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6例,分别设计顺时针3个分段弧(180°~240°、300°~60°、120°~180°)的(VMAT)计划与5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两种放疗治疗计划,对比两种治疗计划靶体积(PTV)受照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与Gamma通过率及有效治疗时间(TT)和总机器跳数(MU)。结果 VMAT计划PTV的CI优于IMRT计划(P 0.05),HI更接近1。VMAT计划双肺V20受照体积明显低于IMRT计划(P 0.05);但V5、V10略高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较IMRT计划减少达11.79%,TT较IMRT计划缩短达51.84%,VMAT与IMR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RT、VMAT计划的Gamma通过率平均值分别为97.46%和97.34%(P0.05)。结论 VMAT计划与IMRT计划剂量验证的Gamma通过率相似,与IMRT相比,VMAT的MU减少、TT缩短,可提高靶区的HI及CI值,同时可以明显地降低心脏和脊髓受照剂量,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靶区、照射野参数及危及器官剂量学的差异.方法:选择46例接受sIMRT计划及IMRT计划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计划靶区剂量均为2 Gy/次.比较IMRT计划与sIMRT计划在放疗靶区、照射野参数及危及器官剂量学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疗采用逆向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不同技术的机器跳数、计划优化时间和治疗时间的差异,探讨VMAT技术在胶质母细胞瘤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劣性.方法 收集胶质母细胞瘤病例资料10例,术后3周内行MR增强扫描及CT增强定位扫描,层厚3 mm,采用医科达的Oncentra治疗计划系统进行MR-CT图像融合,医生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物理师对个病例分别设计5野的IMRT计划、单弧VMAT计划(VMAT1)和双弧VMAT计划(VMAT2),处方剂量为PTV 60 Gy/30f.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等剂量分布曲线比较靶区的覆盖率、适形指数、均匀指数以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比较不同技术的机器跳数、优化时间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3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均较好,IMRT、VMAT1和VMAT2的靶区PTV 95%体积达到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形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MAT的适形指数比IMRT好,但单弧VMAT与双弧VMA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匀指数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及器官包括脑干、患侧晶体、对侧晶体、患侧视神经、对侧视神经和视交叉,所有危及器官的最高剂量在3组计划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器跳数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RT组与VMAT1组比VMAT2组的跳数少.治疗时间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RT组与VMAT1组比VMAT2组的治疗时间少,VMAT1组治疗时间最短.计算优化的时间IMRT最短,双弧VMAT最长,3组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计划设计采用单、双弧的VMAT计划的靶区适型指数都好于IMRT组.单弧的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与IMRT计划相当,但治疗时间短.双弧的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多、治疗时间长.计算优化的时间IMRT短,VMAT长.  相似文献   

4.
叶祯开  张成 《广西医学》2012,34(6):742-744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的治疗计划特点,为食管癌放疗的优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初治食管癌患者6例,其中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3例,中胸段食管癌3例,进行CT扫描,靶区勾画和三维图像结构重建,然后分别在Elekta Precise PLAN2.1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进行1前野、1后野和2后斜野的3D-CRT方案布野和空间等分的3野、5野、7野、9野的IMRT计划设计,并对每一计划进行评价.结果 (1)3D-CRT计划能使靶区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但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较差;(2)5野、7野、9野IMRT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和重要器官剂量学参数均优于3D-CRT计划及3野IMRT计划(P<0.05).结论 无论食管癌的病变位于颈段及上胸段还是中胸段,5野、7野、9野的IMRT计划均较3野IMRT计划及3D-CRT计划在靶区适形性及正常组织的保护方面更具优势.IMRT5、IMRT7的治疗方案更适合在早期颈段及上胸段、中胸段食管癌放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在宫颈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病理学证实经PET?CT检查诊断为宫颈鳞癌PALN转移接受放疗的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IMRT和VMA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差异、靶区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加速器跳数(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和治疗时间。结果:IMRT和VMAT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够满足剂量学要求,在靶区CI和HI上,VMAT计划优于IMRT计划。OAR保护方面,VMAT 计划中两侧肾脏平均剂量低于IMRT计划,直肠V40、直肠V50、小肠V40和膀胱V40的剂量均低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859.92 ± 248.47)低于IMRT计划(1 649.50±167.44,t=11.836,P<0.001)。VMAT 计划的治疗时间[(304.30 ± 41.98)s]明显短于IMRT计划[(435.90 ± 37.52)s,t=12.750,P<0.001]。结论:宫颈癌伴PALN转移患者,采取IMRT和VMAT技术均可达到临床靶区剂量要求和OAR的剂量保护,而VMAT计划在靶区CI和HI上优于IMRT计划,同时VMAT具有降低OAR剂量的优势,MU明显降低,照射时间缩短,提高了患者放疗的耐受性,提升了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特定射野固定钨门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与VMAT计划,其中IMRT计划中特定射野对锁骨上区与胸壁区分别采用固定钨门技术进行照射。分别比较两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机器跳数和验证通过率。结果VMAT计划的靶区CI及HI结果均优于IMRT计划(P<0.05)。健侧肺V5以下等低剂量区体积参数VMAT计划均高于IMRT计划,而患侧肺V10以上的高剂量区体积参数VMAT计划显著低于IMRT计划(P<0.05)。心脏:左侧乳腺癌患者VMAT计划中V5及以上各体积参数均低于IMRT计划,而右侧乳腺癌患者则呈现相反趋势。VMAT计划的平均MUs少于IMRT计划,尤其是对于左侧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t=4.18,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特定射野固定钨门IMRT计划与VMAT计划皆能满足临床需求,VMAT计划比IMRT计划具有更好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减少了肺组织等危及器官高剂量区的受照体积,但增加了其低剂量区的受照范围;同时降低了MUs,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静态调强(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 (3DCRT) 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7例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3DCRT、7野sIMRT和360度单弧VMAT 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和有效治疗时间(TT)等。