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用纳米磁珠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合并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筛选候选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初步探讨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在pSS-IL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弱阳离子(WCX)纳米磁性微球捕获69例pSS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所获蛋白质经PBSⅡ-C蛋白质芯片阅读仪绘制蛋白指纹图谱,经Ciphergen ProteinChip和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之后,再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识别,最终筛选出pSS-ILD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优化组合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在pSS-ILD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共找到7个差异蛋白峰(P<0.05),其中质荷比(m/z)为3 778.3、3 318.3和2 236.6的3个蛋白峰用于建立pSS-ILD诊断模型,该模型对pSS-ILD诊断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87.5%。经双盲实验验证,该模型对pSS-ILD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5.7%。结论:应用WCX纳米磁性微球联合MALDI-TOF-MS技术可检出pSS-ILD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建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pSS-ILD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纳米磁珠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 pSS)合并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筛选候选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初步探讨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在pSS-IL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弱阳离子(WCX)纳米磁性微球捕获69例pSS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所获蛋白质经PBSⅡ-C蛋白质芯片阅读仪绘制蛋白指纹图谱,经Ciphergen ProteinChip和Biomarker Wizard 软件分析之后,再用Biomarker Patterns 软件识别,最终筛选出pSS-ILD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优化组合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在pSS-ILD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共找到7个差异蛋白峰(P<0.05),其中质荷比(m/z)为3 778.3、3 318.3和2 236.6的3个蛋白峰用于建立pSS-ILD诊断模型,该模型对pSS-ILD诊断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87.5%。经双盲实验验证,该模型对pSS-ILD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5.7%。结论:应用WCX纳米磁性微球联合MALDI-TOF-MS技术可检出pSS-ILD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建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pSS-ILD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家系蛋白质指纹图谱的表达,寻找与SLE家族遗传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方法 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球捕获血清蛋白,ProteinChip PBSⅡ-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检测7例中国四川地区SLE家系成员(包括3例确诊SLE患者)、63例散发SLE及8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所有蛋白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 3.10软件分析.结果 在SLE家系筛选出4个与散发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有明显差异的蛋白峰,其中质荷比(m/z)为9342.23的蛋白峰在SLE家系高于散发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散发SLE患者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m/z为4094.03、5905.35和 7973.53的3个蛋白峰在SLE家系低于散发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散发SLE患者又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m/z为9342.23、4094.03、5905.35和7973.53的蛋白多肽在SLE家族成员致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z为9342.23的蛋白表达越高,4094.03、 5905.35和 7973.53蛋白质表达越低,患SLE的危险度越大.这些蛋白可能成为SLE特异标志物,从而预测SLE的患病危险度,同时为SLE的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贲门癌肿瘤标记物并建立诊断模型.筛选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为临床早期诊断贲门癌及判断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 CM10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101例贲门癌患者及11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蛋白,Biomarker Wizard 软件和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BPS)分析得差异蛋白并建立贲门癌诊断分类树,双盲法验证其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对比有、无淋巴转移的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得到差异蛋白.结果 对照分析贲门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得56个差异蛋白(P<0.05),经BPS软件筛选,以质荷比为5 480.49(P<10-8)的蛋白为主根结点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其灵敏度为95.05%,特异度为95.76%.得到可提示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3 820.87(P<0.05),其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82.1%.结论 SELDI-TOF-MS技术可建立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贲门癌诊断模型,筛选出能够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有助于贲门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宫颈浸润癌和原位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通过差异蛋白组学筛选特有的蛋白标记物.方法 应用SELDI-TOF-MS技术和WCX2(弱阳离子)芯片采集74例宫颈癌(44例宫颈浸润癌和30例宫颈原位癌)患者和51例健康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筛选差异蛋白,应用Biomarker patternsoftware 5.0.2版建立诊断模型,并盲法验证其诊断效率.结果 宫颈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有1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峰(P<0.05),筛选出分子量分别为5642、5912、5905、5660、2288和8700 Da 6个标志蛋白,将125例血清随机分为30例宫颈癌和30例健康人血清作为训练组用于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44例宫颈癌和21例健康人血清作为验证组,其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95.23%.