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细胞凋亡与Bcl-2和Bax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及其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规律和关系.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40),ICH组(n=40).假手术组和ICH组又依术后12h、1d、2d、3d和7d各分为5个亚组.用胶原酶配合肝素诱导大鼠脑尾状核出血,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的变化, SABC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在各时点表达的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相对光密度比值,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①ICH组TUNEL阳性细胞12h可检测到,3d达高峰,7d仍有表达(P<0.01),阳性细胞主要见于血肿周围,多见神经元,有少量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②ICH组Bcl-2和Bax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别于出血2、3d达高峰,7d仍有表达,主要表达于血肿区及血肿周围、同侧及对侧皮层;多见神经元,少数为神经胶质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③Western-blot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可检测到Bcl-2、Bax蛋白,但相对光密度比值较小;ICH组Bcl-2相对光密度比值2d达最大值,Bax则3d达最大值,在7d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ICH后存在细胞凋亡;Bcl-2和Bax参与了ICH细胞凋亡;ICH组TUNEL阳性细胞7d仍可检测到,提示ICH后7d内进行抗凋亡治疗可以不同程度地阻止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内Caspase-3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注射器向大鼠苍白球内注入Ⅶ型胶原酶0.4U建立脑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出血后1、2、4、7d,4个时间点活化Caspase-3表达变化,以阳性细胞计数作为观察指标,并观察血肿大小的变化。结果脑出血后1d大鼠血肿周围活化Caspase-3阳性神经元细胞计数最多,2d开始下降,7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阳还五汤组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1、2d计数无统计学意义,4、7d均明显减少(P<0.05)。造模后1d血肿最大,2d有所变小,7d明显变小;治疗组在1、2d与模型组比较血肿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4、7d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补阳还五汤能下调Caspase-3的活化,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同时促进血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方法 将78只成年健康Sprague-Dawley(SD)鼠按Nystrom法建立大鼠脊髓(T8、T9)急性压迫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各时间点AIF和caapase-3的表达变化,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标记法(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及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神经细胞caspase-3,AIF,TUNEL阳性细胞较少,脊髓损伤后1 d,AI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5 d表达减弱.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脊髓损伤后8 h明显增多,3 d迭高峰(P<0.01),7 d表达减弱.TUNEL阳性细胞数也在8 h明显增多,3 d达高峰(P<0.01),7 d表达减弱.结论 脊髓损伤后存在广泛的细胞凋亡现象,caspase-3、AIF均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影响大鼠脑出血(ICH)后神经功能的因素。方法:将88只SD大鼠随机分为NCG、SCG、ICHG,各组根据术后时间又分为12h、1d、2d、3d、7d5个亚组;用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液注入大鼠脑纹状体制备ICH模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测脑水含量;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电镜观察血肿周围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1ICH后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在ICH3d神经功能损害最严重;2ICHG脑水含量明显高于SCG,以ICH3d脑水含量最高;3在ICH12h血肿周围出现TUNEL阳性细胞,3dTUNEL阳性细胞数最多,范围最广,以神经细胞为主;4电镜观察到ICHG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出现凋亡细胞的形态改变。结论:ICH后血肿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炎症反应、脑水肿以及细胞凋亡均为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Bax、Bcl-2蛋白的表达及参麦注射液的作用.方法 采用Ⅶ型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亚低温组,参麦注射液组.选择术后1 d、3 d、7 d 3个时问点.每个时间点5只,于相应时闻点处死后取脑.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检测出血灶用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模型组血肿周围Bax、Bcl-2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于1 d出现,3 d达最大值,7 d仍有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参麦注射液组与同时阍模型组比较,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参麦注射液组在1、3d时,Bax蛋白表达低于亚低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7 d时Bcl-2衰这高于亚低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x、Bcl-2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过程,前者诱导和加重了神经元凋亡,后者有抑制凋亡作用;参麦注射液可以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11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假手术组、ICH对照组、rhEPO治疗组。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脑出血灶周组织NGF、BDNF表达及凋亡细胞。