B、C组采用的是冷IRI模型,3组大鼠均在术后24h再次手术切除左肾进行检测.透射电镜检查肾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凋亡相关的基因bcl-2与bax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超微结构检查(透射电镜):A组结构正常;B组细胞呈损伤形态:线粒体肿胀,微绒毛减少,胞质内空泡形成,部分细胞核可见凋亡迹象.C组病变较B组显著减轻.(2)免疫组织化学蛋白阳性染色指数(PI):缺血再灌注后B、C组的bcl-2表达分别为(21.21±1.18)%和(35.52±1.94)%,较A组(4.95±0.77)%均增多(P<0.05),B组低于C组(P<0.05).B、C组的bax表达分别为(58.55±2.90)%和(45.90±3.14)%,较A组(4.67±0.67)%增多(P<0.05),而且B组高于C组(P<0.05).A组的蛋白阳性染色指数的比值bcl-2/bax为(1.06±0.07)高于B组(0.35±0.03)和C组(0.78±0.07,P<0.05),而且C组高于B组(P<0.05).(3)细胞凋亡检测(TUNEL):细胞凋亡指数B组(28.57±3.58)%和C组(19.99±3.37)%均显著大于A组(2.33±0.42)%(P<0.01),C 组小于B组(P<0.01).结论 灯盏细辛减少大鼠肾脏冷IRI诱导的肾脏细胞的凋亡,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D乳鼠关节软骨细胞,用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方法建立骨关节炎(OA)体外模型,实验分为4组,每组加入不同处理因素进行干预,A组:(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B组:10 μg/L VEGF;C组:10 μg/L IL-1β;D组:10 μg/L VEGF+ 10 μg/LIL-1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PCR)检测iNOS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iNOS mRNA的表达:A组iNOS mRNA无表达,B组(9.64±1.64)、C组(17.27±2.01)及D组(28.93±6.63),3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进一步组间比较,D组软骨细胞iNOS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及C组(P<0.05),C组软骨细胞iNOS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B组(P<0.05)。iNOS蛋白的表达:A组iNOS蛋白无表达,B组(0.44±0.12)、C组(0.74±0.07)及D组(1.38±0.38),3组的iNOS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进一步组间比较,D组软骨细胞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及C组(P<0.05),C组软骨细胞iNOS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B组(P<0.01)。结论 在OA的发病过程中,VEGF可能通过上调软骨细胞iNOS的表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SY)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u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降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硝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SD雄性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 组(B组)、SY干预组(C组,10 μmol/L;D组,30 μmol/L;E组,90 μmol/L)、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组(F组,10 μmol/L).再灌注120 min末,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免疫印迹法及免疫沉淀法测定RIP3、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1,RIP1)的表达水平及RIP3硝化水平、RIP1磷酸化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 结果 与B组[(36.3±4.7)%]比较,D组[(15.3±4.2)%]、E组[(6.9±4.4)%]、F组[(9.6±1.2)%]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与B组比较,D组、E组、F组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各组RIP3及RIP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D组、E组、F组RIP3硝化水平均降低(P<0.05),RIP1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5). 结论 SY降低I/RI中的氧化水平,下调RIP3硝化及RIP1磷酸化水平,对MI/RI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培养为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将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不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不做任何移植,其余步骤同其他组。B、C、D组均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将1mlPBS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C组将1ml3×106个骨髓基质细胞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D组将1ml3×106个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分别在移植后7d和14d行脑灌注固定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C组和D组各时点的神经细胞凋亡数均少于B组(P<0.01),C组和D组移植14d时,神经细胞凋亡数显著少于移植7d时(P<0.01),移植14d时D组神经细胞凋亡数显著少于C组(P<0.05)。C组和D组Bcl2表达阳性的细胞数显著高于B组(P<0.01)。C组和D组Bax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数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手术创伤后老年小鼠caspase-3、Bax表达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ecline,POCD)的影响. 方法 健康老龄昆明小鼠105只,13~15月龄,体重45~5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15只);麻醉药物组(A组,30只),实验动物接受异氟醚、氯胺酮药物达到相应手术麻醉深度,给药后第1天和第3天分别设为A1组、A3组;麻醉药物手术组(P组,30只),实验动物接受复合麻醉药物后实施剖腹探查脾切除手术,术后第1天和第3天分别设为P1组、P3组;Dex干预组(D组,30只),术前30 rmin各取15只小鼠分别给予Dex15、25 μg/kg腹腔内注射(D15组、D25组).术后第1天、第3天行Y迷宫试验观察神经行为学改变(Dex干预组术后第3天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海马组织caspase-3、Bax表达. 结果 Y迷宫试验中,与C组(27±8)比较,A组术后第1天[(50±10)次]、P组术后第1天[(70±15)次]和第3天[(65±16)次]训练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D15组、D25组术后第3天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第3天[(65±16)次]比较,D25组[(29±6)次]训练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P组术后第1天、第3天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细胞数升高(P<0.01,P<0.05);D15、D25组第3天与C组caspaLse-3、Bax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P组第3天比较,D15、D25组caspase-3、Bax蛋白表达量及阳性细胞数降低(P<0.01,P<0.05). 结论 Dex预处理能降低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细胞数,减弱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从而改善小鼠POCD.  相似文献   

17.
