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 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脑功能恢复,并对大鼠脑皮质及海马结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可能与细胞的自身代偿以及神经生长递质的参与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神经应激性损伤刺激靶组织细胞分泌各种神经因子的表达有关.目的: 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观察大鼠脑缺血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神经再生及脑的修复作用.方法: 参考改良Nagasaw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后,实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并分别进行跑台运动训练和水迷宫康复训练,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学习记忆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脑皮质区及海马区凋亡神经元的表达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蛋白在两区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 移植组16 h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质区及海5 CA1区表达明显增加;7 d细胞表达达高峰,分化细胞明显增加.移植后运动训练7,19,21 d移植组mNSS评分低于模型组(P均<0.01);移植组大鼠水迷宫试验平台潜伏期的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移植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较模型组增多(P<0.05);缺血再灌注24 h凋亡细胞达高峰,3 d梗死体积测量为最大值;再灌注19 d生长相关蛋白43达高峰.提示大鼠脑缺血损伤介导了神经功能缺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了神经再生,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上调抑制神经元凋亡,进一步促进了脑梗死灶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已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向中胚层间质细胞分化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或微环境中还能够向外胚层和内胚层细胞分化。为此观察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神经丝蛋白及巢蛋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雌性SD大鼠6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细胞移植组、注射液对照组、模型对照组,22只/组。另取6周龄SD大鼠10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②实验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酶消化控制相结合,分离纯化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6代在移植前1d予以BrdU标记,制成浓度约为2×109L-1细胞悬液。各组大鼠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1周作尾静脉穿刺,细胞移植组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mL,注射液对照组注入等量的无血清低糖培养基,模型对照组未作处理。③实验评估:分别于细胞移植后2,3,6周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段脊髓的存活情况,观察损伤段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神经丝蛋白及巢蛋白的表达。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及计数:移植后2,3,6周BrdU阳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分布于损伤段及邻近节段脊髓内,计数分别为(9830±874)个,(8780±720)个,(5700±420)个,各占移植细胞总量的4.9%,4.4%,2.9%。②生长相关蛋白43及神经丝蛋白的表达:细胞移植后2,3,6周,细胞移植组生长相关蛋白43及神经丝蛋白的表达面积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③巢蛋白的表达:细胞移植后2,3周,细胞移植组的巢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至第6周细胞移植组巢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其余两组不表达。结论:脊髓损伤后静脉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向脊髓损伤灶内迁徙、存活,上调生长相关蛋白43、经丝蛋白及巢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颈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体内,观察移植后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4/11在天津医科大学环湖医院实验室进行。实验材料:健康成年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雄性,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北京)提供(SCXK-(军)2002-001)。实验方法: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原代培养及诱导: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生长达80%~90%融合时开始进行诱导分化,诱导液为DMEM培养基 2%二甲基亚砜 200μmol/L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 5mmol/Lβ-巯基乙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②动物模型建立及颈动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采用改良Longa's线栓法阻断SD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判定:大鼠清醒后,观察其体征,以右侧肢体瘫痪,前肢为重表明模型制作成功。模型建立成功后24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于同侧颈外动脉注射2×106个Brdu标记的、诱导过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磷酸盐缓冲液组接种同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不接种,每组12只。③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在模型制制作后,每3d采用Combs法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观察大鼠在行为学方面差异。④实验评估:制备大鼠脑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活情况。结果:36只大鼠中每组各有2只于造模后48h内死亡,死因考虑为急性脑水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共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3d:4.45±1.25,2.85±1.01,2.98±0.79;7d:6.67±2.12,4.47±1.08,4.56±1.27;14d:7.94±2.27,5.15±1.66,5.24±1.46,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成活情况:对照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均未见到Brdu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着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各时间点均可见到Brdu阳性细胞,细胞呈圆形,较神经细胞小,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缺血侧大脑皮质、皮质下和海马区。结论:①经颈动脉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缺血性大脑损伤大鼠脑内存活、迁移。②经颈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建立适宜的脊髓损伤模型,对模型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并分析其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是进行临床脊髓损伤治疗的前提.目前常用的脊髓损伤模型包括挫伤型模型、牵张损伤模型、压迫损伤模型、切割或吸除型模型、缺血损伤模型等.常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有细胞悬液立体定位注射法、腰穿细胞悬液注射法、静脉内细胞悬液输入法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损伤处迁移,并向神经细胞表型分化.②发挥桥梁介导作用.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够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大量动物实验结果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5.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脊髓损伤的修复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手段,细胞移植能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及脊髓功能恢复,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可能,但因脊髓损伤模型及移植方式不同,其治疗效果并不相同.目的:验证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细胞移植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造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仪暴露脊髓.术后4周,每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ELISA检测脊髓损伤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脊髓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移植组大鼠脊髓囊腔较小,NF200表达明显增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减少.提示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增加损伤脊髓神经生长因子含量,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自体移植对兔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早期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骨穿刺抽取新西兰大耳白兔股骨骨髓,分离、培养、扩增MSCs.