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讨论临床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方法 对1997—2007年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结果 治疗有效率100%,仅1例经B超引导穿刺抽脓后痊愈。结论 临床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方法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阑尾周围脓肿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108例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男74例,女3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左肝脓肿21例,右肝脓肿75例,双侧肝脓肿12例。单个脓肿78例,多发脓肿30例。脓腔最大12cm,最小3cm。结果内科保守治疗15例,11例治愈,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CT指引下穿刺抽脓5例,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52例,穿刺次数1~4次,共治愈55例,2例转手术切开引流;外科切开引流治愈42例。结论多个散在性肝脓肿以内科治疗为主。单个肝脓肿直径大于6cm者,多需切开引流;小于6cm者可在CT或B超导引下穿刺抽脓治疗,尤其是在B超导引下穿刺抽脓治疗,操作简便,效果好,可作为肝脓肿直径在6cm以下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脓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12年3月65例小儿阑尾脓肿的临床资料。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9例,中转开腹阑尾切除2例;7例仅行抗感染治疗;2例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5例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64±23)min,术中出血量(13±7)ml;7例因脓肿〈5 cm抗感染治疗11~23 d,平均16.7 d;7例因脓肿〉5 cm穿刺置管引流,其中2例超声引导,5例CT引导。65例随访3~66个月,平均37.4月。14例抗感染治疗及穿刺引流患者中,2例择期行二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例因再发急性阑尾炎急诊行二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所有手术患者无腹腔出血及肠漏。1例耻骨上trocar口感染,换药治疗后痊愈。结论合理运用超声及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引导下穿刺及腹腔镜阑尾切除等措施诊治儿童阑尾脓肿,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诊治小儿肝脓肿(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在小儿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小儿肝脓肿通过超声引导确定后进行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其中9例行穿刺抽脓1~4次,6例行置管引流。结果15例穿刺、置管全部获成功,治愈14例,住院15~42d,平均26.3d,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11例随访4个月~1年,平均6.8月,均无复发。1例无效自动出院。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或置管引流治疗小儿肝脓肿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体会。方法对27例细菌性肝脓肿患实施者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穿刺及置管引流。未出现脓腔内出血、腹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体温及血象正常,超声复查示脓腔消失。拔管时间6~14 d,住院时间10~21 d。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及复发率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我院1991~2000年收治的5例脾脓肿病例进行分析,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脾脓肿除采用抗生素治疗外,可行脾切除术、反复穿刺和置管引流手术等。结果5例脾脓肿,1例行脾切除术,1例行脓肿反复穿刺抽脓冲洗,3例行脾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其中1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例均获治愈。结论脾脓肿尽量行保守治疗,即反复穿刺抽脓或脾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脾切除是次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阑尾脓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4例阑尾脓肿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4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8例。西医治疗组给予单纯B超导向下穿刺辅助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除给予B超导向下穿刺及抗生素治疗外,同时口服阑尾清解汤以及局部外敷芙蓉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脓肿消失时间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西医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9.6±14.6)d,远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1.6±5.2)d,西医治疗组住院费用(30 153.7±13 680.3)元也远远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住院费用(18 238.7±7106.1)元。脓肿消失时间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4.1±1.6)d,而西医治疗组为(5.9±4.2)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比单纯西医治疗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脓肿消退快,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效果,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肝脓肿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49例,其中经皮穿刺抽脓18例,套管针法及Seldinger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31例,术后2小时、4小时床边超声检查。结果49例肝脓肿患者中1例于术后2小时出血,1例在4小时后出血,1例置管后脓腔破溃而中转手术,引流不畅再次穿刺2例,并发症发生率10.20%(5/49),除破溃1例外,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97.95%(48/49)。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安全可靠、并发症低、治愈率高。床边超声的应用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32例在静脉应用胰岛素、抗菌素控制血糖与感染的基础上,南B超引导下行肝脏脓肿穿刺引流,其中4例同时行ERCP胆管取石结合鼻胆管引流;6例行腹腔镜探查、肝脓肿切开引流,其中4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8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经保守治疗治愈8例,B超穿刺脓肿引流或腹腔镜脓肿切开引流治愈24例,脓腔缩小好转出院8例;临床治愈率达95.7%。另有2例病人脓肿穿刺引流后因中毒性休克并发心、肺、肾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为4.3%:4例病人行脓肿引流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后而痊愈。结论:在积极控制血糖,有效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B超或腹腔镜微创技术引流脓肿,是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48例,其中单发脓肿39例(81.2%),2个以上多发脓肿9例(18.8%)。脓肿部位,肝右叶32例(66.7%),肝左叶9例(18.7%),左右肝叶7例(14.6%)。结果病人在置管后平均3d体温恢复正常及症状消失,引流量逐渐减少和消失,B超检查证实脓腔萎陷及无脓液。本组48例全愈,治愈率100%,其中4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的肝脓肿引流方法,医疗费用低,成为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