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应答查对医嘱法对防范医嘱差错的作用。方法采用呼唤应答法进行医嘱查对,即1条医嘱查对过程中,由主班护士宣读医嘱内容中的药名和剂量(呼);由治疗班宣读执行方法(应),由护理班护士核对计算机相关项目(答)。结果实施前共查对3875条医嘱,发现错误医嘱24条,7条医嘱漏执行和错误执行;实施后共查对3883条医嘱。其中发现错误医嘱20条,均及时查对处理,无执行错误医嘱,无漏查错误医嘱,无漏执行医嘱。结论呼应答查对医嘱法可有效减少或杜绝医嘱相关护理缺陷差错,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呼应答查对医嘱法防范护理差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呼应答查对医嘱法对防范医嘱差错的作用.方法 采用呼唤应答法进行医嘱查对,即1条医嘱查对过程中,由主班护士宣读医嘱内容中的药名和剂量(呼);由治疗班宣读执行方法 (应),由护理班护士核对计算机相关项目(答).结果 实施前共查对3 875条医嘱,发现错误医嘱24条,7条医嘱漏执行和错误执行;实施后共查对3 883条医嘱,其中发现错误医嘱20条,均及时查对处理,无执行错误医嘱,无漏查错误医嘱,无漏执行医嘱.结论 呼应答查对医嘱法可有效减少或杜绝医嘱相关护理缺陷差错,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如何落实医嘱查对制度,以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缺差错、缺陷的发生.方法:通过抄卡护士和穿刺护士分别查对患儿病历进行查对.结果:实施三年无一例医嘱执行错误和漏执行医嘱.结论:二人分别核对病历落实医嘱查对制度的方法适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体核对医嘱的实施效果。方法采取医嘱双核对制度,即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处理,总责任护士(或护士长)核对后再组织4名护士集体核对,小夜班护士处理医嘱由大夜班护士及次日主班护士核对,大夜班护士处理医嘱则由主班护士及总责任护士核对的制度。结果实行白班集体核对医嘱10个月,无医嘱执行错误,其中发生3起临时医嘱漏处理,11起计算机录入错误,均及时发现并纠正。结论白班集体核对医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护理缺陷,减少或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集体核对医嘱的实施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集体核对医嘱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取医嘱双核对制度,即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处理,总责任护士(或护士长)核对后再组织4名护士集体核对,小夜班护士处理医嘱由大夜班护士及次日主班护士核对,大夜班护士处理医嘱则由主班护士及总责任护士核对的制度.结果 实行白班集体核对医嘱10个月,无医嘱执行错误,其中发生3起临时医嘱漏处理,11起计算机录入错误,均及时发现并纠正.结论 白班集体核对医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护理缺陷,减少或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表格式治疗护理处置卡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办公班护士完成长期医嘱核对后,通常将护士需要完成的处置如测量血压、氧饱和度、血糖以及特殊治疗、护理项目的患者床号登记在黑板上,各班护士遵照执行。随着我院计算机及电子医嘱的普遍应用,我科设计了表格式治疗护理处置卡,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2006年实施电子病历管理后,医嘱处理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口服药临时医嘱处理流程是护士将医嘱处理后再转抄到“口服药转抄本”,最后核对。易造成口服药医嘱处理后漏转抄而未及时发放,延误患者治疗。为此,我们将口服药临时医嘱处理流程进行改进并加以应用,实施1年来.未出现口服药漏发现象。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药品领取工作由主班护士审核执行医嘱后,至中心药房领取药品,查对后放入塑料领药篮内带回科室交给责任班护士遵医嘱使用。由于药品放置杂乱无章,药品的领取查对使用过程不仅耗时长,还会出现由于药品相互挤压,导致安瓿破碎造成药品  相似文献   

9.
输液治疗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方法是将多例患者的输液治疗由执行者转抄至16K大小的输液治疗单上,如医生更改医嘱或患者出院,则更改治疗单。这样易致记录混乱,难以辨认,而出现查对医嘱困难或漏对医嘱现象。鉴此,我院于2005年1月进行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物治疗单是主班执行医嘱时,将长期医嘱单上的输液及注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经第二人核对正确无误后转抄在上面,供查对医嘱、核对输液卡及注射卡的依据.一床一页,按照床号的顺序,依次叠放,放在专用的夹子里.是整个病区注射药物的信息集中地.既往治疗单眉栏信息上仅有床号、姓名,改进后的治疗单用红色中性笔增加了药物过敏史、传染病史(由责护入院评估后负责记录).  相似文献   

11.
