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强  付昆  彭成  郭力 《中国药房》2014,(15):1395-1398
目的:以附子、炮姜为对象,研究温热药对配伍前后关键组分的变化,探讨传统药对附子-炮姜配伍的科学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含量在配伍前后的变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附子与炮姜配伍前后附子总体成分的变化。结果:附子与炮姜配伍后,附子总生物碱与酯型生物碱含量均大幅减少;从指纹图谱分析可知,附子与炮姜配伍后,附子各成分总加权变化率为81.00%,即总体上附子成分有所减少,为配伍前的81.00%。结论:附子与炮姜配伍后抑制了附子的热性,增强了炮姜的温性,主要用于温经止血。  相似文献   

2.
大黄附子汤中诸药的不同组合及煎法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大黄附子汤中各组分不同配伍对附子中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大黄附子汤为基础 ,配伍成不同的组方 ,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碱的含量。结果 :各组方单煎混合提取液中乌头碱的含量比附子单煎下降20 %左右 ,各组方合煎提取液中乌头碱的含量比附子单煎下降45 %左右 ;细辛与附子配伍对乌头碱的含量无影响。结论 :在大黄附子汤中大黄能佐制附子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虞巧英 《海峡药学》2010,22(3):86-86,38
目的研究附子与甘草配伍前后产生的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现象,探讨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的物质基础。方法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附子、甘草单煎及附子与甘草配伍合煎液中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的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附子甘草配伍后乌头碱、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均比单煎时低。结论甘草苷、甘草酸、乌头碱等化学成分的变化是附子甘草配伍能减毒增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实验从组分合和的角度,肯定了附子甘草组分配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附子与干姜配伍前后乌头碱煎出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附子与干姜配伍前后主要化学成份乌头碱煎出量的变化,探讨两药配伍使用增效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附子与干姜配伍合煎,乌头碱的煎出量增加。结论:附子、干姜配伍前后有效成份煎出量的变化为两药配伍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超声波提取大黄附子药对中蒽醌类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方法:以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HPLC法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考察各自的超声时间、溶剂用量及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提取游离蒽醌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10.31,提取次数为3.53次,提取时间为26.67 min;提取结合蒽醌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为10.34,超声次数3.42次,超声时间24.25min.结论:该研究为大黄附子药对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严优芍 《海峡药学》2010,22(8):64-65
目的考察大黄与肉桂配伍前后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黄单煎剂及大黄与肉桂以不同比例配伍的煎剂中总蒽醌、游离蒽醌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黄与肉桂以不同比例配伍后总蒽醌、游离恿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结果与中医关于两者配伍关系的论述相符。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大黄附子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药效物质基础、具体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阐述大黄附子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和数据库查找大黄附子汤化学成分,采用类药性、药物动力学特征及适当的补偿机制对成分进行评估筛选;再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预测大黄附子汤活性成分靶点,将筛选得到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进行反向分子对接;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基因及相关通路注释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大黄附子汤抗CRF作用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ELISA的方法初步验证本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果:从大黄附子汤中共筛选出45个潜在活性化合物,预测存在17个潜在作用靶点。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分析,最终筛选得到大黄附子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16个有效成分,6个作用靶点以及最具研究价值的5个通路;验证结果表明,所筛选成分中大黄素-8-葡萄糖苷、大黄酚-8-O-葡萄糖苷可与EGFR结合,初步证明本研究的意义。结论:大黄附子汤复方的配伍科学严谨,本研究为其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现代研究支持,为其后续的开发提供科研基础,为中药复方的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8.
谢明 《海峡药学》2014,(4):80-82
目的通过大黄不同炮制前后的蒽醌含量比较,为探讨大黄的炮制工艺及相对应的临床炮制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黄的生片、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黄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生片〉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总蒽醌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应规范大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方药配伍对三承气汤中蒽醌类衍生物含量影响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方药配伍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君药大黄中有效成分蒽醌类衍生物溶出率的影响。方法:用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大黄水煎液及3方的分煎液与合煎液中游离大黄酸,游离大黄素,游离总蒽醌,结合型大黄酸,结合型大黄素,结合型总蒽醌的含量。结果:与大黄水煎液相比,大多数水煎液中游离蒽醌及结合型蒽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合煎方中无论是结合型大黄酸还是结合型总蒽醌的含量均按如下顺序减少: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结论:大黄与不同剂量的不同药材配伍共煎是使大,小,调胃承气汤中游离蒽醌,结合型蒽醌含量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三承气汤中结合型大黄酸,结合型总蒽醌含量变化顺序与其泻下作用一致。  相似文献   