【结果】 VMAT与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均优于3DCRT。对于正常组织,三组计划中肺、心脏的受照剂量均无明显差异,但IMRT与VMAT可较3DCRT更好的保护脊髓。3DCRT、IMRT、VMAT的MU分别为537 ± 92、601 ± 122、682 ± 139,有效治疗时间(min)分别为 3.9 ± 0.3、6.0 ± 0.7、4.7 ± 0.7 (P < 0.05)。【结论】 与3DCRT相比,VMAT与IMRT在胸上段食管癌均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但VMAT较IMRT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静态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在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进行剂量学比较。方法:选取3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使用Varian Eclipse10.0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设计VMA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量为50Gy(2Gy/次×25次)。比较2种治疗下靶区内剂量分布的适形性、均匀性及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结果:计划平均适形性指数VMAT为0.86,IMRT为0.83,平均均匀性指数均为0.07;与IMRT计划相比,VMAT计划的脊髓Dmax、股骨头D5%、膀胱D50%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下降了3.8Gy、3.5Gy和3.0Gy;VMAT计划的MU均值为643,IMRT计划为87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MAT计划可以达到与IMRT计划相近的靶区剂量分布,在脊髓、股骨头、膀胱等正常组织的保护上更好。VMAT可安全高效地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放射治疗中。  相似文献   

9.
龙斌  谢悦  蒋勇  李淑杰  邱大  王颖 《重庆医学》2015,(32):4535-4537
目的:探讨多发脑转移癌在治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60例确诊的多发脑转移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脑放疗加肿瘤靶区后期加量技术给予处方剂量,全脑放疗30 Gy/10F ,病灶加量20 Gy/10F至生物学剂量59 Gy。每例患者采用同样的剂量学条件限制,分别进行两弧容积弧形调强计划与调强计划设计。通过其剂量学分析评估:靶区覆盖,均匀性及适形性;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机器跳数。结果两组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两组眼球、晶体、视神经、视交叉、腮腺、脑干及外耳道的平均受照剂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眼球、晶体、腮腺及外耳道的热点剂量小于IMRT组(P<0.05)。VMAT 组有更少的机器跳数(P=0.017),照射时间更短。结论 VMAT技术可以满足临床对于多发脑转移瘤的大剂量放射治疗的计划要求;两种方案在靶区适形度、靶区均匀性无明显差别;VMAT组的眼球、晶体、腮腺及外耳道热点剂量更低;VMAT在缩短照射时间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接受IMRT或VMAT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各50例,观察所有患者放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放疗计划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照射时间及跳数(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MU)。结果:VMAT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MRT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 vs. 64%,P < 0.05);与IMRT组相比,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 vs. 6%,P < 0.05);VMAT组直肠V40、小肠V40均低于IMRT组(P < 0.01),而直肠和小肠的V20、V30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中膀胱V20、V30、V40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VMAT计划CI优于IMRT计划(P < 0.05);HI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IMRT计划比较,VMAT计划的MU值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了50%和54%(P < 0.01)。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选择VMAT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和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缩短放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放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魏洁  王军  吕星旺  丁仁平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36-1537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放疗疗效,毒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1年12月在放疗科完成根治性放射治疗的73例8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结果全组有效率为65.8%,随访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8%、16.4%、6.8%。主要死亡原因为局部未控或复发,共22例,占49%。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大部分患者能耐受。结论对于高龄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仍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年龄不是放疗达根治性剂量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螺旋断层放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IMRT)和7 野- 静态IMRT 在伴腹膜后淋巴 结转移宫颈癌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及其优缺点,为临床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 年6 月— 2019 年12 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放疗的26 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分别进行螺 旋断层放疗、容积旋转IMRT 和7 野- 静态IMRT,所有计划处方剂量:肿瘤区的计划靶区(PTV-G)总剂 量6 020 cGy,分28 次照射,共6 周完成;临床靶区的计划靶区(PTV-C)总剂量5 040 cGy,分28 次照射,共 6 周完成。比较3 种计划模式之间靶区和危及器官之间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7 野- 静态IMRT 组和容积旋 转IMRT 组PTV-G 的适形指数(CI)较螺旋断层放疗组低,均匀指数(HI)较螺旋断层放疗组高(P <0.05)。 7 野- 静态IMRT 组和容积旋转IMRT 组PTV-C 的CI 较螺旋断层放疗组低,靶区平均照射剂量(Dmean)较 螺旋断层放疗组高(P <0.05)。7 野- 静态IMRT 组直肠及膀胱40 Gy 剂量受照射的体积(V40)和Dmean、脊髓 Dmean 和靶区接受最大剂量(Dmax)值较螺旋断层放疗组高(P <0.05),肾脏V20、胃V30 和Dmean 较螺旋断层放疗 组低(P <0.05);容积旋转IMRT 组直肠及膀胱V40 和Dmean、脊髓Dmax 较螺旋断层放疗组高(P <0.05);7 野- 静态IMRT 组膀胱V40 较容积旋转IMRT 组高,而直肠V40、膀胱Dmean、肾脏V20、胃V30 和Dmean 较容积旋转 IMRT 组低(P <0.05)。7 野- 静态IMRT 组骨盆V20、V30、V40 和Dmean 较螺旋断层放疗组、容积旋转IMRT 组高(P <0.05)。