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4期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肥厚,同时收集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结果(1)137例2~4期CKD患者中46例(33.58%)存在左心室肥厚;(2)与非肥厚组比较,左心室肥厚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钙、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偏低,碱性磷酸酶(ALP)、血磷、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Hb、ALP、血钙、血磷、TC、HDL-C、LDL-C、eGFR为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ALP、血磷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中期CKD患者已普遍存在左心室肥厚,女性、低BMI、高ALP及高磷为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关注并识别CKD患者左心室肥厚,控制肥胖、营养不良、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等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反杓型高血压老年男性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血压形态和危险因素。方法共收入我院心内科2009—2012年老年男性原发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651例,分为非杓型组(206例)与反杓型组(445例1,检查生化全项,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行心脏超声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与一般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相比,反杓型高血压组年龄偏高,BMI较低,多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及脑梗死病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肌酐水平较高,血红蛋白偏低。清晨收缩压、24h舒张压、白天舒张压较低,清晨舒张压、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较高。左心室后壁、左心室收缩期内径较高,射血分数较低(P〈0.05);空腹血糖升高、慢性肾病、脑梗死均是反杓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男性原发性反杓型高血压是复杂的疾病,受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空腹血糖升高、慢性肾病、脑梗死是老年男性原发性反杓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炎症与营养不良、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62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腹膜透析(CAPD)者21例、血液透析(HD)19例、肾衰竭未透析者(CRF)22例及健康对照(CONT)15例,测定血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肥厚(LVH)的情况,并用主观整体评价(SGA)法评价4组对象的营养状态。结果 按SGA标准,CAPD组、HD组、CRF组的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APD组、HD组、CRF组与对照组的血白蛋白、炎症因子CRP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RP与白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7,P〈0.01),与LVH呈正相关(r=0.528,P〈0.01)。LVH与ALB成负相关(r=-0.362,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大多存在炎症反应增高和营养不良,炎症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与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左心室肥厚与营养不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根据血Hcy浓度将2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Hcy正常组(n=78)和H型高血压组(n=19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形态结构,分析Hcy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组(P=0.012).左心室肥厚组Hcy水平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P=0.001).H型高血压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Hcy正常组(均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收缩压是影响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Hcy血症是高血压发生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 HD)联合血液灌流( HP)治疗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HD组、HD+HP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Scr、BUN 、P、iPTH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D组相比较,HD+HP组患者血Scr、BUN、P、iPTH改善更明显,两者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升高血Ca 2+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HD组相比,HD+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的患者来说,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能将尿毒症的毒素进行有效的清除,显著减低iPTH,使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eartfailurewithnormalejectionfraction,HFNEF)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基础疾病、心脏超声指标和危险因素等。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共收入我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40岁以上全部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住院患者511例,其中HFNEF患者186例,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f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HFREF)患者325例,比较分析他们的实验室数据、基础疾病和超声指标。结果HFNEF组占所有HF住院患者的36.4%。与HFREF组相比,HFNEF组多为高龄、女性,其血钠偏高、血红蛋白偏低,多合并高血压病、房颤、脑梗死、肾功能不全。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升高,但HFREF组升高更明显(P〈0.05);HFNEF组左心室呈对称性肥厚、左心室内径和容积正常或减小。左心室质量指数(1eftventricularmassindex,LVMI)升高,但程度不如HEREF组显著(P〈0.05);女性、高血压病、房颤为HFNE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FNEF是复杂的综合征,女性、高血压病和房颤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对照组)和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组(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治疗1年,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计算E/A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MI均有明显下降(P〈0.01),LVEF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LVMI低于对照组(P〈0.01),LVEF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E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E和E/A均高于治疗前(P〈0.01),A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具有延缓作用,并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高龄(≥80岁)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按年龄将296例被观察者分为超高龄高血压组(116例)、老年高血压组(90例)、中青年高血压组(90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观察平均动脉压、昼夜收缩压(24h SBP)、舒张压(DBP)水平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等。结果24h SBP、nSBP、nSBP/dSBP、SBPL和LVH正相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血压昼夜节律消失BPRD的发生率和LVH的发生率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室内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和LVMI逐渐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ISH)、(BPRD)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结论24h sbp、nSBP、nSBP/dSBP、SBPL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非杓型高血压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年龄增加是左心室肥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比较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临床常用血生化指标;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结果示MHD患者随透析时间延长,血清胱抑素C浓度逐渐增加,且左心室肥厚发生率显著增高。左心室肥厚者收缩压、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胱抑素C浓度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者。胱抑素C与左心室重量指数、收缩压相关(r=0.633,0.397,均P〈0.01)。提示MHD患者血清胱抑素C变化可能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并可能是透析患者远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43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LVH组(24例)和非LVH组(19例).比较两组血甲状腺激素谱及其他指标的不同,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血FT,对LVMI的独立影响作用。结果:与非LVH组相比,LVH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10.2±10.0)mE/(min·1.73m。)W20.8±14.5mL/(min·1.73m^3),P〈0.05]、血红蛋白lHGB,(71.8±17.6)g/LUS102±25.3g/L,P〈0.0011和血白蛋白[ALB,(32.8±4.9)g/LUS(37.1±5.8)g/L,P〈0.05]更低,而血磷水平[(1.98±0.62)mmol/L郴(1.28±0.3J)mmol/L,P〈0.001]则更高。