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阑尾切除术后,感染线结是造成切口不愈和迟发感染的常见因素。设法避免缝线在切口内存留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自1980年始,对容易发生切口感染的34例穿孔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患者,采用经皮连续缝合腹膜(或腹膜和腹直肌后鞘)和腹外斜肌腱膜(或腹直肌前鞘),拆线时将线从切口内抽出的方法取得较满意效果。34例中除3例切口感染外,均甲级愈合。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8.2天。无切口疝发生。而同期对照的40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在城乡医疗单位广泛进行输卵管结扎术。手术中膀胱损伤偶有发生,现将这方面的防治意见简述如下。腹壁解剖与膀胱的位置一、下腹部正中切口的腹壁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和腹横筋膜;若切口沿正中偏向了一侧则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二、膀胱为空腔器官,位于腹膜外,腹膜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3-11以来完成耻骨上下腹正中线切口腹膜前径路的亚侵入性腹股沟斜疝成形术274例。现将术后已达2年的病人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后,沿耻骨上下腹正中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长约7cm,从中线钝性分开腹直肌和腹横筋膜,在腹膜和腹横筋膜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1年驻月期间1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病灶均经手术切除,其中8例累.殷腹直肌前鞘,3例累及腹直肌,2例累及腹膜,对于直径大于3cm、病灶累及腹直肌及腹膜者,术后给予口服孕‘兰烯酮治疗3-6个月,术后随访半年至6年均无复发。结论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及辅助检查多可确诊,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预防本病关键在于剖宫产手术时应尽量避免将蜕膜组织和间质成分带至腹壁切口。。  相似文献   

5.
《云南医药》2013,(2):170-171
<正>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为我院200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86例急性阑尾炎病例中行腹直肌外侧直切口阑尾切除术者,其中男108例,女99例,年龄2~74岁,平均年龄36.2岁。本组全部采用腹直肌外侧直切口行阑尾切除,切口选择采用右下腹腹直肌外侧与腹直肌平行直  相似文献   

6.
在剖腹阑尾切除术中 ,对于切口的选择 ,多选用麦氏切口、右下腹直肌分离切口或右下腹直肌外缘切口。对于诊断明确者 ,上述切口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但对于误诊为“阑尾炎”的其他疾病 ,如 :妇产科急腹症、升结肠肿瘤等 ,麦氏切口、横纹切口 ,则不能满足手术需要 ,因其不能很好延长切口。我们综合上述切口的优缺点 ,对阑尾手术切口作了改进。方法为 :选择脐到右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作一纵形切口 ,长 3~ 4cm ,此处大致为腹直肌外缘切口。切开皮肤、浅筋膜 ,向内侧可显露腹直肌前鞘 ,向外可显露外斜肌腱膜。使用拉钩 ,将切口略拉向右下方 ,到达麦氏点位置 ,顺腹外斜肌腱膜纤维方向切开 ,余下步骤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应用此种切口 ,行 2 5例阑尾切除术 ,2例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当发现存在妇产科急腹症时 ,若切口不易延长 ,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 ,则关闭腹膜和腹外斜肌腱膜 ,按原切口作腹直肌分离切口 ,且适当延长切口 ,使手术视野显露充分 ,而避免两个切口 ,不影响腹部美观 ,2例右侧卵巢囊肿切除应用了此方法 ,效果满意。随访 2 1例病人 ,时间 3个月至 1年 ,未发现伤口异常。此切口优点 :①适应证较麦氏切口、横纹切口...  相似文献   

7.
我院1977~1983年施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术2100例,近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月~2年和4~5年随访无失败病例。本组基本采用输卵管吊钩取管,不受体位限制,以病人舒适为度。切口选择在耻骨联合上缘2-3厘米处,作2-2.5厘米皮肤及腹直肌前鞘横行切口。出血约在1-2毫升左右。为避免膀胱损伤,可在寻找腹膜时尽量推开腹膜外脂肪,以手指触到光滑薄膜其下有盆腔内容的感觉时钳夹腹  相似文献   