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移植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移植组夹闭双肾动脉90 min,再灌注后经颈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自体MSC8.对照组夹闭双肾动脉90 min,再灌注后经颈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假手术后经颈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自体MSCs.肾I/R后48 h处死兔,比较兔肾功能和肾组织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SCs来源细胞,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肾功能和肾小管细胞凋亡比较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肾损伤指数比较用非参数的Kruskalwallis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移植组较对照组肾功能明显改善(24 h,BUN:F=7.483,Scr:F=15.091;48 h,BUN:F=17.741,Scr:F=61.865;P<0.05),肾损伤明显减轻(F=12.658,P<0.01).移植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F=135.495,P<0.01),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后48 h,移植组肾组织内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结论 MSCs自体移植对急性肾I/R损伤有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来减轻肾I/R损伤早期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其诸多优点,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脊髓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大量的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易获得,能自体移植,安全有效,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新策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肾组织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胫、股骨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骨髓MSCs.32只雌性SD大鼠复制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模型,随机分为两个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经下腔静脉移植骨髓MSCs,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天、2天、3天、4天处死大鼠,两组大鼠每天均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omodeoxyuridine,BrdU).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在肾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缺血再灌注后的第二天,移植组和对照组都有表达BrdU阳性细胞,并随时间延长BrdU阳性细胞个数逐渐增多,但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移植的外源性骨髓MSCs能够促进损伤肾脏的细胞增殖,参与肾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肾组织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胫、股骨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骨髓MSCs。32只雌性SD大鼠复制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模型,随机分为两个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经下腔静脉移植骨髓MSCs,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天、2天、3天、4天处死大鼠,两组大鼠每天均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omodeoxyuridine,BrdU)。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在肾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缺血再灌注后的第二天,移植组和对照组都有表达BrdU阳性细胞,并随时间延长BrdU阳性细胞个数逐渐增多,但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移植的外源性骨髓MSCs能够促进损伤肾脏的细胞增殖,参与肾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后的不同时间点尾静脉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SCI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制备大鼠SCI模型,随机分为3组各8只:对照组于SCI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4 h移植组和于7 d移植组分别于SCI后24 h、7 d尾静脉注射BMSCs缓冲液(2×106/m L)1 m L。在SCI后各时间点分别进行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学评分,于第42天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SCI处空洞面积的改变情况。结果:7 d移植组大鼠SCI后14、21、28、35、42 d的BBB评分明显高于24 h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各组SCI部位形成脊髓空洞,7 d移植组大鼠的脊髓空洞明显小于24 h移植组和对照组。结论:BMSCs可在体外培养、扩增,能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迁移到SCI部位,促进SCI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移植的最佳时间在损伤后7 d左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蛋白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参与神经再生的表达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2只,随机分为TUNEL组、Nogo-A组和GAP-43组各54只,各组按照实验要求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大鼠6只和缺血1h再灌注(B)大鼠48只,B根据再灌注后2、6及12h,1、2、3、7和14d各6只,采用改良线栓法成功制备各组中B大鼠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MCAO),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Nogo-A蛋白和GAP-43基因在海马、皮质和纹状体区的表达并观察脑缺血半影区神经元再生以及梗死灶修复的动态变化。结果:3组中A大鼠在海马、皮质和纹状体区仅见少量凋亡神经细胞以及Nogo-A蛋白和GAP-43基因表达。B大鼠造模成功后2h点阳性细胞表达均开始增加,3d时凋亡细胞、Nogo-A蛋白和GAP-43基因表达达高峰;14d时凋亡细胞呈显著降低,Nogo-A蛋白表达降至最低水平,而14d时GAP-43基因呈较低表达(均P0.05)。结论:Nogo-A蛋白表达对神经元轴突再生具有抑制作用;而GAP-43基因表达能够促进神经可塑性再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 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 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 组,n=18)。造模后1 周,B 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每天1 次。两组大鼠于造模后1、2、4、8 周行BBB 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2、4、8 周,采用RT-PCR检测GAP-43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 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BBB评分明显升高(P<0.01),GAP-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GAP-43 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GAP-43 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 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每组又分为3 d、7 d、14 d、21 d 4 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 只。造模后24 h 对任务导向组进行前肢抓取训练,跑台组给予跑台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用网屏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 表达。结果造模后14 d 和21 d 任务导向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优于模型组(P<0.01)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值在造模后14 d 和21 d 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 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 d 和14 d 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动物跑台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 只,除假手术组大鼠8 只(A组)外,其余大鼠采用改良Feeney 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大鼠分为穴位注药组(B 组)、穴位注水组(C 组)、腹腔给药组(D组)和腹腔注水组(E 组)各8 只,造模后每日分别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连续14 d。于伤前及伤后第8、14、15、22 天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旷场实验,28 d 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GAP-43 水平。结果B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改善和旷场试验评分均优于C、D、E组(P<0.05)。B组大鼠脑组织GAP-43 阳性表达多于C、D、E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可促进脑外伤大鼠GAP-43 蛋白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5.