同时LVH患者还呈现更低的血FT水平[(2.34±O.83)pmo//L郴(3.17±0.68)pmol/L,P〈0.05]和更高的低T3综合征发生率(50%US14.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FT,和血磷能独立地影响LVMI的水平(R^2=0.650,P〈0.001)。结论: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存在较高的低T3综合征和LVH发生率,并且低的血FT3对于LVH具有独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肖艳红  陈彪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34-35,3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D+HP)对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患者磷代谢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患者60例,分为HD组和HD+HP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钙(Ca^2+)、血磷(P^3+)及血甲状旁腺素(iPTH)等指标,比较各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身皮肤瘙痒、骨痛、食欲症状均有改善,而HD+HP组临床症状较HD组改善明显。两组病人治疗前与治疗后BUN、Scr均明显下降(P〈0.01),但下降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HD+HP组血磷、iPTH明显下降(P〈0.01)。血钙无明显升高。HD组血磷iPTH无明显下降(P〉0.05)。血钙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患者,HD+HP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可以改善患者的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4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充分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保护因素。而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和高血压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能够明显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2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肥厚情况分为肥厚组(n=52例)和非肥厚组(n=74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指标及血压变异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血压变异性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结果 高血压肥厚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高于非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 SBP 与dSSD、nSSD为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h SBP 与dSSD、nSSD是影响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平稳控制血压对防止左室肥厚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彭江  罗昭林  孙祥国 《重庆医学》2001,30(5):413-4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模式与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夜间血压是否下降明显将6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昼夜节律正常组(杓型30例)和异常组(非构型34例),观察和比较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左心室生理指数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24h平均舒张压和舒张压负荷,白昼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及舒张压负荷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构型组24h平均收缩压和收缩压负荷,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和舒张压负荷较榴型组显著增高(P<0.05-0.01),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1),心肌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昼夜节律减弱和消失患者较节律正常患者左心室肥厚更重,心肌缺血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3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依据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实验组(n=57)和对照组(n=79)。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好发部位是呼吸道(24例,占42. 11%)、胃肠道(15例,占26. 32%)以及导管部位(18例,占31. 58%);两组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插管时间、血肌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合并糖尿病等自身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在住单人病房、责任护士工龄超过5年、抗菌药物使用次数、医院污染严重、侵袭性操作次数等医疗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因素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医护人员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尽可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不同时期血中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钙(Ca^2+)、血磷(P^3+)、血红蛋白(Hb)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免疫定量法测定92例CRF患者和70例正常人血清PTH和血钙(Ca^2+)、血磷(P^3+)、血红蛋白(Hb),并按CRF分期,将CRF患者分为四组。结果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衰竭期、尿毒症期血磷与血PTH呈正相关,血钙与血PTH呈负相关,血红蛋白与PTH呈负相关。结论血清PTH的升高是造成肾性贫血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钙磷的失调,可以减轻PTH的升高,从而达到纠正肾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特点及规律,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预防及治疗。方法将维持性血透患者58例随机分为透析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两组年龄、透龄、合并糖尿病及心脏损害等情况。结果相关分析显示:透析性低血压与年龄(r=0.223,P〈O.05)、超滤量(r=0.378,P〈0.05)、合并糖尿病(r=0.363,P〈0.05)、左心室肥厚程度(r=0.357,P〈0.05)呈显著正相关。低血压组与非低血压组相比,两组间性别构成、透龄、体重增长率、血红蛋白、透前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2小时内的低血压发生率为5.71%,占总发生次数84.48%,与透析3~4小时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压降低的发生时间多为透析2个小时内,其中老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脏损害患者血压降低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潘玲  黎伟  廖蕴华 《广西医学》2014,(2):204-206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低钾血症37例(27.0%)。低钾组与非低钾组比较,年龄、血钾、血磷、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尿素清除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而血糖、TC、TG、C反应蛋白、血钙、血钠、甲状旁腺素、尿量、超滤量、性别、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腹膜平衡试验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老年组低钾发生率为41.4%,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28.1%(P<0.05)。营养不良组血钾水平低于营养良好组(P<0.05),而低钾患病率高于营养良好组(P<0.05)。血钾与血尿素氮、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评分、肌酐及血磷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年龄、超滤量及尿素清除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低钾发生率较高。血钾与年龄、营养状态及贫血密切相关,及时纠正低钾血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64例慢性肾衰竭并发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只给予与治疗组一样的基础治疗,疗程28d ,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及 E/A。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治疗组血肌酐由(454.3±76.9)μmol/L降至(263.7±87.8)μmol/L ,尿素氮由(20.7±7.8)mmol/L 降至(13.6±5.4)mmol/L ,肾小球滤过率由(20.8±9.3)ml/min 升至(28.5±9.2)ml/min ;对照组血肌酐由(460.8±84.7)μmol/L降至(326.4±71.3)μmol/L ,尿素氮由(21.8±7.2)mmol/L 降至(16.5±6.7)mmol/L ,肾小球滤过率由(19.7±8.7)ml/min升至(23.3±9.6)ml/min ;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心室重量指数由(158.26±47.44)g/m2降至(142.57±41.36)g/m2,E/A 水平由(0.81±0.27)升至(0.98±0.33)。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酮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醛固酮和纤维蛋白原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年龄、LVMI、LVEF、E/A比值、DT等指标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结果:LVMI与不同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LVEF和舒张功能(E/A比值和DT)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无关(P〉0.05)。与正常LVMI的患者相比,LVMI升高的患者年龄更大、收缩压更高、血清醛固酮和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升高(P〈0.05)。LVMI与患者年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醛固酮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且与LVMI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