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增加了约5倍,患病人数已逾4000万。临床上应用胰岛素注射的病人也逐渐增加。我院自2003年7月开始应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诺和灵50R笔芯,诺和灵30R笔芯,诺和灵N笔芯)治疗2型糖尿病7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了解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并比较胰岛素与其类似物的强化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对其肝肾功能、空腹、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诺和灵R笔芯注射液或诺和锐笔芯注射液,均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强化降糖治疗,使血糖在3~7d内达标后继续治疗2周。复查上述各项指标,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情况,比较诺和灵R与诺和锐的强化治疗作用。结果 应用胰岛素泵的方式进行强化降糖治疗后,诺和灵R组、诺和锐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诺和锐组的平均用量少于诺和灵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使患者胰岛功能获得改善。同等剂量的诺和锐较诺和灵R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春 《中国保健》2009,(21):843-843
目的:比较2种预混型人胰岛素制剂(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由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诺和锐30组入选30例和诺和灵30R组入选30例治疗12w。结果: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的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发生低血糖的次数少。诺和锐30是一种治疗糖尿病有效、安全的胰岛素剂型。  相似文献   

4.
李晓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274-2275
目的探究胰岛素诺和灵30R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内分泌科2010~2011年间治疗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将他们分为两组,诺和灵组70例患者给予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诺和灵组患者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诺和灵组发生低血糖率1.43%,对照组发生率12.86%,提示使用诺和灵30R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可靠,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并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应广泛推举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朱昕 《健康必读》2009,8(1):30-3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在家中进行胰岛素调试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择本社区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其口服降糖效果不佳,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在社区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中自己进行胰岛素注射,采用小剂量诺和灵30R或诺和灵50R bid或+小剂量拜糖平50~150mg/d或文迪雅4mg/d。3周后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进行比较。结果36例DM患者经过培训后他们或他们的家属都熟练地掌握了胰岛素注射技术,了解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学会了注射胰岛素常见反应的简单处理办法。通过胰岛素治疗3周后,80%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检测FPG、PPG2h与胰岛素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在家中接受小剂量胰岛素调试治疗是有效、实用安全的方法,有利于部分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注射胰岛素原因、注射前治疗情况、注射方案、注射方法、1年后随访患者是否继续注射胰岛素及注射方法、注射方案、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高、病程长 ,用胰岛素笔注射均有利于患者继续注射 ,而因急性代谢紊乱而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日后可转为口服降糖药治疗。结论 加强病人教育 ,用胰岛素笔注射等措施对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有利 ,早期应用胰岛素可部分恢复 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有效药物,大部分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在家仍需继续注射胰岛素治疗,以稳定血糖水平,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需依靠外源性补偿胰岛素才可维持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为期12周的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72例T2DM患者被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方案,观察两组患者7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严重低血糖发生次数约为诺和灵30R组的二分之一;两组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治疗时,诺和锐30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少;两种治疗之间的总体血糖控制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的人运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物的方法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而需加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属注射类药物,患者大多时间是出院后回家使用,因此,护士必须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其学会安全使用胰岛素,以保证出院后能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0.
焦雪琴  王红梅  姚建宇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64-136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2周后效果欠佳,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4~8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4周血糖下降明显(P<0.05);第8周血糖下降显著(P<0.01);HbA1C在治疗8周后下降明显(P<0.05);平均全日胰岛素用量,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19%。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可减少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分泌功能,起到降低血糖、HbA的作用,可减少诺和灵30R的用量,二者联用有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38例应用诺和灵30R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患者,加服拜糖苹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观察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灵30R(二次/日,皮下注射),疗程在2~4周,诺和灵30R用量已调至58-66u,血糖仍未达标(且有9例患者于午餐前出现轻度低血糖症状)。联合口服拜糖苹(50~100mg次/日)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低血糖发生及胰岛素用量变化情况。结果诺和灵30R联合拜唐苹治疗后FPG、2hPG、HbA。。均有明显下降,FPG(P〈0.05),2hPG(P〈0.01),HbA1c(P〈0.05),平均全日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16%,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诺和灵30R联合拜糖苹治疗2型糖尿病可使血糖平稳达标,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16%,无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于口服降糖药物不达标或存在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往常选用预混人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或合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但其血糖难以很好达标.为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血糖达标率,笔者对应用诺和灵30R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换用诺和锐30,观察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控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使用餐前胰岛素相同而基础胰岛素不同的强化方案——既地特胰岛素(长效)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R(诺和灵R)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N(诺和灵N中效)联合诺和灵R治疗2型糖尿病。对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在强化方案中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符合纳人标准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和诺和两组,每组各25例。地特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诺和组给予诺和灵N联合诺和灵R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所用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PG)同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诺和组比较,地特组血糖达标时间短(P〈0.05),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少(P〈0.05),低血糖率低(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与诺和灵N联合诺和灵R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相似,但地特组血糖达标快,低血糖风险低,且胰岛素用量少。  相似文献   

14.
刘明  王景贵  时胜 《健康必读》2008,7(1):53-54
1.1患者男,44岁因糖尿病十年,肾功能损害,于2006年十二月二十日接受胰岛素治疗,使用30R诺和灵治疗,用量早24单位,晚14单位日二次腹壁皮下注射,注射诺和灵约48小时后,注射部位搔痒,红肿,呈灼烧性疼痛感,  相似文献   

15.
诺和灵30R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胰腺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A、B两组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强化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BG、餐后2h血糖(P2BG)和HbAlc比治疗前均下降,FINS比治疗前升高(P〈O.01),Homa—IR较治疗前降低,Homa-IS较治疗前提高。[结论]采用诺和灵30R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提高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护理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80例(需长期注射胰岛素)纳入本次研究工作;给予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护理教育干预措施.结果:给予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护理教育干预后,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掌握情况明显提高,与干预前对比,掌握率更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护理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72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灵30R组(n=35)与诺和锐30组(n=37),治疗前和24周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血脂、体重、体脂含量和BMI值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bA1c、FPG和2hP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诺和锐30组2hPG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诺和灵30R治疗后体重和BMI值有显著增加,而诺和锐30组体重及BMI值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T2DM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诺和锐30要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为期12周的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72例T2DM患者被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方案,观察两组患者7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严重低血糖发生次数约为诺和灵30R组的二分之一;两组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治疗时,诺和锐30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少;两种治疗之间的总体血糖控制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9.
宁静 《现代保健》2011,(19):57-58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诺和锐30治疗组)和B组(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方案,为期12周。观察两组患者5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A组三餐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HbAl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诺和锐30治疗时,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情况,探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8年5-10月广东省越秀区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调查,了解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胰岛素笔使用情况,整理数据后进行专业的护理干预,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影响使用胰岛素笔的主要因素:胰岛素笔使用不当,血糖异常时自行更改胰岛素剂量和胰岛素笔损坏不知如何解决维修以致错过胰岛素治疗时间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能正确对待糖尿病病情,使用胰岛素笔技能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对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技能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对于保证出院后血糖的稳定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