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LSD-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hEPO治疗后48~168 h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ICH对照组及rhEPO治疗组术后6h血肿周围皮质TUNEL、NGF、BDNF阳性细胞明显增加,72h达到高峰,120h下降,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hEPO治疗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同时点ICH对照组(P0.01),但NGF、BDNF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凋亡机制参与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过程,EPO能促进神经元BDNF、NGF的表达,对脑出血后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腹腔注射卡因酸介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卡因酸,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卡因酸和褪黑素,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磷酸缓冲液(PBS);3天后以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大鼠海马神经元计数,尼氏染色实验组及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治疗组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褪黑素对腹腔注射卡因酸介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相关x蛋白基因(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及亚低温联合七叶皂苷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Ⅶ型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亚低温组、七叶皂苷钠组和亚低温联合七叶皂苷钠组。选择术后1、3、7d 3个时间点,每点5只,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后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技术,检测出血灶周围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血肿周围Bax、Bcl-2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于1d出现,3d达最大值,7 d仍有表达(P<0.01);②亚低温组和七叶皂苷钠组与同时间模型组比较,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升高(P<0.01);③亚低温联合七叶皂苷钠组在1、3 d时,Bax蛋白表达低于亚低温组或七叶皂苷钠组(P<0.01),在3、7 d时Bcl-2表达高于亚低温组或七叶皂苷钠组(P<0.05)。结论Bax、Bcl-2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过程,前者诱导和加重了神经元凋亡,后者有抑制凋亡作用;亚低温联合七叶皂苷钠可以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吡那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KATP开放剂治疗组(开放剂组)及KATP开放剂 阻断剂治疗组(阻断剂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应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开放剂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和阻断剂组(P<0.01),对照组与阻断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剂组神经元凋亡数较对照组和阻断剂组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与阻断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剂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少于对照组和阻断剂组(P<0.01),对照组与阻断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剂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多于对照组和阻断剂组(P<0.01),对照组与阻断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均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Ⅶ型胶原酶,治疗组给予黄芪多糖25 mg/kg腹腔注射,每天一次.分别于6 h和1、3、5天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凋亡和NF-κB表达的动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术后3天血肿周围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干预后3天和5天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P<0.05),6 h、1、3、5天时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6 h、1天P<0.05,3、5天P<0.01),TUNEL阳性细胞数1、3、5天时明显减少(1、3天比较P<0.05,5天P<0.01).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亦比模型组减轻.结论:ICH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黄芪多糖可以有效减轻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实验性脑出血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与NF—κB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初步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大鼠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连续冠状切片做TUNEL染色和NF—κ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凋亡细胞在脑出血后6h出现,1d后开始增多,3d达到高峰,并持续到7d仍有表达,并且与NF—κB的表达变化一致,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TUNEL阳性细胞与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7,P〈0.01)。结论:脑出血后存在细胞凋亡,且可能与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的规律以及抑肽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将75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脑出血组、抑肽酶组,各实验组分6h、1d、3d、5d及7d5个时间点。分别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脑出血后72h血肿周围组织可见大量凋亡细胞,抑肽酶干预可使凋亡细胞的数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提示抑肽酶可以减轻脑出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及其多黏菌素B(polymyxin B PMB)对上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小剂量多黏菌素B干预组(0.4mg/kg.d)、大剂量多黏菌素B干预组(0.8mg/kg.d),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自体不凝血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为术后6h、12h、24h、72h、120h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肿周围区PKC、TUNEL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的表达、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NO(一氧化氮)含量以及大小剂量PMB对其干预后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PKC少量表达,偶见凋亡细胞;脑出血组自6h起PKC、凋亡细胞及TNF-α、NO含量大量增加,72h达高峰,PKC在120h基本降至假手术组,但凋亡细胞TNF-α、NO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小剂量多黏菌素B干预组均有明显抑制PKC、凋亡细胞、TNF-α含量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MB剂量的大小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大量PKC表达上调、神经细胞凋亡、TNF-α、NO含量增加,PMB能够明显抑制PKC激活,TNF-α、NO释放,减少血肿周围细胞凋亡,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及其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MB)对上