全胃切除术后四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最适宜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59例胃肿瘤患者按全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贮袋代胃,46例)、B组(改良BraunⅡ式,38例)、C组(P形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5例)和D组(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50例).比较4组患者术后1年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组患者生活质量(Visick分级指数)优于其他3组,而D组则劣于其他3组(均P<0.05).A组患者单餐进食量及体质量、血红蛋白、总蛋白增加幅度高于其他3组,而D组则低于其他3组(均P<0.05).4组患者预后营养指数比(PNIR)分别为1.21±0.15、1.14±0.97、1.15±0.16和1.10±0.16,A组高于其他3组,D组低于其他3组(均P<0.05).A组患者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3%(2/46)、2.2%(1/46)和2.2%(1/46),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均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贮袋代胃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8.
Apoptosis appears to be a central mechanism of cell death following reperfusion of the ischemic liv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the proapoptotic Bax gene on hepatic apoptotic warm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Three groups of mice were studied: homozygotic knockout mice (Bax-/-); heterozygotic (Bax+/-); and wild type (Bax+/+). Isolated mouse livers were subjected to 90 minutes of ischemia (37 degrees C) followed by 15 minutes of reperfusion. Bax and Bcl-2 expression in liver tissue homogenates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Serum liver enzyme levels were measured and intrahepatic caspase-3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fluorimetric assay. Oil red O (ORO) staining was performed for fat detection. Apoptotic cells were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criteria,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caspase-3, an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2'-deoxyuridine 5'-triphosphate nick-end labeling (TUNEL) assay. At 1 minute of reperfusion, the ischemic (Bax-/-) liv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liver enzyme levels and lower caspase-3 activity than the ischemic (Bax+/+) livers (P<0.05 for both). The reduction in postischemic apoptotic hepatic injury in the ischemic Bax-/- livers group was confirmed morphologically, by the significantly reduced microvesicular steatosis as determined by ORO staining, fewer apoptotic hepatocyte cells detected (P<0.05); immunohistochemically, by the significantly weaker activation of caspase-3 compared to the ischemic group (P<0.05); and by TUNEL assay (P<0.05). Similar levels of antiapoptotic Bcl-2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in all 3 groups of ischemic livers on Western blots. Bax protein was not expressed in Bax-deficient livers and was detected in Bax+/+ normal livers. In the Bax+/- livers, levels of the damage markers were moderate. In conclusion, The better tolerance of Bax knockout livers to I/R injury suggests that the Bax gene may serve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hepatic I/R inju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α(mGluRlα)和谷氨酸转运体1(GLT-1或者EAAT-2)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按序号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脑缺血对照组(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B,B组)、MCAO+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组(C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测定谷氨酸受体1α(mGluR1α)和GLT-1.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动物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评分C组(2.23±0.11)较B组(2.61±0.19)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脑梗死体积C组(138.3±29.9)较B组(182.5±34.5)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GluR1α吸光度(0.293±0.009)与A组mGluR1α吸光度(0.183±0.008)相比,吸光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GLT-吸光度(0.147±0.009)与A组GLT-吸光度(0.255±0.009)相比,吸光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GluR1α吸光度(0.227±0.009)与B组mGluR1α吸光度(0.293±0.009)相比,其吸光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LT-1吸光度(0.212±0.008)与B组GLT-1吸光度(0.147±0.009)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克罗卡林可能通过减少mGluR1α表达,增强GLT-1表达,减少谷氨酸堆积,减小脑梗死体积,从而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应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低温保存和体外持续肝脏灌注(ECLP)系统常温保存无心跳供肝的效果.方法 按保存方法不同将供肝随机分为A组和B组:供肝切取后,A组用HTK液在低温下保存10 h;B组用ECLP系统在常温下用稀释的自体血液持续灌注10 h.两组供肝再经过60 min冷缺血期后,连接ECLP系统用稀释的自体血液再灌注4 h.观察再灌注后1、2、3、4 h四个时间点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肝脏耗氧率的变化,灌注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水平以及灌注后供肝的常规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结果 B组再灌注后1、2、3、4 h时间点的胆汁分泌量,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压力,灌注液中ALT、LDH和葡萄糖水平,以及2、3、4 h时间点的耗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供肝的病理损害程度较A组轻.结论 供肝切取后10 h内,利用ECLP系统持续灌注常温保存比用HTK液单纯低温保存在维持无心跳供肝的功能和生理活性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