宫颈浸润癌与原住癌血清蛋白质谱有1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P<0.01),筛选出分子量分别为13776、2796、2697、2070、2768和9222 Da 6个标志蛋白,随机将15例宫颈浸润癌和15例原位癌血清分为训练组,29例浸润癌和15例原位癌作为验证组,其鉴别宫颈浸润癌的敏感性为93.10%.特异性为93.33%.宫颈原位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蛋白质谱比较有6个差异表迭的蛋白质(P<0.05),分别随机选取15例宫颈原位癌和15例健康人血清作为训练组,15例原位癌和36例健康人血清作为验证组,其诊断宫颈原位癌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8.08%.结论 血清蛋白质谱技术可望用于宫颈浸润癌和原位癌的鉴别,标志蛋白的鉴定可能对宫颈癌浸润机制的探讨和新的治疗手段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肾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筛选特异的蛋白质标记物,构建用于肾癌早期诊断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方法 应用蛋白质芯片CM10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测定168例血清标本(其中肾癌53例,肾良性占位性病变47例,健康志愿者68例)的蛋白质质谱,用随机抽取的118例标本(肾癌38例,肾良性占位病变30例,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训练组,应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和交叉验证,建立肾癌诊断模型;其余50例标本进行盲法验证.结果 利用质荷比分别为5350、4100、3446、5027和6115的5个蛋白峰建立区分肾癌和正常人的诊断模型,其敏感性为94.74%,特异性为92%.盲法验证显示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88.89%.区分肾癌和肾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模型,敏感性为92.11%,特异性为90%.区分透明细胞癌和其他病理类型的肾癌的诊断模型对透明细胞癌的判别率为92.84%,对其他病理类型的肾癌的判别率为81.82%.结论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肾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对诊断肾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贲门癌肿瘤标记物并建立诊断模型。筛选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为临床早期诊断贲门癌及判断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 CM10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101例贲门癌患者及11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蛋白,Biomarker Wizard软件和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BPS)分析得差异蛋白并建立贲门癌诊断分类树,双盲法验证其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对比有、无淋巴转移的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得到差异蛋白。结果对照分析贲门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得56个差异蛋白(P<0.05),经BPS软件筛选,以质荷比为5 480.49(P<10-8)的蛋白为主根结点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其灵敏度为95.05%,特异度为95.76%。得到可提示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3 820.87(P<0.05),其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82.1%。结论 SELDI-TOF-MS技术可建立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贲门癌诊断模型,筛选出能够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有助于贲门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蛋白指纹图谱技术筛查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表达谱,寻找血清中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 选择前列腺癌患者22例和前列腺增生患者26例以及同期正常对照者25例,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各血清样本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比较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 前列腺癌组的血清蛋白质谱图中质荷比为3 165、3 982、4 291的蛋白质相对含量(9.794±4.449、3.968±2.247、11.020±6.069)高于正常对照组(5.062±2.245、1.823±1.432、6.525±5.270),而质荷比为2 747、10 268的蛋白质相对含量(22.390±12.179、0.953±0.338)低于正常对照组(42.231±16.970、1.932±0.864);质荷比为10 268的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前列腺癌组(0.953±0.338)低于前列腺增生组(1.314±0.4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SA阳性的前列腺癌组质荷比为3 960的蛋白质相对含量(3.447±1.434)高于PSA阳性的前列腺增生组(1.473±0.971),而PSA阳性的前列腺癌组质荷比为10 268的蛋白质相对含量(0.847±0.408)低于PSA阳性的前列腺增生组(1.538±0.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蛋白质谱图存在差异的6个不同质荷比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组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筛查的血清标志物.质荷比为10268Da的蛋白指纹峰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SELDI质谱仪建立大肠癌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诊断模型.方法:测定182例血清标本(其中55例大肠癌、35例大肠腺瘤、92例健康人)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诊断模型.结果: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大肠癌与健康对照中筛选出了4个质荷比位于5 911 Da、8 922 Da、8 943 Da、8 817 Da(M/Z)峰,用它们建立的诊断模型的特异性为93.3%,敏感度为90.9%,Youden指数为0.84242.从大肠癌与大肠腺瘤中筛选出7个质荷比位于17 247 Da、18 420 Da、5 911 Da、9 294 Da、4 654 Da、21 694 Da、21 742 Da的峰值,建立模型的特异性为83.2%,敏感度为89.3%,Youden指数为0.72484.结论:该方法在大肠癌的诊断中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RA-ILD)血清差异蛋白,初步建立血清差异蛋白指纹图谱分类树。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获得15例RA-ILD患者(RA-ILD组)和13例健康成人(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SPSS 13.0、Biomarker Patterns软件、Bio-Marker Wizard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并初步建立诊断分类树。结果 RA-ILD组患者血清共检测出143个蛋白峰,其中4个蛋白峰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荷比分别为2 876.75、3 382.59、11 525.30和11 886.00。以质荷比11 525.30、2 876.75建立诊断分类树,灵敏度为93.33%(14/15),特异度为92.31%(12/13)。结论 SELDI-TOF-MS技术用于RA-ILD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可筛选出有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SmD1抗原的mRNA水平与抗SmD1抗体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抗SmD1抗体升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0例抗SmD1抗体正常的SLE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SLE组和正常对照组SmD1抗原的mRNA水平。所得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SmD1抗体升高、抗SmD1抗体正常的SLE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中,SmD1抗原的荧光定量PCR结果-△△CT分别为-0.60±2.99、-0.04±1.92和-0.00±2.