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肿瘤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是将特定基因作为“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分子治疗技术。早期基因治疗的概念比较局限,主要是针对单基因缺陷性遗传疾病,目的在于用一个正常的基因来代替缺陷基因或补救缺陷基因的致病因素。由于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肿瘤患者远多于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患者,使得近年来针对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肿瘤的基因治疗是将一个治疗基因“捆绑”在“病毒”(经过人工改造的、不能传染、不能复制的病毒载体)上,随后将这种载有治疗基因的“病毒”感染肿瘤患者或肿瘤细胞,使治疗基因进入肿…  相似文献   

2.
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基因治疗迅速发展。基因治疗的主要过程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和高效的基因转染。基因治疗成败的关键是基因治疗的载体系统。高效、安全是载体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目前基因转染常用的载体有病毒型载体和非病毒型载体。病毒型载体在当前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基因治疗中占75%,转染效率通常在90%以上,但病毒蛋白有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体内潜在的病毒复制、生产成本高、不能反复应用、无靶向性等缺点。特别是在1999年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出现腺病毒载体致人死亡事件后,人们把注意力与希望逐步转向非病毒载体。非病毒型载体虽然制备简单、无免疫原性和比较安全,但是转染效率低是其致命缺点,尤其是在血清蛋白存在的情况下。所以寻找一种既高效又安全的基因载体是基因治疗领域面临的最紧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用于携带外源基因的载体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腺病毒载体因宿主范围广、感染率高、病毒相对容易制备且不会与受染细胞发生整合等诸多优点,成为基因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系统。肿瘤的基因病毒治疗是指在肿瘤特异性增殖病毒中加入抗癌基因,将肿瘤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保护正常细胞免受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文献的定量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一般是指将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靶细胞内以弥补致病基因缺陷的功能,主要有基因导入疗法(包括磷酸钙法、DNA微注射法、重组DNA病毒载体和重组RNA病毒载体四个不同发展阶段)、基因操纵疗法(包括抑制基因疗法、选择性基因激活),用于治疗遗传病、肿瘤、传染病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基因治疗日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生物治疗方法。本文从自杀基因、基因沉默、抑癌基因、免疫基因、抑制血管生成基因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几年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包括HSV-tkGCV系统、H19 RNA、hTERT等,HSV-tkGCV系统是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研究最多的一种,TK基因是药敏基因,肿瘤细胞转染该基因后,对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或无环鸟苷(ACV)变得敏感而能被杀死。RNA干扰是基因沉默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沉默肿瘤相关基因IDO2、DUSP6、IGF1R、ORAOV1等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癌基因激活或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生长,p53和PTEN是两个最有意义的抑癌基因,重组腺病毒p53和PTEN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免疫基因治疗是将细胞因子或共刺激分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体细胞内,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来控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常用的免疫效应细胞有TIL、CTL、LAK、NK等,可供选择的目的基因有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趋化因子等。抑制血管生成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来阻止肿瘤生长和侵袭,VEGF-Trap、PEDF、ES通过腺病毒导入肿瘤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在特异性、安全性和靶向性方面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性壳聚糖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治疗在替代功能障碍基因和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因治疗有3个基本要素: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和递送载体,其中递送载体的构建和改进,一直是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递送载体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类。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较高,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缺点,如免疫原性高、毒性大、目的基因容量小、靶向特异性差、制备较复杂及费用较高等[1],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非病毒载体的研究。其中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研究的热点之一。1壳聚糖壳聚糖是甲壳类动物的甲壳质脱乙酰化后得到的阳离子多糖类物质。壳聚糖安全无毒,在体内可降解成水和二氧化…  相似文献   

7.
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眭维国  邬俊勇  陈洁晶  戴勇 《医学综述》2008,14(24):3702-3703,3739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它可用来治疗一些后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载体。目前应用的载体主要有包括病毒和非病毒载体,但在基因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是病毒载体。本文就近年来病毒载体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α-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是近10年来随着现代医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而出现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已迅速扩大到肿瘤、艾滋病、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而且,基因载体(包括质粒、病毒和脂质体等)的研究也进展迅速,各种新型载体不断出现。近10年来,α-病毒的多个成员已经被作为表达载体,并被引入基因治疗领域,其中最常用的是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  相似文献   

9.
肝脏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病死率都很高 ,发病后患者的生存期很短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基因治疗这一新方法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肝脏因其再生能力强、合成多种蛋白质等特点 ,已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靶器官。1 肝脏恶性肿瘤基因治疗所用的载体在肝癌基因治疗研究中主要是寻找对肝细胞特异性高、亲和力强、载基因容量大、整合转染效率高、抗原性及毒性小、表达功能基因持续时间长的载体。载体可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大类。病毒载体具有较高的转移效率和表达功能基因持续时间长的优点 ,而非病毒…  相似文献   