10.
胡永淑 《中国药房》2014,(11):1016-1018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炮制品在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制备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等几种炮制品,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干燥失质量和酸不溶成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并测定鞣质及蒽醌含量变化。结果: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成分含量相差不多;酒大黄及熟大黄干燥失质量及浸出物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大黄炭干燥失质量及浸出物含量明显降低;大黄在炮制前后蒽醌及鞣质含量发生了变化,且变化程度同炮制条件的强烈程度相关。熟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最高,生大黄中结合蒽醌含量最多。结论:鞣质及蒽醌类物质为大黄泻下解热的物质基础。对饮片不同炮制品的物质基础变化进行研究,可为不同炮制品的质量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研究白头翁、漏芦及甘肃白头翁的形态与组织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相同点:根头部有白色绒毛,断面导管放射状排列,三者都有具缘纹孔导管和非腺毛;不同点:白头翁断面皮部与木部多分离,非腺毛单细胞,胞腔狭细,且细胞表面多有裂纹,有的呈螺状纹理。漏芦断面木质部中央多腐朽呈空洞,非腺毛为3-5个细胞组成。甘肃白头翁断面木质部呈扇状分离,非腺毛单细胞,基部多拐弯,可见分支状的孔沟,似石细胞状。结论 基于性状和显微鉴别可以区分白头翁、漏芦及甘肃白头翁,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白头翁、漏芦及甘肃白头翁的正确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木香、川木香、土木香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11):1574-1577
  相似文献   

13.
三种木香的气相色谱法鉴别与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别木香、川木香及土木香。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HP5(0.32mm×0.25μm,30m);载气:N2(99.999%);检测器:氢火焰。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建立了稳定可控的药材气相色谱图;应用系统聚类法可分为三类。结论应用气相色谱法与系统聚类法鉴别木香、川木香及土木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黄芪、人参和西洋参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产地黄芪、人参、西洋参中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农药的残留量。方法:收集不同地区流通品种,规范化GAP基地种植、一般种植及野生的药材,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提取和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被测样品中,黄芪检出了微量氯氰菊酯,个别样品检出了微量甲氰菊酯,均未超标;人参检出了微量氯氰菊酯,个别样品检出了微量溴氰菊酯;西洋参检出了微量氯氰菊酯,个别样品检出了微量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均未超标。结论:可能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情况不同,不同药材农药残留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阔叶山麦冬与麦冬的鉴别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爽 《海峡药学》2012,24(5):29-31
目的 通过对土麦冬Radix Liriopes Platyphylla的系统鉴定,明确其与正品麦冬的区别.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对土麦冬进行鉴定,并与正品麦冬比较.结果 土麦冬在原植物特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上与正品麦冬差别显著.结论 土麦冬与麦冬应区分使用.  相似文献   

16.
前胡伪品碎叶山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浙产前胡伪品碎叶山芹进行产地调查和鉴别。方法:采用生药学研究和理化分析法。结果:前胡及其伪品碎叶山芹的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均有差异,可资鉴别真伪。结论:碎叶山芹不可作前胡药用。  相似文献   

17.
Effect of Radix Ginseng and Radix Trichosanthis on the melanogenes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elanogenesis is a well known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human skin exposed to ultraviolet light, genetic reasons and other source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adix Ginseng (RG) and Radix Trichosanthis (RT) on the melanogenesis in the B16 melanoma cells. The cells were treated for 48 h with RT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 to 50 microg/ml, RG at concentration of 10-1000 microg/ml, or RG at various doses (10-1000 microg/ml) with 25 microg/ml RT. Treatment with RT alone dose-dependently suppressed tyrosinase activity and melanin content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ontrol, 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However, RG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did not exhibit any significant change of them. Treatment with RT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RG suppressed tyrosinase activity and melanin content, similar to treatment with RT alone, but slightly increased cell proliferation. Furthermore, tyrosinase protein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reatment with 25 microg/ml RT alone and with a combination of 100 microg/ml RG.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eatment with RG and RT significantly inhibits the melanogenesis in B16 cells, and rais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is combination may be effective in the whitening agent for the skin.  相似文献   

18.
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燕 《中国药业》2008,17(14):62-63
目的鉴别前胡及其混淆品石防风。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等鉴别方法。结果前胡与其混淆品石防风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所采用的鉴别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区分前胡和石防风。  相似文献   

19.
Batiator Radix     
《Pharmaceutical biology》2013,51(4):149-150
Abstract

This drug consists of the root of VERNONIA NIGRITIANA 1) Oliv. et Hiern., an herbaceous shrub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Compositæ.  相似文献   

20.
Turpethi Radix     
《Pharmaceutical biology》2013,51(2):391-3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