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D1基因的表达在各组中无明显不同,SLE患者免疫异常,表型特别丰富,几乎涉及整个免疫系统,仅以SmD1mRNA表达异常不可能完全解释免疫系统的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肺间质病变的CT征象及其发生率。方法:对30例SLE患者进行胸片,高分辨CT扫描(HRCT),对肺间质病变进行征象分类。结果:HRCT诊断SLE患者的肺间质病变的阳性率为53%,其敏感性高于胸片(27%)。结论:HRCT是发现SLE患者肺间质病变较敏感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并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30例SLE患者与20例健康者血清PRL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平均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更为明显.SLE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SLEDAI正相关.结论 血清泌乳素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水平升高与病情活动明显相关,可作为判定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坤  张永亮  张敬然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3991-399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患者和20例健康者,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SLE活动组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研究其与SLE有关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抗体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LE患者、非SLE结缔组织病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Dot-ELISA方法测定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及其滴度.结果:116例SLE患者血清有78例检出该抗体,其阳性率为68.2%(78/116);正常对照人群100例未见假阳性;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DM/PM)76份、硬皮病(PSS)48份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8份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出现.该抗体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在活动期高于缓解期,与疾病活动指数和ANA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与抗ds-DNA抗体滴度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的检测,对SLE诊断和随访可起到一定的临床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健康者静脉血B淋巴细胞成熟抗原(BCMA)表达和CD138+浆细胞数量的差异。方法将40例SLE患者血液标本作为SLE组,30例健康人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BCM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静脉血CD138+浆细胞数量。结果 SLE组患者静脉血中BCMA mRNA水平、蛋白含量以及CD138+浆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E患者中浆细胞数量的增多可能与BCMA高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145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XW  Liu X  Li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5):2458-2461
目的 了解发展为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1105份住院病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51例、系统性硬化症(SSc)6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103例,干燥综合征(pSS)159例,重叠综合征29例.对发病时符合UCT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75例SLE、27例SSc、15例PM/DM、26例pSS和2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共176例是由UCTD经过平均2~5年发展而来.发展为SLE的患者在发病时以关节痛或关节炎最为常见,分别为56%(42/75)和28%(21/75),抗核抗体阳性率为58.7%(44/75);发展为SSc的患者中,85.2%(23/27)以雷诺现象为首发症状;发展为PM/DM的患者以皮疹或颜面浮肿为主要表现分别占40%(6/15)和33.3%(5/15);而发展为pSS的患者则以口干或眼干为常见的表现,占53.8%(14/26).结论 UCTD可发展为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SLE、SSc、pSS、PM/DM及重叠综合征.UCTD的转归与发病时的临床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C1q水平变化对SLE疾病活动性判断及狼疮肾炎(LN)的诊断意义。方法  150例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分为SLE组(60例)、其他风湿疾病组(30例)、其他肾脏疾病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4组,其中SLE组包括33例LN患者和27例非LN患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1q水平,并与其他SLE活动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SLE组的血清C1q水平低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其他肾脏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F =41.428,P =0.000),其中LN组的血清C1q水平低于非LN组(t =-4.262,P =0.000),SLE病情活动期患者C1q水平低于病情稳定期患者(t =-5.159,P =0.000)。②在SLE组中C1q诊断LN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59.3%。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17。③相关分析表明,SLE患者血清C1q水平与C3、C4呈正相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呈负相关(r=0.593、0.448和-0.589,P =0.000)。结论  血清C1q不仅有助于SLE及LN的诊断,且对SLE的病情评估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Seventy-one children with the diagno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39 cases), dermatomyositis (25 cases), or scleroderma (7 case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The children with SLE were much sicker than those with the other two diseases and were found to have a poorer prognosis than adults with SLE. In general, the earlier the age of onset, the poorer the prognosis. Earl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bnormal renal findings, and cardiac abnormalities heralded early death from SLE. The peak incidence of SLE near the time of puberty suggests hormonal influence on this disorder in children. Survival rates and morbidity improved as the treatment improved. Corticosteroids were the main therapeutic agents. The patients with scleroderma also received varying doses of vitamin E, penicillamine, chloroquine hydrochloride, and salicylates. The antimetabolites were used to treat SLE starting in the late 196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