10.
超声微泡造影剂与靶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但迄今为止缺乏安全、高效的基因载体及基因转移方法,目前常用的病毒载体存在免疫原性和致突变性,而裸质粒等非病毒载体又存在转染率低、靶向性差等缺陷。因此,发展安全、高效、可控、简便实用的基因载体及基因转移方法己成为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超声医学在长期发展中,从诊断超声、治疗超声走向两个新的应用领域:药物输送和基因治疗。微泡(microbubble)的使用已被证明可以大大提高超声效应即基因或药物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治疗前列腺癌的各种传统方法中,普遍存在着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造成损伤的现象。近年来兴起的靶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作为靶向治疗的载体,病毒类载体存在免疫原性大、毒性大等缺点,而非病毒类载体靶向治疗前列腺癌往往能克服这些缺点。本文综述了以阳离子聚合物、脂质体和壳聚糖聚合物为主的非病毒类载体包裹基因药物靶向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基因治疗为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如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因此应用前景广阔。由于裸基因易受到多种因素(如,酶降解、肾滤过作用引起的快速清除、不易被细胞摄取、从内涵体到细胞质的释放不充分等)的影响,应用受到严重限制。要成功的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开发安全有效的基因传递系统十分必要。随着基因传递系统的日益发展,对所开发的载体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介绍生物相容性高分子,如壳聚糖、聚氨基酯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作为肿瘤基因治疗非病毒高分子载体的一些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重组表达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淋巴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cDNA,将目的基因与经酶切线性化的慢病毒载体进行定向连接,其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和直接测序序列分析.MIP-1α和B7-1目的基因质粒转染293T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浓缩液的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小鼠MIP-1α和B7-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证实MIP-1α、B7-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滴度均达2.00E+8 TU/mL.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并包装出高滴度的小鼠MIP-1α和B7-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为淋巴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肿瘤基因治疗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研制安全有效的基因转染载体。在基因转染载体中,非病毒载体以其低毒性、低免疫原性、低致瘤性及易于制备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裸DNA、阳离子脂质体、阳离子多聚物聚乙烯亚胺及壳聚糖、分子偶联体等为代表,从其性质、介导转染的机制、影响转染效率的因素等方面阐述非病毒载体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he transfer of suicide genes into tumor cells is currently being used in a variety of clinical gene therapy trial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suicide gene therapy is the transduction of a gene that transforms a non-toxic into a toxic substance[1].  相似文献   

16.
臧真真  刘泓基 《医学综述》2009,15(22):3427-3429
抑癌基因的发现和研究标志着对肿瘤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时代,为更进一步阐明基因的结构、调控以及功能的改变与肿瘤形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能性。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抑癌基因失活将导致细胞增殖失控。本文就食管癌相关的抑癌基因p16、DPC4基因、PTEN、Rb基因、E-cad基因的分子结构、分子特性以及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作简要阐述,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Gene and stem cell therapies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Kaji EH  Leiden JM 《JAMA》2001,285(5):545-550
Gene and stem cell therapies hold prom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a wide variety of inherited and acquired human diseases.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human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vectors and devices for delivering therapeutic genes to different tissues in vivo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area of gene therapy. Isolation of stem cells from organs formerly thought to have no regenerative potential, the demonstration of stem cell plasticity, and the creat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human stem cell therapy. Much additional work remains to be done in the areas of vector development and stem cell biology before the full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hese approaches can be realized. Of equal importance, the ethical issues surrounding gene- and cell-based therapies must be confronted.  相似文献   

18.
重组腺病毒载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病毒载体转导目的基因具有效率高、滴度高、在体内不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等优点,使腺病毒载体在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与实践方面得以广泛运用。本文就三代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改进,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肿瘤基因治疗策略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地综述,并讨论了在肿瘤基因治疗中仍需解决的安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Oncolytic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vectors can be used for cancer therapy as direct cytotoxic agents, inducers of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and as expressers of anti-cancer genes. In this study, the efficacy of HSV vectors, G47△ and NV1023 were examin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reast cancer.Methods Human breast cancer MDA-MB-435 cells were cultured or implanted subcutaneously in BALB/c nude mice. The cells or tumors were inoculated with G47△ or NV1023, and cell killing or inhibition of tumor growth determined. Both viruses contained the LaeZ gene and expression in infected cells was detected with X-gal histoehemistry.Results G47△ and NV1023 were highly eytotoxie to MDA-MB-435 cells in vitro at very low 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 X-gal staining of infected tumo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illustrated the replication and spread of both viruses. G47△ and NV1023 inoculation inhibited tumor growth and prolonged mouse survival. Both vectors behaved similarly.Conclusions Oncolytic HSV vectors, G47△ and NV1023, were extremely effective at killing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tumor xenografts in vivo. This novel form of cancer therapy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20.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而逆转RASSF1A的甲基化则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