每日主班护士完成长期医嘱核对后,由辅助班护士将需要完成特殊频率治疗的患者床号登记于治疗卡上,中夜班护士遵照执行,经临床使用效果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开发病区电子记事板系统并研究其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互动触摸显示屏为硬件平台,以自主研发的病区电子记事板系统为网络平台,与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移动护理等系统关联,自动获取病区状态、患者信息、医嘱及护嘱统计、风险提示等,以病区电子记事板取代护士站手写的记事板和患者一览卡。结果将电子记事板系统应用于护士站后,医嘱执行错误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8.07%下降到10.13%,护士转抄、查找及核对医嘱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由(80.71±5.35)分提高到(87.92±2.65)分(P0.01);护理人员对使用电子记事板的总体满意度为96.40%。结论电子记事板系统应用于病区护理工作,可减少患者信息手工转抄的环节,提高信息准确性和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和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全面及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医嘱执行单的使用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和护士访谈,按照责任制护理模式设计和修订患者医嘱执行单。结果实施新患者医嘱执行单后,每个月平均节约纸张687.0张,节约成本约112.0元;护士满意度100%。结论改进后的患者医嘱执行单节约了护理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不合理医嘱执行率,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方流程进行改进,即在药师审方的基础上增加护士贴签-排药审核、配制审核、成品核对3次审核,拦截不合理医嘱;建立健全审核反馈及护士学习培训机制。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审核流程改进前配制液体1 391 926袋,拦截不合理医嘱11袋,实施后配制1 321 673袋,拦截不合理医嘱36袋,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方增加护理人员审核环节,有效提高了不合理医嘱拦截率,促进了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法(ICNP)在医嘱标准化中的应用,为发展智能医嘱处理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法,选取4所医院信息系统(HIS)中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录入的全部医嘱1315725条。先对3所医院的1224522条医嘱进行归类,再采用ICNP七轴体系分析各类别结构,建立信效度后。从第4所医院91203条医嘱中随机抽取10224条,检验医嘱类别结构的外部效度。结果3所医院的1224522条医嘱可区分为14类.各类别频数差别显著且ICNP式结构也各不相同;10224条医嘱中约4.9%不规范。医嘱类别结构的评价者间一致性信度为92.9%,外部效度良好。结论医嘱结构可用ICNP表达,计算机医嘱处理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以减少不规范医嘱。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嘱的种类不同,按照常规应首先执行临时医嘱.但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开出医嘱后病历均堆放在一起,从外观上无法判定医嘱的轻重缓急,往往造成立即执行的医嘱延后执行,容易发生安全隐患.鉴此,我科2009年8月起设计制作了立即执行医嘱提示卡,经过1年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嘱模块加拼音码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专科特点及使用频率对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各项目分别打包制作成医嘱模块,取其名称拼音的前2~4个字母组成拼音码,使用拼音码进行计算机医嘱录入。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医嘱录入时间显著缩短,缺陷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应用医嘱模块加拼音码输入法,可提高医嘱录入速度,减少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嘱模块加拼音码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专科特点及使用频率对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各项目分别打包制作成医嘱模块,取其名称拼音的前2~4个字母组成拼音码,使用拼音码进行计算机医嘱录入。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医嘱录入时间显著缩短,缺陷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应用医嘱模块加拼音码输入法,可提高医嘱录入速度,减少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法在医嘱标准化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国际护理实践分类法(ICNP(R))在医嘱标准化中的应用,为发展智能医嘱处理系统英定基础.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选取4所医院信息系统(HIS)中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录入的全部医嘱1 315 725条,先对3所医院的1 224 522条医嘱进行归类,再采用ICNP(R)七轴体系分析各类别结构,建立信效度后,从第4所医院91 203条医嘱中随机抽取10 224条,检验医嘱类别结构的外部效度.结果 3所医院的1 224 522条医嘱可区分为14类,各类别频数差别显著且ICNP(R)式结构也各不相同;10 224条医嘱中约4.9%不规范.医嘱类别结构的评价者间一致性信度为92.9%,外部效度良好.结论 医嘱结构可用ICNP(R)表达,计算机医嘱处理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以减少不规范医嘱.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院的广泛应用.我院自2004年11月开始执行直接医嘱.即将由医生住医嘱单上巧医嘱、护士录入计算机的医嘱处理方式改为山腹生直接从计算饥录入医嘱、护士审核执行的方法。新方法实施以来.明显简化了医嘱处理流程.避免了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