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F-36 量表,对220 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220 例正常对照者进行QOL测量与评价,并对其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其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加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QOL),以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并探讨可能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的测量与评价,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其八个纬度(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的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QOL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乏力、病程。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QOL的诸多因素中经济收入、乏力和病程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新修订的简明健康生存质量(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量表测试10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分值,并采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疾病的共性证候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等。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筛选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修订后的SF-36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773,提示各项目间内部有良好的一致性。肝炎后肝硬化组修订后SF-36总评分及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的平均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肝炎后肝硬化共性证候评分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角色、活力、总体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均r〉0.6,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P=0.05水平,中医肝炎后肝硬化共同证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262、-0.2978、-0.4839、-0.4839、-0.5123、-0.5719,是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纳入疾病中医共性证候的修订后SF-36量表更为客观,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与评价,并对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躯体疼痛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分别为56±17、65±24、21±30、62±18、28±34、55±28、57±2、68±25和52±1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生存质量指数评分(7.2±2.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F-36总评分及其8个分项目相互之间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总评分与生存质量指数评分呈极显著性正相关(r=0.7841,P均〈0.01)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QOL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型、乏力、腹水、黄疸、脾肿大、血清ALT与总胆红素升高、血浆白蛋白或(A/G)降低以及HbeAg、HBV-DNA持续阳性等。结论SF-36适用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QOL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 (QOL) ,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 36表 ,对 2 0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2 0 0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 (QOL)测量 ,并对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寻找其中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SF 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 <0 .0 1) ;影响慢性乙肝患者QOL的主要因素是病程、并发症、谷丙转氨酶 (ALT)、乏力、黄疸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 ,有效的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心理治疗和护理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8例,均给予LAM(100 mg/d)联合ETV(0.5 mg/d)抗病毒治疗,疗程为4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相关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及健康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以判断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结果经4个月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1);SF-36评分升高( P <0.01)。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Child-Pugh评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版本的普适性测定量表MOS SF-36对8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于接受介入治疗前24 h和接受治疗后1个月进行调查,并以MOS SF-36得分等级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饮酒(量)、吸烟(量)、血压、血糖、血脂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M0S SF-36得分在治疗前24 h为(70.04±14.55)分,治疗后1个月为(85.41±18.25)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个月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8.10%.MOS SF-36得分在治疗前与性别和吸烟有关(P=0.000),在治疗后与性别有关(P=0.004).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性别和吸烟量与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的性别和吸烟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QOL),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36表,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QOL)测量,并对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其中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部的平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影响慢性乙肝患者QOL的主要因素是病程、并发症、谷丙转氨酶(ALT)、乏力、黄疸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有效的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心理治疗和护理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乙肝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SF 36)中文版对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结果:除心理功能维度外,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Child分级主要影响生理健康方面的评分,而性别对生理及心理健康方面评分均有影响。结论: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普遍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与Child分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探讨不同Child分级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为提高肝硬化患者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入选的7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分级,其中ChildA级22例、ChildB级39例、ChildC级17例,采用简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SF-36)中文版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然后比较不同组之间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Child分级为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健康感受、心理健康及精力三个方面在不同Child分级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下降,与Child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制定有效的临床及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