宫内感染对新生仔鼠脑内蛋白GAP-43和MAP-2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变化,以研究宫内感染对新生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取孕17d的大鼠36只,随机取30只腹腔注射脂多糖(LPS)450μg/kg,连续注射2d,造成宫内感染模型,22d后出生的仔鼠22只作为I组;另6只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将其所生仔鼠作为对照组(N组)。2组均于生后即刻(0日龄)、14和28日龄3个时间点观察仔鼠脑内GAP-43和MAP-2的表达情况。结果:0日龄I组仔鼠脑皮层、海马及内囊GAP-43、MAP-2免疫阳性面积比(AF)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GAP-43和MAP-2是神经生长发育和损伤修复的重要标记物之一,宫内感染可干扰仔鼠脑组织GAP-43和MA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激发内源性GAP-43和Bcl-2促进凋亡神经元可塑性再生并介导海马缺血半影区代偿性修复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各10只,再灌注组80只。再灌注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细分为再灌注2、6、12、24、48h及3、7和14d8个时间点各10只,缺血时间均为1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UNEL、GAP-43和Bcl-2在神经元中的表达,用TTC法观察海马梗死灶的改变。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偶见TUNEL阳性细胞。再灌注组与前2组比较,缺血再灌注2h点TUNEL阳性细胞增加,48h达高峰,14d时降至最低;神经元GAP-43缺血再灌注2h点呈基础表达,3~7d达高峰,14d时降至最低;神经元Bcl-2表达缺血再灌注2h点增加,7d达高峰,14d降至最低;梗死灶于再灌注2h点开始逐渐形成,48h点梗死面积最大,以后梗死面积逐渐减少,至14d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脑缺血后激发内源性GAP-43和Bcl-2表达可能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神经元凋亡可能参与内源性相关凋亡基因激活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电针刺激方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92只清清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A组为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组(A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A2组只进行电刺激);B组为损伤局部电刺激组(B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B2组只进行电刺激);C组为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局部电刺激组(C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C2组只进行电刺激);D组为损伤模型组(D1组移植脐血于细胞不进行电刺激,D2组不移植不进行电刺激).各组分别于1周、2周、3周、4周、8周、12周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检测生长相关蛋白(GAP-4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阳性表达.结果 在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均能提高生长活性物质GAP-43、bFGF、IGF水平;头针加体针的影响大于单纯头针或体针;干细胞移植后水平更高.结论 电刺激与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微环境均有有利影响,并有协同作用;头针加体针优于单纯头针或体针.  相似文献   

18.
背景:周围神经移植后,相应的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时程与规律尚未明确.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移植术后GAP-43在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假手术组:实验组行坐骨神经移植,分别于术后3 d,1,2,4,6,8周6个时间点处死后取其手术侧L4~L5背根神经节,应用Fn-PCR和Westem Blot技术检测GAP-43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GAP-43 mRNA表达量较低,且随时间无明显改变;实验组术后1周时GAP-43 mRNA在相应背根神经节中即有表达增强,2周时达到高峰,6~8周表达逐渐减弱.两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GAP-43蛋白与GAP-43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相同.结果表明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存在损伤反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大鼠脑出血移植施万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施万细胞(SCs)移植于大鼠脑出血部位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Cs,弘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后移植于脑出血模型大鼠的脑出血部位,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检测BrdU/髓鞘碱性蛋白(MBP)和BrdU//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SCs移植1周后至13周,脑内可见BrdU/MBP双染阳性细胞;移植后第12周可见BrdU和GAP-43阳性细胞,海马部位GAP-43阳性细胞尤其多见。结论 移植的SCs参与髓鞘形成和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和正常骨髓基质细胞中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的表达及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功能的变化及二者细胞通讯功能之间的差异。体外培养正常及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计算机灰度检测观察二者之间Cx43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染料传输技术比较两者之间GJIC功能的差异。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Cx43的表达较正常骨髓基质细胞Cx43的表达明显减低,GJIC功能减弱。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间通讯功能较正常骨髓基质细胞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