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小剂量多粘菌素B干预组[0.4mg/(kg.d)]、大剂量多粘菌素B干预组[0.8mg/(kg.d)],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自体不凝血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为术后6、12、24、72、120h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肿周围区PKC、TUNEL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的表达、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NO(一氧化氮)含量以及大小剂量PMB对其干预后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PKC少量表达,偶见凋亡细胞;脑出血组自6h起PKC、凋亡细胞及TNF-α、NO含量大量增加,72h达高峰,PKC在120h基本降至假手术组,但凋亡细胞TNF-α、NO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小剂量多粘菌素B干预组均明显抑制PKC、凋亡细胞、TNF-α含量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MB剂量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大量PKC表达上调、神经细胞凋亡、TNF-α、NO含量增加,PMB能够明显抑制PKC激活,TNF-α、NO释放,减少血肿周围细胞凋亡,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和胰岛素治疗组,建立SCI模型;术后8 h、1d、3 d、7 d、14 d处死动物取材,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脊髓细胞凋亡及iNOS、COX-2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相胰岛素治疗组TUNEL阳性细胞的数目明显少于损伤对照组;胰岛素治疗组iNOS、COX-2的表达率明显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胰岛素对急性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炎症因子iNOS、COX-2的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元凋亡与caspase-3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模型中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以及与caspase 3表达的关系 ,观察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出血组和zVADfmk干预组 ,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 ,连续切片作TUNEL染色和caspase 3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脑出血后 6h血肿内部及周边组织出现TUNEL阳性细胞 ,72h达高峰 ,2周时仍有少量表达 ;caspase 3在脑出血后 6h表达明显增高 ,2 4h达到高峰 ,各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脑出血后的TUNEL阳性细胞与caspase 3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 .6 0 7,P <0 .0 5 ) ,且caspase 3的高峰时间早于凋亡的发生。经caspase 3抑制剂干预 ,血肿周围组织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凋亡机制参与了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过程 ,而caspase 3的激活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阻断caspase的激活可以减少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Ⅳ型胶原酶诱导的实验性脑出血模型的基础上,实施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并研究抽吸术后血肿周围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3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抽吸治疗组。将Ⅳ型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在形成脑出血10 h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含有3 000 U尿激酶的溶液5 μl来溶解血凝块,2 h后进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干预治疗。应用Bederson四级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SE蛋白的表达。 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各个时间点脑出血组、抽吸治疗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SE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出血后第1天,抽吸治疗组NSE蛋白表达略高于脑出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第3天、第5天抽吸治疗组与脑出血组比较,NSE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 结论 Ⅳ型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且能够实施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的理想模型。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行为功能损伤,且血肿周围组织NSE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早期进行血肿抽吸术可以较好地清除脑内血肿,降低脑组织NSE蛋白的表达,减少脑出血后神经元的阳性细胞数及变性细胞数,从而保护神经组织,明显改善其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大鼠脑出血后对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5只/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HMGB1中和抗体治疗(anti-HMGB1)组、control IgG组。模型组选择颅内纹状体注射0.2 U/mL胶原酶Ⅳ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Sham组颅内注射2 μL生理盐水,术后尾静脉注射PBS,6 h后再次注入等量PBS;anti-HMGB1组术后尾静脉注射1 mg/kg anti-HMGB1单克隆抗体,6 h后再次注入等量抗体;control IgG组术后尾静脉1 mg/kg anti-IgG单克隆抗体,6 h后再次注入等量抗体。采用改良神经损害程度(mNSS)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损伤程度。TUNEL染色检测纹状体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神经元细胞HMGB1、自噬蛋白(Beclin-1、LC3-II和LC3-I)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组织中HMGB1阳性表达。ELISA检测血清HMGB1含量变化。结果 造模成功后,脑出血组中mNSS评分增加(P<0.05),给予anti-HMGB1单克隆抗体后,mNSS评分减少(P<0.05)。与 Sham 组相比,脑出血组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01),Beclin-1、LC3-II、Bax 和 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5),而LC3-I和Bcl-2的表达减少(P<0.05),HMGB1含量增加(P<0.05)。给予anti-HMGB1单克隆抗体后,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率减少(P<0.05),Beclin-1、LC3-II、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减少(P<0.05),而LC3-I和Bcl-2的表达增加(P<0.05),HMGB1含量减少(P<0.05)。结论 anti-HMGB1单克隆抗体下调HMGB1水平改善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大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