8.
新法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医院已广泛开展,我们最近开展了20余例并加以改良,此新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缩短拆线时间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手术方法 ①选择下腹部两骼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为切口部位,做一横直切口,长约12~15cm。②横行直切皮肤全层;正中切开皮下脂肪2~3cm,向两侧钝性分离脂肪层(撕开),横行剪开腹直肌前鞘与皮肤等长。③在正中分开胆直肌,术者与助手各用双手食中指向两侧拉开松解腹直肌,暴露腹膜,切开小口,上下撕开腹膜,暴露子…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9年6月~12月,采用经腹直肌旁直切口腹膜外径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22例,方法简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7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0.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的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发病时间及诊断经验。结果15例患者行结节及病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切除术,病灶位于脂肪层及腹直肌前鞘间者3例,浸及腹直肌者10例,累及腹膜者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原因属医源性种植,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药物治疗,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盲肠后位腹膜外阑尾炎是阑尾炎中少见的一种类型,因阑尾的位置特殊,阑尾急性炎症时临床体征不典型,易误诊,手术显露及切除有一定的难度,术后并发症多。需要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恰当的手术治疗。治疗应采取尽早手术的原则。手术切口一般选择右侧经腹直肌旁直切口,切口不宜过小,必要时切开侧后腹膜,以保证阑尾病变部位显露充分。手术的关键是先处理阑尾跟部,行逆行切除阑尾术。  相似文献   

12.
纵横切口预防幽门环肌切开术后切口裂开临汾地区医院(041000)李利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多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切口裂开率文献报道为2.77%。本院由成人外科承担外科病儿治疗,1982~1992年应用右上腹直肌切口治疗本病54例,切...  相似文献   

13.
腹膜外一层缝合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膜外一层缝合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不缝合腹膜。在腹膜外将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一层缝合。结果62例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也未出现切口裂开、肠粘连、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外科从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3月在施行阑尾切除术时采用腹膜外翻固定法 ,共做 385例 ,其中男性 2 83例 ,女性 10 2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7岁。术后切口均为 期愈合。1 方法采取阑尾交错切口或右下腹部腹直肌旁切口 ,手术操作步骤同手术常规 ,切开腹膜后将腹膜提起外翻遮盖切口 ,用止血钳将其固定在护皮巾上 ,当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时应准备好吸引器 ,先将腹膜切一小口进行吸引 ,然后再延长切口外翻固定 ,以免脓液外溢污染切口。阑尾处理完毕 ,关腹腔前术者及助手用生理盐水洗手 ,放开固定的止血钳 ,腹膜外翻缝合 ,用生理盐水洗净…  相似文献   

15.
张楠  谭欣 《成都医药》2000,26(1):19-20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较以往术式的优点。方法:沿髂前上棘连线下3cm处做直线型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筋膜,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可吸收线单层边疆缝合子宫肌层,筋膜,皮内缝合皮肤,不缝合腹膜,并与同期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显(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较以往术式的优点。方法:沿髂前上棘连线下3cm处做直线型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筋膜、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可吸收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肌层、筋膜、皮内缝合皮肤,不缝合腹膜。并与同期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入院后行病灶切除术,术中所见:7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1例病灶累及腹直肌,1例病灶累及腹膜。术后行病理检查示: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切口Ⅰ期愈合,治愈率为100%。术后所有患者随诊12个月,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较明确,治疗以手术为主,严格控制剖宫产术,术中注意保护腹壁切口及盆腔,可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结扎术是我国妇女采用的一项永久性节育措施。我站从1990年1月至1999年9月施行腹横切口皮内缝合输卵管术8218例,手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不需拆线,愈后瘢痕美观,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手术方法1.1 术前准备:同一般经腹输卵管结扎术。1.2 麻醉方法:用1%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切口局部麻醉。1.3 手术步骤:下腹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取耻骨上方三横指(产后,大月份引产后宫底下二横指)正中腹部自然横纹线作横切口长约3.0cm左右。执笔式持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纵行切开腹直肌前鞘,用手指分开腹直肌将腹膜外脂肪及膀胱腹膜反拆推向下方以…  相似文献   

19.
张彩青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89-79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8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治疗经验。结果:病变位于腱膜前2例,位于腹直肌10例,位于腹外斜肌或腹横肌5例,另有1例局限于腹股沟处,本组无累及腹膜及盆腔脏器患者。行聚丙烯网片修补或皮瓣移植修补5例。术后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及切口疝等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多局限于腹壁肌层,较少累及腹膜和盆腔。手术切除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斜行腹直肌后鞘入路在分离腹部二次手术腹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7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接受二次手术探查的患者资料,比较斜行腹直肌后鞘入路组(观察组)和常规入路组(对照组)进腹手术时间,进腹出血量,肠管损伤例数,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疝等指标。结果斜行腹直肌后鞘入路组在进腹手术时间,进腹出血量,肠管损伤例数和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常规入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有切口疝的发生。结论斜行腹直肌后鞘入路可有效提高腹部二次手术进腹的安全性,具有操作简单、进腹快、进腹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