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31例,对其采用局部6小时沙袋压迫穿刺后患者侧卧位或左右移动,经12小时静卧患者可进行活动。对照组130例,对其进行常规治疗,进行6小时沙袋压迫穿刺、12小时患肢制动以及24小时静卧。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腹胀等非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E术后缩短卧床时间至6小时是安全的;应用循征方法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造影术(DSA)是经股动脉置入血管鞘后送入导管及导丝介入血管内,然后注入造影剂的常用诊疗技术,术后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目前常规局部压迫6h,患肢制动12h,需要患者静卧24h。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不容易适应,肢体的约束使患者躁动不安,从而出现淤血、血肿、腰酸、腹胀、尿潴留、失眠等并发症。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将健康教育路径更好地锲入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全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对患者舒适度及穿刺伤口出血的影响。方法:160例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常规组,双号为干预组,每组80例。常规组术后伤口包扎24h,砂袋压迫6~8h,患肢制动12h,平卧24h。干预组术后伤口包扎24h,砂袋压迫4~6h后,适当调整体位,12h后床旁轻微活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及穿刺伤口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在腰酸背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失眠等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穿刺局部渗血、血肿、皮下瘀斑等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安全可行,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造影术后采用沙袋压迫止血,实验组患者造影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压迫止血。比较两组压迫时间,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等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带压迫止血优于沙袋压迫止血。  相似文献   

5.
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体位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改变体位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黄山市人民医院2006—2008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住院患者98例,设对照组40例,实验组58例,观察24h。对照组患者术后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即平卧位,沙袋压迫穿刺处6h,术肢伸直制动,卧床24h后下床活动。实验组术后在沙袋压迫穿刺处6h基础上,指导患者左、右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术侧肢体伸直。结果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2cm×3cm皮下血肿或皮肤淤斑,均有不同程度腰背酸痛、失眠和焦虑,1例出现肺栓塞。实验组有6例患者出现2cm×3cm皮下血肿或皮肤淤斑,腰背酸痛、失眠等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指导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改变体位,能增加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经皮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蓝芳 《华夏医学》2006,19(5):882-883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常选择股动脉途径进行,术后患者需制动,卧床24h,而且并发症较多,沙袋压迫穿刺点6h,对患者的活动很不方便。我科自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开展经皮桡动脉穿刺途径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它较股动脉具有创伤小、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全脑血管介入术后术肢解除制动的最佳时机及早期下床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07-2014-04间入住我院脑血管中心的100例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肢伸直制动12 h,绝对卧床24 h;干预组在术肢制动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术后2 h术肢解除制动,术后8 h下床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及非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和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腰背部疼、排尿困难、腹胀等非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全脑血管介入术后2 h术肢解除制动、术后8 h下床活动是可行的、安全的,可明显减少非穿刺部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刘颖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1-112
目的进一步研究、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4h进行床上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改变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55例冠心病及疑似冠心病的病人(观察组)于术后沙袋压迫4h后进行床上轻微活动,12h后下床活动;与传统护理方法(不行床上活动,沙袋压迫24h后下床活动)的55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点出血、并发症及不适发生率及针对其采取护理措施的例数。结果两组穿刺点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及不适发生率及需采取护理措施的例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3h进行床上活动是安全的,可减少因卧床而产生的并发症及不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PRB)后两种卧位对病人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肾穿刺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穿刺点用0.5 kg、10 cm×10 cm沙袋压迫,多头腹带包扎,腹下垫一软枕,俯卧位4 h~6 h,卧床24 h;实验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穿刺点用0.5 kg、10 cm×10 cm沙袋压迫,多头腹带包扎,平卧硬板床4 h~6 h,卧床24 h.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病人舒适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脑血管造影术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下肢动脉穿刺,术后对穿刺部位多采用人工压迫止血法,需卧床24h,不但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而且出血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血管缝合器的应用,不仅缩短术后患者下肢制动时间,还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研究将人工压迫与血管缝合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因卧床和患肢制动时间长引起各种不适,且并发症较多.我院近年来采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创伤小,局部穿刺并发症少,及术后无体位限制等优点.现将我院近年来采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因卧床和患肢制动时间长引起各种不适,且并发症较多。我院近年来采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创伤小,局部穿刺并发症少,及术后无体位限制等优点。现将我院近年来采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改良腹带置砂袋与砂袋直接压迫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方法:将在我科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Stent)置入术、动脉造影术的38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术后股动脉穿刺点行"8"字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病人,试验组采用改良的腹带置砂袋压迫穿刺处,对照组采用砂袋压迫穿刺处,砂袋压迫6小时撤除,患肢制动12小时,卧床休息3~4天解除弹力绷带,分别观察术后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分别为2.5%和14.06%,P<0.01,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以及耐受度比较P<0.01,均具有显著差别.结论:使用改良腹带置砂袋对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效果优于砂袋直接压迫,减少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肝癌动脉栓塞治疗术后不同的卧位对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②方法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砂袋压迫穿刺点8小时,术侧肢体伸直可水平移动,根据患者需要予以术侧卧位或半卧位,若术后3小时出现排尿困难者可予半位排尿,24小时后可下床行走;对照组患者砂襞垂直压迫穿刺点8小时,并伸直该肢体,患肢制动,绝对卧床24小时后方可下床活动。③结果观察组术后排尿困难、烦躁、腰酸背痛、无食欲、失眠症状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④结论术后改变卧位与制动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卧位是病人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增进病人的舒适程度,是护理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诊断冠心病,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入径。为避免穿刺部位出血,术后常规采用的穿刺点沙袋压迫6-8h,术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介入检查治疗后术侧肢体护理。方法对神经介入治疗的447例脑血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7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穿刺部位皮下淤血6例,血肿1例。结论术后术侧肢体制动8h,腹股沟穿刺部位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无需使用沙袋压迫。  相似文献   

17.
介入诊疗中常选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拔除股动脉鞘管(FSR)后,用压迫器或指压使股动脉壁上的穿刺孔封闭以止血,压迫15至20分钟后,观察穿刺点无渗血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小时,24小时后拆除绷带。FSR中迷走反射及术后局部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现将我院178例介入诊疗股动脉穿刺者术后压迫止血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由于在介入过程中应用大量肝素抗凝,故穿刺部位出血是术后最常见并发症[1]。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传统观念一般术后要求沙袋压迫穿刺处6 h,绝对平卧24 h,同时术侧肢体制动。但此法常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酸背痛,并由此引起焦虑、恐惧、  相似文献   

19.
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立新 《华夏医学》2005,18(2):273-274
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特殊的造影管经皮穿刺外周动脉,送入导管至左右冠脉开口,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方法。既往常规的手术须用肝素3000U予以肝素化。因肝素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故术后患者在拔除鞘管后需用手压迫20~30min后再用压力绷带加压包扎12~24h,1kg沙袋压迫伤口6~8h,术侧下肢伸直制动12-24h方可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肾穿刺术后病人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行肾穿刺病人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6例,采用1.0 kg盐沙袋压迫穿刺点后外加多头腹带包扎,绝对卧床、沙袋压迫和制动均是24小时;实验组28例,采用多头腹带包扎后外用1.0 kg盐沙袋压迫加术侧肢体制动6小时,卧床24小时,观察6小时后,拆卸沙袋,肢体轻微弯曲、伸展,按摩术侧肢体,协助更换卧位,翻身.结果 两组病人舒适度比较(排尿困难、腰背酸痛、术侧肢体麻木、烦躁、睡眠质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用于肾穿刺术后护理工作中,能最大限度减少病人不愉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