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采用国内外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开展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儿童心血管疾病预警、诊治技术研究"分课题济南调查点。共纳入济南市城区7 84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使用中国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并计算加权kappa值(kw)比较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结果采用4种BMI筛查标准,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21.0%(中国标准)、17.2%(CDC标准)、21.0%(IOTF标准)和22.1%(WHO标准),肥胖率分别为19.9%(中国标准)、17.4%(CDC标准)、12.4%(IOTF标准)和18.6%(WHO标准)。无论采用何种标准,男生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6~11岁组肥胖率显著高于12~17岁组。中国标准与三种国际标准即CDC、IOTF和WHO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很好,kw值分别为0.88、0.80和0.91。结论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严峻,主要集中在男童和6~11岁儿童,提示相关部门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为制定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6岁儿童采用WHO 2007年推荐的分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判定超重肥胖,7~17岁儿童青少年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中的分年龄、性别的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0%(男生:12.8%,女生:9.0%)和7.7%(男生:9.7%,女生:5.5%),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4%(男生:9.3%,女生:7.4%)和5.2%(男生:6.2%,女生:4.1%)。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分,高、中和低家庭收入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分别为12.3%、10.7%和8.2%,肥胖率分别为8.6%、7.2%和5.7%。结论 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成都市7 ~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BMI界值。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7 ~17岁儿童青少年6 396人,测量生长发育指标,作为建立BMI界值的数据库;以身高标准体重法为参照标准,绘制成ROC曲线,从中确立最佳界值点。结果运用ROC曲线法对成都市7 ~17岁男女童超重、肥胖的BMI界值点分析, 7 ~17岁男童超重最佳界值点的灵敏度在91% ~100%之间,平均97.5%,特异度在86% ~100%之间,平均94.7%;男童肥胖最佳界值点的灵敏度在90% ~100%之间,平均97.6%,特异度在92% ~100%之间,平均97.0%。7 ~17岁女童超重最佳界值点的灵敏度在94% ~100%之间,平均97.2%,特异度在88% ~100%之间,平均95.8%;女童肥胖最佳界值点的灵敏度各年龄组均为100%,特异度在96% ~100%之间,平均98.7%。结论据ROC曲线法对成都市7 ~17岁男童超重的BMI界值点参考值分别在17.40至22.71之间,肥胖在18.69至25.02之间; 7 ~17岁女童超重的BMI参考值分别在16.77至23.58之间,肥胖在18.48至26.24之间。男女童最佳界值点不同,随年龄增大,界值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蒙自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与血压偏高之间的关系,为卫生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4所学校中30个班级的中小学生开展研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超重和肥胖与血压偏高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7~17岁儿童青少年4 015人。超重、肥胖及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2.53%、10.01%及12.38%。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9.96%、19.48%及25.62%。超重组和肥胖组血压偏高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2.190倍(95%CI:1.696~2.926,P<0.001)和3.243倍(95%CI:2.501~4.204,P<0.001)。对1 604名9~17岁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运动等行为进行分析,非寄宿生(15.09%)、食用新鲜水果≥1次/d(13.49%)学生的肥胖率更高(χ2=18.012、7.225,P<0.05);不饮用含糖饮料(16.88%)、每周进行60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抽取河南省内7个市6~17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共计19 390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2.3%,其中超重4 415人(22.8%),肥胖3 790人(19.5%)。其中10 390名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0%和20.8%,9 000名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5%和18.1%,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和初中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超重(OR=1.842),母亲超重(OR=2.586),儿童青少年喜爱吃甜食、膨化食品(OR=3.161),进食速度过快(OR=3.268),经常在外就餐(OR=1.882),每天看电视、玩手机时间超过2 h(OR=2.376),每天睡眠时间不足(OR=2.64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较高,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 116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以李辉制定的中国7~18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界值点(kg/m2)标准作为划分超重、肥胖的标准。结果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4.24%,肥胖率为6.31%。男生、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9%、13.68%,肥胖率分别为7.60%、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岁儿童超重、肥胖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P<0.001)。涪城区、江油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15.77%、12.44%,肥胖率分别为7.63%、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有较高的检出率,政府、学校及家庭应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沙市12~18岁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认识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严峻性,为制定控制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9-12月期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12所中学和12所高中,共纳入13~18岁中学生16 843名,并按照WHO的要求测量体重和身高。结果 本次研究的中学生共16 843名,超重人数1 703名,超重率为10.11%,肥胖人数838,肥胖率为4.98%,其中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952/8 149(11.68%)和751/8 694(8.64%),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578/8 149(7.09%)和260/8 694(2.99%)。不同性别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149.73,P均<0.001)。随着年龄增长男生超重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肥胖率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女生超重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增加趋势,肥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 长沙市13~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高,存在性别差异,应该动员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在内的所有相关群体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山东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共纳入9 583 576名6~18岁儿童青少年。