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2.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东莞台心医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纳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和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PDW)、血小板最大聚焦率(MAR)、血小板比积(PCT)变化情况,统计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PV、PL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纳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用肠溶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的进展及预后影响。方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35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包括口服阿司匹林在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观察疗效并统计2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例数。结果治疗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神经功能有显著性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能阻止梗死进展,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cient ischem ic attacks,TIA)是脑梗塞重要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阻止TIA的发生,可减少脑梗塞的发病率。TI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笔者对老年TIA患者进行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检测,并予奥扎格雷干预治疗,观察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贾浩 《中原医刊》2011,(16):109-110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临床干预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临床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对降低致残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双抗组60例和单抗组6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双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单抗组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15 d分别检测两组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等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LT、PA、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抗组PA降低比单抗组更明显(P<0.05),两组PLT、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丽萍 《当代医学》2009,15(3):25-26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41例,给予奥扎格雷160mg·d^-1,分两次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150mg·d^-1,口服,2组疗程均为14d,并于治疗结束后随访60d。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明显提高(75%vs50%,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TIA效果确切,可降低TIA病人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冬梅 《河北医学》2010,16(6):694-696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钠,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影响。方法 1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 h以上,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检测2组患者尿白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前2组尿白蛋白排泄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并应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加用奥扎格雷钠。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NIHSS 评分、FIB、hr-CRP、IL-6水平、颈动脉 IMT 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后血液应激综合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束缚加足底脉冲电刺激制备应激模型,检测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浆TXB2和6-K-PGF1a的变化,并观察奥扎格雷钠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应激使大鼠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强,大鼠应激后血浆TXB2和6-K-PGFla浓度均升高,但前者增加更明显,从而使T/K比值升高,导致其平衡失调;而奥扎格雷钠对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降低血浆TXB2和升高6-K-PGFla的作用,从而使T/K比值降低(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对应激性高粘血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钟星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182-1183,118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糖尿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和B12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主观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15例术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和46例术后非化疗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值P-LC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MPV:8.37±0.77fl对8.70±0.67fl,P<0.05;PDW:9.622±1.47fl对10.27±1.29fl,P<0.01;P-LCR:0.157±0.05对0.176±0.04,P<0.05,血小板(P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9.86±92.23×109/L对219.95.00±52.62×109/L,P<0.05,与非化疗患者比较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无差异(P>0.05);非化疗患者MPV、PDW和P-LCR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小板数>300×109/L的化疗患者的MPV、PDW和P-LCR与血小板数<300×109/L的化疗患者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观察其骨髓抑制状况和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每日2次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80mg,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日1次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丹红注射液30mL。14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比较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差别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住院的12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其中微血管病变65例为A组,无微血管病变57例为B组)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被测定并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内A组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便于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雅安市2081名体检者血小板参数的分布特征。方法分析2007年1月到2008年1月我院普通人群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血小板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减少趋势,PDW和MPV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结论雅安市2081名体检者血小板参数各项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63例缺氧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其中HIE组40例,HIE合并颅内出血组23例;36例咽下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儿血小板参数。结果脑损伤组血小板(PLT)和血小板比积(PC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IE组与HIE合并颅内出血组比较除PLT在HIE合并颅内出血较HIE组有显著降低(P<0.05)外,PDW、MPV及PCT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窒息新生儿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判断缺氧性缺血性脑损伤情况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128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67 例高压氧 药物治疗组和 61 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并设对照组(健康志愿者)30 例。高压氧 药物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还每日行高压氧治疗 次 分别于入院第 日 第 1 。 1 、 10 日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 CD61、 CD62p、 CD63 和 PAC蛳1 的表达。 结果 高压氧 药物治疗组第 1 日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第 1 日的血小板膜糖蛋白 CD31、 CD61、 CD62p、 CD63 和 PAC蛳1 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或 P < 0.01)。高压氧 药物治疗组第10 日的 CD62p、 PAC蛳1 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组(P 均 < 0.05)。 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 CD62p 和 PAC蛳1 表达,影响血小板活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100 mg/d更换为40 mg/d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评估高龄老年患者对阿司匹林的反应性,分析阿司匹林相关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537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7 d以上)的年龄≥80岁老年患者,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出血风险评估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rachidonic acid-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AA-Ag),100例患者更换为阿司匹林40 mg/d。观察阿司匹林更换为40 mg/d的患者AA Ag水平及变化,以及3个月内出血情况和上消化道症状变化。结果:537例高龄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时的AA-Ag平均10.27%±5.34%(0.42%~28.78%),下四分位数为5.80%;阿司匹林40 mg组减量前AA-Ag平均为5.00%±2.32%,其中71.00%的患者AA-Ag<5.80%。40 mg组患者黑便或便潜血阳性、其他部位出血、上消化道症状和消化道出血史明显高于100 mg组。服用阿司匹林40 mg/d后AA Ag增加至11.21%±4.95%(2.12%~28.84%),AA-Ag≥20%者仅为5.00%。多因素分析显示,阿司匹林40 mg AA-Ag与100 mg AA-Ag、体重指数、血小板数正相关,阿司匹林40 mg组中有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患者比率由减量前的12.00%降低至5.00%,其他部位出血由26.00%降低至8.00%,上消化道症状改善。结论:阿司匹林40 mg/d能够有效抑制高龄老年患者的血小板聚集;100 mg/d改为40 mg/d,患者出血风险降低、上消化道不适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20.
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细菌、病毒、支原体所致轻、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180例细菌性、病毒性及支原体肺炎(各60例,其中重症肺炎62例,轻症肺炎118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宽度(PDW)的变化,并与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均高于对照组,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小板参数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P〈0.01);急性期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明显高于轻症肺炎者(P〈0.01),且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期重症及轻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肺炎患儿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状态通常异常,以细菌性肺炎更易于发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作为肺炎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