7 野- 静态IMRT 组、容积旋转IMRT 组的机器输出量较螺旋断层放疗组低(P <0.05)。 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技术在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及周围正常组织保护上优于容积旋转IMRT 和7 野- 静态 IMRT 技术,但其机器输出量高于容积旋转IMRT 和7 野- 静态IMRT 技术,对射束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探索VMAT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拟放疗患者行CT扫描,照射靶区包括胸壁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ADAC Pinnacle9.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切线野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VMAT计划,Elekta公司Synergy直线加速器执行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及重要危及器官(肺、心脏、对侧乳腺、甲状腺、肱骨头等)剂量学参数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切线野适形计划及VMA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双90°弧段VMAT计划较单240°弧段或单360°弧段有更优的靶区剂量分布。VMAT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优于CRT,分别为0.63:0.44和1.11:1.15,差异具有显著性。VMAT分别降低患侧肺平均V20、V30、V40体积8%、10%、11%;但VMAT组患侧肺低剂量区V5平均增加16%,V10则差异无显著性。心脏平均剂量VMAT和CRT分别为5.2 Gy和4.1 Gy。心脏高于20 Gy、30 Gy的体积VMAT:CRT分别为3%:5%、1%:3%。心脏、全肺及除靶区以外的正常组织平均受照射低剂量区(≤10 Gy)体积VMAT高于CRT组,高剂量区(≥20 Gy)体积VMAT低于CRT组。VMAT治疗时间平均为152(107~214)s,CRT治疗时间平均为231(152~43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分次治疗平均机器跳数分别为VMAT(450 MU)、CRT(489 M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放疗是可行的,VMAT较CRT有更优的靶区剂量分布和更小的危及器官高剂量受照体积。对类似乳腺的偏人体中心的放疗靶区,采用两段小角度VMAT治疗弧,可以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VMAT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舒适性和放疗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课题从临床出发,采用黄连素联合培菲康,以患者近期排便功能为主要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客观公正地评价黄连素联合培菲康对食管癌术后腹泻的治疗作用。通过研究,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探讨黄连素联合培菲康在食管癌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方面的价值,为治疗食管癌术后腹泻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食管癌术后腹泻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黄连素,0.3g/次,3次/d;培菲康,2次/d,840mg/次,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黄连素,0.3g/次,3次/d,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采用徐忠法五项10分制评价标准对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在总的排便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黄连素联合培菲康可为食管癌术后腹泻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排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放射治疗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对403例食管癌病人用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饮食和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安全管理。结果403例食管癌病人通过用直线加速器体外放射治疗和精心护理,使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病人的吞咽困难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好评。结论对食管癌病人放射治疗的全程护理干预及安全管理对策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手术及放化疗为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中医药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及放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改善症状,增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等优势。综述了中西医对食管癌术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重点对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术后综合治疗及术后康复3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食管癌术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放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伟  姜原 《当代医学》2009,15(32):89-89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对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与单纯放疗作对比。方法外照射联合热疗(R+H)组40例,单纯外照射(RT)组40例。R+H组常规放疗,每次20y/次,5次/周,总剂量66~70Qy/65~7周,热疗每周2次,功率800~1000W,每次加热1小时,共6~8次;RT组:常规放疗,每次2Gy/次,5次/周,总剂量66~70Gy/65~7周。结果R+H组近期疗效为90%,明显高于RT组的65%,两者比较前者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照射联合热疗能提高食管癌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Ⅱ在食管纷痛放射治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67例中晚期食管鳞癌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和治疗组(A组),对照组34例,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方案同治疗组;治疗组33例用白细胞介素正Ⅱ并放射治疗:放疗8MV-X线UT60Gy/30f/6wk,同时应用IL-2,10万U/d共20d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Ⅰ、Ⅱ组共31例(31/33),占93.9%;对照组Ⅰ、Ⅱ级组共24例(23/34),占70.6%。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Ⅱ合并放射治疗对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且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陈小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36-137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患者预防和减轻其毒副反应的护理方式。方法对51例确诊食管癌放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格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做出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l例接受放疗的患者,顺利完成放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手段,配合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即可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