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较常见,渗血少时对患者无影响,多时易加重患者贫血症状,且增加患者精神负担。鉴此,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菌3M透明胶带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纱线结扎止血法用于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 将5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126例次均采用无菌细纱线结扎止血,对照组内瘘穿刺点渗血120例次均采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结果 观察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透析血流通畅率高于对照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用无菌纱线结扎止血效果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较常见,渗血少时对患者无影响,多时易加重患者贫血症状,且增加患者精神负担.鉴此,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菌3M透明胶带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瑛 《护理学杂志》2013,28(11):46-47
对31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渗液好转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者拔管.提出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与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及护士操作等因素有关,操作时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慎重选择置管静脉,重视穿刺手法、扩皮技巧、送管速度,并进行标准维护,尽可能减少穿刺点渗液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5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126例次均采用无菌细纱线结扎止血,对照组内瘘穿刺点渗血120例次均采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透析血流通畅率高于对照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用无菌纱线结扎止血效果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桡动脉穿刺常用于急诊血液透析(下称血透)和过渡性血透建立暂时血管通路。因穿刺针较粗,穿刺点渗血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鉴此,笔者采用消毒棉签的棉头(带木芯)侧压穿刺点后再加棉球固定替代常规无菌棉球加压法,用于50例次血透渗血患者,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秀芳 《护理学杂志》2008,23(21):37-37
桡动脉穿刺常用于急诊血液透析(下称血透)和过渡性血透建立暂时血管通路[1].因穿刺针较粗,穿刺点渗血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鉴此,笔者采用消毒棉签的棉头(带木芯)侧压穿刺点后再加棉球固定替代常规无菌棉球加压法,用于50例次血透渗血患者,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因并发症少、痛苦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因穿刺易损伤桡动脉,且术后使用抗凝药物,若穿刺点处理不当,穿刺部位易出现渗血、前臂血肿,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艳  陶红 《护理学杂志》2009,24(9):91-91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因并发症少、痛苦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因穿刺易损伤桡动脉,且术后使用抗凝药物,若穿刺点处理不当,穿刺部位易出现渗血、前臂血肿。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2008年1~12月我科将橡皮擦用于566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以预防穿刺部位出血,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PICC的穿刺鞘直径大于硅胶导管直径0.45~0.60 mm,穿刺鞘退出后穿刺点渗血较常见[1].我科将TR 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运用于PICC拔管后穿刺点止血,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TR 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长23 cm、宽4cm,由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手感舒适、柔软,外观透明.由2个特殊设计的球囊组成,外加1副配套注射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脑血管介入术穿刺点压迫方法(包括人工压迫、弹力带加压、压迫器加压、血管闭合装置压迫、止血敷料压迫、气囊加压6种)、止血压力以及压迫时间,提出由于穿刺点和压迫方法的不同,其压迫时间、减压时间和压力大小等需要进一步探讨,为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穿刺点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改变传统备皮清洁剂,不同脐型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于手术前一天分别用消毒棉签蘸取不同的清洁剂对不同类型脐孔进行皮肤清洁准备。结果松节油清洁深型脐孔易引起切口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对减少腹腔镜手术患者脐部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联合渗液吸收贴用于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将75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换药,观察组应用藻酸盐敷料联合渗液吸收贴换药。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频率、费用、皮肤浸渍率及首次换药疼痛程度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切口采用藻酸盐敷料换药,能延长换药间隔,减少敷料更换次数,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丹参氮酮助渗液对瘢痕治疗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 5 %丹参氮酮助渗液对瘢痕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进行离体大鼠皮肤、活体及离体人皮肤对 5 %丹参氮酮助渗液的通透效果测定。并将应用硅膜弹力布贴膏治疗的 30 1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使用含 5 %丹参氮酮助渗液的布贴膏 ,对照组则不含 ,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结果 离体大鼠皮肤通透试验经Poisson级数差别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84 6 32 98,P <0 0 1) ;活体及离体人皮肤的通透效果测定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15 9,P <0 0 1) ,说明 5 %丹参氮酮助渗液透皮效果良好 ;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4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 3%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5 %丹参氮酮助渗液可以渗入皮肤 ,能显著降低皮肤电阻值 ,增加皮肤通透性 ,与硅膜弹力布贴膏合用对瘢痕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6-01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0例。均为药物治疗无效后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的眼压控制在12.1~18.5 mm Hg。前房深度均得以恢复,且保持稳定。视力范围0.1~0.4。结论恶性青光眼采用药物治疗无效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可使恶性青光眼得以有效缓解,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有创性护理操作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是对护士基本功能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检验[1].我科对86例住院患者采用缩短扎止血带与穿刺点的距离、配合局部按摩提高穿刺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骨科术后伤口反复渗液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后的护理方法。方法留置深静脉导管法治疗是伤口反复渗液患者20例,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 2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并取得满意的临床和护理效果。结论留置深静脉导管是治疗切口不愈合、渗液的有效方法,加强置管前后的护理、导管脱落护理及导管感染的预防,有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用的血管通路首选动静脉内瘘.透析结束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时,一般使用绷带缠绕肢体止血,但此法如缠绕较紧患者肢体活动受限且影响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如缠绕较松则起不到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急性肾损伤(AKI)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SAP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预防及治疗SAP患者早期AKI的发生对SAP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SAP患者早期腹腔常积聚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其不但可形成腹腔内高压导致肾脏的缺血损伤,而且可通过大量炎性介质及酶类等毒性物质的重吸收入血导致肾脏的急性损伤。因此,去除PAAF可能对SAP相关性AKI具有保护作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APD)可及时、有效的引流出PAAF而并不增加腹腔感染的风险。然而,APD能否改善SAP相关性AKI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探讨早期APD是否对SAP相关性AKI具有保护作用,试图为SAP相关性AKI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西部战区总医院2011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是否已发生AKI将所有SAP患者分为AKI组(57例)和非AKI组(129例);AKI组中30例行APD,27例未行APD,非AKI组中65例行APD治疗,64例未行APD。分别比较两组中行APD与未行APD患者的疗效差异,观察项目包括急性肾损伤分期(AKIN分期)、肾功能指标、炎症指标、APACHE II评分。 结果:AKI组中,行APD与未行APD患者的AKIN分期降期率分别为80.0%(24/30)、51.9%(14/27)(χ2=5.067,P=0.024),而升期率分别为0.0%(0/30)、18.5%(5/27)(P=0.019);治疗7 d后患者肾功能指标、炎症指标、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行APD患者各指标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未行APD患者(均P<0.05)。非AKI组中,行APD与未行APD患者的AKIN分期升期率(AKI发生率)分别为4.6%(3/65)、17.2%(11/64)(χ2=5.268,P=0.022);治疗7 d后患者肾功能指标、炎症指标、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行APD患者各指标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未行APD患者(均P<0.05)。 结论:对于伴有大量PAAF的SAP患者,无论其入院时是否合并AKI,早期APD治疗不但可有效降低已发生AKI患者肾损伤分期,减少未发生AKI患者肾损伤发生率,而且可有效降低肾功能指标及改善患者全身炎症状态,对肾损伤起预防及治疗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