利用国内外四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标准分析山东省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性别、年龄、城乡分布特征,并比较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间的一致程度。结果 基于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筛查标准,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5%、16.6%、13.9%和17.6%,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7.2%、11.4%、10.8%。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在6~11岁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超重肥胖检出率呈平稳上升趋势,12~18岁年龄组呈迅速下降趋势。中国标准与其他三种国际标准之间一致性较好,加权Kappa值分别为0.82(中国标准vs.CDC标准)、0.70(中国标准vs.IOTF标准)和0.83(中国标准vs.WHO标准)。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2-2017学年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变化趋势,为做好本区中小学肥胖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2012-2017年间5学年学生体检数据,分析超重、肥胖变化趋势。结果 2017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4.90%、18.00%,男生高于女生。5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城镇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二者平均增长速度乡村高于城镇。超重检出率初、高中高于小学,肥胖检出率初中、小学高于高中。高中超重、肥胖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99%和5.23%。利用社会时间序列建模分析预测,2022年通州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4.42%、14.07%。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6-2017学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前四年明显升高,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有效降低超重肥胖检出率,控制平均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国十六省(自治区、直辖市)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城乡及性别分布特征和趋势。方法 利用2000、2006、2011、2015和2018年5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取至少参加过一轮调查的资料完整的8398名7~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判定超重与肥胖,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和二水平随机截距模型分析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结果 中国十六省7~17岁儿童青少年2000—2018年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超重率从2000年的5.42%增加到2018年的12.92%,肥胖率从2000年的2.45%增加到2018年的12.36%。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城乡对中心化后的体质指数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体质指数的增加值大于女生(β=0.2824);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增加值大于城市地区(β=0.5902)。结论 2000—2018年中国十六省(自治区、直辖市)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描述了江苏省7~17岁儿童青少年期的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与特征,为改善儿童青少年期的代谢综合征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江苏省12个调查点的3 025名7~17岁儿童青少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问卷、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的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分组和年龄分组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结果 江苏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5.1%,男性为6.1%,显著高于女性的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15,P<0.05),7~12岁组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4.7%,13~17岁组的患病率为5.9%。13~17岁年龄组患有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比7~12岁年龄组提高1.693倍,超重人群较正常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提高8.472倍,肥胖人群则提高了40.194倍。结论 2016—2017年江苏省7~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处于较高流行水平 。超重、肥胖以及高年龄组更容易患有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瘦素-脂联素失衡与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 调查湖南省某地区儿童青少年827例,对其进行体格测量和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指标检测。根据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成成分数量分为四组,比较各组检测指标的差异及与MS和其组成成分的关系,对瘦素、脂联素、瘦素/脂联素比值(leptin/adiponectin ratio,L/A)和MS作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 结果 MS组成成分数量越多的儿童青少年的血浆瘦素、L/A水平越高(χ2=79.08、85.88,P<0.001),而脂联素含量越低(χ2=28.66,P<0.001)。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后,MS仍与瘦素、L/A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MS与L/A水平的相关性(0.350)大于瘦素和脂联素(分别为0.333和-0.208)。男女儿童青少年的L/A对MS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瘦素、脂联素,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结论 儿童青少年的代谢综合征与瘦素-脂联素失衡有关,L/A可能是比单独用瘦素或脂联素诊断MS更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8省市7~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8省市7~17岁儿童青少年2752人进行调查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3.4%,女性3.0%;城市3.1%,农村3.3%;7~12岁者和13~17岁者患病率分别为2.9%和4.9%,而13岁、14岁患病率最高;在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0.7%、8.0%和23.9%。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显示,13~17岁儿童青少年发生代谢综合征是7~12岁者的2.48倍(OR=2.49,95%CI=1.41-4.39);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分别是体重正常者的12.82倍(OR=12.82,95%CI=6.57-25.01)和51.38倍(OR=51.38,95%CI=28.42-92.91)。结论儿童青少年中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不容忽视,建议加快研究制定适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代谢综合征定义及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病情况,探讨NAFLD与MS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12例超重肥胖儿童进行体格测量、血液生化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分析NAFLD与MS的关系。【结果】共检出NAFLD患儿109例,MS 64例。腹型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NAFLD和MS的检出率分别为85.8%、12.7%、57.1%、35.4%、51.4%和30.2%。