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糖脂平治疗痰瘀互阻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糖脂平颗粒(3 g,bi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0.25 g,ti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围(WC)、体重、体重指数(BMI)和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3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56.76%(P<0.05);治疗组能降低FPG,2 hPG,HbA1c,FINS,TC,TG,LDL-C,降低SBP,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P<0.05),在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脂平可以有效调节痰瘀互阻型MS患者糖脂紊乱,是治疗MS安全有效的复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颗粒联合替米沙坦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MS)患者肝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S患者15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SOD、FMD、ET-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颗粒联合替米沙坦可显著改善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渴脂平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渴脂平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消渴脂平组大鼠糖脂代谢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消渴脂平组体质量及TC明显低于马来酸罗格列酮组(P〈0.01或P〈0.05)。结论:消渴脂平在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健脾清化方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的评价健脾清化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观察28例,通过8周临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分辨血管外彩色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的最大变化率)、血管内皮相关因子(NO、ET-1)、胰岛素抵抗(HOMA2-IR)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肱动脉内径最大变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N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ET-1浓度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HOMA2-IR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能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降低血浆ET-1浓度、升高血清NO浓度和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赵学兰  李香玲  张琳琳  郑传利 《中成药》2010,32(9):1478-1480
目的:用高频超声评价益气散聚方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MS病人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散聚颗粒。观察4个月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的改变。同时选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组。结果:MS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4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DD较治疗前皆明显提高(P0.01,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的EDD有明显差异(P0.05)。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EID)在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MS患者的肱动脉EDD是减退的,益气散聚方可改善损伤的血管EDD。高频超声可用于代谢综合征患者EDD的检测及药物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化瘀降浊合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晖  高彦彬 《天津中医药》2008,25(5):364-366
[目的]观察化瘀降浊合剂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70例MS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化瘀降浊合剂和罗格列酮进行干预12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症状积分、肥胖度、血糖、血脂和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化瘀降浊合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降低餐后2 h血糖;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轻度降低收缩压并可改善脉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瘀降浊合剂可有效纠正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童丽娜  汪凌霄 《新中医》2021,53(17):102-105
目的:观察舒络饮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代谢综合征(MS)临床效果及糖脂代谢情况,旨在为临床MS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MS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编号1~95号,将奇数患者48例纳入对照组,将偶数患者47例纳入观察组。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络饮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血糖及胰岛素指标、血脂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77.08%)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较高(P0.05);较治疗前,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较治疗前,治疗后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2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S患者在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基础上联合舒络饮治疗可有效调节血糖及血脂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脂平方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体重指数(BMI)及C-反应蛋白(CRP)等的影响。方法:将MS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用糖脂平方治疗,对照组33例,用常规的西医方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观察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压、血脂及CRP,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指数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CRP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脂平方治疗MS有降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及CRP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的一组复杂临床症候群[1] ,也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其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活健康[2-4].2019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代谢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3 . 6%....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症(MS)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主的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的临床症候群.这些特征性因素彼此紧密联系,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极大地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血管内皮损伤与其密切相关.诸多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在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对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相作用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肺泻肝汤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对慢性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2例.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并针对MS不同组分进行调脂、降压和降糖处理.观察组采用清肺泻肝汤加减治疗,1剂/d;对照组给予清肺泻肝汤安慰剂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  相似文献   

12.
刘莉  隋艳波 《中医药学刊》2010,(10):2024-2027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建立大鼠MS模型。测量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HOMA-IR,筛选MS成模大鼠,予大豆异黄酮高、低剂量灌胃4周,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药对照,检测主动脉H染色、血清vWF和eNOS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明显,SI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主动脉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改善。SI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仅SI高剂量组血压下降(P〈0.05);SI高剂量组大鼠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大鼠血清vWF水平均降低(P〈0.05),SI高剂量优于低剂量。在eNOS mRNA表达上SI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均较模型组增高(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改善MS大鼠主动脉组织结构,降低血清vWF水平,上调主动脉eNOS mRNA表达发挥主动脉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喂养型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观察糖脂平对喂养型IR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在180~200 g的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和造模组45只。空白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脂平组、罗格列酮组各15只。糖脂平组给予糖脂平按生药20 g/(kg·d)灌胃;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0.8 m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并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TG、TC、HDL-C、LDL-C)等指标。结果:糖脂平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体重增长,效果优于罗格列酮;同时可降低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降低TG和LDL-c,与罗格列酮药效相近。结论:糖脂平能够调整IR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齐斌武  刘峰 《国医论坛》2010,25(3):44-45
目的:观察血脂平冲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他5组用高脂饲料造模,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成功后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血脂平冲剂大、中、小治疗组,病理模型对照组。观察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和血脂平冲剂大、中、小治疗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和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各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LDLC)均有明显的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HDL-C)有明显升高,ET-1明显低于高脂血症病理模型组。结论:血脂平冲剂有明显的降血脂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预防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辛伐他汀40 mg 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2周后观察2组血脂、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用药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P<0.01),NO水平明显升高(P<0.01),IMT及FMD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郑泽荣  肖波  冼志莲  骆洁恒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09-1210,1212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速效救心丸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ACS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杏丁注射液+速效救心丸)与对照组(杏丁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测定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内皮因子含量.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0、D1的直径和△D均表现为增加,除D0的直径外,D1和△D均有显著性筹异.组间比较,D1和△D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NO含量分别增加68.15%、32.62%;而ET-1含量分别降低50.69%、25.88%.组间比较内皮因子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杏丁注射液与速效救心丸联用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变血管内皮因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使用二陈汤,旨在了解二陈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精神病医院2012年8月~2013年5月期间符合CCMD一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200~800mg/d,连服4周)的基础上普通饮食,常规体育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二陈汤4周,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服用二陈汤4周后,空腹血糖(Glucose,GLU)、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SerumProtein,GSP)、总胆固醇(T0talCholesterol,TC)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结论:二陈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无明显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了重新认识,并发现血瘀证与血管内皮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显示,活血化瘀药对血管内皮功能有调节作用,内皮细胞成为活血化瘀药作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为临床表现,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患病率不同,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高。近2年来,笔者采用糖脂平方治疗MS6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轻、中度EH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给予伊贝沙坦治疗6个月,用药前后分别行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超声检测,并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同时取5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FMD显著下降,vWF和PAI-1水平升高,t-PA水平下降(P<0.01);治疗后FMD显著改善(P<0.01),vWF和PAI-1水平下降(P<0.01),t-PA水平升高(P<0.01)。结论EH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伊贝沙坦能改善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