与无NAFLD的103例相比,两组在体质指数、甘油三酯、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敏感指数(Homa-IAI)以及MS组分数等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腹型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发生NAFLD的比值比(OR)分别是非NAFLD组的2.168、2.348、2.145、2.418倍,而MS患者患NAFLD的风险最高(OR=3.109)。109例NAFLD患者中,108例存在1项或多项代谢紊乱,所有代谢紊乱都具有者15例(13.8%)。【结论】超重肥胖儿童NAFLD伴发MS较普遍,NAFLD与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是儿童MS在肝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sleep duration in young Australians on different types of days across weight classes. Methods: Use of time and anthropometric data were collected on 8,866 nights from 3,884 9–18 year old Australian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 and weight status was examined using factorial ANOVA for four day types: S‐S (to bed and waking on school days); S‐NS (to bed on school day and waking on non‐school day); NS‐NS (to bed and waking on non‐school days); NS‐S (to bed on non‐school day and waking on school day). Results: Sleep duration varied with weight status when all day types were considered together (p=0.0012). Obese adolescents slept less than normal and underweight adolescent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varied for different day types; with the strongest relationship for NS‐S days (on which obese children slept 65 min less than very underweight children, p<0.0001). Conclusion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eight status and sleep duration showed consistent gradients across weight categories, but only for certain day types. Implications: These patterns cast light on the direction of causation in the obesity‐sleep duration relationship. Findings suggest that short sleep duration contributes to obesity, or that a third unidentified factor has an impact on bot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7—2021年江门市6~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与肥胖的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门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再随机抽取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监测该10所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2017—2021年5年间的身高及体重资料,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行业标准WS/T 586-2018),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等分析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率与肥胖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1年江门市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总体检出率11.57%(2 181/18 857),肥胖总体检出率9.29%(1 751/18 857)。其中,男生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82%、9.17%;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29%、9.41%;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均存在年龄差异,均表现为低龄段(6~12岁)的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高龄段(13~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的不同诊断标准,全面描述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流行状况,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进行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预警、诊治技术研究”分课题济南调查点。腹型肥胖分别采用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的不同标准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男女的腹型肥胖检出率差异,并计算kappa值,比较腰围与腰围身高比(WHtR)不同诊断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济南市城区7~17岁儿童青少年的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8.1%(WC-中国标准)、22.2%(WC-北京标准)、17.7%(WHtR-国际标准)和27.3%(WHtR-中国标准)。低学龄组(7~11岁)腹型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表现为上升趋势,高学龄组(12~17岁)腹型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无论采用何种标准,高学龄组(12~17岁)中男生腹型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结论 济南市城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处于流行状态,应当引起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的脂肪细胞因子等指标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 调查儿童青少年827人,测量其身高、体重和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等指标,比较超重与肥胖组和正常组的差异,分析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联性。结果 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组,调整性别和年龄分期因素后,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B、瘦素和TNF-α水平仍高于正常组,与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9、0.304、0.249、0.151、0.148、0.432和0.157),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脂联素含量则低于正常人群,并与B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112和-0.182),差异和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由瘦素、TNF-α、SBP、IGF-1和年龄因素构成的回归方程可解释BMI信息量的51.2%(F=172.440,P<0.001)。结论 超重与肥胖儿童青少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改变,瘦素、TNF-α和IGF-1与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有关,可能参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父母超重肥胖与儿童代谢指标异常聚集性的关系,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某所小学作为调查点,将身体测量、问卷调查和血生化检测均完整的1 280名6~1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父母超重肥胖与儿童代谢指标异常及其聚集性的关系。结果 父母一方和双方均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5.6%和19.8%。儿童代谢指标异常(腹型肥胖、血压偏高)及其聚集性(2项和≥3项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在父母不同体重状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与父母均体重正常的儿童相比,父母一方超重肥胖儿童存在腹型肥胖(OR=2.00)和1项代谢指标异常(OR=1.47)的危险性较高(P<0.05或<0.001),而双方均超重肥胖儿童存在腹型肥胖(OR=3.08)、血压偏高(OR=1.74)和代谢异常指标聚集(OR=1.64~4.60)的危险性更高(P<0.05或<0.001)。结论 父母超重肥胖与儿童腹型肥胖、血压偏高和代谢指标异常聚集性存在关联。这提示应该对有父母超重肥胖史的高危儿童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